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小夫郎的种田空间> 小夫郎的种田空间 分节阅读 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夫郎的种田空间 分节阅读 95(1 / 1)

d,说起这个,一会儿去玉王府一趟吧”罗小寒转头询问夏清明“先休息,明天去”夏清明皱眉道小满也跟着劝道“是啊,哥夫,你刚刚都晕过去了,还是要好好休息啊”小雪正好也端着药进来,也跟着劝他休息又说自己煮了吃的,让罗小寒去吃,罗小寒只得从了他们。作者闲话:第一百八十七章 底料“你确定,这些都不要钱”玉王的手指敲着桌子问道罗小寒坚定道“如果玉王有心,就用这些钱修路吧”“再说,除了这个方法是我想出来了,其他都要您去实施,我也不该要钱”“修路”“有了路才有商,商路顺畅,人们才能见到更多”“难得你有心,我收下了,也会办到的”罗小寒起身恭敬的做了一个礼“谢谢您了”“今天怎如此客气了以往都是一副奸商嘴脸”玉王好笑道“想通了一些事”罗小寒笑笑“这些就拜托给您了,我先走了”几天后,大家发现,李东年所开的两个酒楼,菜的味道好了很多,跟七梓街上的味道很是相似了,甚至出售以前只有麻辣鸭才有的小吃,味道都很不错,于是美味的食物又把人引了回来。“其实劫持朝廷命官是很严重的罪,你们不跟我商量就把方子给了出去,这样连线索也找不到了”卫齐知道夏清明用方子把小满换回来后叹息道“什么都不如家人的生命重要,李东年他们多行不义,早晚会得到报应的”卫齐拍了拍夏清明肩膀“天要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这次他成功得了你的方子,行事怕是更要肆无忌惮起来,以后就好抓他的把柄了”“h”两个月后,玉王本来只做豆瓣酱的厂子又新出了几种调料,其中有料酒,五香粉,十三番,辣椒粉,新月火锅底料,麻辣鸭酱料,泡椒。那火锅底料是承认巴掌大的一块辣油状的东西,用油纸严密的封住,上满盖有新月火锅的特殊字样,买回家去,放到开水里煮化,自己放些肉片蔬菜等东西进去,在家里就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火锅,而且那料也不是很贵,如果省着吃,还可以多吃几顿,只是味道会淡一些。麻辣鸭的料是一包粉料一罐辣酱料,上有麻辣鸭的印记,混在一起之后,放到锅里和鸭肉一起煮,煮出来的东西味道会跟麻辣鸭里卖的一样,一份料至少能煮个三只鸭子。那些以前因为价格而望而兴叹的家里,花几十文买上一份,回去自己买些便宜的肉和蔬菜,就都能吃到酒楼里的味道。后来大家发现这料煮面也好吃,炒菜也好吃,发明了多种吃法,也拯救了那些单身不会做饭的汉子,扣一块扔锅里,加些蔬菜一把面,便是一顿美味的吃食。当然,也把李东年气的咬牙。“哎呀,你别动,我来我来”罗小寒无奈放下手中的锄头“苗泽哥,我真的没事”“没事也不能动”苗泽接过锄头,给葡萄培土今天几人过来农场看看收成,葡萄秧长得不错,只是第一年没有结果,跟之前别人种的情况一样,但是罗小寒似乎并不太担心,说明年一定会结果的。“蔬菜长得都很不错,鸭子鸡和羊也很好,您看这辣椒长得多好”农场的负责人带着夏清明到处看着,这农长他们来的时候才投入使用,从漳州运来鸭子和鸡养了这几个月都能出栏了,金州这边店铺里的用菜用肉都能供给了,多余的还可以供给其他酒楼,同时送来的还有大黑,和几只小的狼狗,都养在这里,以防有人来捣乱偷盗。“你们做的很好”夏清明不吝夸奖,农庄的负责人听了也是喜笑颜开,没有什么比自己做的努力能被人看到更开心的事情了,之前他管理这个庄子丝毫不会出现差错,每年除了给府上蔬菜等供给每年还卖不少银子,但是主家从不会夸奖他一句“等年底的时候,给大家多些分红,还麻烦您多忙些”夏清明接着又道,说完之后脸色一板“不过这农场里的辣椒芝麻葡萄红茄等外面没有的蔬菜水果,一定要看好,莫让外人偷了去”“东家放心,这几样都种的离我们近,晚上都有人专门守着,平日里外人也不让进,后来听您的吩咐又加高了围墙,插上了碎瓷片,那狗每日里也不拴每天在这庄子里到处跑一有生人就该叫了,保证不会把这些菜让别人偷了去”那负责人一听年底可以多拿钱,就高兴的不行,忙说好话作保证“这农庄里可有冰窖”走在一边的宋寒峰问道“有地窖没有冰窖,请往这边走,这地窖挺大的,如果要储菜可能放下不少呢”几人参观了地窖,夏清明让农庄的负责人买冰进来把这里改造成几层冰窖,等过几个月收菜的时候,便把处理好的菜放到这里。都看妥当了,夏清明对宋寒峰道“我去找找小寒”宋寒峰理解道“我再去别处好好看看”夏清明找到罗小寒的时候,罗小寒正坐在台阶上拿着一根刺瓜吃,脚边趴着黑子和几只毛茸茸的小狼狗。“怎么吃凉的”夏清明走过去,摸了摸黑子的脑袋“我身体好,没事的,你尝尝”罗小寒把吃了一半的刺瓜递给夏清明,夏清明也不接就着他的手咬了一口“味道还行”“嗯,我来的几次都往井里加了空间里的溪水,等浇一段时间空间里的水把地浇熟了,就跟咱村里的地似的,以后再种菜,味道自然就好了”夏清明点点头“别在这儿坐着了,该回去了”罗小寒看看天气“今年到现在还是不下雨,今年是靠着朝廷救济过去了,明年怎么办”“朝廷总不能看着人眼睁睁的饿死,要不就会发生民乱起义,户部有陶大人,就不要担心了”“清明,咱们还是多备些粮食吧,这不是马上秋收了吗”“好,金州这边再多备些”漳州那边之前已备了很多,罗小寒既然不放心,就把金州这边也备上的好“咱们租个地方放粮食,等哪天我偷偷过去都放到空间里,这样比较安全”“好”“收菜的时候咱们还回漳州吗”“不回了,你身体受不了,一直到孩子出生,咱们都在金州呆着,如果真的大旱闹起来了,还是这帝都城里安全”罗小寒点点头“希望明年年景好一点”两人坐了一会儿,那边宋寒峰把该吩咐的都说好了,三人便一起回城里去。“这就是李东年开的店”走到城中一处,罗小寒掀开帘子问道,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那两家店中客流虽不说络绎不绝也是满堂宾客。“别看了,伤眼睛”宋寒峰把帘子拉好,让马继续走虽然是旱年,但是因两边都有水井,所以收成都还不错,采摘入库之后,天气也冷了下来肚子四个月的时候,罗小寒的肚子就已经凸显出来一些了,他以前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怀孕的感受,总是觉得别扭,想干什么,苗泽和林静都拦着怕他出什么事,没夏清明跟着又不能随便出去,很是无聊的罗小寒吃了睡睡了吃,到最后也不知自己是胖的还是怀孕显得了。夏清明从外面回来,问院子里的人“小寒呢”“东家刚出来转了一圈吩咐厨房做的饭,又回屋去了”夏清明进了屋,看到罗小寒正歪在床上眯着眼看书,小腹微微凸起,看起来像一只慵懒的猫。“今日有没有不舒服”夏清明上前坐在他旁边,伸手揉了揉他的肚子罗小寒挑了挑眼皮没有说话“怎么了,不开心”“我想出去玩儿,想干活,不想呆着”“这几天店里忙,等过阵子我带你出城玩去”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冷,火锅店和辣味菜的人格外的多,夏清明怕人多杂乱,便整日在那盯着。“我一个人在家好无聊,听说过几天有集,是不是可以去听戏啊我还没听过呢”罗小寒就爱凑热闹,听仆人说起,心痒痒的不行“好,到时候带你去”虽然怕罗小寒的肚子被挤到,但是看罗小寒这几天没精神的样子,夏清明还是想让他高兴答应了。冬天里最后的的这个集是为了庆贺新春将来,也是为了让大家在这天购买年货的,所以南北的货物特别齐全。一大早,罗小寒便把自己裹得像个包子,衣服厚的几乎看不出他的肚子了,夏清明牵着他的手,慢慢向集市上走去。那集市上确实热闹非凡,卖各种吃的用的,还有卖艺的,集市中间摆着大戏台子,上面的戏子咿咿呀呀的唱着听不清字眼的调子,但是下面还是许多人仰着脖子朝台上看。夏清明紧紧拉着罗小寒就怕他被人碰到,偏罗小寒还没自觉,看到没见过的东西要去看,看到耍大刀的耍猴的也往前凑,也亏了夏清明身体好才能护住他。等罗小寒说累了要回去的时候,夏清明真是松了好大一口气,两人回去的时候有个婆子上前道“刚刚小姐来过了,送了些东西放到您房间里了”“小雪来过了,她怎么没等我们”罗小寒问道“小姐说店里忙,留下东西就走了”“快过年了,肯定是好多人找她做衣服”夏清明一边说一边进了屋床上放着一个包袱,罗小寒上前打开,里面是几件小孩子穿的衣服,红色蓝色的缎子,绣着圆润可爱的小猪小老虎小兔子,看起来可爱极了,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心思绣的。“这忙忙的,她还惦记这个”罗小寒把几件衣服拿起来一一观看“小雪小满早就想抱小侄子,这次你怀孕,最高兴的怕就是他们了”夏清明道罗小寒瞪了他一眼“你不高兴”“我当然也高兴了,可是我担心你不高兴”夏清明把衣服一件件收好,放到柜子中,那里面都是其他人给还未出世的孩子做的衣服。作者闲话:第一百八十八章年底都是各家正忙的时候,夏清明和宋寒峰的手边都堆了一摞的账本要看,手下各自一个算盘打得噼啪乱想。宋寒峰放下一个账本,抬头看夏清明笑道“以前你总说自己不会做生意,不是这块料,都是亏了小寒才行,你这会儿再看自己,任谁来都会说你是生意人”夏清明一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会看铺子会看账本会打算盘成为别人眼中的生意人了想罢一笑“我多做些,小寒就能少做些”“吃饭了,你们两个还没看完”罗小寒推门伸进一个脑袋看着他们“还有一些”夏清明指着一摞账本道“别看了,先吃饭吧”“宋大哥,咱们先吃饭去,吃完再看”“好,走”两人出了屋,宋寒峰道“听说漳州临近几个州县今年连一丝雪也没下,眼看着要过年,怕又是旱年了”看两人都是一脸沉色没有说话,宋寒峰继续道“记得我爷爷以前跟我说过他小时候连着三年大旱,一连十个州县颗粒未收赤地千里,树皮草根所有能吃的都被吃的精光,屋里连鼠虫都不得见,人们卖儿卖女,甚至甚至易子而食,逃荒路上饿殍遍野,那些人饿急了的青壮男人,便成团去抢大户人家的粮,不仅抢粮还杀人后来便上山做了草匪”“宋大哥担心的有理,可是我们能怎么办呢只盼望着朝廷能早做准备,还可以度过旱年,漳州那边实在不行就让大家去青山村里去,那里有我存的一些粮食,总能熬过去”说到这个,几人都心烦意乱一时无话,如果真的大旱三年,又岂是他们一家一村之事。俗话说怕啥来啥,转过年来,天上仍一丝风,每日都是艳阳高照,二三月份的天气,居然热的人冒汗了,陶墨曦只能又提出开仓放粮之事,只是这次有人反对了“那些刁民吃惯了朝廷的粮食,日后岂不是擎等着官家放粮不事生产了吗”“这才三月份便放粮,万一等到五六月份的雨季下了雨,粮不是白放了吗”“此言差矣,历年天气大旱之后所带来的就是民不聊生,上山为寇,民乱四起,应该早做主张,让百姓心中对朝廷有所信任,这才不会出事”“哼,刁民作乱,说明他们心中早有此想法,应该绞杀”“如若天下太平不缺吃少穿,朝廷仁善,又哪有人愿意去做贼”“够了”皇上被两边吵得头大,拍了拍龙案“如若百姓有灾,朝廷自然该救,可是刘爱卿说的也对,今年还未测出是否是旱年,万一雨季下了雨,朝廷粮仓放空,也是不好”众位大人都沉默着等着皇上做决定。“去年按人头发放的粮食省着点吃也可撑到五月,等到五月依旧无雨,再像去年一样放粮,免得引起民乱,现在可颁布诏令,让百姓多种土豆番薯等耐旱的粮食”“皇上圣明”众臣听了一致道下了朝之后卫齐跟陶墨曦一道往出走,遇到相熟的大人就寒暄几句,出了宫门,陶墨曦才发愁道“今年几个产粮大县又旱,朝廷确实也缺粮,但是不放粮,就要有人祸民乱,朝廷又怎忍心看他们受苦”“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得回去仔细想想,该如何应对”四月,朝廷就颁布了几个旱情会很严重几个州多种土豆番薯等耐旱农作物,同时严格控制百姓流动,各地官府严加监视,鼓励各地富商广开粥棚。“开吧,咱虽不是富商也开吧,让小鱼把家里地窖和店里地窖存的米点个数,每日一袋米,咱们不是有鸡鸭羊吗,那骨头架子也卖不了几个钱,咱们就放骨汤粥,每日已时,可在店里吃,也可拿碗来给他们盛,还有一点,那些占便宜的泼皮无赖欺霸乡里之人不给”每日刘宁那边都有很多的骨架,鸡鸭的两文钱便能买一个,羊的贵一些,一副也才十文钱,这十里八村的穷苦人家有时候馋肉味儿了,便来少买一些解馋,虽然卖不出多少钱,但好赖是个进项,对村中人家来说一天几十文钱也是大数目了。“不放给那些怕是要闹事”宋寒峰道“我跟小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