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今穿古之小大夫>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5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56(1 / 1)

d子村的荣誉啊当天晚上,一家人开了个小会,文景辉很大气的给了老范五吊铜钱和一大把宝钞:“办置东西的花费,不够朝我要,来不及就找武大拿也行”“够了够了”对于文景辉的信任,老范心知肚明,拿着钱也不矫情:“我明天就去镇上,再找个掌勺的,还要有帮工的,还得找些桌椅板凳和家伙事儿。”“行,范叔跟武大看着办,我不太懂这些个。”作为一个“读书人”,文景辉在这个时候,充分表达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意思。来了个大撒手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日一大早,天方亮的时候,文景辉就被人叫起来了。“起这么早”某人就穿着个小裤头,慢吞吞的爬了起来,还一个劲儿的打哈欠。“你是孝友,得去采石场那边,亲自将牌坊请回来。”武大板着脸硬邦邦的道。第081章 孝子牌坊文景辉迷迷糊糊的起床洗漱完了,放了水回来,就去餐厅找早餐,结果啥也没有“早饭呢”“为表示虔诚,早饭,免了。”“”于是,文景辉就在武大板着脸的陪同下,先是坐着从小胖子家里借来的马车,一路几乎是风驰电掣的到了采石场。其实也不是采石场,这里只是采石场雕刻的地方,真正的采石场,离这里远着呢。不过一般人家刻个墓碑雕个狮子什么的,都有讲究的,所以这里就定为了采石场的代理地,一般人家门口不可能放狮子,所以基本上都是寺庙的多一些,相对应的,迎接的时候,讲究也很多。不过他们头一次雕刻牌坊,从上到下都很激动,毕竟这可是御笔亲书,孝子坊啊文景辉不是没见过牌坊,但是他看到的都是属于文物的那种,雕刻的再精美,也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到底不如眼前的牌坊那么让人眼前一亮。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么便利,可同样的,现代也有许多东西,是赶不上古代的,就说这石雕,文景辉特别没样子的趴在上头,看到一只只有他拇指大小的喜鹊,雕刻在石雕上,喜鹊登枝的梅花,更是只有指甲盖大小,整座石坊有多大而雕刻如此精细,文景辉觉得他花钱花的太值得了其实他不知道,因为他这个“孝友”,可是皇帝亲口赞赏,亲自朱批封下来的,跟普通的礼部批下来表彰的大不相同,他的这座孝子牌坊,是按照最高规格雕琢,上面甚至用了一些龙纹凤羽做装饰,但是没真的雕刻龙凤。“小胖子你怎么在这儿”文景辉还见到了熟人。“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能不来”小胖子可神气活现了,崭新的衣服,胖胖的脸蛋儿,一看家里就有钱。“白家大姐夫,你也来啦”不止是小胖子,还有唐家二公子也到场了。“是啊,来恭贺一番。”唐二公子在外人面前,基本上都保持着谦谦君子的模样儿。“二姐夫,您也来啦”还有陈忠敬这个二姐夫,同时也是县丞了的家伙。“你小子的大喜事儿,我们能不来吗”偷偷告诉文景辉:“大人半夜就叫了人过来啦”文景辉:“”他错了,他以为武大已经够早的了,结果潘县令半夜就爬起来了,也不知道这人多大的瘾啊牌坊用百名力士抬着,一路都奏响乐曲,先是清平调,等到了地方竖起牌坊的时候,奏的太平乐,中间路上,弹唱的是百孝谣。从采石场那里抬着牌坊到九河镇,又从九河镇到了岗子村,一路上跟着看热闹的人山人海。九河镇的人看到文景辉都一副可惜的神色,本来这应该是九河镇的风光荣耀,结果现在却落在了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岗子村;而其他村子里的人也有闻风而动,要说最心情复杂的,就数三合村的里长和村民们了。县令大人、县丞、主簿、捕头、捕快和三班衙役,几乎倾巢而出,岗子村一下子就出名了县令大人拿着一份祭文顿挫昂扬的读了一大通,然后在鞭炮与礼乐齐鸣声中,孝子牌坊被竖了起来。文景辉一副正人君子样儿,武大紧随其后,俩人跟着县令大人寒暄,和县丞、主簿打招呼,还要跟捕头捕快们喝一杯,三班衙役更是不能落下。“学生略备薄酒陋习,请县尊大人,县丞,主簿,以及田捕头和一众捕快大哥,衙役兄弟们给个薄面,也请各位乡里乡亲们别嫌弃,入座吃一点儿粗茶淡饭,感谢大家今日不辞辛劳的捧场。”文景辉团团做了一圈儿的揖。“今天就在这里,吃文秀才一顿粗茶淡饭。”潘益民作为一县的父母官,他带头坐在了主桌上。他都这么说了,别人还能告辞不给文景辉面子吗肯定不能够啊老范很给力,他找了九河镇一家酒楼的老板,给了五两银子的高价,租了人家全套的人员和家伙事儿,用了一天的时间倒腾到了岗子村。从厨子切墩到小二,还有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一股脑的全解决了。又找了屠夫买了一整头宰杀好了的大肥猪,买了五十只鸡,一牛车的萝卜白菜,搜罗了县城和镇子上的鸡蛋。也不知道小胖子怎么弄的,愣是弄来了五十尾活蹦乱跳的大鲤鱼,一桌子一条红烧鲤鱼。潘县令更是在北平府那边,早早的就买了二十坛的白酒,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好歹也是高度酒,就是没有文景辉空间里头酒液的清凉,有些浑浊。不过的确是高粱米酿造出来的纯粮白酒。其实菜也不是多好,但是在这个没有多少荤腥可沾的时代,吃上一顿带着肉味儿的饭菜,也很不容易,尤其是不止有猪肉,还有整只的烧鸡,一上桌就被大家分食掉了。韭菜炒鸡蛋也是鸡蛋多韭菜少,蒜蓉菠菜,鸡肉猪肉等,更是腊肉烧豆角,吃的都是白面馒头。县令大人所在的主桌上,左右分别坐着是县丞和主簿,更有文景辉这个当家做主的人,文景辉旁边挨着的是武大,还有小胖子和唐二公子。一桌子能坐下十个人,除了他们七个人之外,就是两位里长,和九河镇的镇长了。主桌左边是老范带着小丁,抱着孩子和八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一起,右边的桌子上坐着小范和捕头典吏等。再往下就是衙役们,他们坐了四桌,然后就是各个老乡村民,还有力士们。男人多数是爱酒的,尽管在座的人们不常喝酒,但是对酒有着天生的喜欢,可是文景辉属于少数的那种,喝酒喝不了多少,可今天这场合,不喝说不过去。“学生,首先,敬大人”文景辉站起来端了酒杯,别人都用的酒碗,唯独这桌子上用的酒杯。县令大人喝了。“其次,敬此桌的诸位。”第二杯敬给了这一桌可以说除了自己人之外,几乎都是两村一镇说了算的人。“最后,敬各位父老乡亲”第三杯,文景辉也干了。“开席”文景辉作为主人家,他不说开席,没人动筷子,他一说开席,大家就开吃上了。文景辉喝了三杯酒,就再也不喝了,他偷着伸手捅了捅武大腰间的软肉,武大神情莫名的看着他。“一会儿你代我喝酒啊我喝不了酒的”文景辉先拉着武大当挡酒牌,他的酒量他知道,妥妥的三杯就醉五杯就倒的量。“好。”武大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着这个字儿。不过随后而来敬酒的人,让文景辉太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了。文四十老头儿坐在跟老范他们一桌子上,看着文景辉跟主桌上的人说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儿,现在他们文家在九河镇上,几乎都快要成为过街老鼠了。而三合村的里长在主桌上,是最为小心翼翼的那个,生怕文景辉找他麻烦。三合村来的人不多,武大只跟三合村来的赵家三叔说了几句话,其余的人,一概点头了事。一天热闹过后,曲终人散。老范将银子付给了酒楼,又给了上到掌柜的和大厨,下到刷盘子碗的,包括来伺候的店小二,面值不一的宝钞。而武大,则是给了捕头两吊铜钱,捕快一吊,三班衙役半吊,算是红包,和今天维护秩序的辛苦费。说实话,要不是这些穿着官服的人坐镇,今天也许不会这么太平,不论是三合村还是九河镇,都不少人看武大和文景辉不顺眼呢。今天因为知道有事情要忙,家里的大门是关闭上了锁的,他们开席的地方,是在大门外,石头围墙里,而立牌坊的地方,就是事先预留的木篱笆那里,也算是岗子村的入口。“可算是完事儿了”文景辉目送走最后一批搬着锅碗瓢盆的酒楼后厨的人,松了一口气的感叹。“嗯,明天歇息一天,后天我跟小范就去接舅舅一家。”武大跟小范一起关上了大栅栏门。“去吧去吧,赶两辆牛车去,我跟老范和小丁在家,基本不会出门,也用不上车子。”文景辉今天因为人多,他们一家人都招待不过来,也幸好因为家里有小孩子在,大人还要分神照顾他们两个小不点儿,别人也挑不出什么词儿说他们。只不过人口少的弊端还是露了出来,现在田地不多,他们还好播种伺候和秋收,等到了把山上能种的地方都开了荒,再忙田地里的活计,他们可就要手忙脚乱了。而且上次客人路过的时候,文景辉也发现了,家里没个妇道人家是不方便,幸好上次来的也都是男士,要来个女人家,他们家还真麻爪儿。“家里的田地,秋收的时候,老范和小丁会去收拾回来,你在家看好孩子,自己也当心些。”武大最后一句话,声音低不可闻,只有文景辉一个人能听到他说的是什么。文景辉倏地抬头看向武大,武大早已没事人一样的回到了院子里,都帮忙拉上了栏杆门。文景辉挠头,难道是刚才自己听错了第082章 接舅舅一家第二天,文景辉睡了个懒觉,梦中感觉自己胸口趴了一只好大的金乌龟,金灿灿的一看就特别值钱他抱着金乌龟笑得见牙不见眼。结果他自己笑醒了一睁开眼睛,就跟一对乌溜溜的大眼睛来了个对视。“爸爸太阳照屁股了”小招财趴在文景辉的身上,仰着小脑袋笑话他爸爸赖床。“宝贝儿儿子陪爸爸再睡一会儿吧”文景辉一个翻身,就将小家伙儿楼到怀里,跟以前皮包骨不一样,现在的小家伙儿已经有些肉肉了,小身子还一股奶香味儿,即便是三岁半了,文景辉还是一天一杯奶粉的供着小家伙儿。空间里有的是,他不怕孩子喝。“起来吧爸爸,义父和范叔叔今天要收拾东西呐”小家伙不睡,也不让文景辉睡了,一会儿揪鼻子,一会儿拉耳朵,还趴在爸爸的怀里一个劲儿的翻滚,整个一人型小闹钟。文景辉被他闹得无法睡懒觉了,只好懒洋洋的爬了起来,跟儿子在炕上翻滚了好几圈儿,爷俩才出了门。院子里两辆牛车都拉了出来,老范正在拿着小锤子敲敲打打,武大跟小范两个在给车厢铺上帆布和防雨的油布。“车厢四壁贴上厚实的毡子,车厢里头放上毛毯,上面放上铺盖,晚上人可以在里头睡觉,白天赶路的时候,也不会让里头的人感到不舒服。”文景辉很在乎享受,古代路况堪忧,要是再没有好设备,真不敢想象,长途下来,人都要颠散架子了。“好,那就照着家里头的那辆牛车装。”他们家的牛车一个是带棚子的,春天刚买回来那会儿,就是按照文景辉的要求铺垫的,夏天换了个通风带纱窗的棚子。一辆就是个车板子,可以拉些东西。武大他们当时做车厢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备用的,冬夏各两套,如今只是把冬天的那套备用的装上车。“就你们两个人去,能行吗要不再带着小丁吧”文景辉算了算,两个人两辆车,赶一天路,晚上谁值夜这一路上不都是能投宿住店的,很多地方都是荒郊野岭。“去北平府找个商队,跟着走就行。”武大早已想好了对策。单独走,他跟小范也可以,就是怕家里人惦记,也怕路上真有个一二,如今他们不再是去年的他们了,那个时候他们可以豁出命去,为了活命,就得拼命。才会辗转千里回到故乡。如今他们有家有业,有儿有女,牵挂的多了,舍不得拼命,也舍不得冒险。“那就好那就好,带着些大米,细白面就算了,那东西在路上你们也不方便吃。”文景辉又开始叨咕上了:“还有盐巴,带点儿肉干,包两块腊肉,对了,还有那六只风干兔”“还有一些常备药,你帮我准备一下。”武大不知道何时,走到了文景辉的背后,听他叨咕了许久,终于没忍住,给文景辉分配了一个特别适合他的活儿。“对啊”文景辉一下子就跳了起来,跑去了药房。这年头在外面,第一个要备用的就是外用药品,止血粉,祛痛丸,两卷绷带,一叠纱布。在外面吃不好,还给准备了三十粒四消丸,三十包止泻药粉;万一感冒发烧,还加了十包华盖散,十包藿香正气散。文景辉忙忙叨叨的又是砸又是磨,终于在睡觉前弄完了这些东西,用一个小木箱装着,交给了小范:“里头基本上你们会遇到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