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没两天两家就正式相看了。当天沈梦她们都被撵走了,没能看现场。不过晚饭桌上沈母嘴角是翘着的,就证明过程很顺利,结果好像也不赖。沈梦摸摸下巴,也许她马上就要有个大嫂了。她家筒子楼倒是还能住个人,毕竟大姐不在了,可是结婚就不成了,她总不能和新娘子住吧。再说新婚夫妻咳咳肯定要和谐的嘛,一屋子那么多人肯定不方便的。所以是再买新房,还是翻新之前的平房。这回大哥休班也不在家了,人家也有约会对象了。沈梦就是好奇,和苏元和大哥他们来了个偶遇。终于见到大哥女朋友的面貌了,个头不矮,和大姐差不多,但是可不白,脸色有些黄,长相也就清秀,不过看起来挺舒服的,感觉脾气不错。配的上大哥了。沈梦其实有过犹豫,她不在乎女方家庭负担重,她觉得只要是聪明的女性,都会好好平衡小家和娘家的关系的。她最在乎的是她的职业,教师有些危险啊。不过好在她是小学老师。到时候大不了不干了,反正她大哥挣得多,养得起家。时间又往前走,沈梦和苏元同时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沈娘摩挲着通知书眼眶有些红。“孩他娘,可别哭再把通知书弄湿了。”沈爹不放心的把通知书抢了过去。沈梦惊讶的瞪眼,原来你竟然是这样的爹“你乱抢啥,再给抢坏了。”沈母哪能乐意。“我给你们念念吧。”沈伟也心痒痒呢。其实他早就看过了,可是他还想再看看,就那么一张纸感觉有魔力似的。而且他这辈子是收不到这张纸了。沈母又从沈爹手里拿回一个信封,递给沈伟,“念吧。小心点拿。”沈伟哎了声,小心翼翼的拿出通知书。其实就是张宣纸,上面是油墨印刷,竖版的。大部分是印刷字,也有留白,让工作人员填写的。还有印章,很是正规。沈伟咳嗽了两声,开始念了,“本届新生考试成绩业经核算合于录取标准,兹经决定分发中文系。希遵照下列规定向该校报到注册,报到注册日期:9月1日至5日。录取通知书收取人沈梦,落款为东北工学院一九五九年暑期联合招生委员会,落款时间8月20日。”沈梦觉得现在大学很不错嘛,报道时间给了五天,真大方。其实每个大学都差不多,偏僻一些的大学给个七天、十天也不稀奇,都是因为现在交通不便,就怕学生因为路程远赶不到,所以给的时间都特别充足。像沈梦这样的,直接骑车可以上下学的,当然少之又少了。沈爹娘看了又看之后,沈母最后把通知书放进了家里的箱子。不放心,又叮嘱一遍,谁也不允许碰箱子。又念叨会不会进老鼠给咬了,很是放不下。苏元捅咕沈梦,“我们明天去看看学校啊。”沈梦点头,她之前就说不拿到通知书,不确定时她不去东大,虽然特别的好奇。其实站在高处可以看到东大。很密集的建筑。沈梦让苏元掐点,看他们骑车多久能到东大。“你是不是去过”居然还知道穿小路。苏元点头,“我去下面买炕席的时候经过那了。”其实之前也去过那边,只不过没太注意罢了。现在的东北工学院是建在原奉天工业大学旧址上的。最后到了学校大门花了三十六分钟,比她想的要远一些,这还是抄近道了呢。当然她们也没骑得太快。“大学果然不一样。”这个大学有校门,里面建筑很新,而且多是楼房。可是她们仍然进不去,但是两人在门口看了个大概,又骑车围着大学转悠,还是能看到很多东西的,墙没有那么高。据说当年建设东大的时候是照着莫斯科大学看齐的。所以面积不小。“小梦,要不我们还在学校附近买个房子”苏元有些心动。他攒了两年钱,再盖个房子完全没有问题。再说他第三个房子马上也要收租了。在这买房,不为别的,他就是喜欢和小梦单独住在一起。高中两年把他心养大了。虽然离家近,他们可以回家住,但是他住杜姥爷那,小梦住筒子楼,差好远呢。如果在附近买房,她们可以住四年,之后也可以出租,多合适啊。沈梦赶紧摇头拒绝,“还是把钱先存着,别买房了,啥东西都得适度。”就苏元三套房子,沈梦都在琢磨到时候是不是提前卖两所,或者转移到别人身上,哪里还赞同他再买啊。苏元怔了下,没想到小梦会不赞成。有些闷闷不乐。难道小梦是和他住腻歪了少男心开始患得患失了。沈梦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因为她没办法告诉苏元真正的原因。而且又让他看到了租房稳定的丰厚的收入,他不愿意收手也是正常的。“大元,咱们贴在新房的通知是不是到日期了,要知道开学那么晚,咱们大可以写晚点。”得在大学开学之前把房子租出去。“嗯,我明个就过去住,沈伟也和我过去,你”苏元当然也想她过去的。沈梦点头,“我也去,我要把最后那些桃子吃了。”再不吃就没啦。好吧,桃子也比他有吸引力,不过能去就好。苏元不纠结那个,咧嘴笑,“小梦,你想吃啥,咱们去买。”沈梦沉吟了下,“我想去趟百货商店,咱们买双皮鞋吧。”她之前穿的鞋子多是沈母自己或者找人做的,都是千层底的布鞋。都是多少年的好手艺,不但好看穿着也舒服透气,所以沈梦也没想买皮鞋。不过上了大学,总会有一些正式场合的,准备一双皮鞋还是很有必要的。作者有话要说:晚安。第173章 蝗灾开学当天,苏元和沈梦特意打扮了下,穿上杜丽给做的新衣裳,脚上穿着新买的皮鞋。沈梦手上带着新手表,这表是苏元送她的礼物。她高兴的收了,因为她知道大元既然送了就没有收回去的道理,而且这个年代也没退货的概念,交钱了就没退的余地了。而且到了大学,她也确实需要一块手表的。之前想买二手的,可是买的没有卖的精,一直没看到满意的,其实就是没有漏可捡。没想到大元一直记得这事呢,给了她一个惊喜。她很是喜欢,琢磨着回头等他生日,也给他买个新手表。不过她没想法,是这年头商品种类比较少。现在的几大件,家里可以置办的起的,有自行车、缝纫机、录音机和手表。其中缝纫机大元肯定不需要,自行车、手表他有,那就剩录音机了,想想用处也不大。不过苏元那个手表带了好几年了,而且还是二手的,换个新的也说的过去。所以想来想去的,还是给买手表吧。两人选择九月三号报道,既不靠前也不是最后。这是苏元的决定,要是沈梦她更想拖到最后一天的。她们去报道,有热情的学长学姐带着,很快办理好了手续,特别是他俩都要走读,更是省事。然后被通知了正式开学时间,就没什么事了。她们如果是住宿生,老生忙过来她们还可以帮忙,但是沈梦她们走读,就没人安排任务。也是因为报名日期已经靠后了,来的学生已经很多了,人手特别充足了。沈梦有些郁闷,本来以为上了大学之后就可以六十分万岁了呢,却没想到这个年代的人对知识有着一种急切的渴望,这些同学们真的可以说是如饥似渴了,在这种氛围当中想摸鱼,都觉得良心会痛。她怎么这么命苦,啥时候是个头啊不过好在大学的学习氛围和初中高中的还是不一样的,更倾向于学生自学,所以老师并不会留特别多的作业。特别是她们中文系,而且才大一,一般的时候老师都会以书籍作为作业,这个她还是很喜欢的。毕竟这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她也没有其他的娱乐,看看书就当消遣了,而且老师们都是很有水准的,他们推荐的读物文学水平都是很高的,非常好看。不过也有麻烦事,就是有时候弄不到书。这要是在上辈子是很难发生的,毕竟购买书的渠道很多,可以在网络上购买,也可以去实体店上购买,再不行的话甚至可以直接电子。但是这个年代想看到书,基本上是两个途径,一个是学校或者是当地的图书馆,这里的图书是可以借阅的。再不就去新华书店购买。新华书店虽然是这个年代最大最全的书店了,但也不能保证所有的书都有。所以有的时候同学们会互相串换着看书。沈梦和苏元很快就熟悉了大学生活,两人也是早上一起骑自行车去上学,中午带饭在学校吃,晚上放学也一起走。有点像上初中那会。沈梦现在每天晚上吃过饭就会捧着书看。沈伟看着她正在看红日,忍不住羡慕,其实读中文系挺好,成天看书,大元还是成天写算。“看啥看,赶紧写你作业。”沈梦瞪了眼她二哥。她夜不光看,还要摘要的,而且还得写读后感。这就要求把书读透,有时候要读两遍或者是三遍才行。上辈子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会买一些粗大的彩色水笔,然后在看书的时候画不同的颜色,因为那样会让她精神更集中,理解的更透彻。但是现在她可不敢,这个年代的书特别珍贵,真的卷一下边儿,别人都会替你心疼的,在书上乱写乱画的更是不可以。别说她现在的书还是借的,她恨不得轻拿轻放。沈伟撇撇嘴,赶紧低头写作业,他可惹不起这两人。等他考上中专就好了。“咚咚咚”什么声音,是下雨了么还没到她起床的时间,但沈梦还是被吵醒了。迷迷糊糊打开窗帘,“啊”真不怪她,窗户上密密麻麻的虫子不对,不是虫子,是蚂蚱。“爹娘你们赶紧起来看看,好多蚂蚱”沈梦顾不得吵人了,赶紧大喊。同时快速穿衣服,这不对劲啊。沈爹娘、杜勇都起来了,趴在窗户上看,脸色都有些不好。“到底没躲过去,再有个十来天就能割稻子了,咋偏偏这个时候呢。”沈爹气的直捶窗台。沈爹虽然不是农民,可也知道这农民种一年地干一年活就指着这点收成呢,这都给吃的干干净净的,可咋整啊,而且他们这些人还得靠那粮食过日子呢。沈母已经再算家里存了多少粮食了,好在大女婿那有三百斤她还不知道沈梦帮着买了,还能对付一段时间,一会她就把家里所有粮票都买了。“爹,这外头黑压压的,人能出去么”杜勇觉得有些可怕。小的时候他可没少逮着蚂蚱玩,一逮逮好些,然后拿树枝串成一串用火烤着吃,倍儿香,可是现在却觉得渗人。“先别出去,我去楼里问问,你们听着点广播吧,咱听领导的。”沈爹叹口气,然后下了阁楼出了屋。沈梦瞪着大眼,仿佛看到蚂蚱啃咬的景象,今年的水稻收成完了。沈阳城损失肯定很大,因为这边是黑土地土地肥沃,所以都是以种水稻为主,只有一些旱地才会种玉米和黄豆或者其他的作物。现在没了水稻,她们的粮食一下子就没法保证了。不过想想她藏在租房的粮食,还有系统空间里的粮食,又觉得安心不少。“咦你们看啥啊”沈伟才醒,看到一群人在窗户边上还挺惊讶。“二伟,你吃蚂蚱不”杜勇冲他说。“吃啊,就是难抓,个头又小,抓半天不够塞牙缝的。”沈伟边说边打了个哈欠。“外头多的是,你抓吧。”杜勇坏心眼的往窗户外边指。沈伟还不相信呢,等一看,“我的娘啊”“别喊娘,这时候喊娘也没用了。以后一天就吃一顿干的吧,早晚喝粥吧,玉米面多,尽量吃玉米面。”沈母说完又在想,咋能节约粮食。沈家人也没说话。其实之前沈家是不缺粮食的,现在沈爹娘包括杜勇都有工作,工资、福利都不少。就是沈梦和大元上了大学之后,国家也是给发粮补和钱的,因为东大是全国六十所重点大学,所以补助更多些,每月每人将近十块钱,足够生活了。沈家现在就两个白吃干饭的,就是沈伟和沈小五了,本以为日子越来越好了,却没想到摊上蝗灾。这种大灾年沈爹娘都经历过,最惨的时候钱都没用。沈母现在无比的后悔,当时小梦她们劝她多买粮食的时候,她才买那么点。当时觉得不少了,现在一看差太多了。“娘,应该没事吧,就算水稻受灾了,不是还有苞米么,苞米早就收了,对了,还有土豆、地瓜,这两样都埋地里的,肯定会没事的。”沈伟说的自己都觉得心虚。沈梦咬着嘴唇,她的果树啊,马上苹果、梨子、枣树都快好了,她都想好怎么吃,怎么保存了,结果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