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什么忽然关了城门啊”李璋这时也无奈的道,这时他发现吕武身后的衙役押送着两个犯人,而且这两个犯人衣着华贵,看起来应该是非富即贵之人,可是现在却成了阶下之囚。吕武这时却看了看左右,然后把李璋拉到一边低声道:“这次真是天大的喜事,丁谓被抓了”“什么”李璋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由得吓了一跳,昨天丁谓还是权势滔天不可一世,可是这才一夜之间,对方怎么会忽然倒台了,难道说刘娥真的对丁谓下手了吗“嘿嘿,是不是很震惊,我刚接到上头的命令时,也是吓了一跳,不过这却是事实,今天早朝时王曾亲自参奏了丁谓一本,历数丁谓的种种罪行,其中最狠的一条就是之前雷允恭更改皇陵位置,王曾说这件事是丁谓同意的,目的就是让皇家断子绝孙,从而好让丁谓谋朝篡位”吕武这时笑着开口道。“嘶好狠”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道,他没想到一向笑眯眯的王曾在陷害政敌这方面竟然丝毫不比丁谓差,说丁谓专权、陷害忠良倒也罢了,可是这个谋反的罪名却绝对是诬陷,特别是还把皇陵的污水泼到丁谓身上,迁个皇陵就能让皇家断子绝孙,也真亏王曾敢把这种鬼话拿到朝堂上,还光明正大的写到奏折里。“不狠不行啊,朝堂上的争斗虽然不像战场上那么明刀明枪,但却是杀人不见血,特别是丁谓势大,王曾也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能一次就干掉丁谓,恐怕今天倒霉的就是他了,所以他才不管什么脏水都往丁谓头上泼,刚好大娘娘也早就想除掉丁谓,所以立刻让人将丁谓押入大牢,同时关闭城门四处搜捕丁谓的党羽。”吕武这时也有些感慨的道,当初他不愿意进入官场,就是不喜欢官场上这种勾心斗角的气氛,可是现在不进也不行了。“丁谓的党羽那么多,这得抓到什么时候啊”李璋这时再次看了看吕武身后被衙役们抓住的两人道,这两人肯定也是丁谓的人了,就算当初的金山一样,估计一个流放肯定少不了,严重一些的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今天你就别想了,各个衙门都接到命令四处抓人,另外与丁谓关系密切的官员,要么一同被抓,要么被关在家里严密监视,到时一个也跑不了,我估计今天城门是不会开了,所以你还是回家再等一天吧”吕武当下看了看天色道,再过两个时辰,太阳就要下山了。李璋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再次开口道:“我也正打算回家,不过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还是去宫里一趟打听一下消息吧”听到李璋要进宫,吕武也没有拦着,说起来李璋在大宋也算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外臣像他这样想进宫就进宫的,恐怕也没几个,而且大部分都是位高权重之人,李璋算是唯一一个没有品级,却还能随意进出皇宫的外臣。当下李璋向吕武告别,然后乘着马车直接进皇宫找赵祯,结果赵祯看到他时也是欣喜地叫道:“表哥你没走太好了,本来我还想着今天这么大的好消息无人分享呢”“我已经知道了,昨天我在垂拱殿遇到王曾,估计他当时就是去找大娘娘商量对付丁谓的事了。”李璋这时也笑着开口道,昨天他还对赵祯说过丁谓要倒霉,却没想到对方倒霉的速度也太快了点,他事先也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嘿嘿,表哥你说的不错,不过你昨天只知道王参政去见大娘娘,却不知道后面的事。”赵祯这时神秘的一笑道。“后面的事”李璋当下也十分惊讶的道,“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咱们坐下来慢慢的说”赵祯这时兴奋的拉着李璋坐下,然后这才把后面发生的事讲了一遍,而李璋也越听越惊讶,他没想到后面竟然还发生这么多的事。李璋猜的不错,昨天王曾去见刘娥就是为了参奏丁谓,事实上今天朝会时的那份奏折,他在昨天就已经献给了刘娥,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雷允恭虽然死了,但丁谓在宫中依然有不少的眼线,所以王曾与刘娥密谋后刚离开皇宫,丁谓就得到了消息,甚至王曾诬陷他谋反的事他都知道。面对这种情况,丁谓也是暗叫不好,当下他立刻心急火燎的赶往宫中,然后面见刘娥想要向她解释,当时刘娥也在垂拱殿接见了她,当然刘娥是垂帘听政,召见大臣时都会在中间立起一座屏风。丁谓虽然是权臣,但毕竟不是枭雄,也根本没有谋反的决心,所以遇到王曾告他谋反,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进宫解释,所以他在刘娥面前也想尽办法为自己辩白,不但说自己是无辜的,而且还告王曾血口喷人、诬陷大臣等罪名。丁谓在殿中解释了好半天,自己也累的口干舌燥,本以为可以打动刘娥,但是刘娥的一个举动却将他打入到深渊之中,再也没有任何翻身的可能第一百九十二章 丁谓倒台下王曾在刘娥面前告丁谓谋反,结果丁谓立刻跑进宫向刘娥解释,可是就在他对着屏风解释了半天,屏风后面却没有任何动静,而这时一个小内侍走出来对丁谓道:“丁相您在和谁说话,太后早就回宫休息了”小内侍的一句话,就将丁谓打落到无底深渊之中,因为刘娥这么做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他,这显然是已经铁了心要置他于死地。“当天晚上,丁谓失魂落魄的离开皇宫,并且他在宫中被大娘娘冷落的消息也传了出去,结果今天王曾在早朝上刚参奏完,其它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历数丁谓的罪状,上到卖国资敌,下面酒后狂言,甚至连调戏妇女的罪行都出来了,可谓是四面楚歌,再无翻盘的可能。”赵祯最后再次开口道。“墙倒众人推啊,不过丁谓不是有许多的党羽吗,比如我听说林特就和他走的很近”李璋先是感慨了一句,随后就再次追问道,林特可是他们的老师,当初还差点坑了李璋。“嘿嘿,丁谓的党羽是不少,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趋炎附势之徒,在看到丁谓大势已去时,这帮人立刻就倒戈了,至于林翊善他虽然和丁谓走的很近,但最近却生病了,一直在府中休养,听说现在民被禁止出府,估计日后也免不了受牵连。”赵祯提到林特时,脸上也闪过几分迟疑的神色,毕竟林特以前对他不错,所以哪怕知道对方是丁谓的党羽,他还是有些心软。“哼,他倒是运气好,不过林特可不仅仅是和丁谓走的近那么简单,他其实是丁谓的头号心腹,而且为人又极懂得钻营,今天他是没上朝,若是他在朝会上,我敢肯定他会第一个带头往丁谓头上泼脏水”李璋看到赵祯对林特还是有些好感,当下也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无论他怎么教赵祯,可是赵祯这个心软、烂好人的性格却一直改不过来。“其实林翊善也不是那么差”赵祯这时似乎还想为林特辩解几句,不过当看到李璋恼火的眼神时,声音也越来越低,最后索性心虚的一笑不再说了。“你啊你,做皇帝就不能这么心软,万一我以后贪赃枉法、横行不法,你是不是也会当做没看见”李璋看着赵祯的样子,当下也有些无奈的道,甚至连自己都拿出来做例子了。“我相信表哥你肯定不会做这些事”赵祯听到这里却是立刻露出信任的表情道。“那要是万一呢”李璋却是有些不依不饶的道,他很想看看赵祯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万一”赵祯这时终于露出迟疑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终于一拍大腿道,“万一表哥以前要是做了错事,我可以把你叫进宫来,然后咱们兄弟好好的聊一聊,我相信自己肯定可以说服表哥,改掉这些坏毛病”听到赵祯的回答,李璋也不由得有些绝望的一拍脑门,赵祯自始至终都没有从一个帝王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不过他的回答也让李璋有些感动,毕竟哪怕是亲人,也很少有人像赵祯这样宽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李璋当下也不再纠结赵祯的性格,而是再次询问了一些今天朝堂上的事,直到天色将晚这才回到家中。第二天一早,李璋就再次乘着马车离开了东京城,至于丁谓的事,他已经没必要再关心了,因为他知道丁谓会被贬到海南去,至于他的那帮党羽也将树倒猢狲散。相比东京城中的风风雨雨,皇庄这边却显得十分的平静,李璋回到这里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守在大门前的刘恕,当他看到李璋的马车时,也立刻快步迎上前一脸忐忑地问道:“怎么样,太后同意了吗”刘恕对火枪比李璋还要上心,因为他也看出了火枪未来的发展前景,而对于刘恕来说,他不是正统科举出身,做到判官几乎已经到了仕途的尽头,可是他现在才刚到中年,对于官场上来说还十分年轻,所以他也十分的不甘心,而火枪正是他打破出身,在官场上更进一步的希望,所以他才比任何人都关心火枪的事。“刘判官放心,这是你的新任命,只不过你可是降职了”李璋这时笑呵呵的从怀中拿出一份官旨,然后递给刘恕道。刘恕这时也急忙把圣旨打开,当看到圣旨上的内容时,也不由得露出欣喜的神色,圣旨上免去了他铁案判官的官职,改为胄案孔目,虽然官职比以前低了一级,但品级却升了一级,说起来大宋的官、职分离,品级只是代表官阶的高低,而职位才是实权,刘恕品级升了一级,但官职却降了一级,表面上看其实是明升暗降了。不过刘恕对官职上的变动却丝毫不在意,因为圣旨上让他全权负责火枪的打造事宜,只要他能把这件事做好,日后前途绝对会一片光明,而且通过火枪的事,他的名字也已经传到刘娥耳中,再加上他又攀上了李璋这位天子近臣,想要打破出身的限制并不困难。当下李璋带着刘恕回到皇庄,然后又找到呼延守信,让周围人退下后,他这才又把呼延守信的圣旨拿出来,而呼延守信看过圣旨后,也立刻抱拳道:“太后让我听李小哥你全权指挥,只是圣旨上却没说是什么事,还请李小哥吩咐”“这件事说来话长,呼延兄你跟我来一趟,我让你见一样东西再聊这件事”李璋当下考虑了一下这才开口道,火枪的事解释起来有些麻烦,呼延守信事先也并不知道他们打造火枪,所以还是让他见一见火枪的威力再谈其它的事。呼延守信这时也十分好奇,当下跟着李璋来到他住的院子,然后李璋从自己的房间里又拿出一把火枪,火枪并不只打造了一把,事实上这段时间刘判官带着铁匠打造了不少试验用的火枪,有些在试验时毁掉了,剩下的则被李璋收藏起来。当下李璋像在刘娥面前那样,在填装好子弹后,对着院子里的大树射了一枪,只听“呯”的一声,树上的树皮又被打掉一块,说起来这棵树也真是倒霉,这面时间被李璋当成靶子挨了不少枪,估计明年可能要少长不少叶子。“这这是什么武器”呼延守信也被火枪的威力吓了一跳,特别是当看到树干上的痕迹时,更是露出一脸的震惊,哪怕他穿着铁甲,也没有信心能挡住这么一枚小小的铅丸。“这个叫火枪,其实也是火器的一种,只不过它与一般的火器不同,不但结构更复杂,而且使用的火药也不一样”李璋当下先是把火枪大概介绍了一下,然后这才提到刘娥要打造一支纯火枪的部队,暂时以一营为限,也就是呼延守信手下的这五百人。呼延守信越听越是心惊,最后当听到朝廷要组建一支全部手持这种火枪的军队,而且还暂时由自己管理时,当下也不由得露出狂喜的表情道:“太好了,如果能有这样的武器,何愁边疆不平”“守信兄你别高兴的太早了,从名义上来说,这个火枪营的指挥使是我,而你只能委屈做个副指挥使了,当然实际的操练肯定还是要由你负责”李璋这时却忽然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然后又拿出一份圣旨道,这是刘娥给他的,上面除了让他负责督造火枪外,还让他暂时担任营指挥使一职,估计是火枪营这种军队掌握在别人手中她不放心,所以才要求李璋接替呼延守信的职务,而呼延守信只能做他的副手。“哈哈如此正好,本来我还担心自己不了解火枪,不知道该如何操练军队,有了李小哥,不对,是李指挥使的指点,我就再也不用担心了”呼延守信这时却是大笑一声道。以呼延守信的聪明,自然也看出这是朝廷不放心火枪营,所以才让李璋担任名义上的指挥使,不过他也不在乎,毕竟以李璋的身份,在他看来迟早都要进入朝堂的,自己做他的手下只会跟着沾光,比如这次的火枪,如果不是李璋的话,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看到呼延守信没有异议,李璋也是松了口气,当下他让周里正一家帮忙做了一桌酒席,然后请刘恕和呼延守信边吃边聊,刘恕负责火枪的打造,呼延守信负责火枪手的训练,而李璋则是两方面一把抓,同时还需要从中调和,比如呼延守信想要马上就拿到火枪训练,但是刘恕连工匠都没有挑好,以他的估计,最少也得半年才能让火枪批量生产。大方向虽然定好了,但细节却是决定事情的成败,因此李璋借着这顿酒,也将两人的职责,以及接下来这段时间要做的事也做了一个安排,这时刘恕和呼延守信才发现,李璋对他们的职务竟然安排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