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一个人的错跟文景辉他没半点儿关系“还有那个武贵友,哎哎”小胖子贱特特的凑过来,“武大哥,你想不想有个下人呐可以买武贵友回来啊想让他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他可是官奴,跑不了的,敢逃跑咱们就敢随意打杀了他,都不带犯事儿的”官奴不同于其他贱籍,上了官奴籍册的人,是受官府管辖,主家可以使唤,却不能买卖;可以打骂,却不能伤其性命。不过要是逃奴的话,抓到了是要受大刑罚的,甚至在抓捕过程中,一不小心弄死了,主家也是不犯法的,但是需要赔钱。武大猛地抬头看向文景辉,这个提议,他很动心说实话,文景辉也很心动“算了吧,要是武大真把他弄回来当下人,信不信武佟氏能作死在这里”文景辉抹了一把脸,虽然很想那么干,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些为难。就武佟氏那彪悍劲儿,要是知道武大买了武贵友回来当下人,他们家以后就别想有消停日子过了。武大也想到了这一点,当时就兴致缺缺了。“你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文景辉换了个话题。“这些都是我大姐夫家送来的,那些是县令大人给你的,这两匹布料是二姐夫给你的,那头猪是我爹让我带来的,他赚了一大笔钱呢”小胖子又开始广播了。原来,白大富知道文景辉的方子有效后,就开始收购药材,金银花正是盛开的时候,黄岑也可以上山去挖,连翘虽然不是结果的季节,却可以从药铺子里买,或者去大药店采购,当然,大黄也有倒腾一些回来,却不是很多。一个是本地不产大黄,另一个则是文景辉说了,大黄用得少,黄岑用的多。也是,全县能有几个白家能有几个白耀祖这样的小胖子通判因为给燕王府引荐了潘县令一行人,也得了燕王的青睐,虽然说官没升,却得了不少赏赐,燕王上书朝廷的时候,也提了一下他的名字;当然,还有潘县令和赵县丞。北平府已经传来消息,他们的任命马上就要下来了,就在这几日之内。白家倒是没被提起,但是白家得了实质的好处,倒卖了这批救命的药材,虽然白大富提价并不高,只翻了一倍的价钱,直接卖给了燕王府,得了燕王府的银钱不说,白大富卖给燕王府的药材,却是让燕王拿去军中给患病的兵丁们用了。为此,白家的亲家,通判大人家更是高兴,连带着对二儿媳妇都很是满意的样子。这些人都沾了文景辉的好处,虽然说上次文景辉的事情,他们也有帮忙,不过两件事情比起来,还是文景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多,所以几处都给文景辉准备了点儿东西,他们不方便过来,就都交给了小胖子,让他捎过来聊表心意。现在看来,是个双赢的结局。文景辉总算是松了口气,他来到明朝,懵懵懂懂,武大他们虽然可靠,却只是普通民众,他想保住家,保住他们,更要保住自己,一些事情,还得摸索着来啊第二天一大早,武大就带着小范,陪着文景辉和小胖子一行人去了县衙,文景辉要去接受旌表。而在昨天,也就是小胖子到文景辉家的那天,上面的任命终于下来了,潘益民走马上任,陈忠敬也成了正经的官身。等文景辉来到县衙的时候,门口已经占了一大堆人在等他。文景辉打眼一看,还是前任的熟人谁呢文家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老叔公和族兄弟们文四十是文景辉的老叔公,他是文景辉太爷爷和太奶奶二十岁的时候生的孩子,按照前朝的规矩,只能起名叫“四十”。“叔爷爷。”文景辉对这位文四十,其实一点儿好印象都没有当时文景辉悄无声息的消失,文家也没人过问,文良氏给了他们一点儿甜头,他们就装乌龟而文景辉后来闹得那么大的动静,文家一个人都没出现他能有好印象才怪了去“辉小子啊”文四十老人家已经六十高龄了,但是人老心不老,认钱不认人。“在呢。”文景辉不咸不淡地答应着。“你祖母糊涂啊”文四十被文景辉一噎,但是随即就若无其事的样子开始说教:“人老了,总会想着子孙,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啊如今德贵一家也算是遭到了报应,你祖母一个老太婆子,也无法一个人过日子,你是怎么想的啊”文许氏自从被打了板子后羁押了三天,然后就被放了回去,但是九河镇上,谁不知道文老太太的事儿大家都看笑话一样看文老太太,当然,受到牵连的还有文家其他人,纵使是文四十再不想跟他们有瓜葛,也不能不站出来料理烂摊子。毕竟,文四十他们可跟文家没超过五服呢,文家的名声坏了,他们以后的日子也别想好过。“叔爷爷,此事晚辈已经全部交由县令大人做主。”文景辉当时可是说了“常赦所不原”,按照例律规定,文老太太够得上“犯罪存留养亲”的条件,所以根本不用文景辉管。文四十又被噎了一把他来就是想让文景辉将文老太太带回去奉养,现在文老太太整天在九河镇租到的房子里哼哼,哪怕是亲族派了人去照顾她,她还嫌这嫌那的不停的挑毛病,得空了就大声开骂,整个镇子的人都在看他们文家的笑话。文四十是九河镇的“老人”,以前很是受人尊重,可现在他都不敢出门太丢人这个时候,大门打开,陈忠敬一身绿色盘岭官袍,戴黑色幞头,束乌角腰带,脚上一双全新的皂靴,一抬腿就迈了出来,看到文景辉就笑了:“来了怎么不进去”“正要进去呢”文景辉笑脸相迎。文景辉一看到陈忠敬的穿着打扮,就知道他这是名正言顺的当了官儿了。“见过县丞大人”文家人可不敢跟文景辉一样,连礼都不用行,他们又不是秀才,没个功名在身,见了正九品的县丞,也得先给人家见礼。陈忠敬也是个有意思的,好像才看到文家人一样,转头就先扶起了文四十:“耆老见外了不是大家都免礼啊”文四十本想张口跟陈忠敬说话,想用孝道压文景辉,接文老太太回去奉养。却不料陈忠敬比他先一步开口:“既然大家都来了,那就都进去听宣吧,大人还等着呢”第061章 成“孝友”了文景辉得了旌表的消息,文家人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是皇帝亲自褒奖的而已。文四十亲自堵在衙门口等人,就是想在这个关键时刻,逼文景辉低头。你当他们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文老太太嘛文家人倒是不想管她,可文老太太是那么容易摆脱的人文家的几个叔伯谁没拿过文良氏的好处这被文老太太掐住了,要是敢不管文德贵一家子,敢不搭理文老太太,她就要闹得全镇子,甚至是全县城的人都知道本来名声就够差的了,要再闹起来,文家人可真活不了了,而且此事据说牵连甚广,文家人也怕了啊文四十能从元末乱世一直活到现在,连朱元璋都快要死了,他还活蹦乱跳着,脑子不要转的太快喽文家的名声已经坏了,可不能再坏下去了,更何况,文景辉还不知道他们收了文良氏的好处,要是让文景辉知道了,指不定还得告他们一个包庇之罪连亲叔叔都能弄进牢里去蹲着的人,还是个有了秀才功名的家伙,文四十也打怵啊在他的印象里,辉小子虽然读书厉害,可人还是不错的,他觉得他说道两句,也就能成事儿。结果文景辉的反应,太冷淡或者说,是直接无视之变化太大了,要不是模样没变,文四十几乎认不出来了老头儿被大孙子扶着往衙门里走,看着文景辉的背影觉得特别陌生,这还是他那个侄孙子吗武大一直走在文景辉的身后一步远的距离,且他习惯了防备,眼光六路耳听八方,自然看到了文四十的惊疑神色一行人到了正堂,潘益民一身县令的官服,手持黄色封面的宫制敕令,表情严肃。“学生文氏景辉,恭凛圣训”文景辉来之前,小胖子已经跟他说过了礼仪,现在文景辉就用上了。面南跪拜行大礼。可不是朝潘县令跪拜,他就算是拿着敕令也不行呼啦啦跟着他跪了一地的人,尤其是文四十,老头儿全身都哆嗦了啊而此时的文景辉,却在心里却狠狠地唾弃:没知识,太误人电视里以前演的都是扯淡“洪武二十八年,北平府怀柔县九河镇岗子村,兹有文氏子孙名景辉,年一十六岁,失估失持,祖母不慈,叔父狠厉”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文景辉这事儿曲折离奇的可以,可能朱元璋也觉得文景辉太倒霉,遇到这么个极品的家庭,也不知道谁给起草的内容,将文景辉的事情都编在了里头,且主要表彰的是文景辉在事情结束后,给叔父他们一家一条活路,没说非要弄死他们,而是用一句“常赦所不原”给求了情,起码不用砍头了。皇帝很高兴,有这样的子民,特事特办,文家人的判刑皇帝直接给定了,不用等着秋后行刑,看文景辉的面子上,给他们一条活路,文家人全部发往平阳铁冶这回文四十也不敢吭声儿了表彰完了之后,文景辉起身恭恭敬敬的接了敕令,脸上的笑容是想遮都遮不住。“星宇得了这敕令,可有何安排”潘益民作为新上任的县令,对给他带来好运气的文景辉,很是和颜悦色。“大人,学生想问一下,武贵友那个官奴,可曾有人要”文景辉一开口,直奔武贵友。“啊”潘益民有点儿不适应文景辉这问题,跟他询问的问题,两者之间巨大的区别。“还没有。”倒是掌管此事的陈忠敬,一直关注着,马上就给了文景辉答案。“你问他做什么”潘益民对武贵友这个人,还是有点儿印象的,可以说,武贵友是整件事情里,最小的那只虾米。“祖母年迈,若要随着叔父他们去担心她老人家,叔爷爷今天在大门口跟学生说的话,学生也是听到了的,不若买一官奴,随着她老人家过去。女子就罢了,祖母行动不便,找个男的官奴,男子力气大,可以背着祖母走。”武大闻言,立刻低头,肩膀一个劲儿的耸动着,全身跟过了电似的,手都哆嗦了“果然是天子都褒奖的孝友顺孙,陈县丞,就将那武贵友,安排给文秀才好了,等文家人起行的时候,一起跟着去。”潘益民一本正经的夸赞了一句,还十分给文景辉面子。“学生在此,谢过大人”文景辉真心实意的给潘益民一揖到底。当初武贵友买文景辉回去,就是想让文景辉当人形牲口来用,文景辉记仇,特别记仇武贵友不是当他不是人吗他就让武贵友当一次牲口武大一直在憋着笑意,武贵友什么样儿他跟他做了十多年的兄弟,能不知道吗不事生产又奸懒馋滑。文老太太武大也见过一次,平时也打听过文老太太的为人,武贵友伺候文老太太这一老一少别掐死对方就不错了“不用谢,你还没说,你要怎么安排这敕令呢。”潘益民还顾着敕令的后续,对武贵友这样的小人物,压根儿就没关注的耐心。“这个,还要怎么安排”文景辉对手里头的敕令,是当成古董来看待的,而且还是明初,洪武朝的古董。难不成,拿回去还得供起来很有可能啊“你不想建个牌坊,将旌表永世荣伫吗”潘益民恨铁不成钢的提醒文景辉。这可是皇帝亲自嘉奖的旌表,多么大的荣幸啊“大人,文秀才早已经吩咐过小的,找了工匠,买了青石,只要旌表敕令一到,立刻开始雕琢牌坊。”武大一看文景辉傻乎乎的样子,立刻接过了话题,并且先斩后奏。“嗯,不错不错”这个回答,还是挺让潘县令满意。这么荣耀的事情,怎么能随便就过去必须要留下证明才行,让后人都知道文景辉很是隐晦的一撇嘴巴,他哪里知道这个啊以前光听说过“贞节牌坊”,那不是奖励寡妇的吗他这个“孝友牌坊”,也要竖起来呀。文家人就跟陪衬一样,全程都没二话,只是临了,文四十又跟文景辉说了:“辉小子啊,你看如今事情都完结了,你就回来吧,你家的房子和田地,看能不能赎买回来,不能的话,叔爷爷给你补上”“你这孩子一个人在外面,我们都担心呢。”“就是的,千好万好,还是老家好。”几个堂叔和族兄,七嘴八舌的敲边鼓,好像他们跟文景辉多要好似的,其实,原主跟他们并不熟“叔爷爷,辉小子不回去了,我家的房连土地全都卖了,我想给我父母迁坟,我在山上看好了一块风水宝地,我想离我父母近一些,如今,我就只有自己了。”文景辉说的情深意切。“迁衙门里给你出人力,文秀才放心,有事,本县给你做主”潘益民多精明的人啊文四十他们来干什么他能不知道吗所以一听文景辉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