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北宋大表哥>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1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124(1 / 1)

d有任何消息,我告诉武叔后,他就替我去开封府打探消息,却没想到竟然被开封府的人无故扣押,还请大娘娘为我们主持公道”旁边的吴少尹越听李璋的话却是感到心惊,甚至连李璋避重就轻的不说吕武打人的事也没有在意,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吕武去开封府竟然是因为一件命案,而且李璋既然说人证物证俱全,肯定是有把握的,换句话说,这件事很可能是那个王判官收了好处,所以才故意拖延这桩案子,毕竟他对府中这些猫腻简直再清楚不过了。“吴少尹,李璋所言可是属实”刘娥听完李璋的话后,也立刻向吴少尹问道,而且所有人也都听出这时刘娥的语气有些不对,似乎是带着几分压抑的怒火。其实先不说吕武和李璋在刘娥心中的地位,光是金家的案子如此清楚,而且还关乎到两条人命,但开封府却在这种案子上拖延时间,以吕武嫉恶如仇的性格,也难怪会和人开封府的人发生冲突。“这个”吴少尹这时也是满头冷汗,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道,“启禀太后,臣臣御下不严,对这件事委实不知”吴少尹这时也终于开始退缩,将自己和那个王判官划开了界线,因为他对那个王判官也不再有信心,毕竟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属下一向风评不怎么好,收受贿赂这种事他完全做得出来,所以他可不想自己也受到连累。“哼宣大理寺卿,严查此案”刘娥当即冷哼一声再次开口道,这件案子已经牵扯到开封府和提刑司,所以肯定不能交给他们审理,只能交给另外一个审理机构大理寺了,而且听刘娥的意思,是要把那个王判官的事也要审个清楚,这让旁边的吴少尹也是吓得一身冷汗。不一会的功夫,大理寺卿也赶到这里,随后刘娥吩咐他接手金家的案子,而且连那个王判官也一并查了,大理寺卿当然也不敢怠慢,事实上这位寺卿还有几分窃喜,因为以前他们大理寺和开封府、提刑司都有职权上的重叠,互相也不统属,不过这次他们大理寺却要压这两个衙门一头了。事情处理完了,大理寺卿和吴少尹、王提刑一起离开了,他们要去开封府交接案子,王提刑也要去见一见吕武,免得他再伤人,李璋本来也想跟着一起去见吕武,但这时刘娥却将他留了下来。“胡闹,谁让你敲登闻鼓的”刘娥让其它人退下后,立刻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直接敲了一下李璋的脑门气道,因为她感觉李璋实在太胡闹了,把事情闹的这么大,如果不是他有确切的证据,恐怕就不好收拾了。“这件事也不能怪我啊,明明是他们开封府欺人太甚,我又担心武叔的安全,进宫时看到登闻鼓,脑子一热就去敲了。”李璋这时一脸委屈的道,当然他没有说实话,否则让刘娥知道他是故意把事情闹大的话,肯定没好果子吃。不过刘娥可不是那么好骗的,当下只见她瞪了李璋一眼,似乎他心中的想法早就被她看穿了,不过刘娥倒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再次开口道:“现在天冷了,土豆也不用你操心,火枪那边有呼延守信和刘恕他们两个,这段时间你就别急着回去了,多来宫中陪陪祯儿,他这段时间似乎有些心事”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不过随即也是答应一声,只是他这时也有些疑惑,赵祯天天守在宫里,除了没人陪伴外,还能有什么心事而且看刘娥的样子,赵祯恐怕不仅仅只是有些心事这么简单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大理寺那边就审清楚了整个案子,许氏父子逼人堕胎,导致一尸两命,被判处杖八十,流放三年,至于那个王判官的事也查清楚了,他收受了许家的贿赂,故意拖延案情,甚至还想帮许家父子翻案,结果被抓个正着,最后也被判处贬到外地为官,说是贬官,其实也和流放差不多,据说在岭南一带,估计别想再回京城了。吕武之所以殴打王判官,不但是因为对方收受贿赂,而且还想让吕武与他同流合污,结果这才惹怒了吕武,不过就算是这样,吕武毕竟是先动手的,所以被罚了一年的俸禄,这个处置也算是公正。不过许家父子虽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许氏却不能再复生,特别是她腹中的那个胎儿,更是金家好不容易才留下的骨血,可惜现在却也没了,这对金夫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打击,头发也一下子白了大半。对于金夫人的情况,李璋也是无能为力,只能让金小妹尽量的劝一劝她,只不过金夫人却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反而在不久后大病了一场,如果不是金小妹悉心的照顾,恐怕金夫人说不定就熬不过去了。除了金家的事外,李璋这段时间也经常进宫,刚开始时,赵祯也表现的十分高兴,只不过慢慢的李璋也发现赵祯似乎有些心事,只是他似乎有些顾忌,甚至连李璋也不肯说,李璋也没有逼问,因为他知道如果赵祯愿意说的话,迟早都会告诉自己。时间过的很快,赵恒去世后的第一个冬天也很快过去了,不过在过年之前,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赵祯登基后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因为今年赵恒去世,所以使用的还是赵恒最后一个年号,也就是乾兴元年,明年就要改为赵祯的年号。自从汉武帝创建年号后,每个皇帝在登基时都会使用自己的年号,而且在遇到重大的事情时,也会更改年号,所以一个皇帝在位时,一般都会有多个年号,最后的就是唐高宗,在位时使用了十四个年号,赵恒则使用了五个年号,最后一个就是乾元,可惜只使用了一年赵恒就去世了。一个皇帝的年号意义重大,一般都是由臣子拟定多个,然后由皇帝挑选,只不过赵祯年幼,所以年号自然由刘娥来定,只不过赵祯的年号定下来时,朝野上下全都是一片哗然,因为刘娥给赵祯定的年号为天圣第二百零一章 年号风波天,拆开刚好是“二人”,所谓天圣,自然也就是二人圣,皇帝称圣本来是十分常见的事,比如皇帝还有一个别号叫“圣上”,但刘娥将赵祯的年号定为天圣,用意其实已经很明显,就是将自己与皇帝并列。如果刘娥仅仅只是上面的意思,恐怕倒还没什么,毕竟她是太后,而且又掌握着实权。不过历史上敢称圣的皇后或太后除了她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武后,也就是后来称帝的武则天,换句话说,刘娥称圣这件事其实是十分犯忌的。不过也不知道刘娥是出于什么想法,反正“天圣”这个年号就这么定下来了,哪怕王曾等大臣群起反对,但她却是咬死了不愿意更改,王钦若也不愧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这时也站在刘娥这边,让王曾等人也气的牙痒痒。对于朝堂上发生的事,李璋其实很少关心,只不过对于年号这件事,他却不得不关心,因为自从“天圣”这个年号提出来后,他就明显的感觉到赵祯变得更加沉默。对于赵祯心中的想法,李璋大概也能猜到,而且赵祯也曾经数次想和他说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还是没有说出口,李璋虽然看在眼里,但赵祯不说,他也没有主动问,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过敏感。这天一早,李璋再次来到宫中,这几天的天气一直阴沉沉的,看样子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要来了。今天是旬日,赵祯也不用上课,看到李璋来陪自己,他也十分的高兴,当下两人打了一上午的羽毛球,赶到中午时,阴沉的天空中飘起洁白的雪花时,两人这才有些不尽兴的回到殿中。这时两人也都饿了,下雪天正是吃火锅的好日子,而且以前他也请赵祯吃过,为此宫里还专门按照李璋画的画纸打造了铜火锅,现在李璋让人取来,然后将鸡汤倒进里面,冻羊肉切了几大盘子,另外还有一些青菜、蘑菇等,倒也十分的丰盛。李璋夹起一片轻薄的羊肉在翻滚的白汤里涮了涮,然后就着芝麻酱吞到里面,涮好的羊肉又香又滑,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辣椒,只能吃清汤火锅,想要吃红汤就必须驾船跑到美洲去。就在李璋品尝着美味的羊肉时,却只见赵祯这时忽然犹豫了一下,然后这才吞吞吐吐的道:“表哥,有件事我我想和你聊一下”“有什么事你就说,和我还客气什么”李璋这时再次吞了口羊肉道,其实他这时也发现了,赵祯从刚才开始就没什么胃口,吃了口羊肉就停了下来,要知道以前他可是最喜欢吃火锅的。听到李璋的话,赵祯似乎也终于鼓起几分勇气,当下再次开口道:“表哥你可听说了大娘娘为我定年号的事”“听说了,不是叫天圣吗,天降圣人,说的不就是你吗”李璋这时笑着开口道,似乎对这个年号并没有多想。“如果大娘娘也像表哥这样想就好了。”赵祯听到这里却露出一脸幽怨的表情低声道。听到赵祯话中带着几分埋怨,李璋当下也是叹了口气,然后放下筷子道:“是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说了什么”只见赵祯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点了点头道:“嗯,有人说大娘娘给我选了这个年号,其实是想效仿前朝武后,甚至外界有传言说,大娘娘已经有了称帝之心”虽然李璋也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听到赵祯将他的心里话讲了出来时,却还是禁不住叹了口气,他最担心的情况终于还是发生了,随着赵祯的登基,刘娥的掌权,他们母子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裂痕,虽然现在这个裂痕还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母子间的分歧只会越来越大。“那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李璋沉默了片刻后,忽然抬头向赵祯询问道,他想搞清楚赵祯真实看法,而不是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看法。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是涨红了脸,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吞吞吐吐的道:“我我也不知道,只不过年号这件事大娘娘做的太明显了,而且也根本没有和我商量,我现在也搞不清楚她到底是怎么想的”赵祯虽然嘴上说不知道,但是当说到最后时,话中的那股子埋怨之气却怎么也遮挡不住,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这段时间有不少大臣私下里见过他,当然这些大臣不敢明着说刘娥有野心,但话中也隐晦的提到一些,赵祯又不傻,自然也听明白了,再加上外界的一些流言,更让他感到十分的不安。听完赵祯的这些话,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今天只有咱们兄弟二人,所以我也不叫你陛下了,不过表弟你要记住,现在你年纪还小,唯一能依靠的人也只有大娘娘,所以无论大娘娘做什么,哪怕你心中再怎么不满,也不要表现出来,更不要让大娘娘知道”“表哥你的意思是说,我只能强忍着了”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是眉头一皱道,其实这些话他在心里憋了很久了,只是一直找不到人倾诉,唯一可以倾诉的也只有李璋了,却没想到李璋听后也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不是让你忍,而是你必须要想明白一件事,就算是大娘娘将权力交给你,以你现在的年纪也根本抓不住,最后只会落到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手中,那些大臣就算再怎么忠心,可是他们还能比得上大娘娘吗”李璋说到这里时,长吸了口气继续用真诚的目光盯着赵祯道:“而且相比之下,女人想要称帝比男人困难无数倍,毕竟古往今来,历史上也只出了一个武则天,绝对不会再出第二个,所以皇权落在大娘娘手中,总好过落在其它人手中,毕竟你们才是母子”第二百零二章 鱼头宰相李璋的话可谓是字字诛心,如果让外人听到的话,说不定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但是赵祯听后却十分的感动,因为他知道也只有李璋才会和他说这些话,无论是外面的大臣还是他身边的人,恐怕都没有这个胆子。只见赵祯听完后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冷静的向李璋再次请教道:“表哥,你是我最信任的人,现在我想请你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做”“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做的,不做,平平安安的让自己长大,你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你的年龄,大娘娘一天天的老去,而你却是一天天的长大,只要时间到了,是你的还是你的,谁也夺不走”李璋这时拍了拍赵祯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对于现在的赵祯来说,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选择。“好我听表哥的”赵祯这时重重的点了点头道,虽然在别人看来,李璋是刘娥的亲戚,但是在赵祯看来,李璋和自己却更亲近,有时候人的感觉是十分准的,这也是赵祯对李璋如此信任的原因。李璋也感觉到赵祯对自己的信任,这让他也颇为感动的点了点头,随后笑着开口道:“不光是你需要时间,我也需要时间来成长,等到咱们兄弟二人长大成人之后,肯定会为整个大宋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到时你也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李璋的一番话也让赵祯有种热血沸腾之感,年轻人就这点好,十分容易被别人画出的美好未来所煽动,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李璋不仅可以为赵祯画出一副美好的未来前景,而且还有能力帮他实现,只是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耐心的等待。因为“天圣”这个年号的事,朝堂上也是争吵不休,不过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并不是王曾,而是时任左谕德、直龙图阁的鲁宗道,同时也是宰相班子之一,王曾一样都算是副宰相。说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