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北宋大表哥>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8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89(1 / 1)

d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海面上的佛逝人也终于消耗掉了耐心,随着主将的一声令下,数百只小船齐头并发,佛逝人的战船狭长,船上一般只能乘坐十几个土人,但却十分的灵活,在海面上如果被这些土人小船围上的话,一般的商船也很难摆脱他们。不过董清这段时间也不是干等着,周亮手下的人本来就是军中退下的老兵,他们趁着这段时间打造了一些防守用的武器,其中最多的就是投石机,这东西结构简单,使用的木材随处可见,缺点就是太笨重,射程也有限,不过对付这些土人已经足够了。“放”随着周亮的一声令下,几十架投石机一同抛射,投石机并不是只能扔一枚弹丸,事实上把投石机换成皮兜的话,一次可以扔数十枚小的石弹,这些石弹被抛上半空,经过重力加速之后,也如同雨点船砸进土人的船队之中。虽然这些石弹都不大,顶多也就是成年人的拳头大小,但对付土人的小船还是没问题的,就算砸不穿船底,但落到土人的脑袋上也能让他们瞬间失去战斗力。虽然也有土人举起了盾牌,但他们的盾牌大都是为了防御弓箭设计的,一般都不怎么厚,毕竟土人身材矮小,太厚重的盾牌他们也举不起来,结果现在也吃了大亏,薄薄的盾牌根本挡不住沉重的石头,不断有盾牌被石头砸破。佛逝人明显没想到董清他们的反击如此犀利,一时间也被打得措手不及,第一批进攻的土人也是惨叫连连,不少人更是跳进海中以求躲避头顶的石弹,这让后方的佛逝主将也气的大吼一声,但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催促船只加快速度,只要冲上码头与对方展开近身战,投石机就没什么用处了。佛逝人这次调集了一万大军,这对于一个南洋土著国度来说,已经是十分庞大的军队了,毕竟佛逝王国的人口并不多,虽然没有经过统计,但撑死了也不过百万人,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他们的附庸,平时根本调集不动。人海战术有时候还是十分有用的,很快有土人的战船冲过投石机的封锁,船头以最快的速度冲上码头,随即有身材矮小的土人挥舞着刀枪杀上码头,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密集的弓箭,哪怕有盾牌挡着,但依然有土人时不时的中箭倒下,整个码头成了土人的屠宰场。“周将军,你有把握吗,如果守不住就早点通知我,咱们只要上了船,我有把握逃出佛逝人的追杀”董清这时而带忐忑的向旁边的周亮询问道,从战争开始之后,他就一直与周亮呆在一起,同时码头另一侧的船只也早就准备好了,只要战事不利,他们立刻就上船离开这里,毕竟当初李璋也没给他们下死命令。“你胆子太小了,这帮土人战力低下之极,别说一万了,就算再来一倍我也守得住港口”周亮淡淡的看了董清一眼回道,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和董清之间也算是有了几分交情,虽然他还是十分冷淡,但至少话多了一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侯爷也没让咱们死守港口,就算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以后再打下来就是了。”董清当下语重心长的再次道,他倒不是不相信周亮的本事,只不过他想让对方知道,守住港口是次要的,保存实力才是最主要的。周亮其实早就明白董清的意思,只不过他懒得和对方多说,而且之前他之所以主动出击,也是想看看这些土人的战力,毕竟之前打下港口实在太轻松了,当时他以为港口的土人战备松弛,他们又占了偷袭的便宜,可是随着后来与土人的交手,他发现这帮南洋土人的战力的确是十分低下,以他手中的兵力,只要对方的兵力不超过他十倍,他就完全没有退让的必要。说话之时,越来越多的土人战船也冲上码头,码头上的土人伤亡虽大,但冲上岸的土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有不少土人顶着盾牌冲破弓箭的封锁,眼看着就要与港口的守军短兵相接了。“退”周亮这时却毫不犹豫的下令道,显然他并不想在这时与土人展开近身战。军令如山,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如何,很大一部分表现在他们对军令的执行上,一头狼并不可怕,有时一头狼甚至还打不过一条狗,但如果是一群狼的话,连老虎都要退避三舍,因为狼群有着极强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换句话说,狼群其实就是动物界的军队,而狼群在动物界也几乎没什么天敌,当然人类除外。随着周亮的一声令下,防守码头的守军也立刻缓缓退下,撤退其实是最考验一支军队的时候,因为一个不小心,撤退就会变成溃败,到时根本不用敌人冲锋,光是军队溃败时的踩踏与自相残杀就能导致一支军队的败亡。守军撤退,佛逝人也全都是精神一振,主将也立刻命令全军压上,使得登陆的土人也越来越多,很快一支三千人的土人大军在码头集结,并且追着守军杀了过去,后方的土人也在源源不断的开始上岸。第七百二十一章 干陀利港攻防战下登陆的土人越来越多,周亮手下的将士也是一退再退,很快就彻底的放弃了码头,而佛逝人也组织起成规模的大军,步步紧逼的追在港口守卫的后面。董清看着港口的守卫一直往兵退,整个人都吓的脸色惨白,生怕周亮守不住港口,特别是现在佛逝人已经占据了港口,虽然他停船的地方还在掌握之中,但如果再这么下去的话,他们想撤退恐怕也会遇到很大的阻拦。不过周亮这时却十分沉得住气,只见他将一道道的命令下达下去,而前线的大军在撤退时也是有条不紊,同时也一直与土人的军队保持着距离,只是用弓箭相互还击。很快,周亮就指挥着手下退到一处防线后,这里似乎是用土石临时修建的一道防线,前面则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而在退到防线之后,大军也不再后退,反而借着防线用弓箭死死的压制住前面的土人,使得对方窝在空地上不得寸进。周亮看到防线前的土人大军越聚越多,防线后的守军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他这时却忽然露出一个冷酷的微笑道:“是时候了点火”随着周亮“点火”的命令传达下去,防线后的一伙将士也立刻用火把占据了地面的一根引线,这根引线是从地下埋着的一根竹筒里延伸出来的,点燃之后,引线也以飞速的速度缩回了竹筒之中,同时防线后的将士也接到命令,将一面面世盾也竖了起来。“轰隆隆”随着一声声巨响,只见本来汇聚在一起的土人脚下猛然间腾起一片片的尘土,被埋在他们脚下无数枚地雷终于被引爆,残肢与鲜血在半空中飞舞。到处都是死尸,到处都是鲜血,哪怕存活下来的土人,这时也全都被炸懵了,无数受伤的土人在嚎叫、在呻吟,而更多的人则是茫然的睁大眼睛,脑子里也一片空白,他们完全被这种超出他们想像之外的情况吓傻了。其实也不怪这些土人,当年火药第一次用在党项人身上时,党项人的表现也不比这些土人好多少,要知道当时的党项人经常与汉人接触,文明方面比南洋土人高出数个档次,连他们都无法理解火药,更别说这些土人了。“杀”周亮当然不会放这么好的反攻机会,当即一声令下,防线后的将士也立刻扑了出来,战场上的土人被火药炸死炸伤大半,剩下的也全都吓傻了,这时竟然不敢反抗,眨眼间残存的土人也被他们清扫一空,只有一些离的远的土人侥幸逃回了船上,然后飞一般的驾着小船逃到海上,再也不敢登岸。岸上的佛逝主将也看到了火药的威力,走到那些残存的土人逃回来时,他这才反应过来,可是这时佛逝人已经被火药的威力彻底的吓破了胆,这时就算他再下令也没有人敢登陆,更何况他手中的大军损失近半,兵力上已经不再占据优势,这时就算是想进攻也没有任何的把握。另外佛逝主将也同样被火药吓破了胆,他根本不知道岸上的宋人使用了什么武器,竟然能让数千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失去战斗力,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天神的武器佛逝王国的文明还十分的低级,他们也主要信奉一些原始宗教,神权在王国中占据着极大的地位,所以在见到火药爆炸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时,自然而然的也就将它归为神明的能力,而身为凡人,他们自然无法与神对抗,这让他们也就失去了进攻的勇气。当然最重要的是,佛逝人的损失也实在太大了,战场上的残肢与鲜血也在提醒着他们,如果再进攻的话,这些可能就是他们的下场,所以就算是主将想进攻,下面的土人也不会听从命令,毕竟他们可不是什么令行禁止的精兵,而是一帮临时征召起来的军队,佛逝王国根本养不起太多的军队,只有在战时才会临时征召军队,打一打顺风仗还行,遇到这么大的伤亡,他们没有马上崩溃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周亮却没打算放过这些土人,而是让董清准备船只,准备追上去彻底的剿杀这些来犯的土人,不过他们的船刚一出现在码头,佛逝主将就立刻下令撤退,毕竟伤亡这么大,士卒也没有胆子再进攻,如果对方追来的话,说不定他残存的这点人也要留在这里。随着佛逝人的撤退,也标志着佛逝王国对干陀利港的反扑以失败告终,董清虽然派出船只追击了一段,但是佛逝人的小船逃的飞快,所以他们也很快放弃了追击。干陀利港守住了,这让董清也高兴的差点跳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次佛逝人失败后,短时间内恐怕根本无力再来,如此一来,他也就有时间把干陀利港发展起来,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同时也能从大宋招募更多的人手,增强这里的守卫。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董清他们可以借着这件事向李璋展示他们的能力,到时李璋肯定会给他们更多的支持,而李璋的支持其实就是大宋朝廷的支持,在南洋这片弱肉强食的世界,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根本就站不稳脚根,而大宋朝廷无疑是这个世上最强大的靠山。几个月后,干陀利港攻防战的战报也送到了李璋手中,看着董清与周亮他们表现的如此出色,李璋也不由得露出赞许的表情,随后立刻带着战报入宫,告诉了赵祯这个好消息。现在干陀利港算是彻底的掌握在他们手中,如此一来,大宋在南洋也就有了一个稳固的据点,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一个大港口,这对于大宋日后的海贸意义极其重大。只不过现在大宋朝廷还不方便出面,甚至就在几天之后,佛逝王国已经派使节来大宋告状了,只是被赵祯搪塞过去了,而接下来对于如何利用干陀利港开发南洋这件事,李璋也早就实施了一个计划,马上就能看到效果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汴河角门东京城有十座城门,再加上汴河横穿城墙而成的两座角门,算是十二座城门,而在这十二座城门中,朱雀门是东京城的正门,有什么重大仪式都要在这里举行,比如将军出征,使者来朝等等。不过朱雀门虽然重要,但却不是东京城最热闹的城门,事实上因为朱雀门的政治意义重大,所以一般中间的正门是不开的,只开放朱雀门的两个侧门,一个城门进一个城门出。而对于京城来说,最热闹、人流量最大的城门并不是十座真正的城门,而是汴河东南角的角门。汴河从西北向东南穿过京城,为此城墙上也建造了两座水门,不过水门平时关闭,一般不允许船只直接进入京城,这主要是因为汴河的河道在进入京城后变得有些狭窄,如果进入的船只太多,会造成河道阻塞,所以水运来的货物一般需要在京城外卸下,然后再由陆路运进城中。当年李璋生活的汴河镇,就是汴河上的一个码头形成的城镇,而为了方便码头卸下的货物进出京城,在水门旁边又开了角门,其中最热闹的就是东南角的角门,因为这里直通运河,很多货物都从这里进出,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取景自这里。以前东京城有宵禁时,汴河角门因为其特殊性,有时晚上也会允许一些货物进出,后来宵禁放开了,城门也不再封闭,这也使得这座角门彻底的爆发出它的光彩,从早到晚几乎从来没有停歇过的时候,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人或货物从这里进出。今天也不例外,早饭的时候刚过,角门这里也正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节,晚上虽然也可以进出角门,但角门的排查也会十分严格,有些货物也不方便进出,所以每天上午时,晚上积压的货物都急着进出城门,这也使得上午时的角门尤其拥堵。其实对这座重要的汴河角门,朝廷已经数次扩建,名义上座角门,但其实在东京城的各个城门中,除了南边的正门朱雀门外,还真没有哪座城门的规模比得上这座角门,甚至有人认为这座角门太大,已经破坏了东京城的城防,如果有敌人来攻的话,这座角门将成为东京城的弱点,不过现在大宋暂时没有外患,所以角门的安全问题也不怎么受人重视。为了解决汴河角门的拥堵现象,朝廷也对这座角门做了严格的划分,进出都有专门的通道,而且延伸到城中分属到两个不同的区域,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进出的冲突问题,不过每到上午,进出角门的通道还是因为车马太多而导致排出老长的队伍,有时还会因为碰撞而发生一些冲突,为此这里派驻了大批的禁军维持秩序。今天却有些不一样,排队等候进城的队伍中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