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人如此嚣张,楼上的李璋也终于忍不住站起身来到窗口怒斥道。“黄口小儿,大人的事何时需要你这种小人来管”这个契丹官员竟然颇有口才,当下一语双关的对李璋反斥道。“胡子长的这么长,却连礼节二字都不知道,难道你们辽人的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吗”李璋当即也毫不客气的反骂道,刘娥这时并没有出头,一来她是妇人,不方便出面,二来她是皇后,代表着大宋,而且和辽人对骂这种事实在有失身份,哪怕是微服,万一传出去也不好听,反倒是李璋这种小孩子不用顾忌这些。“好一张利嘴,不过你们宋人也只剩下这张嘴了,如果不是当初我们太后手下留情,恐怕整个你们的这座东京城也只能成为我们辽国的马场”只见这年契丹官员再次嚣张的道,也难怪刚才他的下属那么狂妄,毕竟上梁不正下梁歪。“真是笑话,连你们的主将都被我大宋的军头射死,如果不是我们陛下不愿意欺负你们辽国的孤儿寡母,恐怕你们的萧太后只能变成我们大宋的阶下之囚了”李璋当即再次冷笑一声道,其实当初的澶渊之盟时,辽军也已经疲惫不堪,特别是主将萧挞凛被射死后,辽军士气更是一落再落,如果不是赵恒胆小不敢打的话,恐怕最后的胜负还未可知。“你”契丹官员也被李璋的话气的差点暴走,但是看看周围那些从酒楼中冲出来的护卫,虽然这些护卫身穿便服,但一个个都是杀气腾腾的,这让他也十分的忌惮。“好一个黄口小儿,本官是辽国使节耶律延寿,今日你伤了我们使团的人,我必定要在你们皇帝面前讨一个说法”这个耶律延寿倒也不傻,知道这时来硬的只能吃亏,所以干脆放下狠话以势压下,反正他们辽国兵力强横,只要威胁大宋几句,不怕大宋不处理这件事。“哈哈我叫李璋,是太子身边的伴读,你尽管去告”李璋当即大笑一声道,他面前坐着的就是大宋的实际掌权者刘娥,而且也被耶律延寿这些人气的不轻,所以他根本不怕对方去告。“太子伴读李璋,我记住你了”耶律延寿当下狠狠的睁了李璋一眼,随后让人扶着那个被野狗路易倒的契丹骑士,这才转身离开,不过这次契丹人就老实多了,再也没有人敢在街上打马狂奔。第一百四十六章 公主逃跑了“你还真是大胆,竟然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他,难道你就不怕这帮契丹人向朝廷施压,从而引祸上身”看着离去的契丹使团,刘娥这时笑吟吟的看着李璋道。“不怕,有大娘娘在,我倒是想看看哪个不开眼的敢来触这个霉头”李璋当下笑嘻嘻的再次道,同时也顺便拍了一下刘娥的马屁。“就你嘴甜”刘娥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露出一种满意的笑容道,说起来她虽然是皇后,但现在却是大权独揽,哪怕有丁谓和李迪的牵制,也阻止不了大权落在她手中,现在这件事又被她亲自撞到,可以说只要她不开口,谁也动不了李璋。“表哥,那个野狗好厉害,刚才你看到没有,他竟然能把狂奔的马给撞倒啊”正在这时,只见赵祯一脸兴奋的跑上楼道,刚才他在楼下,听到外面的惊呼声这才跑出来,结果就看到了野狗撞倒马匹的一幕。“看到了”李璋当即也是扭头笑道。“时间不早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回去了”正在这时,刘娥也开口道,辽国的使团已经来了,肯定会进宫求见,所以她也要回去做一下安排。“啊大娘娘咱们好不容易出宫一趟,就在外面多玩一会呗”赵祯这时再次央求道,他还没玩够呢,哪怕只能呆在酒楼不能出去,他也不想这么早回宫。刘娥看到赵祯的样子也不禁无奈的一笑,刚想再说点什么,但这时却忽然只听外面再次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只见刚才离开的契丹使团竟然去而复返,而且一个个打马狂奔,丝毫没有把之前的警告放在眼里。“大胆把人都给我抓起来”刘娥这时也被这支契丹使团气的不轻,当下一拍桌子怒吼道,这时的她也不再顾忌暴不暴露身份了,毕竟大宋的京城之中,若是任由契丹人如此肆意妄为,那大宋的脸面还要不要了随着刘娥的一声令下,楼下的禁军也一下子涌了出来,周围的便服护卫也同样从周围的大街小巷飞奔而出,眨眼之间就把冲过来的契丹使团围在街道上,不过这帮契丹人竟然真的胆大包天,这时甚至不顾禁军的阻拦依旧想向前冲,结果禁军也是一拥而上,眨眼之间就把使团的所有人打落马上,随后就结结实实的捆了起来。“放开我,你们是什么人,知不知道你们误了大事了,我要让大宋的皇帝砍了你们的脑袋”为首的耶律延寿被几个禁军架起来,但这时依然叫嚣不休,甚至还把赵恒给搬了出来,似乎大宋的皇帝是他的手下似的,随时都能叫出来抓人。“全都给我关到驿馆去,三天之内不得任何人进出”刘娥当即再次怒吼道,她虽然被气坏了,但却并没有失去理智,如果真把耶律延寿这些人抓进大牢的话,恐怕会引起大宋与辽国的纷争,所以她也只是把这些人关到驿馆去。禁军也立刻领命,随后这帮契丹使团就被这些禁军拖走了,不过就算是这样,耶律延寿依然叫嚣个不停,这让李璋也有些奇怪,哪怕契丹人再怎么强势,这个耶律延寿也有些太过了吧契丹使团被抓走了,刘娥了没心思再呆在这里了,当下就准备回宫,赵祯也很懂事,知道随着契丹使团的被抓,肯定会引申出无数的麻烦事,这些都需要刘娥来处理,所以他也没再说什么,当下乖乖的向李璋告别,然后跟着刘娥回了宫。送走了刘娥母子后,李璋也是松了口气,虽然他希望赵祯多出来走动一下,增长一些见识,可是在面对刘娥时他也感到颇为紧张,哪怕刘娥对他十分的宽厚,但依然无法抑制他这种从心底冒出来的紧张感。契丹使团在街上纵马行凶的事也很快在东京城传播开来,结果引得不少人也是义愤填膺,纷纷怒骂契丹人欺人太甚,说起来宋辽两国虽然结盟,但当初结下的仇恨并没有被化解,反而在民间酝酿许久,这次契丹使团的事也像是一根导火索似的,一下子引爆了民间的舆论。仅仅一夜功夫,整个东京城都在怒骂耶律延寿这支辽国使团,也幸亏刘娥把这些契丹人关在了驿馆里出不来,否则若是他们真敢上街的话,说不定会引来人人喊打的局面。李璋乘着马车去宫里时,一路上也都在听街上的行人在骂契丹人,甚至还有说书人把昨天的事编成故事,在街头巷尾传唱,如果不是李璋急着进宫的话,肯定会让马车停下来听上几段。“表哥你终于来了,出大事了”李璋刚来到资善堂,就见赵祯一把拉住他,然后来到一个角落里悄悄的道。“什么大事”李璋这时也不由得一愣道,难道说赵恒的身体要不行了“表哥你还记得那个契丹使团为什么来咱们大宋吗”赵祯这时再次压低声音问道。“知道啊,不就是为了送一个和亲的公主去大食吗”李璋这时有些莫名其妙的道,辽国使团虽然被关进了驿馆,但也算不得什么大事,顶多就是外交纠纷,反正以现在的情形,辽宋两国根本就打不起来。“对啊,就是为了和亲,可是昨天那个和亲的公主竟然跑了”赵祯这时一脸八卦的再次道,小脸也因为这件事而激动的通红,毕竟这要是传出去,恐怕辽国上下都将颜面尽失。“什么叫逃了,我没听错吧”李璋听到这里却不禁掏了掏耳朵道,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或者是自己的理解出了问题,堂堂和亲的公主怎么会如此轻易的逃跑“没听错,就是和亲的公主逃跑了,而且还是昨天咱们和契丹人发生冲突时,那个公主趁机逃跑了,最后契丹使团之所以去而复返,就是因为他们发现公主不见了,所以才急着跑来寻找”赵祯当下再次兴奋的道,看着辽国出这么大的笑话,他当然相当高兴。不过李璋听到这里却是一皱眉,因为辽国公主是在大宋的京城丢的,恐怕那个耶律延寿不会轻易的善罢甘休。第一百四十七章 当面对质上辽国的公主跑了,但李璋却开心不起来,本来昨天他和辽国使团发生了冲突,但有刘娥保着,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却没想到那个辽国公主竟然趁机逃跑了,这可就麻烦了,更糟糕的是他竟然还自报了身份,这让他也担心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果然,上午李璋的课还没上完呢,李迪就亲自来到了资善堂,然后把他叫到门外问道:“李璋,昨天是你和辽国使团发生了冲突吗”“不错,昨天我看到那帮契丹人在街道上纵马狂奔,差点踩到一个小女孩,这才让人救下了她,这也和辽国使团发生了一些冲突”李璋半真半假的开口道,而且话中也并没有提到刘娥,因为他也不知道李迪是否知道昨天自己和刘娥、赵祯在一起“昨天的事我也听说了,这帮契丹人的确是太过嚣张,可是现在契丹使团丢了个人,他们已经把官司打到了朝堂上,口口声声说是你劫走了他们的人,现在正在垂拱殿向皇后告众多的状呢”李迪这时皱着眉头再次开口道。“血口喷人,我知道他们使团的公主丢了,可是关我什么事,而且我要他们的公主有什么事,抢回家当压寨夫人吗”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气急道,他没想到那个耶律延寿竟然这么不要脸,直接就把屎盆子扣到自己脑袋上了。“身为读书人,怎能出此粗俗之语”李璋的话音刚落,就被李迪瞪了一眼斥道,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无论说话做事都要符合一个读书人的身份,而李璋那句“压寨夫人”显然超出了他的底线。“学生失言,只是这帮契丹人实在是欺人太甚,明明是自己无能丢了公主,却把罪名强安到我头上,学生实在是气不过”李璋当即也认错道,李迪严厉归严厉,但却是个好老师,而且也十分负责,哪怕身为宰相,也时常来这里检查李璋和赵祯的学习进度。“罢了,我也知道你是冤枉的,不过契丹使团毕竟把你给告了,现在人还在垂拱殿不肯离开,我看不如你与他们当面对质一下,另外你也别怕,有我在,谁也别想把这种罪名安在你头上”李迪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十分凌厉的神色,好歹他也是宰相,如果连自己的学生都保护不了,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学生愿往”李璋当即也毫不犹豫的点头道,他也想看看那个耶律延寿的无耻嘴脸。看到李璋答应的这么干脆,李迪也更加相信他的话了,当下他带着李璋离开资善堂,正在上课的赵祯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也露出担心的表情。“李少傅,辽国使团丢了公主这么大的事,会不会引起两国之间的纷争”去垂拱殿的路上,李璋忍不住向李迪打听道。“这个就不好说了,如果公主能找到,那么这次的事情倒也不算大,但若是找不到的话,恐怕就不好向辽国交待了,万幸的是皇后已经封锁了消息,现在这件事除了使团中的几个人外,也只有朝中的几位重臣,另外就是你和太子两人知道了。”李迪最后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大宋虽富,但兵力却是不强,这让他们在面对辽国时也少了许多的底气。“东京城这么大,想要从中找到一个人简直如同大海捞针,更何况最近鬼丐闹的那么厉害,万一那位辽国公主落到鬼丐手里,只会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到时就算是朝廷动用大军恐怕也难以找到。”李璋当下也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道。“这也正是我们最担心的,不过那个辽国公主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远,现在朝廷已经派人暗中去寻找了,只是暂时还没有消息。”李迪这时也皱着眉头道,这件事没办法公开,否则只会给那位公主带来更大的危险,毕竟东京城鱼龙混杂,她一个弱女子若是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中,恐怕下场会十分的凄惨。李璋和李迪边走边聊,最后终于来到了垂拱殿,进到大殿之中,李璋一眼就看到了主位前面的屏风,不用问,屏风后肯定是刘娥,毕竟赵恒都糊涂成那个样子了,肯定没办法处理这种事,只能让刘娥出面,但刘娥身为女子不方便见外臣,所以就只能用屏风隔开,后来等到赵恒去世后,屏风改成了帘子,这就叫垂帘听政。除了刘娥外,李璋发现大殿中还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自然正是昨天见过的耶律延寿,这个家伙看到李璋进来时也是一脸的怒火,但这里毕竟是大宋的皇宫,他也不敢太过放肆。而在耶律延寿的对面,则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虽然须发花白,但脸上却保养的极好,甚至见不到什么皱纹,五官也颇为帅气,就是后世那种帅大叔的样子,只不过他的气度却远非一般人可比,这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焦点。“丁谓”李璋看到这个中年帅大叔也不由得在心中暗自猜测道,因为像今天这么大的事,除了李迪外,也就只有丁谓这个宰相才有资格站在这里。丁谓年少时就极有才名,不但机敏智谋,多才多艺,甚至对天象占卜、书画棋琴、诗词音律等等无不通晓,可谓是难得的天才,当时不少人都称丁谓为“巨儒”,然而谁也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