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后来因为吕夷简的坚持反对而没有答应,辽国没有了帮手,后来也没能出兵。王亨就是在与辽国紧张的气氛下登基的,不过他的运气可比他的父兄好多了,刚即位就遇到辽国惨败,随后在大宋的帮助下出兵收复了江东六州,一举完成了他父兄没能完成的功业。不过王亨这个人怎么说呢,他的性子不像他的大哥王钦那么强硬刚烈,反而颇为平和,甚至如果不是之前大宋的鼓动,恐怕他都不愿意与辽国发生冲突,而且他十分喜欢儒学,刚巧李植又是个风雅的儒生,所以两人见面后,王亨对李植也一直以朋友相待,而现在李植要回大宋了,所以也亲自向王亨告别。“王上,虽然我知道这些话可能没用,但我还是要劝你一句,你们这次准备出兵的事十分不智,甚至可能会让你们遭遇到一场大败”李植这时忽然长吸了口气再次向王亨道。只见王亨这时也苦笑一声道:“我的性子你也知道,能够收复江东六州我已经十分满足了,根本没想过再出兵攻打辽国,可是现在高丽内部的情况你也知道,我虽然是王上,但也不可能改变这种大势。”王亨的确是有自己的苦衷,高丽国王的权力其实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他们学习宋制和唐制,设立了枢密院和中书门下省,这也使得大臣能够制衡国王的权力,有时甚至能够架空国王。其实这也和高丽王室有关,因为探亲通婚,导致高丽王大都不长寿,再加上王室关系的混乱,使得王位更替时,也伴随着许多的风波与险恶,有时一位老王去世,新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继位,而为了应对这种国中之君的情况,只能由大臣们接管国家的权力,这也使得高丽大臣们的权柄极大。上次高丽出兵收复了江东六州,使得高丽上下信心倍增,甚至有不少激进之人认为,辽国已经进入暮年,根本不足为惧,甚至还有不少人以当年的高句丽为榜样,希望可以建立一个横跨辽东的大帝国。有上面这种想法的人数并不在少数,甚至连一些高丽大臣也都十分赞同这种想法,这也使得高丽上下都陷入到某种不可名状的狂热之中,哪怕王亨这个高丽国王,也不可能逆势而为。李植当然知道王亨的难处,这让他也是叹息一声,其实这次王亨亲自来到保州城,也是被高丽这种狂热的大势给挟裹了,所以他不想来也得来,可以说他现在已经失去了对高丽的掌控,只能任由这种狂热将高丽带到不可知的境地之中。“既然如此,我也没什么话可说了,王上你要多多保重,日后若有机会的话,我肯定会回来探望你的”李植当下向对方再次告辞,而王亨也没有挽留,最后甚至亲自送他出城离开。第七百四十六章 惨败李植走了,不但离开了保州,而且还彻底的离开了高丽,因为高丽不听大宋的劝阻,一心想要出兵攻打辽国,想要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鸭绿江西侧,这让大宋也十分不满,为此不但收回了对高丽的援助,更是撤回驻派的使节。不过就算是这样,依然没能打消高丽的决心,事实上就像李植观察到的那样,整个高丽已经陷入到一种狂热之中,作为一个小国,他们一直生活在辽国的阴影之下,时刻担心辽军杀来灭掉他们的国家,屠杀他们的人民,事实上辽国曾经不止一次的杀进高丽,无数高丽人惨死在辽人的铁蹄之下。但是现在他们不但打败了辽军,而且还收复了丢失的土地,特别是那个关于辽国衰落的传言,更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甚至重现当年高句丽荣耀的机会。外人可能很难理解高丽人的这种狂热,但其实舍身处地的想一想,高丽人就像是一个平时受尽欺负的小个子,但忽然有一天,欺负他的那个大个子生病了,而且还被他轻易的打败了,这肯定会让小个子无比自信,以前积累的怨恨一下子全都爆发出来,自然要加倍的报复,把之前受到的屈辱全都还回来。就在李植离开的第三天,随着高丽国王王亨的一声令下,十万高丽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越过鸭绿江,杀向辽国王京之一的东京,这里曾经爆发过大延琳之乱,导致整个城池毁于战火之中,后来虽然经过重建,但依然人口稀少,驻军也被抽调了许多,所以高丽人认为他们可以轻易的打下东京。然而现实却是十分残酷的,就在高丽人的大军刚杀到东京城下,却没想到本来驻军不多的东京城忽然杀出数万契丹铁骑,一个冲锋就将高丽人的大军杀的七零八落,随后十万高丽人被契丹铁骑按在地上摩擦,最后能逃回江东的甚至不足三千,毕竟不是所有渡过鸭绿江的军队都能与后世的志愿军相比。高丽人败的实在太快了,除了他们轻敌之外,辽军的突袭也占了很大的便宜,这主要是高丽人根本没想到辽国东京城中竟然驻扎着这么多骑兵,按照以前他们得到的情况,东京城中只有五千驻军,所以他们以二十倍的兵力攻打东京,还是十分有把握的。然而这一切来的实在太突然了,对于高丽这种小国来说,十万大军几乎是倾尽了全国之力,结果却一朝丧尽,更让高丽人胆寒的是,辽军灭掉他们的大军后,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沿着浮桥渡过鸭绿江,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收复了丢失的江东六州。本来呆在保州的王亨也飞快的向后方逃窜,可怜高丽人打下保州没几年,甚至在手里还没有捂热,结果又给还回去了,而且辽军的脚步并没有在保州等地停下,反而追着王亨这帮高丽君臣一路烧杀,一个月后终于杀到高丽首都开京城下。开京作为高丽的首都,早在王亨的父亲王询在位时,也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契丹高丽战争爆发时,开京就曾经被辽军攻破,说来也有些奇葩,开京作为高丽的都城,但在以前竟然没有城墙,所以面对辽军也根本没办法防守,结果被辽军轻易杀入,整个开京也陷入到一片战火之中,最后契丹人将开京抢掠之后又放了一场大火,这才班师回朝。有了上次的教训,所以高丽人在重建开京之时,特意为开京建造了厚重的城墙,所以当这次辽军杀到开京城下时,竟然被高丽人暂时挡在城下,毕竟高丽人的精锐虽然死在了辽国东京城下,但国都还驻扎着不少的军队,这些驻军凭借着高大的城墙,辽军又都是不擅长攻城的骑兵,一时间自然难以打下这里。如果放在以前,辽军可能不会在高丽这里耽误太长的时间,毕竟高丽这里并没有占领的价值,而且他们杀到开京时,后方的战线已经拉的很久,如果有高丽人在背后捣乱,很可能破坏他们的补给线,所以上次辽军攻打开京时,也只是抢掠一番就离开了,甚至他们在高丽西京遇到顽强的抵抗时,也直接绕过西京而走,这也能发挥契丹铁骑最大的优势。不过这次辽军却似乎铁了心的要打下开京,甚至灭掉高丽,所以面对高丽人的反抗,辽军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对开京城展开了更加猛烈的攻击,而高丽人也知道自己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所以防守的也十分坚决,双方一时间竟然僵持下来。东京汴梁,当赵祯把辽军攻入高丽的消息告诉李璋时,李璋也露出惊讶的表情,不是惊讶高丽战败,事实上早在高丽决定出兵之前,他们就已经预料到高丽惨败的结局,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辽国再怎么衰弱,也不是高丽这种小国应该觊觎的,只不过高丽人被胜利冲晕了头脑,甚至有种夜郎自大的感觉,以为辽国不过如此,结果送上了十万大军的人头。只不过李璋没想到辽军会一直杀到开京城下,而且还一副不破开京誓不还的架势,这可就有些让人意外了,毕竟辽国现在的情况也有些不太好,内部更是一直没有稳定下来,现在出兵与高丽死磕,就算是赢了,恐怕也要消耗不小的实力。“表哥,高丽的事我和吕相他们商量了一下,最后一致认为辽国很可能感觉到四周的危机,所以想要先解决掉高丽,这样才能专心的应对咱们的威胁。”赵祯这时开口道。“很有可能,辽国的西边与南边都是咱们的大军,北边的女真人也不省心,相比之下,只有东边的高丽人最容易对付,如果他们灭掉了高丽人,也就少了一个威胁。”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恍然的表情道。“那咱们要不要帮高丽一把”赵祯当下开口问道,虽然高丽之前不听他们的劝告,但它对大宋还有用,如果现在看着高丽被灭,并不符合大宋的利益。第七百四十七章 高昌危急高丽开京被围,眼看着高丽就要陷入到灭国的境地,不过最终赵祯还是决定派出海军前去高丽,并不是为了救援,事实上因为消息的延时性,开京被围的消息传到京城,赵祯再做出决定通知海军出兵,这一来一回就得好几个月,天知道开京还能不能守住不过就算是高丽被灭,高丽人也不可能全都死光,赵祯派出海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收拢一些高丽人,主要是一些逃亡的高丽贵族,只要有这些人在手,就能组织起高丽人的反抗,到时如果辽军真的呆在高丽不走的话,那就让他们尝一尝陷入人民汪洋战争中的感觉。也就在辽军攻打高丽的同时,党项那边终于有了消息,确切的说应该是高昌回纥那边终于有了消息,不过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高昌回纥的使节是来向大宋求救的。“陛下,党项无端杀入我国,烧我城池,杀我百姓,导致整个高昌哀鸿遍野,还请陛下派出援军救救我高昌”大殿之上,高昌使节痛斥着党项人的残暴,说到最后甚至连眼泪都下来了。李璋这时也在大殿中,看着这位高昌使节也不由得叹了口气,眼前这位使节据说是高昌的王太子,就在三个月前,也就是大宋发现李元昊放弃镇州后的一个月后,党项大军忽然杀进高昌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短短数日就攻破数座高昌城池,并且包围了高昌的国都。面对这种灭国之危,高昌王也立刻派出自己的儿子向大宋求援,不过他应该也知道,大宋距离高昌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几乎不太可能派军队前去,甚至就算是大宋真的派出军队,等到大宋赶到时,恐怕高昌都已经亡国了,所以他才把自己的王太子派来,这样就算是高昌亡国,也能留下一条血脉,说不定日后还有重建高昌的机会。赵祯这时也接过高昌的国书,当下仔细的看了一遍,随后递给了旁边的李璋这才开口道:“高昌的遭遇朕也倍感心痛,不过这件事不是朕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你们远道而来,朕安排人带你们先去驿馆休息,等我与各位爱卿们商议一下再做决定”赵祯的话十分委婉,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不过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让大宋出兵跑到高昌回纥那么远的地方根本不现实,所以最终肯定会拒绝,但这种拒绝的话不能由赵祯来说,到时肯定会派大臣通知这位高昌的王太子。听到赵祯的回答,这位年轻的王太子也露出黯然的表情,不过他也知道大宋没有直接拒绝已经算是不错了,于是只能跟着赵祯安排的人离开。等到高昌的使节离开后,赵祯这才面色凝重的看了看殿中的大臣道:“各位爱卿都有何看法”“启禀陛下,臣以为出兵肯定不行,但除了出兵外,却还有其它的办法可以扼制党项人在西域的扩张”这时只见韩琦第一个站出来道。“哦有何办法”赵祯坐直身子问道。“启禀陛下,西域小国众多,之前也多向咱们朝贡,现在党项入侵,陛下可以派使节联络这些小国,如果能让他们联合起来出兵的话,就算打不过党项,也能大大消耗党项的实力”韩琦当下十分自信的开口道。“此计可行,昔日有班超三十六骑安抚西域,而且当时西域各国对汉朝并不怎么友好,而现在我大宋却与西域各国交好,只要使节能说动其它各国,让他们联合出兵也许并非不可能”这时立刻有人出言赞同道。赵祯听到这里也颇为心动,不过他还是扭头看向旁边沉思的李璋开口询问道:“定北侯你觉得如何”李璋这时也抬起头来回答道:“派出使节倒是个好办法,不过我担心西域各国不太容易说动,毕竟他们彼此间也有不小的矛盾,另外我觉得党项的目标也许不是高昌”李璋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凝重的表情。“不是高昌”赵祯和大殿中的群臣听到这里也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不错,高昌使节离开高昌之时,党项只是围住了他们的国都,但暂时还没有攻城,而且他们离开这么久了,谁也不知道党项接下来的行动,另外最重要的是,高昌回纥离咱们还是太近了,特别是自从咱们的大军已经收复了原来的玉门关,而只要出了关,再往西就是高昌回纥,如果党项真的占据了高昌,那么用不了几年,他就又要面对咱们大宋的军队了”李璋当即将自己的猜测讲了出来道。“这个”赵祯听到李璋的分析也露出沉思的表情,前面只是李璋的推测,但后面却是基于事实的分析,李元昊之所以放弃镇州,就是不肯与大宋正面硬扛,所以早在之前他和李璋就断定,李元昊肯定会跑的远远的,现在对方却出乎意料的攻打高昌,这的确是离大宋太近了一些。“那依定北侯之见,党项又为何攻打高昌”韩琦这时也沉思了片刻再次开口问道,李元昊既然选择了逃亡,必定要尽量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