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北宋大表哥>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1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114(1 / 1)

d什么,因为他知道对方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有时候根本不必把话说的太透。另外刘娥竟然派王曾前来调查雷允恭的事,而不是丁谓的心腹,这说明雷允恭这次也是必死无疑,只是不知道王曾会不会借助这个机会,把雷允恭这把火烧到丁谓身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铁匠“驾驾”李璋骑着马在路上小跑起来,虽然刚刚学会骑马没多久,但他的领悟力不错,现在已经可以让马匹小跑,有时也可以让马匹狂奔一段时间,不过必须在平地上,如果道路不好的话,他也有摔下来的可能。今天天气不错,马上就要到初夏时分了,道路两侧也开满了野花,其实在大宋生活虽然有许多的不便,但是在适应了之后,也感觉挺不错的,空气清新、生活节奏又慢,李璋也慢慢的喜欢上这种生活,如果真让他再回去的话,恐怕还真有些不适应。李璋放任着自己的枣红马小跑,结果不知不觉竟然来到了皇陵附近,远处就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因为雷允恭的事导致皇陵的进度减慢,这段时间皇陵的官员也是加班加点的想要把时间补上来,数万民夫被分成三班,日夜不休的干活,按照规矩,今年九月份赵恒肯定要下葬,到时皇陵必须修建完毕。再往前就过了呼延守信的巡逻区域了,哪怕是他也不能轻易靠近,所以李璋这时也勒住了马,站在路边也远远的打量着远处的皇陵,说起来后世他的老家离这里也不算太远,但却从来不知道这里竟然还有一座皇陵。看着远处如同蚂蚁一般修建皇陵的民夫,李璋忽然叹了口气,恐怕也只有在皇权时代才能看到这种景象,随着朝廷的一声令下,数万民夫就被调集到这里开始修建皇陵,据说是可以抵劳役,因为按照律法,普通百姓每年都需要服劳役,也就是免费帮朝廷干活,一般按天数算,主要是挖河修路之数的,当然如果遇到打仗还要帮忙运输粮草甚至是守城,修皇陵也算是劳役的一种。站在远处看了一会皇陵,李璋调转马车也准备要回去,却没想到忽然只听后面传来马匹的声音,当他扭过头时,却发现一队人马从皇陵那边走来,中间则是一辆马车,李璋感觉这辆马车有些眼熟,随后猛然想起来,这不就是前几天他见过的王曾的马车吗看到是王曾的马车,李璋也暗叫糟糕,没想到出来一趟竟然遇到了他,当下他就想躲到一边去,却没想到马车中的王曾刚好看到了他,立刻也高声叫道:“没想到又见到李伴读了,看来咱们真是有缘啊”李璋这时也不好再躲,当下也在马上抱拳行礼道:“在下出来遛马,没想到又遇到王参政了,不过王参政这是要回京城吗”“不错,雷允恭的案子已经调查清楚了,他不但擅自改动皇陵的位置,而且还贪污了黄金三千多两,白银四千多两,甚至连先皇用来陪葬的一条犀带,也被他给私藏了”马车中的王曾这时也点了点头道,短短几天时间他就能把雷允恭贪污的细节查的这么清楚,也足以代表了他的能力。“真是该死,连先皇陪葬的用品都敢贪污,简直罪无可恕”李璋虽然早就知道雷允恭死定了,但是当听到他贪污的这些东西时,还是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连陪葬的用品都敢贪,他的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是啊,我也没想到雷允恭如此胆大包天,甚至连民夫的伙食费用他都克扣了不少,为此不少民夫都吃不饱饭,这次回去我也一定会如实禀报给太后”王曾说到这里时,脸上也露出恼火的神色,他是个外圆内方的人,虽然不像李迪那么嫉恶如仇,但也有自己的原则。“雷允恭这种人的确是该死之极,在下也恭送王参政回京,希望早日将雷允恭明正法典”李璋当下再次行礼道,既然雷允恭已经死定了,他也不想再和王曾这么耽误时间了,主要是他感觉王曾这个人很难对付,上次他拒绝了对方进入皇庄,但恐怕对方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王曾也听出了李璋话中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立刻离开,反而再次呵呵一笑道:“李伴读,以你的年纪,应该还没有婚配吧”“呃”李璋听到王曾的话也是再次一愣,随后就暗叫不妙,不过他也不好在这种事上撒谎,无奈只能点头道,“不错,不知王参政问这个做什么”“哈哈那倒是巧了,我看李伴读你聪明稳重,刚巧我有一女和你年貌相当,本官想要招你为婿,不知你可愿意”王曾这时看着李璋再次一笑道,他是真的对李璋很看好,不但是李璋和刘娥、赵祯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这个少年远比同龄人要聪明稳重,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算是有一个好归宿。“这个”李璋就知道王曾要给自己做媒,当下沉吟了片刻这才回答道,“婚姻大事我也不敢做主,还是要回去和父亲商量一下”李用和这个当爹的虽然不称职,但有时候也能拿出来当成挡箭牌,说起来对于提亲这种事,李璋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当初刘美就想尽办法想把女儿嫁给自己,当然李璋没同意,不过听说刘美还没有放弃,几次去求见刘娥想把这门亲事定下来,但刘娥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这件事就这么拖下来了,却没想到现在王曾又相中了自己。“李伴读说的不错,倒是我有些唐突了”王曾这时也听出李璋话中似乎有不愿意,当下也没有强迫,然后和李璋又聊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李璋也站在路边相送。等到王曾离开后,李璋这才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王曾会逼着自己结亲,要知道王曾能走的现在的地步,除了他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外,最重要的是王曾的老丈人就是曾经的大宋名相李沆,李沆号称“圣相”,而他的三女儿就嫁给了王曾,也正是在李沆的照拂下,王曾才能年纪轻轻就做到副宰相的位置上。王曾他自己就是联姻的受益者,所以李璋才担心王曾万一再逼着自己和他家联姻,要知道王曾的权势可比刘美强多了,而且王曾的能力也不是刘美可比,如果被这种人盯上的话,李璋恐怕也会寝食难安。几天之后,东京城那边有消息传来,雷允恭各项罪名证据确凿,被拉到赵恒的陵前乱棍打死,说起来雷允恭是太监,也就是皇帝的家奴,所以犯了罪也是由皇家处置,而不是像普通官员那样,需要经过三司的审理然后再判刑。雷允恭死了,但牵扯到他案子中的其它人却还在审理之中,金山那边还没有判下来,不过刘娥已经说了,一个流放之刑肯定是跑不了了,现在就看要流放到哪了,流放山西和流放广西可完全不一样,山西好歹属于北方,离京城也不是太远,但广西就完了,这个时代的广西还是一片穷山恶水,去了那里还不如被一刀砍了痛快。这天一早,李璋继续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就去了前面的军营,然后骑上枣红马去遛圈却没想到来到营房才发现,呼延守信竟然带着一帮人堵着皇庄的大门,大门外似乎还有一帮人在吵吵,也不知道在吵些什么“怎么回事”李璋当下也急忙走上前问道,当他挤开人群来到呼延守信旁边时,才发现外面竟然是一个官员带队,后面还跟着一帮短衣打扮的汉子,一个个都是脸色黝黑头发焦黄,身后的牛车上也装满了炉子和各种工具,看起来像是铁匠。“李璋你来的正好,这个三司的刘判官非要把这些铁匠安置在咱们皇庄之中,我不同意,结果他们就不走,所以才发生了冲突。”呼延守信当下气呼呼的开口解释道,自从上次李璋提醒过他后,他知道李璋种的那些东西极其重要,所以平时对皇庄的看守也更加严格,自然也不会轻易的放人进来。“你一个小小的营指挥使,凭什么不同意,这些铁匠可都是为了修皇陵而来,只是皇陵那边实在安置不下,所以才只能安置在你们这里。”这时只见对面为首的那个刘判官也气呼呼的大叫道。三司是户部、度支、盐铁的统称,权力也是极大,而且他们管着财权,所以三司的官员在外也极受别人的巴结,这次仅仅只是安置一批工匠,却没想到呼延守信这个小小的将官竟然敢拒绝,这让他也十分的恼火。“我说不行就不行,有本事你去朝廷告我去”呼延守信这时也被对方的态度惹怒了,当下再次气呼呼的道,守卫皇庄的命令是刘娥亲自下的,所以哪怕闹到朝堂上,也是他有理。“你你好大的胆子,若是因此耽误了皇陵的修建,看你有几个脑袋砍”对面的刘判官这时也怒火万丈的道,他也是没办法,这里离皇陵近,又在去京城的路上,各种原料运输都方便,所以他才会看中这里。李璋这时却看着刘判官身后的铁匠沉默不语,其实留下这批铁匠也不是不行,因为他早就有个想法,不知道大宋的铁匠是否能实现第一百八十四章 流放庆州“大家都消消气,刘判官你想把铁匠安置在这里也可以,不过我们皇庄有其它的事,不能安置太多,如果只有你身后这些人的话,倒是可以安置一下”李璋这时终于开口劝架道。“你是”刘判官看到李璋这么一个少年人出面,听口气似乎比呼延守信的地位还要高,这让他也不由得有些疑惑。“在下是陛下身边的伴读李璋,这个皇庄现在由我来管。”李璋当下笑着介绍了一下自己道。听到李璋竟然是赵祯的伴读,这让刘判官也是吓了一跳,虽然伴读没有品级,却是皇帝身边的人,而且能做皇帝伴读的人肯定是深受皇家信任,这种人可不是他能得罪的,因此他这时也立刻十分客气的道:“原来是李伴读,本官刚才失礼了”“刘判官不必客气了,你们一共只有这么多人吗,如果安置在这里有没有什么要求”李璋再次一笑道。“这次安置的工匠一共三百二十一人,全都在我身后了,以后肯定会经常运来一些木炭、铁料来,打造一些皇陵需要的用具,所以我们需要一块地方建造一个作坊,吃饭的问题不用你们管,只需要提供平时的用水就行了。”刘判官当即介绍道,对李璋他也不敢提太多的要求。“没问题,皇庄里都是农田,不方便安置太多的人,不过皇城西边就是一片荒地,足够你们修建作坊了,至于用水我也可以组织人给你们送去。”李璋听到这里当即点头道,无非就是一块地方和必须的用水而已,对庄子也没什么负担。“那可太好了,谢谢李伴读了”刘判官看到李璋答应,虽然不是在皇庄内,但也差不多,而且只要有水就行,毕竟打造铁器也需要大量的水。看到李璋答应安排这些铁匠,呼延守信也没有再说什么,当下李璋亲自带着刘判官来到旁边的荒地,其实这片荒地就在皇庄的大门旁边,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和草丛,那些工匠来了之后,也立刻找来工具清理地方,李璋也让呼延守信叫人来帮忙,更让那位刘判官对李璋十分的感激。建作坊的材料都在后面的牛车上,不一会的功夫,打铁用的工棚就搭建起来了,车上的炉子、风箱等工具也卸下来搬进棚子,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李璋也让人送来饮水和蔬菜,粮食是他们自带的,大锅架起来烧水做饭,李璋这才带着呼延守信等人告辞离开,刘判官本来想留李璋吃饭的,但他们这里实在太简陋了,也担心李璋吃不惯,所以最后也亲自送李璋离开。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璋只要没事,就会来旁边的铁匠作坊转一转,偶尔也会送点菜肉之类的,更让刘判官对他好感倍增,作坊里的铁匠也都认得他这个大方的少年,每次来作坊时,不少人也都争着打招呼。随着慢慢的混熟了,李璋也从刘判官那里打听到更多的消息,这些铁匠主要是负责皇陵需要的各种金属器具的打造,而且据刘判官说,以后皇陵若是修建完毕,这支铁匠也会抽出一半的人手留下来,因为皇陵的维护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各方面的工匠也都会留下一些。不过也就在这时,京城那边再次传来消息,金山的判决也终于下来了,流放的地点在北方不在南方,这让他也是松了口气,不过就算是在北方,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而是在北方的庆州,那里正是与党项人交界的地方,虽然党项名义上依附大宋,但实际上依然时有冲突,庆州那边也颇不太平。当李璋赶回家中时,金夫人和金小妹母女二人也立刻向他道谢,虽然金山依然流放,但至少保住了一条命,而且只要金山在庆州熬过五年就可以回来了。“金山什么时候离开京城”李璋客气了几句后,立刻开口询问道。“判书上说要即刻离京,估计明天一早就走,我和小妹也打算明天一早去城门处守着,顺便准备点吃食给我儿送行。”金夫人当即回答道,金山的判决下来后会通知家属,而且吕武也时常帮忙打听些消息。“今天还有时间,我去打听一下确切的消息,明早咱们一起为金山送行”李璋当即站起身道,他也没想到时间这么赶,如果自己晚来一天,恐怕就没办法为金山送行了。当下李璋也没找吕武,而是自己去了开封府大牢,找到上次那位狱丞,花了点钱很容易就打听到金山明天离京的确切时间,然后他立刻回家准备了一些银钱,主要是贿赂一下押送的衙役,让他们不要在路上为难金山,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