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也需要内侍的禀报,只有皇帝同意后,大臣才能进殿。吕夷简和王曾身为宰相,自然懂得宫中的规矩,但这次却在无人禀报的情况下闯进垂拱殿,实在是因为他们手中的消息太过重要,而他们也太过高兴,这时自然也顾不得什么规矩,直接就闯了进来。而当赵祯和李璋听到辽国打起来的消息时,当即也兴奋的站了起来,至于之前的家事全都被抛之脑后,赵祯更是急切的追问道:“消息准确吗”“千真万确,这个消息是几个渠道一起传回来的,绝对不会有假,而且其中还有一封刘平的战报,他已经调集各路大军到河间府,现在说不定已经出兵了”吕夷简这时再次兴奋的道。刘平身为主将,赵祯也给了他极大的自由,比如出兵的时机也由他决定,毕竟河北距离京城有点远,如果辽国有变,河北送请求出兵的奏折来,赵祯再批复回去实在太慢了,说不定会耽误战机,所以刘平才有了便宜行事之权。听到刘平都准备出兵了,赵祯和李璋也再次激动起来,这也意味着宋辽之战马上就要开始了,虽然之前他们已经准备了许多,而且还选在辽国最为虚弱的时候出兵,但事到临头,他们在激动之中又禁不住有点担心。当下赵祯把刘平的战报要过来亲自观看,李璋也探头看了一下,发现这封战报写的有些凌乱,有个别字都变形了,看得出来应该是刘平激动之下亲手写的奏折,上面先是禀报了辽国大战爆发的事,然后又讲了一下自己准备调集大军出兵,因为之前为了不让辽国察觉,大部分军队都分散在河间府附近,并没有入驻边境,但大部分距离边境也只有一两天的路程。看完刘平的战报之后,李璋和赵祯这才知道辽国内战爆发的详细情况,前段时间耶律宗真忽然出兵打下光化州,但却又主动放弃,这也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毕竟耶律宗真手中兵少,只能集中一处,如果分散兵力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不过耶律宗真之前拿下光化州的目的已经达到,辽国内部的一些贵族也开始动摇,有些更是主动投靠耶律宗真,这让萧耨斤也感受到极大的危机,于是她在调集了大军后,也不再耽搁时间,准备速战速决的解决掉耶律宗真。就在上个月的下旬,萧孝先率领大军到达仪坤州,与耶律宗真占据的上京隔着潢河相望,而在这个月初,萧孝先指挥大军渡河,双方在潢河岸边展开一场残酷的登陆战。耶律宗真亲自率兵想要趁着萧孝先渡河时击溃对方的主力,但萧孝先手中的兵力却是对方的数倍,光是登陆点就有十几个,耶律宗真根本防守不过来,最后只能集中兵力击溃了一部分萧孝先的大军,但自己也差点被其它路的大军包围,最后损失了上万人才逃回上京。潢河一战也拉开了这场帝后争权的残酷序幕,萧耨斤召集了十五万大军,而耶律宗真手中只有五万人,哪怕经过潢河一战,双方的兵力差距依然在三倍以上,所以现在耶律宗真只能凭借着上京坚固的城墙死守。上京是辽国的首都,哪怕中京的政治、经济地位早就超过了上京,但上京的首都之位却从来没有动摇过,而且上京的城墙也经常数次加固、加高,导致上京也是易守难攻,除非萧孝先手中有大宋的火器,否则别想轻易的破开上京城。不过耶律宗真在城中也储存了大量的粮草,看样子是准备与萧孝先打持久战,毕竟萧耨斤想要维持十五万大军的消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辽国的国力本就不如大宋,而在国内用兵也不能纵兵抢掠,所以只要萧孝先打不破上京城,迟早都会退回去,到时就是耶律宗真反击的机会了。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刘平才果决的决定出兵,现在辽国的主力大军几乎都被牵制在上京城,边境不但兵力空虚,连物资都被抽调一空,这个时候正是出兵的最好时机。不过战报上并没有写刘平具体的出兵路线与战略,主要还是担心战报被别人看到,从而泄露了军事机密,不过在刘平刚到河北,就已经将自己的战略计划秘密送到京城,哪怕现在做了一些调整,但大体上还是会按照之前的战略,也就是直扑辽国南京析津府,只要打下了这里,西京也就孤立无援,而拔掉了西京后,整个长城以南也将尽归大宋所有。看完了这份战报,赵祯也激动来回走了几趟,随后这才再次吩咐道:“命人时刻关注着辽国的战况,另外吩咐刘平,每三天送一份战报回来,朕要时刻了解前线的情况”“臣遵旨”吕夷简当即也点头答应道,对于这场决定大宋未来国运的战争,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甚至为了这次大战,他们文官集团也放开了对武将的束缚,虽然只是暂时的,而且也有许多人反对,但却被吕夷简也压了下去。“吕相,韩琦那边有没有消息,后勤方面可有什么压力吗”李璋这时忽然开口问道,这次不但是刘平这些将领被调去河北,另外还有不少文官也去了河北,他们主要是负责大军的后勤调度,而本就已经崭露头角的韩琦也被任命为河北路安抚使,总督大军的后勤调度。“有,这次辽国大战送来的奏折中,其中就有韩琦送来的,他也在奏折上提到后勤的准备有些仓促,现在大军又急着出兵,所以在催促后方的物资供应,之前我已经命人去办了。”吕夷简也再次回答道。后勤的重要性不必多说,特别是像这种国战,后勤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当李璋听到后勤的准备有些仓促时,也不由得担心起来,赵祯也同样想到这一点,当下又询问了一些后勤的事,然后又亲自吩咐吕夷简,一切以战事为先,必要时可以抽调当地官府的钱粮以供应大军之用。第六百零四章 战前河间遂城,呼延守信提着鞭子,对着手下的一帮将士就是一顿狠抽,一边抽一边怒骂道:“平时都他娘的人五人六的,怎么一到战场就给老子熊了,你们不是看不起人家西北军吗,怎么全他娘被人家给揍趴下了”呼延守信打的狠,骂的更狠,事实上这还是他来到遂城后第一次这么生气,但挨打受骂的将士却一个个低着头,连躲都不敢躲,也没脸躲,因为之前西北曹俣带着火枪军前来,也同样驻扎在遂城。两支火枪军早就彼此闻名,特别是曹俣的火枪军在西北屡立战功,把河北的火枪军给压得抬不起头来,偏偏河北军一向觉得自己对抗的是强大的辽国,而西北的党项与辽国相比,只是土匪山贼一流,根本上不得台面,所以他们也看不起西北火枪军。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火枪军就借机挑事,与西北火枪军较量了一下,呼延守信与曹俣虽然交情不错,但两人同为火枪军的主将,自然也想比试一下,结果西北火枪军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几乎是把河北火枪军压得打,呼延守信感觉自己的脸都快丢光了,同时也为自己这帮不争气的手下生气,这才又打又骂。“呦,守信兄这是在练兵吗”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曹俣笑呵呵的走进了营帐,看到这帮挨打的将士也不由得笑道,他们火枪军被调到遂城后,也直接与呼延守信的火枪军混编在一起,这次也是攻辽的主力之一。看到曹俣进来,呼延守信也不好意思再训斥手下,当即把这帮不争气的家伙全都赶了出去,随后这才向曹俣笑道:“不打不知道,以前我觉得自己练的兵已经相当不错了,却没想到仅仅只是一场演练,就让他们现原形了”“守信兄也不必生气,其实和你说实话,你的这些兵训练的并不差,有些地方甚至比我们西北军还要强,只是缺少实战,确切的说是大规模的实战,所以在配合与协调上有一些问题,相信只要打上几场大仗,你手下的这些将士也绝对不会比我们差。”曹俣这时也正色道。曹俣并不是在安慰呼延守信,事实上呼延守信在练兵方面的确很有一手,只是河北这边承平日久,偶尔有辽军南下,数量也不多,根本不足以练兵,所以呼延守信的这些手下将士缺少实战经验也正常。听到曹俣这么说,呼延守信也感觉心中好受了些,当下也是哈哈一笑,随后吩咐送来酒菜,他与曹俣本就是好友,只是分开数年也有些生疏了,这次虽然比试了一番,但却把之前的生疏给打没了。“曹兄,李兄这次应该也给你写信了吧”呼延守信亲自给曹俣倒了杯酒,随后这才开口问道。“不错,李兄写信叮嘱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如果能一举拿下燕云的话,你们等人皆将永留史册,甚至还能在功绩上超过咱们的祖父”曹俣这时也笑着端起酒杯品了一口道,虽然军中禁酒,但那只是在战时,平时他们这些将士在没事时都喜欢喝上几杯。曹俣的祖父是曹彬,呼延守信的祖父则是呼延赞,全都是大宋的开国名将,特别是曹彬,死后被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谥号“武惠”,哪怕是以现在曹玮的战功,也不敢说超过自己的老子,至于曹俣更是差得远,不过他们还年轻,心气也颇高,一直以超过自己的祖父为目标。“哈哈李兄在信中也是这么说给我说的,而且他还说了,夺回燕云十六州只是第一步,甚至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直接灭掉辽国这个大敌才是最终目标,而这就要看咱们这一仗打成什么样了。”呼延守信这时也大笑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身为大宋的武将,他们平时虽然待遇丰厚,但地位却十分低下,连在军中都是束手事脚的,再加上大宋对外的策略,几乎很少有用兵的时候,而武将不打仗,自然也没有军功,这对于呼延守信这些满怀抱负的年轻将领来说自然是一种折磨,不过自从认识了李璋后,他们却似乎不用发愁没有仗可打了。“灭辽自然是我等武将心中最大的愿望,只不过辽国哪怕内乱,但依然不可小视,这次出兵收复燕云,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这点呼延兄你也要做好准备。”曹俣这时却是沉声道,他是参与过大仗的人,比呼延守信更了解战场上的残酷,所以对于战争他一向是抱着十分敬畏的态度,哪怕占据着优势也不会轻视任何敌人。“曹兄放心,我好歹也和辽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自然知道辽人不好惹,否则以刘将军的傲气,也不会在上次议事时多次吩咐咱们要小心行事,绝不过小看了辽人。”呼延守信当即再次笑道。刘平早就到了河间府,前段时间更是召集他们这些人议事,也正是在那天,刘平才宣布了这次对辽用兵之事,而事先许多将领都被蒙在鼓里,只有像曹俣和呼延守信这些比较精明将领,才能从一些迹象中分析出朝廷的这次战略目标。听到呼延守信的这些话,曹俣也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两人边吃边聊,主要还是聊一下即将到来的战事,前几天辽国的内乱爆发,刘平也命令全军做好准备,现在他们只等着刘平的一声令下,立刻就能杀进辽国境内,只是这道命令什么时候下达,他们也没有任何消息。其实不但是呼延守信了曹俣,整个河间府凡是参与攻辽之事的将领,这时全都在等着刘平的命令,毕竟这么好的机会,他们也全都在摩拳擦掌的等着立功,至少为自己挣一个荫庇子孙的爵位出来,毕竟大宋的爵位还是十分值钱的。与此同时,河间府城外大营中,刘平站在一座硕大的沙盘前,仔细的打量着沙盘上的地形,这种沙盘的制作之法是从武学中流传出来,并且很快得到了刘平这些老将的认可,而他眼前的这座沙盘则是按照宋辽边境的地形详细制作出来的,每一条道路、第一座城池上面都有标注。刘平手中拿着代表宋军的红旗,模拟着几路大军的行军轨迹,而另一边的郭遵则手拿蓝旗,他代表着辽军,应对着宋军的进攻,只是他手中能动用的辽军实在太少了,最后只能放弃外围的城池,然后集中兵力固守在析津府等几座大城之中。“士衡兄,你这三路大军压镜,我这边除了退守析津府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办法,不过析津府墙高城深,哪怕是有火器,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万一你在析津府消耗了太多的兵力,恐怕就无力攻打西京大同府了,日后更难以轻易的打下整个燕云十六州。”最后郭遵放下手中的蓝旗笑道。郭遵是刘平的副手,而且他极为擅长骑兵做战,刚好辽军主要是骑兵,所以他在推演时一直扮演辽军的角色,只是最后的结果几乎差不多,每次都是被逼得收缩兵力,凭借着析津府的城墙固守,希望借此消耗宋军的兵力,甚至拖到宋军退兵,然后再尝试反击,这倒是与现在的耶律宗真有点像。刘平这时也放下了手中的小旗子,当下也皱着眉头开口道:“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才希望把更多的辽军消灭在析津府城外,只是辽军大都是骑兵,想要拦截他们实在太困难了。”“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能够追上骑兵的也只有骑兵,当初赵振与党项大军在黄河边决战时,就派我的骑兵绕到后方偷袭党项人的大营,从而导致党项首尾难顾,最后不得不败退而走,这次不如也让我率领一支骑兵突袭,绝对能拦截住辽军,使得他们无法退到析津府去”郭遵这时主动请命道,他是骑兵将领,最向往的就是能与契丹铁骑一决生死。刘平听到郭遵的建议也颇为心动,他这次攻打辽国本来就决定要速战速决,而骑兵刚好可以达成这个目标,再加上郭遵经验丰富,手下的骑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