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然露了面,就不能在武学再呆下去了,所以在颁奖之后,立刻就乘上宫里的马车准备回去,李璋也亲自送他和妙元上了马车,只是在离开的时候,妙元却似乎有意无意的多看了他几眼,这让李璋也有些心虚,毕竟青织就在他身边。看着赵祯的马车在侍卫的保护下离开后,李璋这才长出了口气,随后正准备回去时,却只听青织忽然开口道:“记得上次见到公主时,她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现在都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女大十八变,妙元明年就十五了,也的确是个大姑娘了。”不知为何,李璋总感觉在青织面前提到妙元有些心虚。“再怎么变还是那个样子,个子还没我高,长的也没我快。”狸儿这时却一挺小胸脯骄傲的道,她和妙元天生相冲,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所以也处处都要比较,不过妙元因为小时候生病的缘故,的确不如狸儿的个子高。“这也要比,你怎么不和妙元比女红,人家的女红可比你强多了。”李璋当即弹了一下狸儿的脑门道,她都快要到嫁人的年纪了,可是女红却还做不好,厨艺也马马虎虎,再加上平时的性格又是大大咧咧的,丝毫没有一点名门闺秀的样子。“她不就是给你做了件衣服吗,我也会”狸儿当下却是十分不服气的道。不过狸儿的话一出口,李璋就感觉要糟,果然只见旁边的青织脸色忽然一变,但随即就又恢复了正常,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李璋依然感觉气氛似乎有些不对,女人在感情方面最是敏感不过,青织好像是发现了什么果然,就在运动会结束的第三天,青织就托狸儿带回了一件冬衣,据狸儿说是青织不眠不休用三天时间赶工出来的,不但针脚细密,而且还十分的合身,凭良心说,青织的女红要比妙元强上许多。另外青织还让狸儿传话,以后李璋的衣服她会按时按季亲自做好送来,可是同样的话妙元也说过,这让李璋也是左右为难,如果两人的衣服都送来,他该穿哪一件,总不能全都穿上吧幸好李璋聪明,最后决定把妙元送的衣服放在马车里,这样他进宫时就换上妙元的衣服,出来时再换上青织的衣服,虽然麻烦了一些,但至少两边都不得罪。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娥的寿诞也终于到了,就在寿诞这天,刘娥头戴太后冠冕坐在大庆殿上,赵祯虽然身穿龙袍,但却去掉了皇帝的冠冕,毕竟身为帝王,他不能向任何人行礼,哪怕这时也要去掉帝冠,以一个儿子的身份向刘娥行礼。而在赵祯的身后,则是一群文武百官也跟着向刘娥行礼,李璋也夹杂在其中,只是大庆殿明明是皇城中最为严肃的大殿,现在却变成了刘娥的祝寿之所,也算是历史上十分尴尬的一幕了。不过就在刘娥的寿诞过后,京城中却忽然流传着一股流言,主要内容就是身为皇帝的赵祯也要跪倒在刘娥面前行礼,这就代表着刘娥的身份已经超越了帝王,成为天下的共主,其实就是暗指刘娥已经开始为称帝做准备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左右为难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就是李璋对眼下东京城形势的第一印象,随着寿诞的闹剧结束后,整个京城都流传着刘娥要称帝的流言,更加诡异的是,刘娥对这种关于皇家的流言竟然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下令禁止流言的传播,这也更加坐实了不少人的猜想。赵祯作为这件事的当事人之一,却显得十分平静,哪怕他听说了外面的流言,也没有丝毫的异常,反正像平时一样该干嘛干嘛,这让李璋也大为惊喜,看样子赵祯也总算成长起来了,最起码现在已经有了几分帝王的样子了。相比之下,刘娥那边同样也没有什么异常,在寿诞过后依然像往常那样,每天都在处理政务,也没有什么要篡位称帝的表现,这让朝堂上的众臣也都是疑惑不解,搞不明白刘娥这是打的什么算盘,明明都已经在大庆殿接受百官的朝贺了,可为什么又没有动作了别人不明白,不过李璋却隐约有些猜到刘娥的心思,其实刘娥并不是不想称帝,而是她不敢,或者说她没有武则天的魄力和胆量,再加上她心中对赵祯又怀着一份愧疚,这些条件加在一起,也暂时抑制了刘娥的野心。当然刘娥只是暂时收拢了她的野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野心还会再次暴露出来,毕竟权力是一种勾人心魂的迷药,很少有人能挡住这份诱惑,哪怕刘娥也不例外。转眼间又到了今年的腊月,许多人家也开始准备过年了,不过武学那边也开始忙碌起来,因为这是武学成立后的第一个年头,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过,最重要的是过年要不要放假,本来放假是应该的,可是学员中除了将门子弟外,剩下的都是从军中选拔出的将士,他们的家大都在西北、河北一边,距离京城遥远,哪怕是放假他们也不打算回去。但如果放任这些远路的学员不管也不行,毕竟这帮人都是军中出身,万一离开武学在京城惹事的话,到时也不好处理,所以最后曹玮与李璋等人商议了一下,最后决定今年武学不放假,学员也不允许随意外出,不过在过年和上元节时,武学会组织学员外出,这主要是因为武学初立,怕这些学员出去惹事后,会给武学带来麻烦。对于武学不放假的事,那帮将门子弟自然是大叫不满,可惜这是曹玮的决定,而且还立了个名目,那就是拉着他们到城外野练,等到野练结束,也就差不多要过年了。野练并不是李璋提出来的,事实上这件事和他没关系,主要还是曹玮的想法,几个月来,学员们在武学中除了操练体能外,也开始学习兵法,当然刚开始有许多军中选拔上来的将士不识字,所以初期就对他们进行了培训,现在虽然读写还有点困难,不过武学也将他们单独编成班级,教学进度也慢一些。可以说武学现在也慢慢的进入正轨,李璋又只是主管后勤,对教学很少插手,所以等到学员们去野练后,他也一下子变得清闲起来,于是这段时间他就偷懒呆在家里休息。不过这种悠闲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刘家忽然派人来商议明年成亲的事,这下李用和也从外地赶回来,两家开始商量成亲的具体日期,以及彩礼、婚礼等等事宜,因为家里人少,光靠吕武和李用和也忙不过来,所以李璋这个准新郎也只能亲自上阵了。婚礼的事情太多,哪怕是李璋也是忙的晕头转向,丑娘他们都在忙钱行的事,现在马上要过年了,钱行也正是最忙的时候,所以李璋也没让他们回来帮自己,最后好不容易将婚礼的前期事务给准备妥当了,而成亲的日期也定了下来,就在下年的三月份。马上就要过年了,算算时间,离婚期也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也算是给两家都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李璋这边准备彩礼和婚礼的事,刘家那边也在准备嫁妆。按说在成亲之前,李璋和青织这对新人是不能再见面的,不过到了上元节这天,李璋还是偷偷的将青织约出来游玩了一晚,直到清晨才送她回去。只是青织走的时候又送了他一件快要用上的春衫,这让李璋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丫头的醋劲倒是不小,直到这时候还没忘上次妙元的事,不过过年的时候妙元又送了他一件衣服,估计等到自己成亲后,她就不会再送了吧眨眼间又是一个月过去了,眼看着下个月就到李璋成亲的日子了,不过因为之前准备工作做的很充足,所以越是临近婚期,李璋反而越是清闲,结果这天忽然被赵祯抓了壮丁。“下个月就要成亲了,竟然还让我陪你去扫墓”李璋骑在马上有些不满的嘀咕道,他今天本打算在家里睡懒觉,结果赵祯却亲自上门找到他,然后两人就一起出了城。“八年了,眨眼间父皇已经去世这么久了,想想当初父皇在的日子,还真是恍若隔世。”这时马车里的赵祯却十分感慨的道。再过两天就是他父亲赵恒的忌日了,而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抽出时间亲自去皇陵祭拜,而李璋除了那年去西北没能陪他外,其它几次都是由他陪着赵祯去皇陵。李璋听到赵祯的感慨也是一愣,眨眼间八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有时候想想时间还真是过的飞快,现在已经是天圣八年了,算算时间,刘娥似乎的寿命似乎也快要到头了,一想到刘娥可能在几年后去世,李璋心中也不禁有种失落的感觉,虽然刘娥这几年的野心难以抑制,但在李璋心中,对方依然是个让人尊敬的长辈。二月份虽然还是比较寒冷,但田野中也已经出现浅浅的绿色,田地中的麦苗更是从墨绿转为翠绿,看起来多了几分生机,有些勤劳的农夫也已经开始引水灌溉田地,更有不少人在空余的田地中播种新作物。看着城外这片美妙的风光,赵祯也露出几分沉醉的神色,于是李璋吩咐车队放慢了速度,等到傍晚的时候,他们离皇陵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就到了李璋的庄园那里休息,准备第二天再去皇陵,反正离赵恒的忌日还有两天。李璋也好长时间没有来过庄园这里了,棉花经过去年的推广,种植面积也扩大了许多,特别是西北一带比较干旱,也比较适合棉花种植,而最后收获的棉花也被李璋收购,然后运到京城的纺织作坊织成棉布,有了前年打好的底子,所以今年的棉布也十分抢手。庄园里本来有李璋建造的一座纺织作坊,不过因为这里没有水源,所以他就将作坊迁到了附近一条大河边,距离庄园不是很远,规模也比当初也扩大了几倍,附近村子里的妇女几乎都来这里挣钱补贴家用了。“棉布就是用这些东西织出来的”赵祯闲着没事,就和李璋一起参观纺织作坊,当他看到大河边树立的一座座水车时,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他自然认得水车,只是却想不知道这些东西和棉布有什么关系“这些水车只是用来给纺织的机器提供动力,棉花被送到这里后,先要经过脱籽,然后纺纱,最后才是织成棉布,而棉布还要经过染色等工序,最后才会变成京城店铺里卖的布匹。”李璋说着引赵祯进到作坊里,现在天色已晚,而且又是春忙时节,所以作坊里的工人都回家了,只有几个管事在负责。纺织作坊已经初具后世工厂的雏形,里面一排又一排纺织机器排放整齐,白天的时候,外面的水车带动这里的机器转动,一匹又一匹的棉布也从这里生产出来,然后送到印染作坊染色,最后再送到各地销售,可以说现在的棉纺织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对麻布、丝绸也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估计再过几年,等到棉花的产量上去后,棉纺织业肯定会更加的兴盛。在庄园休息了一晚之后,李璋与赵祯第二天继续赶路,这里离皇陵只有十里,所以很快就来到了皇陵这里,相比几年前,皇陵依然是雄伟不凡,事实上这里常年驻扎着大批的工匠,专门负责修缮皇陵。赵祯带着这支庞大的祭祀队伍来到皇陵后,也立刻开始准备祭奠的事,李璋来到这里也立刻想到了自己那位苦守在这里的姑母,说起来自从上次他带赵祯见过对方一面后,就再也没敢去见她,毕竟光是那一次,刘娥就把他赶到了西北呆了将近一年,那已经是对他的警告了,如果他敢再去一次的话,后果恐怕不堪设想。然而李璋虽然打定主意不见自己的姑母,可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他刚到皇陵这里,却忽然听到一个十分糟糕的消息,自己的那位姑母病重,哪怕经过御医的多方诊治也不见好转,这下李璋也一下子陷入到左右为难的境地。第三百六十八章 探望“李顺容病重这位李顺容是不是就是上次留我们喝茶,结果表哥你还撒了一身的那位李顺容”赵祯听到皇陵的太监禀报的消息后,也沉思了片刻这才想起李顺容,可惜他根本不知道,这位李顺容正是他的亲生母亲。“正是,上次我还穿走了她送的一件衣服。”李璋这时也心情沉重的道,自己的姑母病重,虽然他知道就算在原来的历史上,李顺容也不应该在今年去世,但依然放不下心来,而且这件事如果他不知道也就罢了,如果知道了却无法去探望,他心中也实在过意不去。“皇陵的御医还是太少了,这样吧,让人连夜回城再多叫些御医来为李顺容诊治一下,万不可懈怠了”赵祯这时沉思了片刻再次开口道,他来皇陵也顺便询问了一下这边的情况,比如皇陵的修缮、人员的安排等等,至于李顺容得病的消息,也是禀报的人顺口一提,在赵祯看来只是一件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李璋听到赵祯的话,心中再次涌起一股想抽他的欲望,毕竟那可是他的亲生母亲,也是自己的亲姑母,不过想到赵祯其实也是受害者,别人都知道这件事,可唯独他自己不知道,这让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等到赵祯询问过皇陵的事情后,这才让禀报的离开,然后他打算在皇陵四处转转,这也是他的习惯,每次来皇陵时,他都会在皇陵转一转,甚至他还在皇陵里亲手种下了几棵树,现在都已经长成大树了。不过李璋这时却有些心不在焉,脑子里一直想着姑母的病,最后终于一咬牙对赵祯道:“李顺容生了重病,上次我也承情穿走了一件她做的衣服,也算是有缘,不如我去探望一下她,另外我也懂得医术,说不定可以帮上一点忙。”赵祯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区区一个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