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这些奏折虽然重要,但完全可以交给大臣们自己处理,赵祯只需要掌控全局就行了,这样他身上的担子也就轻多了。赵祯也知道李璋是为自己着想,而且这段时间他事事亲为,也的确感觉有些吃不消,所以这时也顺势点头道:“我明白了,来人,把这些奏折送往政事堂,由韩琦他们酌情处理”吕夷简死后,晏殊也只是个过渡,所以在去年时,他就卸任宰相之职,只是这次接任宰相之位的却是颇为年轻的韩琦,其实说起来韩琦和李璋也都不再年轻了,只是相比较而言,他在官场上的资历还是有些浅,年纪也不大,但赵祯却破格提拔他成为大宋的宰相,因为他觉得大宋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变时期,必须要由一个精力充沛、思想开明的人来帮助自己,于是赵祯就选择了韩琦。随着赵祯的吩咐,内侍立刻将书案上的奏折抱了下去,当然还有一些极其重要的奏折留下,这些也只有赵祯才能处理,不过相比之前堆积如山的样子,这些奏折却根本微不足道。“表哥你跟我来,侧殿那边有这次的战略计划,你快帮我看看”赵祯当下再次拉着李璋就往侧殿走,那里有沙盘,而这次攻打辽国的战略也早就制定好了,当然战场上肯定由曹俣这次人自己发挥,但主要框架却还是不变的。李璋跟着赵祯来到侧殿的沙盘前,只见其中一幅辽国地图上,已经用小旗子标示出两条出兵的路线,起点分别是镇州和古北口,而且上面还标注着兵员数量、行军路线等等。“表哥你看,这次主将是曹俣的大军,但先发动进攻的却是狄青的骑兵,他们将从镇州沿着驴胴河向东,以最快的速度威胁辽国上京,若是辽军组织兵力阻拦,曹俣立刻就会从古北口杀出,如果对方不阻拦,那狄青就会转头攻打饶州,饶州是中京与上京之间的交通要道,只要占据了这里,就能切断中京与上京的联系,从而使得中京没有退路”赵祯兴致勃勃的给李璋讲起整个战略计划,当然计划虽好,但肯定存在变数,所以对每个变数也有应对的计划,这也使得整个战略计划十分庞大,但赵祯却讲的十分认真。李璋并不是武将,对兵法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他就算听完整个战略计划,恐怕也提不出什么建议,而且整个计划早就制定好了,大军随时都可能出征,这时也不可能再改变计划,所以在攻打辽国这件事上,李璋也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但李璋依然听的很认真,因为他知道赵祯并不需要他提什么建议,而是需要自己参与进来,为他分担一些压力就足够了。第七百六十章 狄青出兵秋风萧索,牛羊正肥,往常这个时节,草原上的牧人也都日夜劳作的储存着牧草,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然而现在的草原上却是空无一人,半人高的牧草间却见不到半只羊,甚至连草原狼也似乎察觉到了危险,早早的逃离了这片草原。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支骑兵从西方飞奔而来,震得草原大地也是一阵颤抖,狄青骑在马上一边赶路一边发布着命令,不断有探马被派出,同时也不断的有探马回来禀报,他们就像是大军的耳目一样,能将周围的环境看的清清楚楚。“报前方十里的卜部高山部驻地已经空无一人,周围也没有发现任何敌情”只见一员探马飞奔而来,随后在马上向狄青抱拳禀报道。“再探再报”狄青十分沉稳的命令道,探马听后答应一声,随即换马再次飞奔而去。看着前方空荡荡的草原,狄青脸上也露出沉思的神色,这里本来是卜部的地盘,而卜部之前本来归顺了李元昊,后来李元昊逃了,卜部又转投他们的老东家辽国,只是卜部离镇州太近,所以平时他们与大宋也是不清不楚的,这次狄青出兵,卜部也提前提到消息,现在狄青往东跑了上百里,却连一个卜部的人都没有见过。“这帮奸滑鬼跑的倒是挺快”狄青最后感叹一声,随后再次催促大军加快速度前进,因为前面还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敌烈八部,相比卜部这种墙头草,敌烈八部才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敌人。三天之后,狄青他们终于杀到敌烈八部的地盘,这里距离镇州已经相当的遥远,而敌烈八部之前虽然也听到一些风声,但却不知道大宋出兵的日期,再加上草原消息闭塞,所以他们也只能从卜部人的异常举动那里推测大宋那边的活动。这次卜部各个部族忽然撤出原来的领地,身为他们的老对手,敌烈八部自然也得到了消息,甚至他们也推测出宋军可能出兵了,但这也只是推测,而且现在又是草原最为繁忙的时节,他们要抓住这个时间让牛羊贴膘,而且还要储存草料,所以有些短视的部落根本不愿意将族人召集起来。不过敌烈八部毕竟还是做了准备,所以当狄青的骑兵杀到时,他们也立刻派出一支上万人的骑兵迎敌,然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狄青的骑兵都处于碾压般的优势,特别是狄青早就把草原人的战法研究透,因此仅仅一个冲锋,敌烈八部的骑兵就被冲的七零八落。随着敌烈骑兵的惨败,大宋骑兵也在狄青的指挥下杀进敌烈部,一时间敌烈八部也陷入到一片战火之中,狄青这次出来根本没有带太多的补给,因为他早就制定了就食于敌的战略,换句话说,所有物资都需要靠他们从草原人手中去抢。虽然看起来狄青的计划十分残忍,但这就是战争残酷的一面,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深入漠北,歼灭匈奴主力,后勤根本跟不上,所以他手下的大军也同样是“就食于敌”,这短短的四个字背后,却是无尽的血腥,不过这也是草原人的报应,因为在草原人看来,中原同样是他们的粮仓,现在狄青只不过是从他们身上收回了一点利息罢了。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在后世的机械动力没有出现之前,骑兵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动部队,而狄青更是将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短短五天之内,他就将敌烈八部彻底歼灭,剩下的敌烈部落也纷纷逃窜,再也无法对大宋形成威胁。灭掉了敌烈八部后,狄青立刻挥军杀向辽国上京,而这时辽国也早就得知狄青出兵的消息,而且他们在上京周围也布置了几道防线,但如果不增兵的话,恐怕这几条防线也很难挡住狄青的骑兵。中京城大辽皇宫,耶律宗真坐在龙椅之上,下面的文武百官也都排列开来,只不过现在整个大殿的气氛也十分压抑,宋军已经杀过来了,而且马上就要威胁上京,虽然上京不及中京重要,但那里毕竟是契丹人的起源之地,如果丢失了那里,将会对辽国造成极其沉重的打击。“陛下,臣以为狄青部只是辅助,对方的真正目标也绝不是上京,现在应该将更多的兵力集中在安乐城一线,防止宋军从古北口杀出”最后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大臣站出来打破了殿中的沉默道,此人正是耶律仁先,仅仅几年时间,他也越发的苍老了。“可万一狄青部真的攻打上京呢,如果上京有失,那将我契丹的颜面置于何地”这时有人站出来反对道,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此人正是耶律宗真的弟弟耶律重元,当年萧耨斤想要废掉耶律宗真立耶律重元为帝,不过耶律重元与耶律宗真一向感情深厚,所以后来萧耨斤被贬后,耶律重元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极受耶律宗真的信任。耶律重元的话也代表了许多契丹贵族的看法,对于契丹人来说,上京对他们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所以绝不能有失,而狄青的大军来势汹汹,上京那边却只有两万守军,这让他们也没有信心挡住狄青,所以他们现在也在商议是否要向上京增兵“可我大辽的兵力有限,若是向上京增兵,古北口的宋军肯定会迅速攻打安乐城,而安乐城则是中京的门户,若是安乐城有失,宋军直接杀到中京城下,到时我大辽就要面对灭国之危了”耶律仁先这时有些痛心疾首的再次道。安乐城位于古北口以北,双方距离并不远,自从大宋打下燕云后,安乐城就成为辽国抵抗宋军的最前线,那里也驻扎着辽军的主力大军,如果要向上京增兵,只能从安乐城调兵,而对面的曹俣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第七百六十一章 女真人的隐患马蹄飞扬,耶律仁先率领着一支骑兵一路飞奔,前面就是安乐城,也就是辽国对抗大宋的第一道,也是最为坚固的防线,那里驻扎着五万精兵,看起来好像数量不多,但其实这已经汇聚了整个辽国的精锐,如果连他们也挡不住宋军的话,那辽国就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中京城了。不过骑在马上的耶律仁先这时却是一脸的愁容,他将亲自去安乐城主持大局,这也是之前耶律宗真亲自做出的决定,但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耶律宗真还做出另外一个决定,那就是派兵增援上京,防止狄青的大军真的攻打上京。本来辽国已经无兵可派,但耶律宗真最后却决定,从北方调集一部分女真人前去上京增援,这几年他们对女真人也以安抚为主,使得女真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时常叛乱,愿意归顺辽国的女真人也增加了不少。表面上看,似乎女真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让辽国上下都为之头疼,但耶律仁先却深知,辽人对女真人的歧视却是刻在骨子里的,特别是契丹人更是将自己视为高人一等,平时连汉人都看不起,至于女真人更是被他们当成两条腿的牲口,这种歧视绝不是短短几年就能消除的。更加让耶律仁先担心的是,上京那边是契丹老旧贵族最集中的地方,这帮人更加的顽固不化,如果女真大军去了那里,说不定会与当地的契丹贵族发生冲突,毕竟女真人虽然落后原始,但也导致他们极其的野蛮,遇到事情只会用拳头解决,如果他们真的与当地的契丹贵族发生冲突,说不定狄青还没有打过去,上京自己就先乱起来了。也正是考虑到上面的原因,所以耶律仁先坚决反对增援上京,特别是女真人这种不稳定的因素,派他们去上京还不如不派,但是耶律重元等人却十分支持这种“两全其美”的决定,他们认为派女真人即可以增援上京,又能让借宋军之手消耗女真人的实力,而耶律宗真最终还是听从了耶律重元等人的建议,这让耶律仁先也十分失落。“大王可是在担心上京”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旁边一个中年将领提马来到耶律仁先旁边问道,耶律仁先现任北院大王,掌握辽国军政大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极其的尊贵,当然这也是他应得的。“不错,伯仁你曾经在北边驻守多年,比我更熟悉女真人,以你之见,女真人若是去了上京那种地方,会不会与那帮顽固的家伙起冲突”耶律仁先抬头看到身边的中年人,当下也是叹了口气问道。这个中年人名叫萧惠,字伯仁,契丹名叫脱古思,也是军中的一员猛将,曾经大破高丽,平定过女真人的叛乱,特别是他之前曾经在北边镇守多年,对女真人最是熟悉不过,所以耶律仁先这时也想听听他的意见。只见萧惠这时沉思了片刻,随后这才慎重的道:“我也不敢保证一定会起冲突,但女真人野蛮,上京的贵族又极其顽固,他们这两帮人若是碰在一起,发生冲突的可能实在太大了”萧惠算是契丹人中少有智将,据说他从小受儒家教育,言行举止都与汉人无异,而他在军中任职时,也一向喜欢用计谋而不是显示个人的勇武,所以他也十分受耶律仁先的重视。听到萧惠的这一番话,耶律仁先也不由得更加担忧了,不过这时只见萧惠迟疑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依末将看来,狄青部真正的目标恐怕并不是上京”“哦为何”耶律仁先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表情向萧惠问道。“上京虽然不及中京,但也是有名的坚城,城墙十分的高大坚固,狄青部孤军深入,行军速度极快,显然带的全都是骑兵,就算宋军擅长守城也擅长攻城,但用骑兵攻打上京这种坚城显然十分不智,而狄青此人虽然年轻,但我曾经研究过这个人的用兵,发现他用兵老道、深谋远虑,绝非莽撞之辈,所以我觉得他应该不可能率领着几万骑兵与上京硬碰硬”萧惠当下将自己的判断讲了出来道。耶律仁先听后也感觉有道理,如果狄青的目标不是上京,那么剩下的目标也不多了,而他这时忽然想到了什么,当下猛然一拍脑门道:“糟糕,如果狄青的目标不是上京,那他的目标很可能饶州,那里是中京与上京的必经之路,如果宋军占据了那里,就相当于切断了两京的联系”“饶州宋军会那么大胆”萧惠虽然机敏,但听到耶律仁先的判断还是有些不敢相依的问道,因为饶州位于中京与上京之间,可以说是辽国腹心的腹心,如果狄青攻打那里,可能会面临上京与中京两面夹击,到时狄青部的几万人恐怕想逃都没地方逃了。“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若是狄青占据了饶州,后方必定动荡,曹俣的大军又随时可能杀过来,哪怕安乐城也未必能挡住对方的大军,如果安乐城有失,到时就是宋军从两个方向夹击中京了”耶律仁先十分不安的道。说着耶律仁先立刻让人准备纸笔,然后他伏在马鞍上给耶律宗真写信警示,告诉对方狄青可能攻打饶州的事,毕竟他现在必须尽快的赶往安乐城,根本没办法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