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说是会多买些布和棉花,再给他做身棉袄棉裤。沈梦有些好奇,其实就是八卦,就问苏元,“我姥爷和你说啥了,那么半天。”苏元脸红了,“没没啥,就问问我家里的事儿,还问我以后有啥打算,我说想去上学,杜爷爷觉得很好,我还说要给房租,他不肯收。”沈梦觉得有些无趣,不过不收房租也在她预料之内,估计老头年纪大了,也觉得孤独了,想给自己找个伴儿。苏元又偷偷看了眼沈梦,白嫩嫩的小脸思考的时候可爱。老爷子最后问了他个问题,“稀罕小丽还是小梦”第60章 蜂窝煤时间一晃就到了九月,沈伟、杨慧和黑丫背着书包上学了。上的自然是筒子楼附近的小学。就连杜勇、杜丽的学籍也都转过来了。沈梦没去,准备在家再养一年,明年直接报考二年级。要不是不想太出格,她都想再在家苟一年,然后直接上三年级。上小学对她来说,哪有在家随心所欲舒坦啊。她纯粹是因为懒没去上学,出乎意料,苏元也没去上学,而是和杜勇借了一年级的书在家自学。他说和沈梦学的更快,到时候和她一起报考二年级。沈梦觉得也成吧,反正她当小老师还挺有成就感的。因为这个沈梦还和杨慧她们商量了下,她和苏元还能干一年,明年就把小人书一分巴,个干个的了,因为到时候大家都要上学,没有专人负责了,还不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呢。到时候黑丫得的分红也能上三年小学了,也不算着急了。而且她也没没藏私,把她想出来先卖书再租书的办法告诉大家了。到时候众人分了书,完全可以在星期天找地儿继续干。苏元现在除了晚上回杜老爷子那儿,白天都是在沈家吃的,现在一个月会交5000五块钱伙食费。其中2000还是她们租书摊给交,剩下的3000自己交。他现在一个月还有1000的工资,也就说现在每个月他要掏腰包2000才能生活。沈梦就琢磨再给他想个来钱的道道。结果苏元也是这么想的,还主动找沈梦商量。“我发现咱们的一些小人书嗯不太受欢迎了,可以卖给我么”沈梦觉得苏元说的够含蓄的,她当然知道有些小人书被很多人租借过后,产生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如果能产生利润,这绝对是好事。沈梦答应的很痛苦,“可以啊,可以按照小人书的新旧程度按照不同价格卖给你,最便宜可以到原价的三折,如果六成新以上那就按半价,新小人书除外啊。”其他收购的小人书,除了太旧的,都是半价买的,这么些天它们还产生了价值,所以即使三折卖出去也不亏,卖的钱可以买新的小人书。因为不是她个人的生意,所以只能在商言商。苏元很同意,“可以,我准备买三十本先。”沈梦自然没异议,“明天我和杨慧她们说一声。”虽然因为杨慧她们上学了,不太参与租书摊具体的生意了,她完全可以自己拿主意,但是在没彻底分伙之前,沈梦觉得还是要告知的。“你买小人书干嘛”沈梦很是好奇。“我准备在城西设个点。其实那边孩子很有来钱道道,夏天能抓鸟捕鱼,冬天能凿冰窟窿,要是有租书摊肯定能做的不错。”这个计划苏元考虑了好久,觉得很可行。“可是现在你也不在城西住了啊。”沈梦真怕他把这撂了挑子,要知道现在这边就她俩了,还有个小娃娃小五。他要执意去城西,她这边就得黄。“我在城西有个朋友,我想和他合作,我搞小人书他出人,到时候得了利我们平分。”苏元这话让沈梦心里暗暗松口气。不过,“这人能相信么”毕竟涉及到钱。钱这王八蛋,它可以让亲如兄弟也反目成仇的,就是有这个魔力。苏元很有信心,“他比我大几岁,已经是城西那边的孩子头了。我刚到城西那边挨欺负,就是他帮的我。那边不止有小孩子打人,还有大人”沈梦皱着眉头,“还有大人专门去打小孩”莫不是个变态。苏元摇摇头,“不是打小孩像我这种没根的小孩流落到城西就会被人盯上,甚至会被卖掉。”沈梦倒吸口凉气,原来城西比她想象的更危险。“还好他接纳了我,也罩着我,我才能平平安安在城西待几个月。所以这次和他合作,他就是我也不后悔。”苏元又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主意是你想的,我能用么”沈梦无所谓摆摆手,“可以的,你随意。我都讲出来了还会拦着你们嘛。既然是这种情况就只能用人不疑了,就当报恩了。”沈梦在苏元这得了钱又买了新的小人书,难得的带动了一波销量。果然是双赢的好事。苏元也没冒进,他和他朋友讲好了,开始不分红,都用来买小人书。所以他卖一本小人书就又可以在沈梦这买两本。不到半个月,沈梦就拒绝出售了。她收书赶不上苏元买的速度了。不过因为她这大量的新小人书的涌入,业绩又达到了个新高峰。苏元那边书还是不够,没法子沈梦只能让他跑旧品回收站看看,她也没闲着,找慧慧她哥帮忙,继续介绍小人书藏友,她去买。苏元是带着面口袋去的,回来还真的弄到不少好东西。“小梦,你看好多画报。”苏元有些激动,他是去找小人书的,有的人家会把看过的小人书当做废纸卖了。可是居然找到一摞子画报,他觉得这个肯定也有人愿意花钱租的。沈梦虽然手里有点小钱钱了,也没买过画报,这个可不便宜。成人读物和小娃看的小人书可不是一个价位的。“农民画报、解放军画报,这个是人民画报,好几种呢还。”沈梦翻开一本津津有味看了起来。苏元也蹲在一边和沈梦一起看,“我没买亏吧”沈梦眼睛不离书,“不亏,不亏。简直是大挣特挣。借我看几本,其余的你送城西去吧。”这下子苏元终于能大挣一笔了。“我数了,足足有三十多本,你不留下一些么”苏元准备低价卖给沈梦一些的。沈梦有些心动,可还是摇头了,能在旧品回收站买到这些八九成新的画报,绝对是走狗屎运了,下一次再遇到这种好事不定得几年呢。她还是别占小孩便宜了,大半个月了,他那摊生意一直没有效益呢。“不留了,给我留两本,我看看就好了。”苏元却没放弃,“要不你用小人书和我换,你知道这些画报好看是好看,可我觉得城西那群娃更爱小人书,他们不定懂这个。”沈梦觉得很有可能,“那就换一半,我用新买的小人书和你换。”苏元却不同意,“不用的,新小人书到城西也是糟蹋,旧的就好,反正这些画报我是按照旧报纸的价格称斤买的,不贵的。”沈梦笑的不行,他们真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净为对方打算了。最后沈梦到底给苏元找了是八九层新的小人书,而且价格在100一毛以上的,比较厚实的那种。这种小人书也是最受欢迎那波的。进了十月,沈阳城的天气就一天天的变冷了。沈家终于买铁炉子了。不但买了炉子,还买了不少蜂窝煤。这玩意比煤块好,可也比煤块贵些。沈母让买蜂窝煤不是钱多,而是筒子楼没地方放煤块,蜂窝煤可以码放,相对来说不怎么占地方。沈梦又是在这个年代第一次见蜂窝煤。她发现还真不能武断,她以为现在穷,应该啥也没有才对,结果总被打脸。系统告诉她,蜂窝煤在30年代末就有了。当时是烟台的“烟台煤矿”烟台炭砿产的,是由日本南满铁路经营的练炭工场。“烟台炭矿线”向日本出口练炭,在满洲地区被利用。当时并未在华国普及,也没有对华国民众的生活产生影响。居民大量使用蜂窝煤是在建国之后。她们算是赶上这波了。那边苏元也跟着沈爹买了不烧煤,这是他和杜姥爷商量的,房租他不给,但是冬天的煤块他包了。杜老爷子也没和他争。这段时间大家都有些忙碌,因为要为过冬做准备。筒子楼没有地窖,这是最恼人的,最后不得不在杜老爷子那院子又挖了一个。要是买了土豆、大白菜之类的直接放走廊,先不说能不能放的下,很大可能是烂掉或是长芽子。这可是一冬天的蔬菜来源,沈爹娘不敢冒险,所以认可累点挖地窖。就连酸菜缸也搬杜姥爷那了,这是杜姥爷让的,说是走廊温度不好,可能会把酸菜积坏了。吓得沈母立马搬缸。大人们买菜收拾,沈梦她们也闲不下来,也要帮忙。积酸菜之前要把大白菜修理一下,明显的黄叶、烂叶要摘了,还要在阳光下晒一天,要翻面,然后才能进缸。弄完酸菜,杜勇非要做一小缸辣白菜。沈母爱吃辣白菜,自然没有不同意的。所以一家子继续弄白菜。就这么忙悠悠的,突然一天醒来,外头白茫茫一片,终于下雪了。有窗帘,沈梦又没有透视眼,没生炉子沈母认为时候没到,屋里温度又低的不正常。她第一反应就是下雪了,女孩子的第六感,一拉窗帘,果然满眼雪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作者有话要说:万更完毕第61章 更改时间沈梦趴在窗户边透过霜花看雪景,真的是说不出来的漂亮。冷的忍不住抖了下,将披着的棉袄穿上,扣子系好。窗户还是不够严,有些透风。沈母就怕她们风吹头,已经让她们倒头睡了,就是头在里面,脚丫子冲着窗户。“别冻着,今个你到起得早。”杜丽也起来了。“是下雪了。”看到最爱睡懒觉的妹妹居然起床了杜丽还有些惊讶呢。这家伙不是越到冬天越懒么,每次出被窝跟要她命似的。沈梦回头看了眼她姐,“嗯,雪挺大呢,估计得冷,你躲穿点。姐,我想吃木耳,你记得泡点啊,中午好炒着吃。”这又不是什么难事,杜丽自然一口答应。秋上,爹娘买了一面口袋干货呢,一冬天可劲吃也吃不完。“就你事多,我说晚上就泡着,你偏说不成,还扯了个有毒,都是泡水,咋晚上就有毒,白天就没毒了呢。”杜丽伸了个懒腰,准备下阁楼了。沈梦抽抽嘴角,“又不是我说的,是报纸上说的,人家是有科学根据的。”沈梦总不能告诉她,上辈子就有家人吃了泡法时间过长的木耳,全家中毒,还上了新闻呢。所以家里每次泡木耳她都会看着点。自从她能读旧报纸了,很多没法子圆的事儿,都甩锅给报纸了,可以光明正大说出来了,而且借着报纸的权威性,大家还是很信的。就像这个泡木耳,她大姐觉得磨叽觉得说不通,可下意识的她还是会照她说的做。杜丽小声嘟囔了句,“这报纸事儿也挺多的。”沈梦爬回被窝准备再睡个回笼觉。大冷天的实在不想摆摊。她的苦日子就要来了。不行,她得把摆摊时间改了,改短点,因为冬天本来就是日短夜长啊,越想越觉得合理。这样她再和苏元换着看摊,时间就更少了,应该能坚持的住吧因为天冷了可不敢抱着小五下楼,所以家里总要留人看他的。唉呀,天都下雪了,也不知道她娘觉得是不是到时候升炉子了。住楼是又有电费又有水费的,可是省煤啊,住平房时,两屋都要烧炕呢,怎么现在她娘倒小气上了。沈梦忘了,平时虽然省了做饭的煤钱,可是废的是更贵的天然气啊。上辈子说不好煤块和天然气哪个贵,可是现在物以稀为贵,天然气要贵上很多。再加上沈阳是重工业集中地,这边是不可能缺煤的,每日都有大量煤炭涌入,使得价格要低廉很多,要不然城里很多家也不会靠烧煤过日子。不过一早炉子就升起来了。这就让沈梦意外了。“小丽啊,以后尽量在炉子上炒菜做饭烧水,还省得去厨房和她们挤吧了。”原来沈母一时没想到,看到别人家这么用了,才恍然。沈梦翻了个白眼,她就说嘛,她娘转变的也忒快了,原来根子在这儿,可真精打细算啊。不过这样也不错,沈梦挺不得意公共厨房的,三家炒个菜还要暗中比一比,谁家油放多了,谁家今天吃肉,还有那些泛酸话。她就偶尔给大姐打个下手都腻歪的不行,估计大姐也好不到哪去。现在可以在家里做饭,除了会有点味,还是不错的。升了炉子,屋子里温度很快就升高了,这就是小屋子的好处了。不过这也代表了危险。她家小五十个月了,可以把着床边站立了,甚至挪动几步,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对暖烘烘炉子很有兴趣,总要够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