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问道:“八叔你真的没有骗我”“陛下,这么大的事情,我哪敢有半句慌话”赵元俨这时十分郑重的开口道。听到赵元俨的话,赵祯这时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整个人都佝偻了下来,虽然赵元俨之前说的话他还心存几分怀疑,但对方却讲得有理有据,这让他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再也没有心思去理会其它的事情。与此同时,李璋也快步来到刘娥的病房外,当罗崇勋看到只有他一人时,也不由得焦急地问道:“怎么只有都尉一人来了,陛下呢”“陛下有些不舒服,太后怎么样了”李璋含糊的解释了一句,随后就再次关切的问道。“太后醒来后依然十分虚弱,连站起来都困难,可是她却铁了心的要去太庙,奴婢怎么拦都拦不住,所以才让人去请陛下和都尉,希望你们能劝一劝陛下。”罗崇勋这时也叹了口气道,他昨晚也同样是一晚上都没睡,而且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这时也是眼睛通红,换个人恐怕早就撑不住了。“怎么这么固执”李璋听到这里也是气的嘀咕一声,背后非议太后,恐怕也只有李璋有这个胆子了,不过罗崇勋却当做没听到,其实李璋的话也是他想说的,他伺候刘娥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到刘娥如此固执的不听任何人的劝说。不过说归说,李璋还是大步进到房间见刘娥,结果当他进到里面时,却发现刘娥在宫女的伺候下,已经把衮服都穿好了,现在正戴礼部给她特制的仪天冠,其实和皇帝的冠冕没什么两样,至少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大娘娘三思,您的身体不适,不如先休息一下,过两日再去太庙也不迟”李璋当下上前一步开口劝说道,只见刘娥这时虽然身穿衮服,看起来比平时多了几分威仪,但却一脸的病容,而且连站都站不稳,只能由两个宫女搀扶着。“陛下呢”刘娥却根本没听李璋的劝说,而是看了他一眼反问道。“陛下陛下身体有些不适,稍后会赶过来。”李璋其实也不知道赵祯刚才说的是不是实话,但还是替他回答道。刘娥似乎对赵祯并不在意,当下让人将自己的仪天冠戴好,随后这才对罗崇勋问道:“车撵准备好了吗”“启禀娘娘,车撵已经在殿外等候”罗崇勋当即回答道,不过说话时他向李璋露出求助的神色,以刘娥现在的身体情况,实在不适合去太庙祭祖。不过李璋这时却是苦笑一声,刘娥的性子他再了解不了,以刚才对方的表现来看,无论他再怎么劝也没用,所以他还是准备好陪刘娥一起去太庙吧。当下刘娥让人扶着自己出了大殿,外面的车撵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刘娥乘坐的不是她自己的车撵,而是皇帝专用的玉辂车,随着刘娥拿上玉辂车后,这支庞大的队伍也缓缓的向太庙的方向行去。李璋一边走也一边向后方张望,他在等着赵祯,可是现在赵祯依然没有出现,再想到赵元俨一直在赵祯身边,这让李璋的心情也更加的沉重起来。第四百五十一章 祭祀太庙太庙并不在皇城之中,而是位于城东望春门附近,那里一条太庙街,与东十字大街相接,沿着太庙街一路向南,走到尽头就是大宋的太庙,里面供奉着大宋历代皇帝的牌位与画像。太庙作为大宋皇权的象征之一,这里平时也严禁任何人入内,而且周围还有一片隔离区,严禁任何人在太庙附近居住,今天这里更是被禁军重重围住,而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陆续来到这里,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站立整齐,准备迎接刘娥的到来。辰时刚到,就见太庙街上一队仪仗开路,紧接着随行的禁军再次开道,一辆华贵的玉辂车缓缓驶来,只是今天所有人都知道,车上坐的并不是赵祯,而是太后刘娥。如果放在昨天刘娥还没有生病时,这些来的文武百官哪怕表面上不敢显露,但心中肯定会带着几分不情愿,毕竟在他们看来,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祭拜太庙,可是现在刘娥却打破了这个规矩,以女子之身,并且穿戴着龙袍皇冠出现在太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逆不道。不过现在刘娥昨天忽然发病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不但朝堂上的官员知道了这件事,连东京城也都在疯传这个消息,甚至有不少流言说刘娥之所以病倒,就是因为坏了祖宗的礼法,所以才招至上天的责罚,否则怎么会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祭拜太庙的前一天生了病对于上面这种传闻,大宋的官员非但没有派人阻止,反而还乐见其成,毕竟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愿意看到刘娥出现在太庙,所以在今天刘娥来之前,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偷偷的在小声讨论,猜测着刘娥病到了什么程度只是让大部分人都失望的是,玉辂车最终还是出现在了太庙街头,不过还有不少人目光炯炯的盯着玉辂车,因为他们知道刘娥就算来了,肯定也带着重病,她真的能完成整个祭祀太庙的仪式吗玉辂车缓缓来到太庙的正门前,这时哪怕是皇帝也要下车步行,以示对先人的尊敬,所以只见玉辂车这时也停了下来,随后只见刘娥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走了下来,不过看到她颤颤巍巍的样子,不少大臣都是精神一振,以刘娥现在的状态,肯定无法完成整个祭祀仪式,所以他们只需要等着看笑话就行了。李璋也是第一次来太庙,以前他倒是从这里路过过几次,可是这里守卫森严,连皇帝都不能轻易进入,所以他对太庙的了解也不多,只是听过一些传闻,比如据说太庙中有一块赵匡胤留下的石碑,上面写着不少祖训,其中就有一条“不杀士大夫”,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可惜现在李璋并没有心情欣赏太庙中的景色,因为从皇宫出来后,赵祯也一直没有出现,而刘娥现在也是虚弱之极,除非有人搀扶着,否则她连站起来都十分困难,更别说完成复杂的祭祀礼仪了。不过刘娥这时的身体虽然十分虚弱,但来到太庙后,她的精神却再次变得亢奋起来,本来有些苍白的脸上也开始出现几分血色,使得整个人看起来竟然健康了一些,只是走路还需要宫女搀扶着。赵祯没来,李璋担心刘娥的身体出什么问题,所以这时也紧紧的跟随在刘娥左右,礼部的官员想要让李璋退后,毕竟他的品级不高,本来是没资格站在刘娥身边的,但刘娥却特许李璋跟在自己身边。随后刘娥在宫女的搀扶下走进太庙,太庙是个三面封闭的巨大建筑群,正门对着的大殿分为前中后三重,两殿还各有十五间配殿,正殿中供奉着赵氏皇族历代先祖的牌位,而配殿则供奉着大宋立国以来,有功的文武官员,这些官员除了要求立下功勋,对大宋忠心耿耿外,也还对私德有不少要求,比如不孝者不能入内,滥杀者不能入内等等。刘娥在宫女的搀扶下,沿着正门的通道缓缓的走向正殿,早已经准备好的三牲祭礼也已经送上,旁边的奏乐也响了起来,礼部的官员也开始准备祭祀的礼仪,不过刘娥这时却顾不上这些,虽然精神十分亢奋,但她的身体却是虚弱之极,从正门到大殿的距离并不算短,她每走一步都感觉身上的力气消失一分,哪怕是有宫女搀扶着,刘娥的身影也开始变得踉跄起来。李璋看着刘娥蹒跚的背影,脸上也露出担忧与无奈的神色,刘娥现在是透支自己的生命在前行,而祭祀太庙也已经成为她的一个执念,所以现在谁劝她都没用,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只要不死,哪怕是爬,她也要爬进太庙。相比李璋,后面的文武百官却是神色各异,一些刘娥的心腹同样面带忧色,他们与刘娥之间的利益纠葛太深,根本无法脱身,如果刘娥倒下,他们肯定会被清算。而另外一些大臣却是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从刘娥上台那一天起,就有不少人在等着刘娥倒下的一天,而这一天也终于要来临了。太庙的正殿就在眼前,李璋再次回头看了看太庙的正门,却依然没有看到赵祯的身影,这让他也叹了口气,刚才来的路上,他也一直在想着赵祯没来的原因,现在隐约也已经猜到了一些,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事情恐怕会变得更加糟糕了。从正门到太庙的正殿,需要穿过一条小河,河上有五座龙桥,而在桥门建有一座仪门,穿过仪门后就是广庭,其实就是正殿前的一片小广场,祭祀时文武百官不能进到太庙之中,所以就要呆在广庭中等候。不过就在刘娥准备进仪门时却出现了问题,因为按照太庙的规模,身份卑贱者不能进仪门,换句话说,刘娥身边的宫女是进不去仪门的,事实上以前祭祀时,皇帝到了这里后,身边的随从也要留下,只率领文武百官穿过仪门,然后再进到正殿。如果放在以前,这个规矩倒也不算什么,可是刘娥现在病的这么严重,如果没有人搀扶的话,根本连路都走不了,仪门这里距离正殿虽然不算远,但也有百步左右,这么远的距离刘娥根本无法靠自己的身体走过去。刘娥既然要来太庙祭祀,就会坏了规矩,所以她也让身边的人退下,只是两个搀扶她的宫女刚撒手时,她佝偻的身子就微微一晃,似乎想要摔倒,而身后的不少人也都露出一种莫名的笑容,他们不少人都知道仪门有这个规矩,所以也早就等着看刘娥怎么进仪门了,如果她自己走不了,那就只能放弃这次祭祀了。如果是赵祯也来了,这时身为儿子的赵祯倒是可以搀扶着刘娥继续前进,可是现在赵祯没来,文武百官肯定不会上前,毕竟刘娥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是太后,先皇的妻子,谁也没胆子碰触她的身体,更何况现在不少人都等着看刘娥的笑话,如果这时候出头,只会招来这些人的怨恨。刘娥也知道这时有不少人在看着自己,甚至等着自己出丑,不过她却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哪怕真的倒下了,她也不会退缩,所以只见她这时长吸了口气,然后抬起一只脚就向前迈出一步。然而刘娥刚一动,眼前却忽然一黑,双腿更是一软,眼看着就要摔倒在地,忽然这时一双有力的手搀扶住了刘娥的身体,而刘娥甚至没有扭头,就知道这时除了李璋外,绝对不会有其它人敢搀扶自己。“我扶太后进去”李璋这时叹了口气轻声道,就在他扶住刘娥的瞬间,李璋也感觉到后背有无数道芒刺般的目光射到他身上,恐怕今天之后,会有不少人对他产生怨恨,不过这时他也顾不得这些了,而且他也不在乎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嗯”刘娥这时也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后在李璋的搀扶下,迈步进到仪门,穿过前面的广庭,最后终于来到了太庙正殿的大门前,只是按照规矩,李璋也没资格进去,当然也并不是刘娥一个人进大殿,事实上太庙设有太庙令、丞等官员,下属也有不少的官吏,这些人平时负责太庙的维护与管理,同时配合礼部进行祭祀等等。“太后”李璋已经无法再前行,这时也十分为难的看向刘娥,如果赵祯在这里,倒是可以扶着她进太庙,可是李璋却没有这个资格,接下来只能靠刘娥自己。只见刘娥这时长吸了口气,随后向李璋露出一个微笑道:“你是个好孩子,放开我吧,接下来我自己能行”刘娥说着轻轻的推开了李璋的手,然后一步一颤的向太庙正殿中走去,殿中钟鼓齐鸣,韶乐悠扬,佾舞蹁跹,哪怕是殿外也能感受到殿中肃穆的气氛,只是看着刘娥颤巍巍的背影,李璋的心情却是越发的低落。第四百五十二章 礼成回宫李璋站在太庙正殿外的广庭处,脸色木然没有任何的表情,而周围的文武百官也有意无意的与他保持着距离,因为刚才李璋的举动已经让不少人对他产生了反感甚至是怨恨,如果不是李璋的搀扶,刘娥也根本不可能从仪门那里走到正殿,更不会有力气进到大殿中。“李都尉,你你实在太冒失了”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身为百官之首的吕夷简走到李璋身边,然后低声叹息一声道,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说李璋冒失了。“吕相离我太近,难道就不怕惹人反感”李璋却是毫不在乎的一笑道。“目光短浅之人才会怨恨你,真正有眼光的人恐怕都在等着巴结你,不过你这次的确太冒失了,哪怕你的身份特殊,现在和太后走的这么近,日后也会落人口实。”吕夷简难得十分坦诚的道。李璋听到这里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其实如果不是刘娥病的太重,吕夷简也不会把话说的这么明白,说白了,吕夷简也是断定刘娥肯定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怎么,李都尉你不相信不过我还是劝你不要小看了朝堂众臣的力量,他们若是真的想要对付一个人,哪怕这个人的身份再特殊,恐怕日后也不会好过。”看到李璋摇头,吕夷简以为李璋不相信自己的话,于是这时再次警告道。吕夷简之所以顶着背后众人的目光来和李璋攀谈,一方面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再次与李璋拉近距离,另外也是想让李璋收敛一些,毕竟他在李璋压了一些赌注,自然不想李璋因得罪太多人而倒霉,到时他可就收不回之前的赌注了。看到吕夷简误会了自己,李璋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再次淡定的一笑道:“我相信吕相的话,只不过我这个人做事只求问心无愧,至于别人怎么看我,我并不在乎”听到李璋的回答,吕夷简却是暗自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