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先吃完就回了东屋看小五去了,就没听到这话。晚上,沈母和沈爹提起了这事,“小梦说的那个几层的木床可以问问,看能不能打张。”她觉得这个难度应该是不大,就是普通的木床多四个支架,再支起来一个床铺来。沈爹却陷入沉思,好一会,“孩他娘,我小时候听老太太们讲古,说是大户人家会修阁楼,用来藏宝贝,小闺女的意思是不是就是阁楼,只是她人不清楚,要是那样的话,找好人没准能弄。”沈母闻言上身支了起来,“真的”要是能弄那可太好了,沈母已经能想象了,隔出一层用来睡觉,屋里就能少放两张床,那样就可以用来放别的了。转而担心起钱来了,“咱能弄得起不。”不过好在最近一年多,家里没特别花钱的地方,她们两口子攒了笔。之前想打套家具的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可是弄个阁楼,沈母略没底儿。沈爹也不太懂,只能说,“回头我找人问问。”他也不懂啊。自从筒子楼给钥匙了,事范分到房子的都跑去看了,别的地方都满意。比如说厕所,以后冬天想上厕所不用去外头了,再也不会冻屁屁了。有电,家里只要一拉线就有亮,也不用点煤油灯了。最好的地儿是厂子会给统一安装煤气罐,以后炒菜做饭直接用燃气灶了。不过这个煤气罐可不像后世的煤气管道,它其实就是个铁罐子,里面装的是天然气,用没的需要去天然气厂自己灌。而且燃气灶也特别原始,是那种单灶,还不是自动打火的,需要火引子。就是把燃气阀门打开,然后把火柴点着放在灶上,燃气遇到火自然就着了。后世觉得这样引火有些危险,而且还存在漏气风险,已经没人用了,可是在五十年代初这已经很很先进的物件了。是家里如果有就能和别人显摆的那种。可是不足的地方就是太小。现在一家人往往是三代,十几口子有,七八口也多,还真是两三口人的少。这样就和沈家愁的一样了,怕住不开。所以沈爹去找一位工程师问一下阁楼的可行性,也给大家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这位工程师人家是见过大世面的,还在德国留过学。虽然学的是机械这块的,但是也比沈爹懂得多。沈爹为啥会认识这位呢,有些说来话长。之前来了苏联专家,沈梦鼓动她爹去偷学,沈爹真动了心思。可是没门道,他凑不上去。他不甘心,就在人家周围晃,算是走了狗屎运被这位工程师看上了,让他帮忙跑腿啥的,一来二去的,沈爹也算抱了个大腿。这位工程师看到沈爹挺好学的,平时没事也愿意指点他两下。沈爹这回有了“问题”自然就想到了这位有学问的李姓工程师。这位工程师也分了房子,他家里人也不少,有四个孩子呢,如果能弄阁楼的话岂不是更好。他以为是沈爹想出来的,心里觉得这人除了没上过多少学,心思倒是很是有几分巧思的。最后让沈爹先回去,他找学建筑的问问。后来就找到了专门能做阁楼的队伍。沈爹作为“发起人”自然有权力先弄,不过价格并不便宜,因为需要用到钢板。好在是在沈阳,钢铁不算缺,找找门路还是能弄到的。沈爹推了,他知道自己是哪个台面的人,咋有那么大脸在领导前先弄,这不是找别扭嘛。二一个也是钱不够。沈爹就和沈母商量,“那玩意是真好,听说弄好了,小孩子在上面蹦跶都没事,我问了,就是咱们上去睡都成。”沈爹记忆力不错,还把简图给沈母画了下来,比沈梦那个渣画手可好多了,“这边留个空,走楼梯。”如果沈梦看到这个图纸,肯定是要在心里喷的,太简陋了,一点美感都没有。沈母看了半天,“好确实好。”可是有些太贵了,“你现在一个月3700037,我是31000,一个月家里开销买粮食买油也得十五六,还不算买布买棉花,再遇到红白事,算上咱们手里的钱怕还得攒一年才够。”沈母虽然这么说,却是下定主意要修了,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这时候不修以后他们找谁去,这次人家给修也是看在人李工的面子了,“要不把房子卖了,反正咱们到时候要搬楼上住的。”沈爹第一感觉是反对,“不成。你不说要把房子租出去每月得钱么。”这房子可是他和孩他娘一点点攒钱买下的,为了这房子多少年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冷丁说要卖,沈爹哪里舍得。沈母叹口气,“我咋不想呢,厂子人员多了,好多人没房子住,肯定好租,先头小满不也租房子嘛,还一间偏房呢,一个月也要350035元呢,咱们这房子弄好了能租1000010块,都快够咱们家吃米的了,一个月10000,一年十二月就是120000,咱们房子买的时候还是旧币,差不多七八年就把房子钱弄出来了。”沈母捂着胸口,不能再算了,越算心越疼。沈爹这回下了决心,“那就别卖,怕卖了以后也不好买。我去二姐家借些。孩他娘,我可能要长工资,是李工和我说的,应该靠谱。”沈母听到涨工资很是高兴,“那就是一个月42500425元,那感情好。”沈爹趁着媳妇高兴,接着分析,“我觉得不用着急卖房子,我二姐那肯定能搭把手,特别是咱们家现在越过越好,姐夫也会大方的,缺的我再和爹说说,我把工资压他那儿,每个月发工资让他领了,爹也不会不答应的。就是以后家里的开销得靠你了。”沈母抱着沈爹,“放心,我能把家养好。”一激动,俩人啃上了。睡的香乎乎的小五觉得有点吵,皱了下小眉头又睡过去了。事情说定了,沈爹也不拖拉,先去的二姐家,听说他分了筒子楼,沈二姐替他高兴,二姐夫也觉得面上有光,这小舅子日子过好了,以后两家才能互相帮衬。他们家也分了筒子楼,只不过还在建,想搬楼得等明年了。二姐夫对这个阁楼很感兴趣,问的很是详细。沈爹想借200000200的,最后二姐夫让二姐多拿了100000100。杜老头那也很爽快,毕竟女婿都说了把工资抵给他,也不过是钱不凑手,倒一下。而且弄了女婿说的阁楼,娃们最受益,现在沈家可有两娃姓杜了。再有了杜老头的支援,沈爹赶紧把钱交了,排了号。先交钱人家才给买钢板,沈爹也不怕被骗,因为领导们已经开始弄了。他算头边的,那也得两个月之后了。手里钱还有余富,沈爹娘商量去趟陈家村,看能不能做双层床,还有饭桌子和凳子。之前家里是炕桌,搬楼上没法子用了。找了个休息的日子,沈爹又请了一天假,利用两天时间去了陈家村。还给陈小满带了封信。这边沈母也没闲着,楼暂时不能搬,但是也有事,安装煤气罐、煤气灶每户得派人盯着,然后在煤气罐上做标记,这个可不能混。其实就是用油漆做记号。还得和一层楼的住户见面开会,选出户长来。这人负责收电费、水费,平时也要管下一层楼的卫生,帮着调节一些小矛盾,任务还不少。后来选上的是工会的一位科长,也是个小领导。为什么要选户长,就拿电费来说,一层一个电表,知道什么概念不,就是谁家用电都走这个电表,人家电厂只收总数。所以得有个人负责把总电数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派到各家,从各家收上来钱交给科室。电费麻烦,水费倒是还好,没有水表,是按照人头来的,有个具体收费标准,多大岁数在哪个区间交的钱数也不一样,就像沈家小五他交的水费和杜勇肯定是不同的,毕竟用水量差异在那呢。至于卫生也是公共区卫生,比如厕所,这个得每家排日子打扫,还有就是厨房,也要保持干净,不能招老鼠。调节矛盾这活儿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公共区,就没法子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天长日久肯定会有摩擦,到时候户长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需要和稀泥。第41章 陈家村沈爹到了陈家村受到了热情招待,把陈小满的信给了陈叔。他也没时间虚道,就两天假。就和陈叔开门见山了,让帮忙找个能打家具的木匠。他没提小满告诉他们,她家里有个叔叔会木匠这事。到了这就听陈家安排,要求太多可不好。陈叔也知道时间紧,立马带他去找人。结果还真是那位陈家亲戚,所以给加了塞儿,立马给他做。陈叔给双方做了个介绍。沈爹把他画的图掏了出来,“您看看,这样的双层床能做么”陈木匠接过,“这有啥难的,底下不留空啊”这双层床不算稀奇,只不过现在人做床会有床腿,这个有些矮啊,坐在床上还得曲着腿。“这样就可以,实心的省得地脏了。”沈爹是被小闺女说服的。说留个小空隙,到时候扫帚进不去,长年累月全是脏东西。“那就没问题了。”陈木匠很是有信心。沈爹也没具体尺寸,只说了下要求,人家做木匠的心里有数呢。这床得能睡下两个大人,两层床之间不能太矮,人坐起来别嗑脑袋,其他的也不要雕花不要油漆,刷遍透明胶就成。现在的家具流行上朱色或者深色的大漆。有的还愿意找师傅在家具上画画,梅兰竹菊之类的。沈爹图意省事也是为了省钱,再加上小闺女也说了这个床和阁楼的楼梯最好是一个色,要不然一个小屋子好几个色,看的人眼花。沈爹深以为然。陈木匠还是第一回听这么个要求呢,不过这要求倒是方便他了,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两人睡的床一米八足够了,上下层之间一米二左右很合适。”不愧是老木匠,直接给了具体数据。沈爹闻言点头,“成。我想再做个饭桌,长方形的,一边能做三人的,再加八个小凳子,凳子不要大的,能收进桌子底下的。”家里七口人,可是以后老丈儿来呢,就是八个人,一边三个人就是六人,再加上长方形宽两头还能做俩人,正正好八个位置。以后过年一起吃饭也不用谁站着了。陈木匠点头表示没问题,进屋拿来个铅笔,把沈爹的要求记下来。沈爹越发觉得这人靠谱。扫了眼院子,看到两把做好的椅子,样式倒没啥新鲜的,但一看就知道结实。转头问陈叔,“陈叔,两根木头够做不”不够他还得花钱买木头,而且是现成的木头,不能买树了,虽然便宜,可是他等不起了。陈叔就笑,“咋不够呢,你是没看到你那树多大,用不完。”沈爹松口气,他的钱真心不多啊,之前买树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心思,他和孩他娘都没特意过来看。想到小闺女偷么和他说的碗架子和鞋柜,他觉得碗架子很有必要,家里现在用的碗架子太旧了,是孩他娘在旧货市场淘的,当时就差不多散架了,还是他修的呢。而且还特别占地方,要是搬到楼上继续用就很不合适了。至于鞋柜就算了,那玩意没啥用。沈爹又把碗架子加上了,把要求一说,就是扁点的。“您算算,我付个定金。”沈爹知道规矩,即使亲戚介绍,这定金也得给。陈木匠和陈叔都说算了,做好了再说。最后沈爹撂下2000020元跑了。回了陈家,陈叔又塞回来10000,“就是给定金给的也太多了。”“人家靠这吃饭的,我做的又多。”沈爹没带多少钱,所以也没问价,也知道陈叔在这不会坑他。他都想好了,只要差不离,他不讲价的,只要把东西给做实诚了。“他家里有地,就是平时靠这个补贴点家用。”陈叔给沈爹倒了杯热水,“要是附近的村民做个椅子啥的,给个两三百两三毛是常事儿。你这样一下子做这么多的少见,他能干一个多月,现在正是猫冬的时候,数九寒冬的也不能下地干活,正好让他好好给你做了。他说了等做好了你看成了再给1000010元就得了。”沈爹有些为难,“陈叔,人家是不是看你面子少要了。”陈叔摆手,“20000还不中,可以啦。你又不用他出木料,他出个手艺就挣这老些,可不少了。”这工钱比沈爹想的要少一半,这样沈爹又心活了,要不要再做个贴墙的扁柜子。家里倒是有木箱,可还是那话,占地方,要是弄个贴一面墙的柜子放衣服、被子啥的岂不是合适。陈叔还说了木头尽够呢。最后临走沈爹不但加了柜子还加了洗脸盆架子。最后这个沈爹之前觉得有小凳子也可以放脸盆嘛,不定非得做架子,现在想的却是两三百块两三毛工钱,不做对不起自己都。这要在城里,就是修个椅子啥的也得这个价,要不然家里的家具他咋会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