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和自己猜的差不多了。“咳,武叔,姑母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如大家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聊吧”看到吕武和李太后这时似乎全都陷入到某种奇妙的情绪中,李璋这时也只能干咳一声打断两人道。“对对太后请随我到厅中就坐,你小子快去给太后沏茶”吕武当即反应过来,随即就指使李璋干活道。看到吕武请自己进客厅,李太后却是迟疑了一下,随后她看到院子中的梧桐树下有一套桌椅,于是就笑着开口道:“吕御带的院子倒是打理的很漂亮,不如咱们就在树下就坐吧”吕武听到这里也立刻明白李太后的意思,当即也点头同意,于是两人就在树下落座,而李璋这时也从屋子中端出茶具,然后亲自给两位长辈沏茶,顺便偷听。不过让李璋失望的是,吕武与李太后见面后虽然都颇为激动,但言谈中也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反而是聊起了各自的一些情况,比如身体如何,平时都做些什么之类的,偶尔聊到一些以前的事,也都是一带而过,李璋也根本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吕御带你也喜欢花草”这时李太后忽然环视了一下整个院子,然后开口问道,院子里的花草虽然很多,但看得出来被人精心打理过,比她亲自照顾的花草也丝毫不差。不过没等吕武开口,旁边的李璋却是抢着回答道:“武叔也是这两年才开始喜欢种花草,而且还亲自打理,不过因为之前去燕云,所以只能由我和家里的花匠照顾了。”李璋的话一出口,吕武却是老脸一红,甚至还瞪了李璋一眼,随后这才向李太后道:“这个人的年纪大了,也耍不动刀枪了,索性就种点花草修身养性,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听到吕武的解释,李太后却只是微微一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颊却带上几分淡淡的粉红,结果吕武这时也不顾什么上下之别,盯着李太后眼睛都不眨一下,这让旁边的李璋也无奈的叹了口气。吕武和李太后聊了许久,李璋也一直在旁边陪着,其实他也知道,李太后叫自己来主要还是为了避嫌,毕竟她身为太后,实在不方便见外面的男子,哪怕吕武现在已经是个老人了,但依然要避嫌,比如之前曹皇后还提醒过李璋,让他没事少往宫里跑,但李璋也没办法,因为赵祯经常召见他,再加上李太后,所以他也几乎是宫里的常客。最后李太后起身告辞,吕武也亲自送她出了门,只是在走的时候,李太后似乎也有些惆怅,毕竟他们年纪都大了,平时又不方便见面,也许今日一别即是永别了。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太后虽然住在李璋家中,但却再也没有去见过吕武,吕武也像以前那样呆在院子里不出来,整天摆弄着他的那些花草,对此李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事实上现在就算吕武和李太后不说,他大概也能猜到一些,只不过造化弄人。几天之后,李太后也要回宫了,只不过她在走之前,却悄悄的托李璋送给吕武一件礼物。第七百一十六章 辽使耶律仁先“如何”吕武穿着一件宝蓝色的长衫,抬起双手活动了几下,随后向李璋询问道。“太合身了武叔您穿上简直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李璋当即夸赞道。李太后走了,但却悄悄的托他送给了吕武一身衣服,而且李璋一眼就认出这是李太后亲自做的衣服,因为每年李太后都要给赵祯和李璋做一套衣服,这几乎成了她的习惯,所以李璋也一眼就认出了吕武衣服上的针脚都是李太后亲自所缝。听到李璋的夸赞,吕武竟然难得的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随即双手将衣服上几处修皱抚平,脸上也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一会只见他却又把衣服脱了下来。“武叔您怎么不穿了”李璋看到这里也露出奇怪的表情问道。“没什么,我怕穿坏了”只见吕武这时小心的把衣服叠好,随后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抬头对李璋再次道,“如果以后我死了,你就让我穿上这身衣服下葬”“武叔您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我”李璋听到吕武的话刚想劝解几句,却被吕武挥手打断,而且他脸上也露出几分萧索的神色,似乎是又想到了什么伤心事,这让李璋也只能无奈的闭嘴,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想问吕武和李太后当年的事了,免得再次勾起他的伤心事。第二天一早,李璋刚起床,结果就被赵祯派来的人召到宫中,这让他也有些忐忑,难道说李太后送吕武衣服的事被他知道了可是不应该啊,这件事除了自己和李太后、吕武这三个当事人外,根本没有任何外人知道,赵祯怎么可能知道不过这次赵祯并没有在垂拱殿见李璋,而是改到了皇城前半部分的文德殿,当他进到大殿时,却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人,而他更是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对方。“耶律仁先”李璋这时瞪大眼睛看着站在大殿中的耶律仁先,甚至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否则怎么可能在这里见到这位辽国重臣。“辽使耶律仁先见过定北侯,多年不见,定北侯风采更胜往昔了”只见耶律仁先这时向李璋行了一礼道,脸上也带着几分温和的笑容。李璋和耶律仁先算是同龄人,当年两人第一次相见时,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只是当时李璋是使节,而耶律仁先则是耶律宗真的心腹,现在两人的身份却反了过来。两人今年都已经年过三十,但在外貌上却差别极大,李璋虽然年过三十,但平时保养得当,心态又年轻,所以看起来和当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相比之下,耶律仁先却形容憔悴,两鬓甚至都已经花白,额头上也多了几条皱纹,再加上满脸的大胡子,恐怕说他五十都不会有人怀疑。“辽国派来的使节竟然是你”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打量着对方道。前段时间大宋主动派人与辽国接触,商量两国结盟共同对付党项的事,本来这件事成功的机率并不高,毕竟现在大宋强势,辽国与党项势弱,所以辽国与党项结盟共同对抗大宋才是最理智的选择。可是耶律宗真却不肯放下腰段与党项结盟,结果就是耶律宗真力排众议,最后竟然答应与大宋结盟共同对付党项,其实也有人劝说耶律宗真不必理会大宋与党项,与双方都不结盟,但耶律宗真又担心大宋与党项联合,这种事之前就发生过,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大宋。“以定北侯之尊贵,当年也充当过大宋的使节,更何况区区在下”耶律仁先当下再次开口道,说话时他也一直在打量着李璋。其实当初耶律仁先初见李璋时,并不怎么把李璋放在眼里,事实上他们这些契丹贵族本来就看不起宋人,而且他也只是带李璋去捺钵,所以路上并没有什么交流,只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正是当初他看不起的李璋,却一手策划了对他们辽国的进攻,使得他们落到现在这种地步。“表哥,这位耶律使节指名点姓说想要见你,还说你们是当年的故人,刚巧他来商议结盟之事,不如就由来你来接待他如何”正在这时,只见殿上的赵祯笑着开口道,他自然知道耶律仁先在辽国的地位,而除了李璋外,他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人能压制住这位辽国重臣。“没问题,仁先兄在京城若是有什么需要的话,就尽管来找我,刚好我也想与仁先兄促膝长谈”李璋当即也点头道,赵祯只是让他负责接待,至于两国商谈结盟的事,自然有其它的大臣去处理,李璋也不喜欢这种扯皮的谈判。“那就有劳定北侯了”耶律仁先这时再次向李璋行了一礼道,而他从李璋进来之后,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李璋的身影。事实上耶律仁先之所以亲自来大宋,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商谈结盟的事,事实上他是坚决反对与大宋结盟的,可是耶律宗真一意孤行,谁也劝不动,最后他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不过耶律仁先却想借这个机会来大宋一趟,因为他想亲眼看一看大宋到底发生了何种变化,竟然能一扫之前的积弱,不但横扫党项,将自己的势力深入西域,而且更是夺走了燕云,大败他们的辽国铁骑,这种变化绝非一日之功,只不过他们辽国之前实在太大意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大宋的种种变化。李璋对耶律仁先的来意也早就猜到了,毕竟结盟的事并不怎么重要,更没必要劳动耶律仁先这位辽国的第一重臣,可是对方还是来了,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想试探一下大宋的虚实。不过李璋也丝毫不惧,大宋内部的变化其实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只是这种变化的趋势已经形成,而在大势面前,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哪怕耶律仁先把大宋上下都看遍了,也依然无法改变辽国最后的结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买火器“轰轰轰”城外火炮试验场,几门新研制的火炮齐声轰鸣,使得大地也为之颤抖,而远处作为标靶的土墙也应声而碎,几个试炮的工匠也大声欢呼起来,这种新炮不但射得远,而且准度也大为提高,现在试制成功,上报朝廷后肯定会有厚赐,说不定能一举得到官身,为子弟挣一个前程。李璋这时则笑呵呵的看着旁边的耶律仁先,只见耶律仁先这时眯着眼睛,虽然神情似乎过来人发平静,但眼睛却闪烁着几分复杂的神色,他早就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当年古北口也有无数辽军死于炮口之下,只不过几年不见,大宋的火炮威力似乎更上层楼,这让他也是心中沉重。“仁先兄觉得我大宋的火炮威力如何”李璋当下微笑着耶律仁先问道,结盟的事还在谈,而他则负责接待耶律仁先,结果耶律仁先竟然要求想要参观一下大宋的火器,对此赵祯也同意了,于是李璋就带他来到了这里。“大宋向来仁义,可是火炮此物却是凶残之极,一炮之下将士皆化为肉泥,难道大宋就不觉得此物有伤天和吗”耶律仁先淡淡的看了李璋一眼反问道。“天和”李璋似笑非笑的看着耶律仁先,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天没有什么好坏善恶,自然也谈不上天和不天和的,对于我大宋来说,只要能够保证我大宋将士的安全,至于别人死活与我何干”李璋的话可谓是赤裸裸的残酷,明摆着就是挤兑耶律仁先,而耶律仁先听后却没有生气,反而露出沉默的表情,他现在更加确信,大宋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肯定与李璋有着巨大的关联,因为如果换做另外一个大宋官员,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定北侯,你们大宋的火炮的确犀利,不过据我所知,无论什么样的火器,它们都是由火药驱动,不知我是否可以去你们的火药作坊看一看,也好让我等开一开眼界”耶律仁先很快就再次开口道。“不好意思,火药作坊属于禁地,除非陛下点头,否则任何人不准靠近”李璋却是毫不犹豫的摇头拒绝道。“可是之前陛下已经同意我们参观一下大宋的火器。”耶律仁先听到李璋的拒绝也有些急切的争辩道。“陛下只是同意让你们参观火器,而不是火药,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仁先兄你可不要搞错了”李璋却是颇为淡定地回道,他哪里会不知道耶律仁先的想法,只不过火药关系重大,配方更是重中之重,绝不允许流传出去,所以火药作坊那边也是守卫森严,哪怕是李璋也不容易进去,更别耶律仁先这种敌国的使节了。看到李璋的态度如此强硬,耶律仁先也知道自己的打算恐怕要落空了,不过他并没有死心,而是提出要去看火枪,对此李璋并没有拒绝,当即安排人带来一些火枪,其实火枪与火炮作坊本就是一体的,中间只隔了一道墙,所以很快火枪就被调来,李璋也让人表演了一下三段击。火炮和火枪的使用已经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了,毕竟这两种火器都上了战场,也曾经立下过大功,甚至就算是制造方法流传出去,但只要火药掌握在大宋手中,别人拿到制造方法也根本没用。耶律仁先看着大宋工匠熟悉的表演,脸上的表情也越加的凝重,无论是火炮还是火枪,都对他们辽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现在这两种火器也更加的犀利,日后若是与宋人发生战争,恐怕他们的损失只会更大。“定北侯,咱们即为盟友,那么也自当互通有关,所以我大辽想向你们大宋购买一批火器,价格好商量,不知你意下如何”耶律仁先考虑许久,最后终于厚着脸皮道。李璋听后却是上下打量了耶律仁先一眼,随后这才哑然失笑道:“仁先兄真是会说笑,像火器这种国之重器,怎可轻予他人”耶律仁先其实也知道买到火器的可能性极小,所以面对李璋的拒绝也并不意外,不过他很快退而求其次道:“若是火器不卖的话,那刀枪之类的武器是否可以卖给我们一些,现在我大辽武器奇缺,就算是想与大宋结盟共同对付党项,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啊”“武器方面恐怕很难,不过出口一些铁锭还是有可能的,这件事仁先兄恐怕要找那些朝堂上的大臣们商议,我可做不了主。”李璋听到这里再次笑道。为了制造火枪和火炮,李璋也向大宋献上一套冶炼钢铁的办法,使得大宋的钢铁冶炼技术突飞猛进,不但钢铁的质量大为提高,产量更是成倍上升,使得国内的钢铁价格大跌,所以出口一些给辽国倒也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