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这些年李元昊在草原上苦心经营,但越是了解草原人,他就越是发现草原人就是一盘散沙,哪怕辽国以前虽然名义上统治草原,但其实也很少真正的插手草原内部的争斗,而是任由草原种族内斗,他们也乐得消耗草原人的实力。刚开始的时候,李元昊很想将草原各族的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像历史上的突厥那样的草原大帝国,然而他发现这实在太困难了,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之外,甚至他怀疑根本没有人能完成这样的伟业,这也让他越发的沮丧。当然李元昊不知道,就在一百多年后,草原人中终于出现了一个将所有草原人统合起来的人,这个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不过纵观整个历史,成吉思汗也只有一个,李元昊虽然号称一代枭雄,但比之成吉思汗还是差上许多,自然也无法提前完成统一草原的伟业。第七百四十一章 宋辽夹击驴胴河畔,耶律智让率领着敌烈八部的骑兵缓缓前行,敌烈部是辽国北地有名的大部族,与乌古族并称,事实上两族本来就是同源,当年辽国先征服了乌古部,后来敌烈部也向辽国投降,于是两部都成为辽国的附庸。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敌烈部与乌古部与辽国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两部对辽国更是时叛时降,直到后来萧挞凛经略西北,这才使得两部归心,而辽国也在西北设立乌古敌烈军司,使得西北正式成为辽国的领土。值得一提的是,萧挞凛就是澶渊之盟时被宋军用床弩射死的那位辽国统帅,也正是因为他的死,才促成了宋辽澶渊之盟的达成。不过敌烈八部虽然归附,但随着这些年辽国的衰落,再加上耶律宗真的任性妄为,使得辽国地方上的势力也颇有些离心离德,之前耶律仁先率兵攻打党项时,敌烈部和乌古部都拒绝出兵,所以他们的实力倒是保存的十分完整。这两年经过耶律仁先的努力,再加上耶律宗真似乎也认识到一些自己的错误,于是开始一个个收复地方势力的人心,比如耶律宗真纳了敌烈八部女子为贵妃,并且厚赐这八部,这才使得敌烈八部再次归心,这次攻打党项,主要动用的就是敌烈八部的兵力。当然了,敌烈八部之所以愿意出兵,并不仅仅是因为听从耶律宗真的命令,另外党项人的崛起也威胁到了敌烈八部的生存,特别是李元昊占据了水草丰美的镇州后,更是抢占了敌烈部的生存空间,这让敌烈部也对党项人恨之入骨。不过敌烈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它之所以被称为敌烈八部,就是因为内部由八个大部落组成,分别是迪烈、敌烈、敌刺、敌拉、迪烈、迪烈德、迭烈德、达里底得诸译,而这八部之间也各有矛盾,彼此间争斗不休,根本没有办法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党项。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耶律宗真的命令下,这八部还是暂时放下彼此的矛盾,联合出兵攻打党项,而这支人马则由耶律智让指挥,至于耶律仁先这次并没有来。想到耶律仁先,耶律智让就想到了这次他出兵之前,耶律仁先亲自找他交待的事,关于这次出兵,耶律仁先交待的很清楚,虽然他们与大宋结盟一同攻打党项,但对于他们辽国来说,如果彻底消灭党项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那将使得大宋没有了任何牵制,到时大宋肯定会将注意力全都转向他们辽国。所以耶律仁先就交待耶律智让,这次出兵其实只是做做样子,最好能在路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就算遇到了党项人,也不要与他们正面交战,反正就是能拖就拖,交战场上的主力交给宋军,最好是能让宋军与党项人打个两败俱伤,他们辽国到时才能从中渔利。想到上面这些,耶律智让也不由得长出了口气,这些年他们在与大宋的争斗就一直处于下风,再加上耶律宗真的性子实在太过执拗,为此使得他们辽国也错过了许多的机会,也多亏了还有耶律仁先四处奔走,这才让他们辽国有了一线生机。“将军,前面就是卜部的势力范围,咱们是不是要做好准备”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有人前来禀报道。卜部是镇州附近的一个大部族,本来也依附于辽国,不过自从耶律仁先兵败,丢掉了镇州之后,卜部也十分明智的向李元昊投诚,并且成为李元昊东方的屏障,甚至多次听从李元昊的调遣入侵敌烈八部的地盘。敌烈八部与卜部之间本来就有矛盾,以前哪怕同在辽国的治下,彼此间也是打个不停,现在卜部转投党项人,自然与敌烈八部之间的争斗更加激烈,甚至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死仇,而现在耶律智让手中全都是敌烈八部的军队,所以他们面对卜部也十分的小心。耶律智让听到这里却是露出思考的神色,他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毛头小子,这些年的军事生涯,也让他成长为一个沉稳的将军,再加上他又想到耶律仁先之前的交待,于是很快开口道:“全军暂停前进,派人去招降卜部,如果他们愿意弃暗投明,陛下可以既往不咎”虽然耶律宗真并没有给耶律智让招降卜部的命令,但他身为前军统帅,自然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草原上的部落本就是墙头草,谁强就依附谁,所以他们辽国早就习惯了,只要卜部愿意回归,耶律宗真肯定会十分高兴的接纳,毕竟就算是名义上的归降,也能为他增加不少的声望。本来耶律智让对招降卜部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信心,他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拖延时间,最好能让宋军早点和党项打的头破血流,然后他再上去捡便宜。然而让耶律智让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刚把招降的人派出动,结果第二天卜部的几个大部落就一同派人前来,并且表示愿意回归大辽的情报,并且他们还给耶律智让带来一个极其重大的消息。与此同时,早已经率军直到黑山威福军司北境的曹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当即下令出兵党项,前段时间朝廷已经给了他出兵的权力,而后勤各方面也准备完毕,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万大军越过边境,浩浩荡荡的杀向党项的另一军事重镇防州。防州位于黑山威福军司的正北方,镇州的正南方,可以说是宋军攻打镇州的必经之路,早在出兵之前,大宋就已经将防州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这里驻扎着一万党项人,另外还有随时可以征召起来的三万草原人大军,主要就是防备宋军的进攻,可以说防州就是党项边境上的一座堡垒。大军出境,草原也是一片震动,边境的一些小部落看到宋军的旗号后,第一时间就立刻全族向北逃窜,哪怕是一些大部落也都避让,毕竟他们这些边境部落与党项的关系也并不怎么亲密,更没必要为了党项与宋军发生冲突。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元昊又逃了防州城,这里是通往镇州的南大门,也曾经是党项人的军事重镇,光是镇守这里的兵力就达到了四万人,但是当曹俣率兵杀到这里时,却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一座空城,别说党项人了,连以前依附在这里的草原人也全都跑的没影了。曹俣等人做梦都没想到这里竟然是一座空城,当即派人四处抓人打听消息,虽然周围的部落都路的差不多了,但依然有人存着侥幸心理没跑,而从这里人口中,曹俣也终于得知,原来就在半个月前,防州城的党项人似乎接到了什么消息,随即就连夜撤走。本来党项人才是这里的主心骨,可是现在党项人跑了,而且走之前也没有通知任何人,这使得周围的草原人也都有些摸不到头脑,但是当得知宋军杀过来时,他们商量一下也立刻决定跑路,毕竟连党项人都逃了,他们也没有理由留在这里。“党项人撤了难道说他们打算集中兵力到镇州,然后与我们在镇州城下决一死战”军营的帅帐之中,老将孟姚也一脸疑惑的开口道。“有这个可能,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没必要把防州直接舍弃吧,哪怕留下一部分兵力,然后再召集草原人守城,到时也能消耗咱们的实力。”曹俣这时也是眉头紧皱的开口道。曹俣的话也让许多人皱起眉头,事实上他们对党项人放弃防州这件事依然十分的警惕,所以他们到现在都没让大军进城,而是在城外驻扎,然后派出探马四处打探,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这可就奇怪了,李元昊诡计多端,该不会背后有什么大阴谋吧”这时曹佾也摸着下巴开口道。“将军,与其在这里猜测,不如先派一支人马往镇州的方向查控一下”这时狄青开口建议道,他的话也立刻得到了曹俣的赞同,当即下令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镇州。与此同时,东边的耶律智让在见到卜部的几位首领后,却得到一个让他十分吃惊的消息,那就是之前派驻在卜部的党项人忽然撤回了镇州,而且党项人还把镇州周围的草原人全都赶走,并且严禁任何人靠近镇州城。“消息确切吗”耶律智让神情严肃的向卜部的一个部落首领问道,这个首领名叫合忽,手中掌握着一支数万人的大部落,在卜部中拥有不小的声望,这次再次归降辽国也是他牵的头。“千真万确,那些党项人撤走之后,我一直派人暗中跟着,也和一些相熟的部落接触过,他们也都证实党项人全都撤回了镇州城,而且现在镇州城全城戒严,严禁任何部落靠近镇州城十里之内”合忽十分肯定的回答道。“党项人到底在搞什么,为什么忽然把人全都撤回镇州城,难道是要集中兵力,在镇州城下与我们决一死战”耶律智让的反应几乎有大宋那边一模一样。“将军,要不要我们替您去试探一下镇州城”这时只见合忽忽然上前一脸讨好的问道,之前他们背叛辽国投降了党项,现在又再次投靠了辽国,虽然这在草原上十分常见,但为了避免辽国的怪罪,所以他也想表现一番。耶律智让听后也考虑了一下,很快也答应下来,反正这次动用的也是卜部的人,就算是死了他也不心疼,更何况他依然记着耶律仁先的叮嘱,无论镇州那边发生什么事情,还是扔给宋军那边头疼吧,等宋军先到了镇州城就一切真相大白了。宋辽两国都发现了党项人的异常,并且不约而同的派出先遣部队前去探查情况,而就在几天之后,他们派去探查的人几乎同一时间派人带来另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消息:州城中的党项人全都消失不见了“怎么可能,防州这边也就算了,可是镇州是党项人的老巢,他们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放弃了”曹俣拿着前方送来的情报,一脸疑惑的抓着胡子问道,不但是他,整个大帐中所有人全都是一副懵逼,为了攻打党项他们准备了这么久,可是没想到党项人却全都消失不见了,这让他们有种一拳打在棉花里的感觉。“将军,该不会是党项自觉不是咱们的对手,所以逃跑了吧,就像当初他们放弃兴州城那样”正在这时,只见狄青忽然提出一个猜测道。当年赵振率兵攻打兴州时,李元昊在黄河岸边与宋军展开过一场阻击战,但并没有占到便宜,而且他也发现就算是借着兴州城的城墙,也根本挡不住宋军,所以为了保存力量,李元昊十分果决的下令弃城,只留下少部分人吸引宋军,而他的心腹野利遇乞就是留下来的人之一。“很有可能,李元昊性格果决,见事不可为,放弃城池以保存实力,这本就是他的惯用伎俩了”曹俣听到这里也是一拍大腿道,当年攻打兴州他也参加了,只是一时间却没想到李元昊竟然会故技重施。“那他会逃到哪里去”曹佾这时开口皱着眉头开口问道,到现在他还是有些无法接受党项人逃跑的事实,毕竟在他看来,镇州是李元昊好不容易才经营起来的老巢,怎么可能轻易的放弃。“漠北或西域,都是他可能逃窜的方向,不过漠北的环境太恶劣了,我怀疑他最可能还是去西域,那里小国林立,咱们大宋暂时还影响不到那里,如果他去了西域,东山再起并不是什么难事”狄青十分肯定的判断道。也许在别人看来,李元昊放弃镇州好像十分的怯懦,但在他看来,这却是一步以退为进的妙棋,毕竟土地没有了可以重新打,但如果党项人全都死在与宋辽两国的交战中,那李元昊就再无翻身的可能了。“不好,镇州城现在是一座空城,如果被辽人赶到前面的话,那咱们可就什么都捞不到了”正在这时,曹俣忽然焦急的大叫一声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西域“李元昊不战而逃”东京皇城垂拱殿中,李璋看着赵祯递过来的战报也不由得一脸的错愕,战前他曾经设想过许多种战争的走向,哪怕是战败他都能接受,可是李元昊的这一招却是远超他的想像。“战报送过来的时候,我也怀疑是不是曹俣他们搞错了,可是后来又有几封同样的战报送到,这才让我相信李元昊竟然真的逃了。”赵祯这时也无奈的道,有些重要的情报为了防止路上遗失,所以一般会同时送几份,这样就算有一两份情报因为意外而无法送达,但还有其它备用的可以及时送到。“李元昊逃了,那镇州呢”李璋这时急忙向赵祯问道,镇州是李元昊的老巢,也是草原上的重要城镇,如果能控制了这里,那么对大宋日后控制草原有着重要的意义。“战报后面写着呢,镇州已经被曹俣的先锋军占据,并且还和辽军发生点冲突,不过后来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