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丞相保重> 丞相保重 分节阅读 1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丞相保重 分节阅读 117(1 / 1)

d我也清楚,在梁侯麾下,我不可能更进一步。因为桓氏诸人不会让年轻一辈的将领之中,有外姓人超过桓氏子弟。那名桓氏子弟,曾经多次辱我,故而杀之。”这是一个睚眦必报却又恩怨分明的人。“丞相乃是我平生所见,唯一一个能够与梁侯完全抗衡的诸侯。若是此战丞相能赢,可否让我效命麾下”杨羡大笑,说道:“你倒是实诚,不过并不让人讨厌。如此,你便在这宝成关中,坐观成败吧”“多谢丞相”米仓道中。“此地离散水关还有一百五十余里。”荣灿抹了抹额间的汗,刚刚通过了一条窄窄的栈道的他们,此时正在一片空地上休息。缺粮少药,后有追兵,他们还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桓子陆便在一旁,此刻围拢在他们身边的还有不少桓氏子弟。蜀军攻进大营之时,他们便跟随着桓子陆,一起撤了出来。“也不知道郑大将军如今怎么样了,听闻他为了掩护兵士撤退,受了不轻的伤。”桓子陆说到这里,不觉得用手捶打着身前的石壁,“狄生将军也为了救我,独自拦截蜀军,此刻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狄生那个怪人,除了桓有济那种大大咧咧的家伙,谁能够跟他处得来不过这次我倒是没有想到,他会独自留下,拦截秦风的西凉骠骑,掩护我们撤退。”“狄生一向贪功,估计是打算着,主公打下益州之后,好多给他些封赏。”桓子陆身旁的桓氏将校,说起狄生来,语气之中没有丝毫的感激,反而有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这样的态度不仅让周围的兵士不忿,更是让荣灿皱眉。毕竟,因为狄生的原因,他们才能顺利撤退,没有被蜀军围杀。“闭嘴”桓子陆大吼了一生。在他怒目注视之下,一干桓氏将校闭上了嘴巴。桓子陆没有理会那些桓氏将校,反而将目光放在了荣灿身上。“荣灿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这一段山路险要,秦风与杨富不可能追上来,靳信的黑虓军也早已经退去。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通知散水关的守将,让他加紧运送粮草、药物和军资。我们好建立临时的营地,收拢败兵。”246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下第一星眸点点,闪耀天外。南中城阙,杨纯负手而观,只觉得夜露星寒,万物寂然。长寒将尽,永和七年的冬日终究过去了。便在这个寒冬之中,梁蜀之战拉开了帷幕。而这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一场大战,天下瞩目。这不仅是桓武与杨羡之间的纷争,更是两国国力的较量。桓武手握中原七州,所掌握的财力要远远强于蜀军。这场大战打下去,时间拖得越长,对于蜀国便越不利。不过,这场战争的掌握权不在杨羡手中,而在桓武手上。前方传来情报,桓彪的先锋在与从长策军激战了将近月余之后,终于获得了鹊谷道的掌控权。不过,梁军并没有立刻攻击,而是很稳妥地在七水西岸建立起了大片的前进基地。桓彪根本不计死伤,便是五换一的伤损比例,他也照打不误。梁军家大业大,可蜀军却无法这么打。最终,长策军还是退出了鹊谷,在济水南岸建立了防守营地。宝成关外,七万梁军的惨败,让桓武变得更谨慎。他便是用最为愚蠢的办法,一点点耗国力,最终受损的也只是蜀国。毕竟,在这场大战之中,蜀军就算打得拥有七州之力的梁军和自己到了同一个水平线,蜀国也很难说是胜利。因为就算两者在同一水平线,桓武手握中原七州,国力恢复也远远比只拥有一州之地的蜀国要快得多。杨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有些忧虑。杨纯不怕桓武使奸耍诈,就怕他老老实实。一阵寒风吹来,杨纯开始剧烈地咳嗽。他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等到身体气息平稳,他摊开手一看,手掌之上一片殷红。“终于还是到了么”杨纯身为大宗师,本不会像寻常的老者一样,受冷风一吹,便是头疼脑热。可军中一脉与其他三脉不同,专注杀伐。便是其中修士成就了大宗师,也不可能像其余三脉的大宗师一样,长生久视。军中一脉的大宗师寿数要远远低其余三脉。不过,活个一百多还是没问题的。只是,杨纯这数十年来,为了保护杨氏两代,杀戮过重,终究是天命难挡。可杨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屋中传来了一阵药香,杨纯身后,那温润的女子缓缓走来,手中还端着一碗药。“小花,这是什么”“给你调理身体的。”杨纯点了点头,并没有伸手去接。“小花,你先放在桌上吧我等会就去喝。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少主要筹建千机阁,收拢炼器师与炼药师,还需要劳烦你跑一趟,镇镇场子。”牛小花看了一眼杨纯,脸上很是不满。“你自己都这个样子了,还有心思”牛小花的话说到一半,终究还是没有说下去,“行,我去。”牛小花看着杨纯,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宗师,须发皆白的老头子,就像是对待一小孩子一样。牛小花低沉着声音,眸光有些暗淡,一双素白的手伸了出来,握住杨纯了杨纯的手。“有一件事情我想要问你你一定要老实告诉我”“什么”“你还有多少时光”牛小花握着杨纯一直紧握着的手,将他的手掌摊了开来,看着上面的血迹,一行清泪留了下来。“我修为精深,最少还能支撑十年。”“十年么”牛小花悠悠一叹,“有我帮你,你延寿五年并不难。好,我等你”杨纯看着牛小花远去的背影,脸上的微笑渐渐消失。“杨纯一生从无虚言,今日却撒了谎了么”“钟步七你来了么”一道人影出现在了城阙角落暗影之中,模糊不清,杨纯只隐隐可觉那凌厉的剑意。“十年前,我来蜀地找你,想要与你比试,看看谁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你说主公遗命在身,要护佑幼主,不会与我生死相搏。你出了一拳,我出了一剑,最终难分伯仲。如今十年过去了,杨羡名震天下。我本以为你会放下牵挂,可却仍然是百事缠身,心有所牵。你和十年前一样,唯一的不同,你天命将尽,怕就在这两三年中。”杨纯看了一眼桌上的那碗药,无奈叹了一声。“生死之事,皆有天数,又岂是药石可以挽救钟步七,你此次来可是为了与我比试”“你如今这副模样,可还有比试的必要”星光挥洒,那人影之处,剑意鸣彻,一如往昔。可是,它的对手却是垂垂老矣。拳锋依旧,却没有了往日的纯粹。便是纵横天下的大宗师,终究还是会在生死之关上败下阵来。“那么,你又为何要来”“这场大战,天下瞩目。我想要看看,杨羡究竟能不能赢”“赢了又如何,输了又如何”一声笑音传来,再看时,那人影处,剑意收敛。“你不必试探,我曾经答应过一个人,这一辈子都不会与周室为敌。只是,人总有牵挂。你一样,我也是一样。”“凌霄剑主也有牵挂么我倒是真有些好奇”“你我所求从来不同。你将赴九泉,我独寄人间。自此之后,倒是有些孤单了。”“我还以为你是为了天下第一。”“达到天下第一,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若无对手,这天下第一又有什么意思可惜啊你我没有生在同一个时代。要不然,我还真想要见识一下杨幼庵和袁守成的手段。罢了罢了梁军大势已成,要逆势而行,又岂是易事。你我今日一别,恐为永诀。前路漫漫,珍重”随着这一声传来,那城阙楼角暗影之中,再无声息。杨纯一笑,双手负后,看向了城阙之外的夜幕之下的郊野。漫漫冬寒,郊野荒芜。田地之上,覆了一层大雪,此时还未有消退。然而大地灵炁循环,生机早孕。杨纯所见,却要远远比常人要深远。那蓬勃之意,与自己朽木之躯相衬,杨纯不禁叹了一声。“天意无穷尽,人力有穷时。”247第二百四十五章 绝大手笔楚国,郢都。永和八年的春天,天气格外冷。已是春种时节,楚国的百姓早起时候,还是捂得严严实实的。郢都城外广阔的平原之上,入目尽是田野。蔡通并非庸主,虽然范庆旧部对他是恨之入骨,但不可否认的是,楚国在他的领导下,并没有多大的动乱。尤其是近些年对海族的讨伐中,楚国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也正改善着楚国上下。蔡通很是重视农桑,对于百姓耕作,也很是支持。譬如官家的牛,租借给百姓耕种,一般都收六成税,而蔡通只收四成。虽然只有两成,却是可以养活许多人。严乐一路走来,田地两旁的景色进入眼中。蔡通穷兵黩武,楚国的各种杂役税收要比蜀国重得多,可是楚国百姓的脸上并没有多少愁苦之色。“使者,请”楚国的官员在前方引路,将严乐一路护送进了楚侯府中。从府中仆役的口中,严乐得知蔡通外出未归,让他稍等片刻。蔡通管束仆役很严格,也不见得这些下人敢收受银钱之类的。严乐在偏厅等了许久,却见一个身着布衣,脚上还沾着泥巴的老者径直走了进来。在严乐惊讶的目光之中,老者坐在了首位,喝了一口茶。“你便是严仲良”严乐一愣,才想起来,楚国除了蔡通,没有人敢坐在那个位置。“蜀使严乐参见侯爷往日听闻侯爷乃是一代明主,今日所见,果非一般诸侯可比。”“少废话,杨羡让你来做什么此时正是春种时节,我忙得很。”严乐此行很是隐秘,但公开层面也是奉了蜀王的名义而来。蔡通却不管这些繁文缛节,直接问道。此时的蔡通的确很忙,这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时刻,直接关系到今年楚国的粮食收成,容不得马虎。蔡通节俭惯了,可对于农桑之事,却是投入巨大,且事必躬亲。“我奉丞相之命,请楚侯发兵,袭扰中原。”蔡通不讲虚礼,那么严乐便也是直来直去。蔡通闻听此言,却是一笑。“杨羡刚刚在宝成关外击败桓武的七万大军,军威赫赫,怎么想起了我来”“楚侯乃是天下有数的雄主,又何必多此一问损了两万大军,对于我主与侯爷来说,乃是天大的事情。可是对于桓武来说,却只是九牛一毛,无足轻重。”蔡通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却没有了刚才的不耐烦。刚刚他本是想着,不管杨羡想要做什么,他都不会答应。可是现在,他改了主意,也听听看再说。“有意思听闻汝兄严益当年暗中投向杨羡,以至李、张两族没落。世人都言严益首鼠两端,却没有想到他还有你这样实诚的弟弟”蔡通的话语之中,对于严益有几分轻视之意。然后严乐却是面不改色。“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天下之理,莫不如是。”“那你说说我为什么要帮杨羡”严乐一笑,伸出了三颗手指。“楚军屡败于梁军手下,双方结怨甚深。此时梁军精锐,尽在雍益边境。侯爷出兵,既可以获得大利,又可以挽回声誉。此为一。”“若是蜀国灭亡,那么接下来吴楚也难自保。侯爷应该知道其中利害。此为二。”“两军同进同退,可以昭示天下之人,以示楚蜀之稳固。此为三。”严乐放下了手,看向了蔡通,却见对方的脸上有些失望,放下手中的茶杯,似乎想要离去了。“侯爷此三条可以说于民,示于军。良仍有三言,不可外示于人。”蔡通刚想要离开座位的屁股又坐了回去,看向了严乐。“说下去”“以侯爷之雄才,自然知道,桓武因为东海莫都之乱,神都的精锐迟迟未动。而一旦桓武赶到,那么南中的情势便会大变。对于侯爷和天下其余诸侯上来说。梁军大胜,不是最为理想的结果。我军大胜,亦不是最为需要的结果。只有让梁蜀两败俱伤,侯爷才可以从中渔利。所以,拖住桓武的主力,对于我主有利,对于侯爷更为有利。”蔡通并没有说话,然而脸上却是露出了几分兴趣。“南海之上,海族为乱。我主知道侯爷盯上了海王舒,可海王舒乃是莫都的小舅子。海王舒所部虽然富庶,可侯爷想要吃下它,尚有不足。我主愿意倾力相助。事后所获,只要两成。”“那么三呢”蔡通有些心动,可这两条仍然不足以让他改变主意,帮助杨羡。“我主愿意将平陵交与侯爷手上。”“此言当真”从江州到平陵千里水域,乃是蔡通心头之患。杨羡掌握这片水域,那楚国便是他手上的一块鱼肉。平陵虽小,对于杨羡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对于蔡通却是至关重要。千里水域,杨羡掌握着重重关隘。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蔡通根本奈何不得。平陵只是这千里水域上的一道关口,可有了这块地方,楚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