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北宋大表哥>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5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53(1 / 1)

d然发现了站在大殿门口旁的曹皇后,刚才他只顾着高兴了,竟然没有看到她。“你怎么在这里”赵祯本来还一脸狂喜的脸上立刻冷了下来,当下十分不悦的问道,甚至说话时都没怎么看曹皇后。“启禀陛下,我来探望母后,不期竟然遇到了定北侯,所以就聊了几句”曹皇后面色平静的开口道,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赵祯的冷淡。不过在曹皇后说话时,李璋还是发现她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慌,这让李璋也立刻猜到,估计她担心自己会把他们刚才的对话告诉赵祯,如果赵祯知道后,很可能会怒斥她一顿,毕竟自己能够出入宫廷是赵祯特许的。“我也是刚帮姑母布置好玻璃暖房,皇后刚才向我提起,她也很喜欢玻璃暖房,所以希望我帮她也设计一个。”李璋这时也笑着开口道,赵祯和曹皇后之间的感情本来就很糟糕了,李璋也不想再再让他们发生矛盾,索性就隐瞒了刚才的对话。曹皇后本就是个聪明绝顶的女子,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领会,当即开口道:“母后的玻璃暖房漂亮极了,冬日里呆在房中赏雪景定然是一桩美事”不过让李璋没想到的是,赵祯对曹皇后的厌恶已经达到极致,只见他这时对曹皇后再次粗声斥道:“表哥为母后设计暖房,本是一片孝心,你有何德何能劳动表哥为你做这种小事,快快退去,我与表哥还有要事相商”哪怕曹皇后早已经习惯了赵祯的冷淡,但是现在听到他如此不留情面的斥责,当即也是眼圈通红,但又不敢辩驳,只能低声答应一声带人进了大殿,只是当她走过之时,地面上却多了几滴泪迹。看撒泪而去的曹皇后,李璋也有些不忍,刚想劝一下赵祯,可是赵祯这时却兴冲冲的拉着他就走,一路上也只和他聊着辽东的战事,使得李璋根本插不上嘴,最后也只好做罢。当李璋两人来到垂拱殿时,吕夷简与王曾等人也都接到消息来到这里,这帮重臣现在一个个也都是面带喜色,特别是薛奎,高兴的胡子都快翘起来了。“辽军战事已定,各位爱卿可有什么要说的”赵祯这时同样兴奋的大步走进来,随后就向群臣问道,仗打赢了,但战事还有一堆的事要处理,这些都要听一听这些大臣们的意见。果然,只见王曾这时第一个站出来道:“启禀陛下,此次大捷扬我大宋国威,使得辽人不敢南顾,出征的将士更是劳苦功高,还请陛下下令命有功之士进京封赏”王曾的话也得到其它大臣的赞同,封赏有功的将士本不但可以提升士气,也能提震百姓对大宋的信心,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有功的将士回京封赏之后,会被重新任命官职,到时会被分配到各地军中,特别是刘平这样的主将,估计是不可能回到军中了,也只有这样的安排,才能让这些大臣们放心。赵祯当然知道这些大臣的想法,不过说实话,作为皇帝,他也不放心让刘平一直呆在军中,毕竟经历了这两场战役后,刘平在军中的威望也是如日中天,如果他真的有异心的话,对大宋来说也是个极大的威胁。接下来吕夷简等人也纷纷建言,说的都是一些燕云十六州的治理事宜,这些事情之前虽然也讨论过,但当时战争的威胁还没有完全解除,对燕云的治理也都是权宜之计,现在则需要考虑长远的治理了。李璋对治理地方没什么经验,所以一直也没有插嘴,不过在商议过这些内部的事情后,赵祯也向李璋问道:“耶律宗真这次大败而回,表哥你熟悉辽国的情况,以你之见,日后辽国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李璋早就在见到赵安仁时,就和对方讨论过,所以这时他也是胸有成竹,只见他站出来道:“耶律宗真太过自大,刚刚夺回大权就迫不急待的起兵南下,国内本就不稳,估计他是想打败我大宋后,挟着大胜之威快速的稳定国内的局面。”说到这里时,李璋故意顿了一下接着笑道:“只不过他却失算了,这次大败而回,耶律宗真之前打败萧耨斤刚刚立起来的威望也将荡然无存,辽国各地的贵族本就掌的兵权,现加上边境的部族,这些人以前服从辽国皇族的统治,是因为辽国皇族军力强大,可是现在耶律宗真元气大伤,威望也全无,我断定这些人就算不造反,恐怕也会对耶律宗真阳奉阴违”“定北侯所言不错,臣等刚才商议了一下,也得出同样的结论,特别是李元昊夺得了辽国上京道的西部,更让辽国元气大伤,如此看来,耶律宗真想要彻底的平定国内的局面,恐怕最少也要花上十数年的时间,如此一来,我大宋边境十数年将无危矣”王曾这时也再次激动的道。王曾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李璋却并不怎么赞同,因为王曾的想法太被动了,辽国现在元气大伤,正是大宋这边动手脚的好时机,如果运作得当的话,说不定比数十万大军还要有效。第六百四十四章 高丽与女真“高丽”当赵祯等人从李璋口中听到这个即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名字时,全都是愣了一下,因为高丽与大宋之间早就没有什么联系了,而且高丽还是辽国的属国,虽然高丽多次想与大宋恢复关系,但因为路途遥远,所以两国间也没有太多的交流。“表哥,高丽是辽国的属国,你想借高丽搞乱辽国,这这可行吗”赵祯很快反应过来,当下并不怎么相信的问道。耶律宗真兵败后,辽国内部肯定会出问题,至少耶律宗真对地方的掌控会大为削弱,不过李璋却还觉得远远不够,于是他提出一个主动搞乱辽国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则需要用到高丽这枚棋子。“陛下有所不知,高丽虽然是辽国的属国,但其实就在前几年时,两国还因为边境的问题征战不休,现在虽然暂时休战,但辽国却在鸭绿江南边修建了保州,并且在城中屯集重兵,就像是一把尖刀似的突入高丽腹心,随时都可能杀入高丽增内。”说到这里时,李璋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而高丽也一直防备辽国,高丽前任国王德宗,为此不惜仿造长城,在辽国与高丽边境也修建了一条长城,号称千里长城,而辽国多次要求高丽毁掉这条防线,但高丽却十分强硬,两国之间的朝贡也早已经断绝多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竟然还有这种事”这时吕夷简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大为惊讶的道,他虽然是宰相,但还真不知道高丽和辽国之间的恩怨。其实这也很正常,在大宋刚立国后不久,高丽为了应对辽国的压力,所以很快就与大宋建立了宗藩关系,但是后来随着第一次契丹高丽战争的结束,高丽惨败于契丹之手,于是只能认辽国为宗主,虽然高丽曾经多次暗中向大宋求助,可是当时大宋也不敢招惹辽国,所以只能当做没看见,于是高丽也断掉了对大宋的朝贡,两国之间早已经多年没有联系了。连吕夷简这位宰相都不清楚辽国与高丽之间的恩怨,更别说其它人了,而李璋之所以知道这些,主要是他当初出使时,就刻意打听过高丽那边的情况,再结合后世史书上的记载,所以才会如此的了解。“辽国与高丽之间的积怨极深,之前曾经发生过三次大战,前两次高丽战败,为此也丢失了不少土地,而最后一次高丽人却是先败后胜,总算扳回一局,但辽国却在鸭绿江南岸修建兵城,随时都可以入侵高丽,这让高丽人也是如坐针毡,现在辽国兵败,若是我大宋派出使节出使高丽,说不定可以起到奇效”李璋笑呵呵的再次道。经过了燕云和古北口之战后,大宋虽然连赢两局,但本身的消耗也是极大,至少在短时间内无力再出兵,但大宋不出兵却可以让别人出兵,其中最适合的就是高丽了。赵祯听完李璋的这些话后,眼睛中也露出明亮的光芒,随即开口问道:“各位爱卿,你们觉得定北侯的意见如何”“臣觉得可以一试”吕夷简这时第一个表态道,因为这件事大宋需要付出的代价极小,无非只是派出使节,顶多再支援一些物资罢了,而如果高丽出兵,无论胜败都会再次削弱辽国的实力。看到吕夷简都同意了,其它人也没有反对,毕竟这么划算的生意他们也没必要反对,这让赵祯也大为高兴,联络高丽的事也随即定了下来。其实除了高丽外,辽国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敌人,那就是后来灭掉辽国的女真人,相比高丽,女真人更加的野蛮善战,而且与辽国之间的矛盾也更大,因为在辽人眼中,女真只不过是两条腿的野兽,可在随意杀戮取乐,这也导致女真人的叛乱此起彼伏,辽国也不得不在北边驻扎重兵防守。可以说只要大宋派出人联系女真,再支援给他们一些武器物资,很容易就能挑起女真与辽国之间的战争,但是李璋心中对女真人还是有些顾忌,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大宋就是联合女真人灭掉了辽国,但随即北宋也被女真人灭掉,只剩下南宋小朝廷在南边苟延残喘。有了原来历史上的教训,李璋自然不敢轻易的把女真人放出来,事实上他之所以选择高丽,除了高丽比较好控制外,最重要的是高丽与女真也是敌人,甚至高丽对女真人的看法与辽国几乎如出一辙,而女真人更是经常跑到高丽境内抢掠,支持高丽即能打击辽国,又能打击女真人,这才是李璋最重要的算盘。接下来赵祯与吕夷简等人又商议了一下战后的事宜,除了燕云那边的治理外,还有大军日后的安排,毕竟现在战事已定,燕云十六州也用不着那么多的兵力驻扎,许多军队需要都调回原驻地安置等等。这些事情即琐碎又十分重要,丝毫马虎不得,所以赵祯也是事事亲为,最后一直商议到太阳西下这才散会,李璋也随之告辞离开。回到家中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李璋也立刻来到青织这里看看她和孩子,小家伙的脸刚刚长开,已经不再像刚出生时那么皱巴巴的,只是皮肤还是红红的,估计需要过段时间才会变白。“夫君,太后可喜欢你设计的玻璃暖房”青织看着逗儿子的李璋也随口问道,之前为了设计玻璃暖房,李璋也亲自画了许多的图纸,甚至青织也帮了一些忙。“嗯,挺喜欢的,姑母还说要参加孩子的百岁宴,到时让岳母陪着她老人家吧。”李璋一边抓着儿子的小手一边笑道,小家伙这时还看不清人,但力气却不小,抓着李璋的手指就不放开,李璋轻轻的摇晃了几下,结果小家伙更是咧着没牙的小嘴笑个不停。青织听后也点了点头,她母亲钱氏一直住在府中,主要是钱氏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刘府那边又都是继子女,本来也不亲近,所以住在这里也方便她照顾。“对了,咱们家什么时候也建个玻璃暖房,夫君你平时不也喜欢种些花草之类的吗”青织这时再次开口问道。“恐怕要等一段时间,主要是宫里的工匠暂时借不出来。”李璋立刻回答道,建造玻璃暖房的工匠都是从宫里抽调的,而且现在也有了经验,如果要建暖房的话,肯定需要从宫里借。“为什么,太后的暖房不是建好了吗”青织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道。“的确建好了,只是今天我遇到曹皇后,为了帮她圆谎,所以估计要帮她也建一座暖房”李璋说着就把今天见到曹皇后的经过讲了一遍。青织听完之后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宫廷哪有那么容易进的,哪怕贵为皇后,也有自己的苦衷,不过也多亏了夫君大度,如果换做另一个人的话,恐怕就不会以德报怨了。”“曹皇后也是个可怜的女子,陛下厌恶她,宫中有不少妃嫔都等着看她的笑话,所以她也只能从宫中的规矩下手,免得被人抓住了把柄,这点我倒是理解她。”李璋这时也轻叹一声道,不过同情归同情,这些本来就是曹皇后自己选的,谁也怪不得。聊了几句私房话后,李璋也让人送来晚饭,然后自己陪着青织一起吃饭,不过晚饭后他让燕娘陪着青织,自己却悄悄的出了门,毕竟妙元那边也刚生了孩子,他只能每天两头跑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战后上“娘亲娘亲快叫娘亲啊儿子”妙元一边拨弄着儿子的小手一边催促的道。“孩子才刚出生,想要让他叫娘最少得等到十个月以后,你就别白费力气了”李璋这时也苦笑一声道,自从有了孩子后,李璋发现妙元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这让他也感觉受到了冷漠。“我的儿子能和别人一样吗”妙元当即白了李璋一眼道,随后又低下头逗着儿子,这让李璋也无奈的苦笑一声,估计在每个母亲眼中,自己的儿子都是与众不同吧“对了,我娘可能怀疑我们的事了。”正在这时,妙元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当下开口道。“什么意思,杜太妃怎么会知道咱们的事”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妙元生孩子的事也只有赵祯知道,但赵祯肯定不会告诉任何人,甚至连李太后都不知道,更别说杜太妃了。“前两天我派宫女给母亲送点东西,结果母亲把宫女留下问东问西的,而且还特意提到你,以我对她的了解,她应该是猜到了些什么,毕竟我这么久不进宫,做娘肯定会担心,再加上咱们走的这么近,我娘不怀疑才怪呢”妙元这时叹了口气道。李璋听后也感觉有道理,不过随即他就笑道:“知道就知道吧,反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