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北宋大表哥>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1 / 1)

d除此之外,整个厨房再也没有什么能吃的东西了,甚至连油、盐之类的调料都没有。翻遍了厨房,李璋也没找到一口能吃的东西,最后无奈之下,只能舀了一大碗的凉水,然后“咕咚咕咚”的灌下肚子,混了水饱之后,这才回到屋子蒙头大睡,不过在睡之前他也在暗暗发誓,以后绝对不能再让自己饿肚子第四章 折箩第二天一早,豆子就带着几个大点的孩子穿上洗干净的衣服,头发也用布带扎起来,虽然衣服很破,但至少看着干净舒服,而在豆子他们走的时候,李璋还特意叮嘱他,别忘了自己昨天的吩咐,毕竟这可关系到他们接下来的挣钱大计,对此豆子也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会让李璋失望的。豆子带着几个大点的孩子走了,李璋也没有闲着,而是指挥留下的几个孩子把院子里一个坏的板车拉过来,所谓板车,其实就是两个轮子上面架着一个平板的车身,前面有两个架子充当车辕,可以用人也可以用牛马来拉,所以也叫架子车。李璋家的这个架子车有些特殊,因为它是用来拉尸体的,毕竟这里是义庄,衙门里有了无人认领的尸体,就需要李璋那个赌鬼父亲去拉回来暂存,长时间无人认领就拉到乱坟岗上埋了,而且有时他还要充当仵作,当然这些事衙门里会给他一些报酬,这也是李璋家中的主要财源之一。不过李璋的那个赌鬼父亲实在太懒,特别是这两年常年不在家,衙门里有事也找不到人,如果不是衙门里有熟人,恐怕这门差事就要丢了,到时连义庄都住不了。这个拉尸体的架子车早就坏了,李璋的父亲也懒得修,一直把它扔到院子里风吹雨淋,现在看起来更加的破旧,不过李璋检查了一下后,发现问题并不大,主要是底下卡车轴的地方缺了一块,加块木头钉上去就行了,至于钉子也是现成的,毕竟这里是义庄,钉棺材的钉子还是有几枚的。李璋行动不便,只能指挥着几个孩子帮忙,但这些孩子力气太小,而且有时也听不懂李璋的话,结果一帮人鼓捣了大半天,这才把这辆架子车修好。晚上豆子回来时,依然带回来一桶剩菜,不过相比昨天,今天这桶剩菜却少了些,但却干净了许多,有几个年纪小的饿了一天了,看到剩菜立刻想吃,但却被豆子给推开了。“丑娘,把家里的粮食都倒进锅里煮成粥,大家先凑和一下,这些剩菜都不要动”李璋这时对旁边一个年纪最大的女孩吩咐道,这个女孩人如其如,长的是真丑,皮肤黑、小眼睛、大嘴巴,骨架粗大,猛一看更像个男孩子。丑娘答应一声,立刻带着几个女孩跑去厨房做饭,狸儿这时却有些着急的来到李璋旁边低声道:“大哥,咱们家也没多少粮食了,如果今天都吃了,那咱们以后该怎么办”李璋虽然是这帮孤儿的老大,但并没有义务养他们,事实上他和这帮孤儿一直是抱团取暖的状态,有了好处,大家按比例各拿一份,自己那份用完了,也别想着别人会帮你。“没事,我已经有了挣钱的办法,明天咱们就有热腾腾的炊饼吃了”李璋这时对狸儿露出一个让她安心的笑容道。“狸儿你就放心吧,大哥都交待过我了,明天我肯定给你买来又白又软的炊饼吃”这时豆子也凑过来道,昨天李璋交待了他挣钱的办法,虽然他不是很懂,但却对李璋有信心。出于对李璋和豆子的信任,狸儿这时也终于放下心,然后跑去帮着丑娘她们一起做饭,家里的粮食不多,最后只能熬出一锅清水似的小米汤,有几个小家伙很是抱怨,毕竟旁边的剩菜可比小米汤好吃多了,但李璋却不让吃,不过他们抱怨归抱怨,李璋毕竟是他们的老大,所以倒也没敢多说。第二天凌晨时分,李璋就把豆子和几个大点的孩子叫醒,然后指挥着他们把东西装上车,本来他腿脚不便,但考虑到豆子他们太小,而且今天又是第一次做生意,所以李璋还是决定跟着一起去,于是就坐上车让豆子他们推着离开了义庄。李璋住的地方虽然属于开封府,但却不是在开封城内,而是在开封城外的西郊,毕竟义庄这东西也不可能在城内,否则周围根本没有人愿意住,不过现在开封城人口众多,城根本住不下,所以城外也十分的繁华,四周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城镇。义庄往北两三里,那里就是横穿开封城的汴河,而在这段河上有一个码头,很多进出开封的货物都会在这里停靠、交易等,所以这里也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城镇,名字就叫汴河镇,这里也是李璋这帮孤儿主要的活动范围。李璋一行人径直来到码头,这时天还没有亮,但码头上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在码头扛大包的苦力,等到天一亮,就会有把头前来挑人装卸货物,工钱每天一结,他们也靠此为生。牛大缩着脖子来到码头边的空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像他一样的苦力,牛大姓牛,身板也壮的像头牛,用把头的话讲,他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别人一次只能扛一麻包,他一次却能扛两麻包,而苦力都是以量算钱,所以他挣的自然也比别人多。不过牛大长的人高马大,饭量也是一个顶俩,所以几年下来也是穷的叮当响,有活的时候吃干,没活的时候吃稀,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攒钱娶媳妇了。现在才刚开春,正是河运最繁忙的时候,牛大倒也不担心没活干,现在他正捏着怀里的十文钱盘算着怎么花,这十文钱是他一天的饭钱,早上这顿必须得吃饱,否则一会没力气干活,码头上的炊饼一文钱俩,他一口气能吃四五个,另外还得加上一碗咸菜汤,毕竟他们干的是体力活,没盐就没力气,不过现在盐涨价了,结果卖咸菜汤的老王也跟着涨价,一碗都要两文钱,简直太黑心了。“炊饼新蒸好的炊饼”就在牛大在心中大骂老王黑心时,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叫卖声,这让等着干活的苦力们都是全身一振,这个卖炊饼的姓刘,人称炊饼刘,做的炊饼不但劲道好吃,而且分量十足,码头上的苦力大都喜欢在早上买几个炊饼吃,顶饿。炊饼刘的吆喝声刚一出来,牛大这帮苦力就立刻围了上来,又大又软的炊饼一文钱俩,别人两个就能吃饱,牛大却得吃四五个。“什么味这么香”就在牛大这帮人围着买炊饼时,却忽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紧接着就听到一个小孩子清脆的叫卖声:“折箩嗯一文钱一大勺,有菜又有肉”牛大等人刚开始都以为是个小孩子在胡闹,折箩是什么东西他们并不知道,但是一文钱还有菜有肉,这根本就不可能,毕竟老王的咸菜汤还得两文钱一碗呢。不过他们很快就看到就在炊饼刘摆摊的右后方,几个衣着破旧,但却十分干净的孩子正在卖力的吆喝着,而在他们身后,一口大锅架在砖头垒成的简易炉灶上,锅里冒着热腾腾的蒸汽,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味,就是刚才他们闻到的味道。李璋坐在炉灶后面的架子车上,一脸平静的看着豆子他们卖力的吆喝,所谓“折箩”,其实就是剩菜剩饭混在一起的大杂烩,这个名字在李璋那个年代知道的人不多,但若是往前推几十年,却有不少人知道,很多酒店都把剩菜剩饭合在一起,加热后卖出去,因为里面有菜有肉,最关键的是便宜,所以十分受穷苦人家的欢迎,而今天他也要靠着折箩挣下自己来到北宋后的第一桶金。第五章 猪下水酒楼的剩菜剩饭做成的折箩,在李璋生活的那个年代几乎已经绝迹了,估计除了极少数人外,其它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吃这东西,毕竟别人吃剩的东西,在大部分人看来都很脏。不过折箩脏归脏,但你不得不承认它里有菜有肉,而且多种剩菜加热后,滋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香味,甚至比原来的菜更加诱人,而李璋还特意选了一个上风口的位置摆摊,更让香味飘的整个码头都是。“好香啊,这东西真的一文钱一勺”牛大抽着鼻子闻着锅里飘过来的香味,最后第一个忍不住跑来问道,他是个大胃王,嘴巴也馋,但平时太穷了,一年下来也难得吃上几次肉,现在闻到锅里的肉味,而且还这么便宜,他自然把持不住。“童叟无欺,这可是西街悦风楼的手艺,虽然是剩菜,但胜在便宜,而且有肉又有菜,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豆子长着一副伶牙俐齿,看到有人感兴趣,当下就开始卖力的介绍道,而且还直接点明这个就是酒楼的剩菜,这也是李璋的主意,免得对方不知道因此而产生纠纷。牛大也不傻,有菜有肉而且还这么便宜,再一听对方的话,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会知道这些菜的来历,不过像他这种穷苦人可没那么多的讲究,小时候家里遇到灾荒时,他还跟着父母要过饭,和野狗抢过东西吃,所以在他的脑子里,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就没有什么脏不脏的。“给我来一勺”牛大摸出一枚铜钱拍到豆子的手里,豆子也高兴的大叫一声“好叻”,随后亲自给牛大盛了一勺,因为对方是他们的第一个客人,所以最后他还特意加了半勺。人都有从众心理,而且折箩还那么香,至少比苦力常喝的咸菜汤强多了,再加上牛大端着大碗“呼哧呼哧”的吃的很香,更让其它人馋的要命,当下一拥而上争抢着给钱。一下子面对这么火爆的场面,豆子他们几个孩子也是手忙脚乱,不过很快他们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带来的碗不够,李璋家里太穷,连碗都没有几个,最后加上十几个孤儿要饭的破碗,也不过才十几个,根本不够用的,最后只能等前面的人吃完了,再把碗收回来。本来李璋准备了水打算洗碗,却没想到那些人根本不在乎,直接拿过别人用过的碗接着用,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毕竟愿意吃折箩的人谁会在乎这个一大锅折箩,仅仅半个时辰就被卖完了,有些没买到的苦力还缠着不让走,最后李璋承诺明天还会来,这才好不容易摆脱了这些人,而豆子这帮小子已经兴奋的拿着刚挣的钱买了三十个大炊饼,然后收拾完东西,推着李璋就往家里跑。“大哥,咱们一下子挣了这么多钱,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豆子一边推着车子,一边还不忘从炊饼上揪出一块塞到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李璋这时却在数钱,豆子他们都不识数,只知道挣了许多铜钱,但却不知道有多少,而他数完之后也是喜上眉梢道:“咱们今天早上挣了六十四文,一个月就是一千九百多文,将近两贯的收入。”“两贯那得买多少炊饼啊,以后咱们岂不是天天都能吃炊饼了”豆子听到李璋的话也再次露出一个狂喜的表情道,其它的孩子也高兴的直叫,连推车子的脚步都感觉轻快了许多。“没出息,以后我让你们天天都有肉吃,吃到你们想吐为止”李璋听到豆子的话也不由得笑骂道,同时也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铜钱,除掉刚才买炊饼花掉的十五文,还剩下四十九文,这是他们的第一笔收入,同时也是他在北宋安身立命的本钱。车子回到义庄,还没等李璋下来,豆子就抱着炊饼冲进院子里大叫道:“狸儿、丑娘,你们快来,咱们有炊饼吃了”豆子的话音刚落,院子里也立刻传来一阵欢呼雀跃的声音,这让院外的李璋也露出一个难得的微笑,等到分完炊饼后,李璋深深的闻了一下炊饼散发出来的粮食味,他也是第一次发现面粉的味道竟然这么香甜,然后张开嘴一口咬下去,满脑子都是两个字:“真香”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璋将豆子和丑娘这些孤儿分成两组,丑娘带着几个孩子去酒楼干活,豆子则带着几个孩子天天早起卖折箩,而且李璋还让豆子去和其它酒楼的掌柜、伙计接触,以极低的价钱收来这些酒楼的剩菜剩饭,毕竟光靠一家酒楼根本满足不了码头上的需求。北宋这个时代的人远不如后世的人那么浪费,特别是在粮食方面,所以一般酒楼里的剩菜剩饭并不多,好点的剩菜都被店里的伙计自己吃了,不能吃的就倒泔水桶,谁也没人想过再拿这些剩菜卖钱,现在有人愿意花钱收购,各个酒楼自然也是求之不得。随着折箩来源的增加,李璋他们的收入也在上升,仅仅用了五天,李璋就攒够了一贯钱,这让他也终于松了口气,有了这一贯钱,他也算是有了一点本钱,哪怕不做折箩的生意,他也可以靠着这点本钱做点其它的生意,至少养活狸儿这帮孩子没问题。“割点肉去,今天咱们开荤”一连几天啃炊饼,李璋也感觉自己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虽然炊饼刘的炊饼很劲道好吃,但干啃馒头也不是个事,而且现在解决了生计的问题,李璋感觉心中像是少了块大石头,自然要庆祝一下。“好叻大哥你就瞧好吧,我一定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肉”豆子当下答应一声,随后就抓了两把铜钱跑了出去,另外还有几个小跟班也一起欢呼着跟着去买肉,剩下的狸儿等人也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毕竟除了上次吃剩菜外,平时他们一年也难得吃上一次肉。看着这帮孩子高兴的样子,李璋也不由得露出一个温馨的笑容,随后又叫来几个孩子,吩咐他们去买油、盐、醋之类的调料,毕竟家里什么都没有,总不能用白水煮肉吧。不一会的功夫,豆子就和几个孩子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