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毕业的将领,他们更是经过多年的忠君爱国教育,所以他们对赵祯的前来也表现的更加狂热。“杀杀杀”随着旭日东升,新一轮的进攻再次开始,前几日宋军已经杀进安乐城,并且建立了稳固了据点,这几天主要就是尽量的将据点向外扩张,不过辽军的抵抗也十分顽强,所以据点向外扩张的速度也是极慢。不过昨天赵祯御驾亲征的消息传来,却让整个大军士气狂热,再加上赵祯这次也运来了不少的物资,更让军中物资充足,所以昨天取得的战果也是极大,现在安乐城将近三分之一的地区已经落入到宋军手中,如果今天表现好的话,说不定能彻底的拿下安乐城。李璋骑在马上立在曹俣的身边,他就是赵祯派来的使者,赵祯身为皇帝不能亲临军阵,但李璋却没有这个限制,所以他就主动要求亲自来到军中,打算亲眼见证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轰隆隆”随着进攻的开始,安乐城中也发出一阵阵的爆破声,那是宋军在利用火药炸开辽军的防线,另外还有像爆豆子似的射击声,以及手雷的爆炸声,可以说如果现在闭上眼睛的话,肯定会以为这是一场热武器为主的战争,然而事实上火器虽然在宋军中大为应用,但战场上的主力依然是冷兵器。“报城西辽军防线攻破,许将军已经率军杀入安乐城的中心街区”战争刚刚开始,只见就有传令兵飞速前来禀报道。曹俣听到这里也是面露喜色,城西是辽军防守的重点,那里是安乐城的物资集中地,只要占据了那里,辽军就相当于失去了补给,而安乐城也相当于破了一半。随着城西被破,接下来的好消息就像是碰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件接一件的好消息传来,城中辽军的防线接连被破,而辽军也只能收缩再收缩,眼看着安乐城就要被破。“报安乐城北门被打开,辽军似乎要准备撤退”正在这时,忽然又有探马前来禀报道,曹俣将大军集中在南门,另外东西两门也布置了兵力牵制,但却唯独放过了北门,这也就是兵法上的“围三阙一”。不过背后虽然没有布置兵力,但曹俣却没有放过那里,而是布置了许多的探马盯着,现在听到北门打开,这让他也立刻吩咐道:“传令呼延将军命他的骑兵做好准备,只要敌军出兵,立即展开拦截”早在几天之前,曹俣就命令呼延守信率领一支骑兵埋伏在北门外,主要就是防止对方撤离安乐城,现在总算是用上了。随着命令的发出,曹俣这时也变得十分兴奋,这段时间他的压力也是极大,身为攻辽的主力,他却一直被堵在安乐城下,相比之下,只是辅助的狄青却率领大军深入辽境,现在甚至已经打到上京,再加上赵祯更是御驾亲征,现在就在他的背后,如果他再拿不出什么战果的话,那他这个主将也实在太窝囊了。“曹兄,耶律仁先是个人才,如果能活捉就更好了”这时李璋也笑着开口道,当年他就想招降耶律仁先,只可惜对方却拒绝了,现在如果能活捉对方,也许还有一线希望。“放心,我已经命令手下将士尽量活捉耶律仁先了,不过打仗时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果他倒霉死于乱军之中的话,那就没办法了。”曹俣说到最后也是一摊手道,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哪怕他这个主将也无法完全把握。“这点我知道,只要尽力而为就行”李璋听后也点了点头道,他对战场也不陌生,所以自然也不会强求,比如万一耶律仁先城破时以身殉国的话,恐怕也只有大罗金仙才能救对方。与此同时,安乐城中北门方向的一座高楼上,耶律仁先看着城中处处的烽火,整个人也是面如死灰,虽然他早就预料到安乐城恐怕守不住,但却没想到陷落的这么快,本来他打算如果能将安乐城守上一两个月,那么将大大拖慢宋军的进攻速度,到时哪怕对方杀到中京城下,但那时寒冬将至,恐怕宋军也坚持不了多久。但是让耶律仁先没想到的是,安乐城仅仅二十天就被攻破了,根据以往的天气,就算第一场雪想要下来,恐怕也要等上一个半月,只是中京城真的能坚持一个半月吗“将军,趁着现在宋军还没有封锁北门,咱们快点撤退吧,再晚可就来不及了”正在这时,只见萧惠上前劝道,安乐城打到现在,他们已经用尽了所有办法,奈何宋军的攻势太猛,现在他们也只剩下撤军这一条路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城破下一队又一队的宋军杀进安乐城,而城中的辽军也只能不停的往后退,现在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地区的控制,站在高楼上的耶律仁先看着越来越不利的战局,最终长叹一声下令道:“全军听令,撤出城外”看到耶律仁先终于下令撤退,旁边的萧惠也不由得松了口气,当即他也立刻将命令传达下去,事实上现在辽军也到了极限,如果耶律仁先再不下令撤退的话,恐怕他们就要立刻哗变了。与此同时,呼延守信率领着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埋伏在安乐城北,他们已经在这里埋伏几天了,其它三面城门都有大军把守,所以辽军如果要撤退的话,肯定会从北门离开,而到时就是他们立功的机会了。“报城中辽军已经坚守不住,随时都可能撤退”这时又有探马飞奔而来禀报道,他们埋伏的这段时间,也一直与曹俣那边保持着联络,使得他们能够时刻的关注城中的动向。“很好”呼延守信听到这里也更加兴奋,同时命令所有将士上马,只要辽军从北门中杀出,他们立刻就出兵拦截,以辽军现在的情况,恐怕一个冲锋就能将对方杀散,到时这些辽军就只能任由他们屠戮了。想到这里,呼延守信也感觉胸中的热血在燃烧,说起来这次攻打辽国由曹俣担任主将,他与曹俣是好友,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在功劳上比曹俣差一些,但心中还是有些不甘,毕竟两人本来是同辈,而且他自问领兵打仗的本事也不比曹俣,但就是际遇差一些。不过这次攻辽之战他虽然不是主将,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他这次表现出色的话,日后说不定还有超过曹俣的一天,所以他现在也是憋着一股劲,曹俣也照顾他,虽然没把他放在攻城战上,但拦截辽军的后路却是个立大功的机会,如果他能一举将耶律仁先生擒活捉的话,那也是大功一件。“门开了”旁边有人忽然惊喜的大叫一声,呼延守信听到这里也立刻举起望远镜,只见安乐城的北门果然被打开,说起来之前辽军为了防止宋军炸城门,所以把四面城门都封死了,但只要把城门洞中的土石搬开,依然可以把城门打开。只见安乐城的北门这时也缓缓的打开,呼延守信这时也腰刀抽了出来,并且高高举在头顶,只要他一声令下,全军就立刻杀出。不过让呼延守信没想到的是,随着城门打开,的确有一帮人冲了出来,但这帮人却根本没有穿铠甲,更没有拿武器,反而一个个携儿带女背着大包袱,一看就知道是城中逃出来的平民百姓。“糟糕,难道耶律仁先要用平民开路”呼延守信看着冲出来的平民也不由得皱起眉头,如果耶律仁先以平民开路,再将大军混杂在平民之中,到时他们如果杀出来,肯定会误伤许多的平民,虽然战争中误伤平民是难免的,而且对方还是辽人,但现在冲出的平民实在太多了,如果他真的不管不顾的冲出去,恐怕这帮平民还不知道会死伤多少当然最关键的是,皇帝赵祯可就在他们身后,而且赵祯可不是一个人来的,另外还带着文武百官随行,如果呼延守信杀了太多的平民,这种消息肯定会传到后方,到时那帮大臣一个奏折下去,自己就可能倒霉,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功过相抵,而且在履历上也有了污点。想到这里,呼延守信也露出犹豫的表情,其实自己的前程倒是次要的,关键是他也不忍心对这么多平民下手,特别是安乐城靠近燕云,这里本来就住着大批的汉人,以前还有不少汉人甘心拥护辽国,但随着大宋的强盛,现在辽国的汉人也开始心向大宋,甚至还有不少人主动为他们提供情报。就在呼延守信纠结之时,忽然只听手下有人忽然开口道:“将军,有些不对劲啊,怎么出来的都是平民”呼延守信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即也仔细打量着城门中涌出的平民,结果真的如手下所说,现在出来的平民已经不少了,但辽军却没有见到半个,如果再任由平民逃离城门,到时辽军想要混杂在平民就不可能了。“这就奇怪了,耶律仁先这是打什么主意”呼延守信看到这里也不由得皱紧眉头自语道,不过这时他也有种不好的预感,耶律仁足智多谋,面对这样的对手他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报大事不好,辽军从西城门中杀出,已经冲破城外兄弟的封锁,现在向西逃窜而去”就在这时,只见一个探马飞奔而来大声禀报道。“糟糕,中计了”呼延守信听到这里也是大叫一声,随即命令全军向西门杀出,西门那边虽然也有宋军把守,但数量并不多,毕竟主攻方向在南门,而且现在城破了,西门那边的防守肯定会松懈,自然抵挡不住辽军。甚至呼延守信也立刻猜到,耶律仁先很可能早就猜到他们会在北门外埋伏,所以才放出平民吸引他们的目光,然后自己率领辽军出乎意料的从西门中杀出,一下子将他们的计划全都打乱了。想到这里,呼延守信也不由得气的狠抽自己的战马,拼命督促手下加快速度,不过北门与西门之间也有不近的距离,等到他们杀到西城门时,却只见这里驻守的宋军防线已经被冲破,辽军也已经逃出去好远,现在只能看见对方的马屁股。“追”呼延守信不甘心失败,当即再次下令追击,辽军虽然冲破了防线,但他们这支败军肯定士气尽丧,而且连日的厮杀也让辽军得不到有效的休息,所以只要他们能追上,肯定能将辽军咬下一块肉来。事实上呼延守信的判断也十分正确,辽军虽然逃出去很远,但他们的马匹似乎十分疲惫,逃跑的速度也不快,眼看着呼延守信的骑兵越追越近,一场残酷的追击战也即将爆发。第七百六十六章 旧事重提安乐城破,曹俣的大军立刻扑向中京,而李璋也随同大军一同前进,同时他也亲自写了战报送给后面的赵祯,虽然赵祯不能亲临战阵,但看看战报过过眼瘾也不错。不过最让李璋感兴趣的,却是这次战争的最后,耶律仁先竟然被抓了,而且还是被呼延守信亲自抓回来了,这实在是个意外之喜,虽然李璋一直想要活捉耶律仁先,但以对方的智谋,想要活捉他的希望也实在太小了,却没想到最后竟然成功了。其实耶律仁先本来已经逃出城外,但是呼延守信的骑兵马快,当他们追上去时,辽军也立刻分出一支骑兵断后,其实这支骑兵就相当于敢死队,他们留下来就没打算回去,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支断后的骑兵竟然由耶律仁先亲自率领,结果前面的辽军逃了,耶律仁先却被活捉了。李璋随同大军赶往中京,不过他并没有与曹俣同行,而是跟着后方的辎重队,这些物资比较笨重,速度也快不起来,同时又十分的重要,所以两侧也重兵随行,安全肯定没有任何问题。李璋提马快走几步,很快就跟上了一辆特制的囚车,说是囚车,其实就是一辆特制的马车,四周都用木板挡风,里面还铺着皮毛,而一个头发花白的男子坐在车中,眼睛似睁似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仁先兄这几日可休息好了”李璋来到囚车旁,对着车中的耶律仁先笑着问道,之前耶律仁先刚被俘虏时,李璋就想与他谈一谈,但耶律仁先精神却十分萎靡,也不愿意说话,而且据呼延守信时,耶律仁先之所以留下断后,似乎是有求死之心,所以李璋就给他几天时间冷静一下。听到李璋的声音,耶律仁先这才抬头看了他一眼道:“多谢定北侯的照顾”耶律仁先知道,以他的身份,被俘后就算不被杀,也要送到后方审问,到时肯定会受到不少的折磨,但现在他不但吃的好睡的好,而且还一直跟在军中,这肯定是李璋从中出力。“仁先兄不必客气,当年我说的话你应该还记得,只要仁先兄愿意,我大宋对仁先兄这样的人才肯定也十分重视”李璋当下笑呵呵的再次开口道。当初宋辽结盟,耶律仁先亲自担任使节,而李璋则被赵祯指派接待这位辽使,当时他就想要招揽耶律仁先,只不过却被对方拒绝了,现在他又旧事重提,毕竟他对耶律仁先也的确十分的欣赏。“恐怕要让定北侯失望了,在下自从兵败之时,就有了以死明志之心,只是没想到那位呼延将军没有杀我,只不过我身为辽人,绝对不会背叛陛下背叛契丹”耶律仁先这时却十分坚决的拒绝道。对于耶律仁先的拒绝,李璋也并不意外,只见他淡定的一笑道:“仁先兄你是个聪明人,而且又是辽国重臣,想必你对眼下的局势十分清楚,以你之见,现在的辽国还有翻身的可能吗”李璋的话一出口,耶律仁先也露出沉默的表情,事实上他很清楚现在的局势,安乐城这边已经集中了辽国大部分的精锐,然而还是没能挡住宋军,中京那边虽然也调集了大军,但在亲自感受到宋军的攻势之后,他却已经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