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野狗的婚事时虽然还有些害羞,但倒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遮遮掩掩的。“对了,豆子这段时间在做什么”李璋这时忽然又想到什么,当下再次开口问道。“我知道,豆子哥这段时间太没意思了,老是窝在书房里读书,让他陪我逛街他都不愿意。”狸儿这时却是抢先说道。听到狸儿的话,李璋和青织、秀秀三人却是彼此对视一眼,眼睛中都带着几分无奈,李太后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豆子明年考不中进士,那就别再奢望娶狸儿了,这件事李璋告诉了青织,也告诉了秀秀和豆子,但唯独没有告诉狸儿,李太后那边同样也瞒着狸儿,所以现在这件事也就狸儿自己不知道。“咳,豆子要准备明年的大考,刻苦一些也正常,狸儿你没事不要老去打扰他。”李璋这时干咳一声再次开口道。“我我只是觉得老是这么闷头读书根本读不出什么,反而会把人闷出病来。”狸儿这时也有些不服气的辩解道,她其实并不在乎豆子考不考进士,反正家里也不缺这点功名,而且豆子要是想做官的话,无论是大哥李璋还是自己,都能帮他安排,根本没必要这么刻苦。“狸儿的话也有道理,读书也不能死读书,还是要与人多多交流一下。”这时青织也开口道,对于豆子的事她虽然知道,但却不赞成豆子死读书的方法。李璋听到这里也感觉有理,于是想了想再次道:“的确不能一直闷着,刚好我认识几个进士出身的官员,倒是可以让豆子去拜访一下他们,顺便从他们那里也学一些科举时的经验。”李璋说话时想到的就是韩琦,“这家伙可是个天才,年轻轻轻就高中榜眼,另外还有包拯等人,以自己的面子,让他们传授一些科举时的经验也是十分容易的事”秀秀这时也立刻赞同道。对于李璋的话,狸儿也同样点头赞同,不过这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随后忽然神秘的一笑道:“大哥,我这里还有一件好事要告诉你们”第四百九十一章 豆子的压力“什么好事”李璋看到狸儿神神秘秘的样子也露出好奇的神色问道。“我有自己的府邸了。”只见狸儿这时得意的一笑道。“府邸在哪”李璋听到这里也再次惊讶的问道,旁边的青织和秀秀也同样露出好奇的神色。“就在咱们家旁边”狸儿嘻嘻一笑回答道。“旁边”李璋三人听到这里也都有些面面相觑,过了一会秀秀这才开口问道,“可是咱们旁边只有呼延家啊,除此之外就没有别家了”“以后旁边就不是呼延家了,而是我的府邸了”狸儿这时十分高兴的宣布道,她是今天早上才得到宫里的通知,而这个要求也是她之前特意向母亲提出来的,结果还真的实现了。“呼延家变成你的府邸了,那他们家去哪”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睁大眼睛问道。“大哥放心吧,母后用一座比呼延家大几倍,而且位置又好的府邸与他们交换,呼延家也十分高兴的同意搬家了。”狸儿当下十分得意的道。其实刚开始时,李太后与赵祯商议赏赐给狸儿一座府邸,毕竟妙元都有自己的府邸了,狸儿肯定也要有,所以很快就选了一座占地极大的府邸,只是狸儿不喜欢,还要求必须在李璋家旁边,最后赵祯只能把呼延家的人叫去商量,虽然呼延家对老宅有些不舍,但看到新府邸又大又华丽,比自己家强多了,光是地价他们就多赚几倍,所以自然也同意了。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拍脑门,呼延家的老宅变成了狸儿的府邸,而对面就是妙元的府邸,这两个丫头虽然已经是亲姐妹了,但却依然性格不合,而且又住的这么近,恐怕以后会有断不完的官司。“那太好了,狸儿你住在隔壁,哪怕以后嫁人也可以常来常往,我也就不怕没人说话了”青织这时也十分高兴的道,秀秀要出嫁了,家里又少了一个能说话的人,李璋虽然每天都回家,但白天还是她一人,所以有时也会感觉到孤单。“我才不嫁人呢,以后就跟着大哥大嫂你们过了”狸儿听到青织的话却是一脸娇羞的道,不过说到这里时,眼神却有些飘忽,显然是有些心虚,这让李璋也暗自感叹,自己的妹妹真的长大了,的确是时候准备嫁人的事了。吃火锅后,李璋迈步来到前院角落里的一个院子,这个院子十分幽静,正是豆子的住处,他本来不住在这里,不过后来为了读书不受打扰,所以才搬到这个安静的院子,平时一日三餐都是由下人送到这里。当李璋迈步进到院子时,立刻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院子里有个很大的书房,李璋走到门前敲了敲门,里面的读书声立刻停了下来,随后门一开,还没等李璋进去,却没想到里面却送出一张托盘,上面摆放着吃过的碗筷。“呃大哥你怎么来了”豆子看到门外的李璋也是一愣,随后急忙把托盘收了回去,他以为是送饭的下人来收碗筷的,却没想到竟然是李璋来了。“听说这段时间你一直闭门不出,我来看看你书读的怎么样了,明年的科举有多少把握”李璋这时也进到房间,豆子急忙请他坐下并且倒上茶水。“科举这种事谁也说不准,除了平时的积累外,最重要的还是看临场的发挥,所以我也不能说有多少把握,只能尽力而为。”豆子这时也无奈的一笑道。科举和后世的高考一样,都是一考定生死,无论你平时学的再怎么好,可是在考试时如果发挥不好,那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而且科举的录取率可比高考低多了。作为一个经历过后世高考的人,李璋也能理解豆子现在的压力,而且明年的科举不但关系到豆子的前程,同时也关系到他和狸儿的婚事,想到这里李璋也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应该让狸儿和豆子早点订婚,这样也不至于现在让豆子这么为难。“大哥,人这辈子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更何况你也不知道狸儿的身世,所以你也不必想太多,而且我相信自己肯定不比任何人差”豆子作为李璋的兄弟,这时自然也看出了他心中的想法,当下却是出言安慰道。李璋听到这里却是再次暗叹一声,不过随后他也调整好情绪道:“其实你去年的卷子我让人找出来了,而且也问了一下去年的主考官,对方说你的文章其实写的不错,缺点就是在用典上出现了几次错误,主要还是基础打的不牢靠,这也很正常,毕竟你是半路出家,而大部分读书人都是从小就开蒙读书,基础不如别人也正常,但这一年来你努力苦读,基础应该已经补上来,只要你能发挥去年的水准,中举应该问题不大。”李璋说的这些都是实情,人在官场就是有好处,不过帮豆子舞弊肯定不行,因为科举关乎到朝廷取士的基础,如果真的和科举舞弊扯上关系,别说李璋了,就连宰相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听到李璋的话,豆子的神情也明显一松,科举不像后世的高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排名,特别是落榜的人连自己的文章哪里出问题都不知道,只能靠自己去瞎猜,而李璋现在打听到的这些消息对豆子来说十分重要,至少他知道接下来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多谢大哥,明年我肯定不会再辜负大家的期望的”豆子很快就神情坚定的保证道,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李璋说的,同时也是对他自己说的。“我相信你,不过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了,有时间也要出去走走,老是呆在房间里死读书也不是个办法,另外我认识几个朋友,比如你也知道的韩琦,他可是当年的榜眼,如果不是因为太年轻,当年的状元就是他的了,这几天我和他约个时间,带你去他那里一趟,让他传授一些经验给你。”李璋这时站起来拍了拍豆子的肩膀道。第四百九十二章 冰山“轰隆”随着一声巨响,兴州城墙也颤了几颤,无数冰块四处飞溅,正在攻城的宋军也四处躲闪,但是等到硝烟过后,却只见兴州银光闪闪的城墙下只是被炸开一个冰洞,甚至连里面的城墙都没有触及到,而城头的党项人却是传来一阵阵挑衅声,随后几桶倒下,破损的冰墙也很快再次冻上了。“让兄弟们撤回来吧”赵振手持望远镜打量着城墙下的情况,随后也叹了口气道,自从他们将李元昊赶回兴州城后,对方就闭城不出,而且还利用寒冷的天气将城墙冻成一面冰墙,连城门都堵死了,这下他们想要攻城简直难比登天。听到赵振的命令,旁边的曹俣也叹息一声,随后下令让负责安装攻城筒的兄弟撤了回来,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只见狄青凑到曹俣的身边低声道:“将军,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狄青的伤还没有好,所以这次攻打兴州城时,他虽然很想上阵,但曹俣却没让他上去,毕竟狄青是他很看好的兄弟,而且火枪军中也不缺少身先士卒的将领,没必要让带伤的狄青上去冒险。“什么办法”曹俣这时却还是有些无精打采的道,以前都是他们利用冬天的天气让城墙结冰,阻挡党项或辽国的攻城,可是却没想到这次竟然反过来了,只是面对这种情况,他们自己也没有好的办法。“将军您看兴州的冰城,下面厚上面薄,而且还有一个坡度,如果我继续往这个坡上倒水的话,说不定能铺出一条直能城墙的路来。”狄青指着兴州城的冰城墙道。“这个办法早有人想到了,可关键是从哪取水,周围的河水全都冻上了,营中用水都只能取来冰块,然后在锅里烧化成水,如果用这个办法取水,恐怕把周围的树林都砍光了也不够。”曹俣听完狄青的话却是摇了摇头道。其实除了用水外,宫中也有人想过直接垒土为路,可是现在是冬天,地面全都是冻土,想要挖出那么多的泥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万一再下场大雪,恐怕整个大地就全冻上了。“河水是冻上了,可是将军您怎么忘了还有井水,井水可不会轻易的冻上”狄青这时却忽然一笑道,他既然提出了这个办法,自然也想到了取水的困难。“井水”曹俣听到狄青的话也是一愣,不过随后就皱起眉头道,“井水的确不会轻易结冰,可是附近好像也没什么水井吧”“没有咱们可以打啊,我手下有个兄弟以前就是给人打井的,他对这方面有经验,而且兴州这里靠近黄河,很容易就能打出水来,到时用井水完全可以铺出一条路来”狄青当下再次开口道,也正是知道这些,所以他才会向曹俣建议。“你确定能打出水来”曹俣听到这里也是精神一振道,如果真的很容易打出水的话,倒是可以试一试,毕竟他们只需要用冰铺出一条直通城墙的坡道出来,井水也完全可以提供。“当然确定,其实也不瞒将军,前两天我就在自己的营地中挖了一口井,现在我们营里用的都是井水。”狄青十分肯定的道,他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会向曹俣建议。“好小子,真有你的,快跟我去见将军”曹俣相信狄青不会骗自己,当即一拍巴掌大叫道,说完拉着狄青就去见赵振。赵振这时也命令攻城的军队退了下来,自己则皱着眉头打量着兴州城,虽然他之前早就预料到兴州城不好打,甚至做好了与党项打消耗的准备,可是通过与李元昊的接触他才发现,党项远比自己估计的更加难打,特别是李元昊这个人用兵老练,又有远超他这个年纪的沉稳,遇到这种敌人谁都会头痛。就在这时,曹俣带着狄青来见赵振,然后将狄青的想法讲了一遍,结果赵振听后也是眼睛一亮道:“带我去看你们的水井”狄青当即也答应一声,随后带着赵振和曹俣来到自己驻扎的营地,而在营地的一角,果然挖出了一口井,只见井壁上已经结了冰,但是下面却冒着热气,毕竟井水温度比较高,哪怕是冬天也不会结冰。“打井的人在哪,快把他叫来”赵振当即再次开口道,狄青这时也答应一声,不一会就带来一个身材中等,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小人周赞拜见将军”只见这个年轻人来到赵振的面前也立刻行礼道,只是言行举止还是有些拘谨。“不必多礼,这个井是你打的吗”赵振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问道。“是小人和几个兄弟一起打的”周赞当即点头道。“如果让你再多几口的话,有没有把握打出水来”赵振再次开口问道。“小人有把握,其实地下的水脉都是相连的,这里能打出水来,附近的地方也能打出来。”周赞再次点头道,他家里世代都是以打井为生,祖传打井寻水脉的手艺,只可惜前些年他家里遭了灾,他家兄弟又多,根本养不活,他为了吃饱饭这才进到军中。“太好了,我给你调拨一批人手,你指挥着人在营前挖水井,若是能出水,我给你记功”赵振当即再次兴奋的道。“谢将军”周赞听到赵振的话也同样十分兴奋的道,像他这种底层的士卒,想要立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能让赵振亲口许诺的功劳,肯定小不了,以后说不定自己就要靠着这个功劳飞黄腾达了。随着赵振的一声令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周赞率领着几百人在靠近兴州城的位置开始打井,当第一口井打出来后,赵振就开始派人打水,然后准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