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今穿古之小大夫>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23(1 / 1)

d“我跟老范一起去,正好他也要买点儿东西。还要去卖瓦片儿的地方看看瓦片儿。”武大一举数得,出去一趟,顺便解决了许多个小事儿。“行,你看着办吧,钱多带点儿。”文景辉不差钱儿,给武大带了足足五十两银子。老范眼神隐晦而怪异的看了文景辉一眼,文景辉没注意到,但是武大注意到了。武大赶着牛车带着老范走了,他们砍完了足够的木材和需要作为柱子的原木,小丁拿着大刷子,拎着一桶桐油在刷木材和柱子,文景辉则是带着两个小不点儿,一边摆弄药材,一边看着小娃娃扶着把手正在一步一挪的练习走路,小范则是赶着另一辆牛车,从窑洞那里往这边倒腾青砖。老范烧成了三窑青砖,出一窑,小范就赶着马车倒腾一窑过来,盖房子和搭建围墙足够了,算计过后,文景辉觉得应该还有很多剩余。而现在的窑洞里填满了文景辉挑选出来的东西,只是没有开火烧。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老范开窑烧火的时间,都是晚上,白天一点儿不动手。以至于到了现在,四周村子里的人,都不知道马匪窝里有窑洞,还能烧砖出瓦。同样的,文景辉也不是很清楚,老范忽悠他说必须晚上开火,不然让人看到这里冒烟儿,肯定以为有马匪,要是报了官府就麻烦了。开窑可是要归公的,私窑是要上税的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文景辉也就听他的了,反正他的水泥也不难烧制,老范既然坚持如此,他就听着着呗。听人劝,吃饱饭啊后来,文景辉无比庆幸自己听人劝了。中午,文景辉烙了大油饼,炒了肉丝,做了酱茄子干儿,卷着大油饼吃,还配了菠菜鸡蛋汤。小范对这样用手抓着吃的东西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熟练,吃的那叫一个痛快小丁虽然也吃的很香,不过没小范那么速度,还是不太习惯用手抓着吃东西,用筷子他用的比小范利索。文景辉今儿给小娃娃做的是青菜粥,切了点儿小白菜,小菠菜,配的小米煮成的青菜粥。“小范,你是哪儿的人啊这么多天,也没怎么听你说话。”文景辉试着跟两个人交流。这三个人,说实话,跟武大一个样儿,话少的让不熟悉的人以为他们是哑巴,也就老范一个还好,能说些什么跟文景辉聊聊,小丁只对孩子有耐心,干活儿速度超快;而小范力气活儿绝对不在话下,可是本人却是比武大还沉默的存在。“北平府的,匠户,小丁,老范,都是。”小范说话瓮声瓮气,也许是今天文景辉做的饭菜太和心意了,难得开了金口回答文景辉的问题。“哦,怪不得你们这个时间出来打工呢,现在外面正是种地的时候,也就匠户们能出来盖房子了。”文景辉自以为得到了真相,怪不得小丁这么瘦小都要出来打工了。因为匠户是凭手艺吃饭的,他们是没有土地的,就算是有,也只能是一点点,种的东西都不够自己吃的。也因此,匠户在明朝的时候,地位是很低下的,并且他们的手艺都是世代相传,子子孙孙都是匠户。小丁的肩膀抖了抖,低头默默的咬了一大口卷饼。“小丁别光顾着吃,喝点儿汤。”文景辉讲究,养生什么的,无处不体现在生活中,所以文景辉有些地方,其实很龟毛。例如,中午非要让人休息一个时辰,睡觉也好发呆也罢,必须休息没商量。一天的时间,小范已经将剩余的青砖都倒腾了过来,文景辉也准备好了木柴,就等着天黑后开窑烧火。“啊啊”奶娃娃吐着泡泡朝文景辉伸了伸小胖胳膊。“爸爸的小进宝。”文景辉抱着女儿也笑的傻兮兮的。“文先生,你为什么要让招财进宝叫你爸爸啊”小丁有些不解,经过这几日的相处,小丁也跟文景辉混熟了,所以他纠结了几天之后,逮到机会就没忍住,问了出来。“这个在我母亲老家那边,是父亲的昵称。”文景辉一本正经的撒着小谎儿。文景辉的外家,是在宣宁府。那里有着不少外族人和混血儿,所以他才挑了这么个理由,早就备好了,谁问他都这么忽悠。“哦。”这个时候的人老实的是真老实,忒好糊弄。文景辉有些小得意的想着。太阳要落山的时候,武大赶着牛车,带着老范回来了,拉了一大车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粮食和蔬菜,一袋白米,半袋白面。还有文景辉指定的五斤花生,五斤黑米,十斤黄豆。武大买的二十斤燕麦,喂牛用的。一袋皂角,洗衣服用;十套成人春季穿的单衣单裤和鞋子,半扇子猪肉。除此之外,就是一大堆的活物。三十只鸡雏,二十只小鸭崽儿,十只小鹅子儿,两只刚断奶的小狼狗,两只哼哼唧唧的小黑猪。各种菜籽儿,还有几株果树苗儿。老范还打了一壶酒,是用粮食酿出来的那种土酒,味道不冲鼻,后劲儿也不大,但是对这里的人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酒了。当然,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武大还带回来了一个消息,一个关于文景辉的消息。第033章 房契活物全都先关在了临时搭建的圈里,相互之间用木板子隔开,倒是没费什么事儿。“先吃饭吧,吃完饭,这半扇儿肉拾掇拾掇,咱们靠点儿大油出来,还能有油渣吃。”文景辉更想直接丢空间里放着慢慢吃,可惜不能那么干。而且他们家也不能没有个油罐子啊这个时候吃油,都是靠的猪油,兑上点儿盐巴,装在罐子里,做菜的时候,放一点下去。“文先生,今天小老儿看了一出好戏,好热闹的戏。”老范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笑眯眯的拎着酒壶跟文景辉说话。“好戏”文景辉愣住了。他知道老范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什么恶意讽刺,反倒是很高兴的样子。“今天我们俩去镇子买的东西。”武大在一边竟然也有些开心的样子。“九河镇”文景辉将手里新买来的衣服一股脑的都塞进木盆子里浸泡。九河镇,那个前任的家。“吃饭之前,先说一下,不然吃饭的时候影响消化。”文景辉擦了擦手,看着武大,他要听武大说。为什么是武大而不是老范呢因为文景辉早就发现了,老范这人看着老实巴交的一个,只要接触时间长了,就能察觉到他其实是个老油条。滑不溜手的那种,市侩,狡猾,又奸诈。偏偏还有个底线,幽默,风趣,又平凡。所以文景辉不问老范,也不想听老范讲述,因为那一定是已经走味儿了的事实,所以他只让武大说,因为武大老实啊。武大摸了摸鼻子,将他们听到的消息,跟文景辉用平板板的语气讲述了一遍。事情的起因,还是文景辉将自己唯有的地契房契和田契交给小胖子之后。小胖子真是前世修了大德,五个姐姐,三个姐夫,大姐夫是府城通判家的;二姐夫是县城捕头;三姐夫则是个开镖局的,说白了,就是个混街面儿的,走镖这活儿,黑白两道都有些认识的人。小胖子找的就是三姐夫,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反正在文景辉他们回来之后,小胖子没了顾忌,撒开手就捣鼓了起来。文景辉原来的家,就在武大和四个长工正在盖木屋的时候,也有人找上了门。“哐哐哐”文良氏一大早就起来伺候婆婆,文老太太挑三拣四,文良氏心里有火着呢。但是不能发,现在老虔婆子可自己住堂屋,让他们夫妻俩住西厢房,反倒是让耀儿住东厢房。他们用的理由,是说文景辉出去游学了,他们搬过来,奉养婆婆的同时,顺便给侄儿照看宅院。这话也就糊弄糊弄外人而已。“来了,谁呀”文良氏对于一大早敲门跟砸门的客人,还没见面就已经开始厌弃了。打开大门,门口站着四个男人。虽然这个小镇上的男女大防不似高门大户官宦人家那么严格,但是冷不丁的对上四个膀大腰圆的男人,文良氏也还是却懦的退了一步。“你们找谁”不过想起这是自己家,文良氏又有了底气,她丈夫和儿子可都还在家里呢。“这宅子是我的,你谁啊”为首的大汉人高马大,一脸横肉,一看就不是个好像与的,一开口,一嘴大蒜味儿。“什么”文良氏压根儿就不相信,嘲讽的开口:“你的宅子这是我文家的,你们干什么的也敢肖想这栋房子”文景辉的房子虽然东西不多,但是当年文家老大夫妇真的是当作传给儿子孙子的祖屋来盖的房子,不说雕梁画栋,但是绝对丁是丁卯是卯,房子建的大气,一看就价值不菲。换言之,不是谁家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的。这四个人一看,就是不学无术之徒,不说生活在最低成吧,但是也不是什么好人家。这也是文良氏敢跟他们呛声的原因。文家好歹也是耕读传家,她儿子也在学堂读书呢。“老大,这娘们儿该不是随着宅子一起附赠的吧”旁边的一个大汉不怀好意的开口:“可是这娘们儿也太老了,暖炕都不够格儿,也就泄个火儿”“哈哈怎么,你想泄火儿啊”四个大汉,一脸色迷迷的看着徐娘半老的文良氏,还说着那么下流的话,甚至他们的手都伸了出来。文良氏吓的面无人色:“啊惊声尖叫的后果,就是惊动了文家父子,同时,在寂静的早晨,也惊动了左邻右舍们。“你们干什么的”头一个跑出来的就是文景耀。文德贵不是读书人,偏偏以读书人自居,又胆小却懦,这会儿他是跟文老太太在一起,扶着文老太太出来的,之所以跟着老太太,只不过是想让儿子打前瞻而已。“爷的房子,爷来看看怎么了”大汉一脚将半遮掩的门踹开,昂首阔步的就要往里走。“哎哎谁让你进的,出去出去”文景耀抬手就想推人,可是他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能跟这些大汉们比力气吗“滚开”大汉一只手,就把文景耀退了个仰倒。“哎呦”文景耀直接就躺地上了。“你们干什么”文良氏再胆小,为母则强,谁敢动她的心头肉,她就敢跟谁拼命“干什么你们没经过我的同意,就住进了我的房子,你说我干什么”大汉可不惯着文良氏,他是有理都不讲的主儿,清一色用拳头说话。“你们,是什么人”这个时候,文老太太跟文德贵出来了,文德贵扶着老太太,脸色不好看的很,但是趋吉避凶的惯性使然,他还是开口先问清楚的好。“我是这个房子的主人,你们又是谁怎么住进了我家”大汉对谁都不摆好脸色。“你家”文老太太不干了:“这是我孙子的家”在知道文景辉已经成了贱籍的下人之后,文老太太就已经打算好了,这房子不错,比起老屋来说,绝对强过百倍,以后给耀儿成亲用,到时候她做个老太太,有儿媳妇孙媳妇伺候着,德贵负责赚钱养家,耀儿就负责读书考取功名,日后也能让她当今老封君。所以对大汉的话,她老人家反应特别激烈“你说谁是你孙子我奶奶可不是你”大汉反应也挺激烈,他也有一个奶奶,从小父母双亡,是老太太把他养大的,他敢朝自己扎刀子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绝对不能让人欺负自己的奶奶。“你凭什么说这是你家”文德贵这个软蛋倒是硬气了一回,这可是他侄子的家。“凭爷买下了这房子有房契在手”大汉一扬下巴:“赶紧的滚出去,这是爷的家,你们要是再不走,爷可就不客气了”“房契”“房契”文德贵跟文良氏一惊。他们夫妻俩也不是傻子,文景辉的家就那么点儿东西,都翻遍了,也没能找到任何契约书。文景辉的身上也没有,他的那些书籍都按篇儿翻了好几遍,也没找到任何线索。不然他们也不会卖了自家的房子和田地,给文景耀还了赌债,搬到这里来了。因为没有契约书,你就无法交易。想要办理补契约,必须要原主去连文德贵找了衙门师爷都没管用。给多少钱,师爷也不敢平白无故的就改了别人家房子的拥有人啊这可是犯法的事情。尽管文德贵送了钱请了客,但是师爷的权限,只能说可以越过乡老和镇长,只求带原主过来就行。有的时候,一些人家也会如此,虽然不合程序规定,但是法理之外不宜乎人情嘛。关键是,文德贵他们拿不出来房契也就罢了,原主也不能出面啊“胡说八道”文老太太才不好糊弄,并且老太太立刻就想到了什么,神情惊讶过后怀疑的看着大汉:“我孙子的房契,怎么在你手里你是不是把我孙子怎么样了”“对呀”文德贵也想到了什么,怀疑的看着大汉:“我侄子外出游学,怎么会好端端的卖房子”而文良氏,早已反应了过来。因着文家原来的宣传,看热闹的人也都怀疑的看着大汉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