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怕根本不记得包拯这个人。“没什么,只是在别处听说过此人。”李璋并没有说实话,随后又露出十分感兴趣的表情追问道,“韩兄你既然见过包拯,那他是不是长的很黑,而且额头上有个月牙形的伤痕”“没有啊,包拯长得挺白净的,李兄你为何如此问”韩琦这时更加奇怪的问道,李璋无缘无故的问起包拯也就罢了,怎么对他的相貌还如此感兴趣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失望的表情,看来后世的电视剧果然是不能相信的,当然还有民间的传说,不过让李璋也有些遗憾,毕竟他从小到大,一直以为包拯就是电视剧里的那种黑炭头的样子,却没想到人家却是个白面书生。“韩兄你参加殿试的时候,到时别忘了和这位包拯多结交一下,此人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李璋没有回答韩琦的话,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说完就转身离开了。“殿试”韩琦听到李璋的话先是一愣,随即就反应过来,当下也是露出狂喜的表情,虽然他对这次科举有不小的把握,但结果没下来前,谁也不敢说有十成的把握考上,可是现在李璋却说他要参加殿试,岂不是说会试这一关他过去了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话,韩琦可能还只是当做别人的恭维,可是李璋却不同,他是天子近臣,平时可以接触到一些别人接触不到的机密,而且算算时间,会试的结果也应该出来了,再加上今天李璋又进了宫,所以他既然敢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所依据,甚至可能已经提前看到了进士的名单。想到上面这些,韩琦几乎兴奋的想要大叫几声,之前的焦灼也一扫而光。其实李璋提前告诉韩琦中进士的事告诉他已经违反了大宋的律法,如果让人知道的话,他和韩琦都得倒霉,不过他相信韩琦是个聪明人,哪怕是把这件事烂到肚子里他也绝不会乱说。几天之后,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了,大宋的放榜与其它朝代不同,除了要贴出榜单外,还要由放榜的官员一个个的叫出进士的名字,而放榜的地点就在皇城东边的东华门,这里离国子监也很近,所谓“东华门唱名”就来源于此。京城有句谚语叫“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男儿”,虽然这句话太过偏颇,但也表明了大宋对科举的重视,对于绝大部分百姓来说,东华门唱名都是他们人生中的最高理想,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会在梦中幻想一下自己也能东华门唱名时的景象。李璋这天刚巧无事,而且他对包拯也十分感兴趣,于是就换上便服和韩琦一起乘着马车去了东华门,说起来这也是李璋第一次参加东华门唱名,以前他只听说放榜时十分热闹,甚至可以与上元节并称为京城的两大盛会,只是以前他对科举不感兴趣,也从来没关注过这方面的情况。当李璋的马车来到高头街,也就是皇城东侧城墙紧挨着的这条大街时,却发现马车根本走不动,这条宽达上百步的大街竟然被堵的严严实实,无奈之下李璋与韩琦只能下车,然后挤开行人步行,这时李璋也暗自后悔,早知道就应该把野狗叫来,他的力气大,开路最适合不过了,可惜他这段时间早出晚归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稚圭兄,这边”就在李璋他们向前走了不远,忽然只听有人高叫韩琦的名字,两人闻声望去,结果发现路边站着一群人,看他们身着襦衫的样子,应该都是今年参加科举的士子。“永叔兄,你们也在这里,怎么不往前走了”韩琦看到对方为首的一人也立刻笑道,而李璋听到“永叔”这个称呼时,也立刻打量起对方,因为他知道永叔正是欧阳修的字。只见欧阳修与韩琦年纪相仿,长身玉立潇洒不凡,据说欧阳修年轻时是个风流不羁的人物,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不过很可惜的是,李璋之前在进士榜单上并没有见到欧阳修的名字,不出意外应该是落榜了。“别提了,这么多人全都堵在路上,我们挤了半天也没挤过去。”只见欧阳修这时也叹了口气道,随即就看到韩琦身边的李璋,当下也不由得问道,“这位是”第三百零六章 东华门唱名下“在下李狸,见过永叔兄”没等韩琦介绍,李璋就抢先上前行礼道,他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就用了一个假名字,这个“狸”字自然是从狸儿那里借用来的。韩琦听到李璋隐瞒了身份,当下也立刻了然的一笑上前道:“永叔啊,李兄是我当年在京城结识的好友,今天也是陪我来来看榜的。”欧阳修听到李璋是韩琦的朋友,当下也笑着一拱手道:“原来是李兄,听口音李兄应该是京城人士,你可知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小路能绕到东华门,咱们在这里恐怕挤不过去啊”“恐怕让永叔兄失望了,国子监这边我很少人,所以对这里的路并不熟,而且就算是绕过了这一段,东华门那边的人恐怕会更多,到时可能还是挤不过去。”李璋这时也无奈的一笑道,这里离东华门还有一里地呢,但却已经走不到了,路上全都是被堵死的车辆,行人只能在缝隙中穿行,而街道两侧则是摆满了各种摊贩,更是走不过去。“这可就麻烦了,放榜时叫到我的名字,我却无法亲至,岂不是一大遗憾”欧阳修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露出苦恼的表情道,不过他的话却差点让李璋笑出声来,这位醉翁还真是自恋,竟然这还没放榜呢,就已经认为榜上肯定有自己的名字,可惜这次却要让他失望了。“也不是没有办法,你们等下,我去叫几个人来”李璋这时却再次笑道,说完他挤过人群,来到路边的一个茶棚里,里面坐着几个身材高大,但却流里流气的青年人,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东京城的泼皮无赖。“五十文,送我们到东华门前”李璋看了一眼茶棚里的泼皮直接道。只到李璋的话,为首的那个泼皮却是斜了李璋一眼道:“一百文,否则这条街上没人敢接你们的活”李璋听到这里却是气急而笑,这个泼皮明显是坐地涨价,一百文是什么概念,一般人最少得忙上半个月才能挣到这么多钱,自己刚才开五十文已经是高价了,但这个泼皮估计是以为李璋也是急着去东华门看榜的举子,所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要价,反正东京城这么大,他们也不怕对方发达后报复。“回味斋的豁子知道吗,要不要我叫他来认认人”李璋这时横了对方一眼,然后报出了豁子的名号道,豁子常年在市井上混,而且他生性好勇斗狠,手里又不差钱,再加上又有李璋这个大靠山,所以豁子在东京城的黑白两道都颇为吃的开。果然,一听李璋报出豁子的名号,这个泼皮头立刻变了脸色,豁子少了一颗门牙,于是镶嵌了一颗金门,认识的他的人都称他为金大牙,只有少数几个人才敢当成叫豁子这个名号,所以这个泼皮头对李璋也不敢小看,更何况李璋本身的气度不凡,衣着也十分华贵,很可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想到这里,泼皮头也立刻露出一副笑容道:“原来您是金哥的朋友,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公子,我这就派人送您过去,至于钱就不必了”泼皮头说着挑了两个最强壮的手下,让他们帮李璋开路,不过李璋这时却还是摸出一张五十文的钱钞放在桌子上道:“钱拿着,我这个人最喜欢规矩”本来当初钱行刚开业时,只发行了五百文、一贯和十贯三种面值的钞票,这主要是因为钱行刚开始是面向商人的,所以数额都比较大,现在钱行越来越深入人心,普通人也开始在生活中使用钱钞,只是最小的五百文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太大了,所以钱行又发行了十文、五十文和一百文三种钱钞,现在已经在京城流通开来,绝大部分店铺都接受这种钱钞。“哎呦,多谢公子”泼皮头看到李璋这么大方,当下也立刻道谢,然后笑呵呵的把钱收下,而李璋则由两个泼皮开路,很快就来到韩琦他们面前,然后让他们跟在泼皮后面,这两个泼皮身强体壮,很轻易的就挤开前面的人群,使得李璋他们终于可以继续前行。花了足足有小半个时辰,李璋他们最后终于来到了东华门前,相比之前的拥挤,这里却显得颇为宽畅,因为整个东华门前已经被禁军清场,东华门正对着的一片空地只允许今年参加科举的举子进入,其它人只能守在外面,这也是这条路被堵死的主要原因,毕竟周围全都是看热闹的人群,如此一来别说车了,连人都过不来。韩琦和欧阳修他们都有各自的文书,李璋本来还以为自己进不去,却没想到禁军查看身份时很松,看到韩琦他们这么一群十几个士子一起过来,于是也只看了前面两个,后面的就让他们进去了,而李璋也得以蒙混过关。进到里面后,周围全都是一个个或紧张、或兴奋的举子,李璋之前见到的韩琦和欧阳修等人都十分年轻,但是来到这里才发现,这些举子中有过半都是头发斑白,有些甚至连背都驼了,大宋规定官员年过七十必须致仕,也就是退休,这些老举子们就算是考中了进士,恐怕也做不了几年官了。李璋他们又等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只见城门上出现一个身穿官服的男子,李璋看着有点眼熟,事实上李璋对朝堂上的官员认识的不多,顶多就是见过几面有点印象,这主要是他平时不怎么上朝,刘娥也特许他不用上朝,反正有什么事他可以直接进宫。只见城门上的男子面带威严的打量了一遍下面的举子,然后这才清咳一声打开一道皇榜,然后大声喧读起来,开头几句无非就是赞颂一下皇帝赵祯,又夸了几句太后的贤明,这才开始进入正题,宣读起进士名单。“开封府举子何进;应天府举子孙庆”随着一个个新科进士的名字被宣读出来,下面也接连不断的爆发出阵阵欢呼,而且每读一个名字,城墙上就出垂下一个条幅,上面写着进士的名字、籍贯等信息,这样就算是有重名的也不会混淆。“相州举子韩琦”刚读了七八个名字,韩琦的名字就出现了,虽然韩琦早已经从李璋那里知道了自己肯定在榜上,但这时依然禁不住高呼一声,旁边的欧阳修等人也纷纷向他道贺,只是这些人脸上也露出几分焦灼的神色,毕竟他们还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就在韩琦之后,李璋很快又听到了包拯的名字,当这个名字出现时,就在他左手边不远处爆发出一阵欢呼,而李璋也闻声望去,果然看到在人群中站着一个神情严肃的青年男子,皮肤非但不黑,反而还十分白皙,长相也颇为英俊,与传说中的包拯形象完全不同。不过相比别人中进士时的欢呼雀跃,包拯却显得十分克制,倒是他周围的人纷纷高呼着向他道贺,包拯也一一还礼,不过李璋从他微微颤抖的手臂也能看出,他内心并不像表面那么冷静。就在李璋打量着包拯之时,包拯也有所察觉,毕竟人都有自己的第六感,如果有人一直盯着你,哪怕你背对着对方,有时也能察觉到背后的目光,而包拯这时猛然扭头,当即也看到了正在打量着他的李璋。李璋这时也一身长衫,而且他相貌俊美,气度也颇为不凡,所以包拯这时也对他抱以善意的一笑,而李璋也轻轻颔首回礼,这算是两人的第一次交集。进士名单的宣读依然在继续,但已经读了六七十人,每次录用的进士一般都不足百人,就算最多的一次也不过两百余人,那还是太祖时期官员空缺太多,所以才额外增加了录用的人数,而现在官场早就饱和了,所以每次录用的人数也少了许多。名单已经公布了大半,榜上有名之人满脸欢喜,而剩下的人或是焦灼,或是绝望,或是绝望中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可以说人生百态皆在这些人的脸上,而李璋也终于体会到后世范进中举时那种癫狂了。其实不要说别了,连后世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在这时也不能免俗,刚开始时,他脸上的表情还颇为轻松,只是当韩琦的名字出现时,他脸上才现出一丝凝重,而当名单过半后,他脸上也慢慢的露出了几分失落,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可是当城门上的官员念出最后一个进士的名字,然后合上皇榜时,欧阳修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绝望的神色。韩琦这时看着欧阳修等落榜之人的神色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毕竟现在他无论说什么都有些不对,最后欧阳修倒是十分洒脱,第一个长出了口气道:“今年不第,我等也不要气馁,来年再战就是了”欧阳修的话总算是让周围的人醒悟过来,而韩琦与其它几个中举之人也松了口气,然后又互相勉励了几句,这才准备结伴离开。不过也就在这时,却忽然只见一群人冲了进来,看到年轻的举子就抢,李璋这时才猛然想起,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榜下捉婿”吧,不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忽然只见一群膀大腰圆的家仆径直向他这边扑了过来。第三百零七章 吕夷简的试探榜下捉婿这种习俗也不知道起于何时,反正在大宋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只要放榜一结束,立刻就有不少权贵富商人家的农奴飞奔而来抢人,只要对方愿意,立刻就能与自家的小娘子成亲。李璋以前也只是听说过榜下捉婿的习俗,但却从来没亲眼见过,现在总算是过了一回眼瘾了,只见韩琦这种年轻的进士几乎在第一时间一扫而光,韩琦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几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