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你放心吧,我敢让你们种在外面的沙田里,就有把握别人弄不坏”文景辉特别有信心:“明天跟我去起土豆”“起土豆饼吧”穆肃猜测,人踩马踏的,还不得踩成饼啊“明天去了就知道了”文景辉老神在在。这次人到的挺多,武大他们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就会进山打猎,清理周遭野物也是卫所的活,他们的野物就是兔子,狐狸,野狼之类的,偶尔也有野猪,黄羊等。宰杀野物后,留下皮毛,骨肉都是吃掉或是晒肉干,所以北边盛产皮毛,而且都是上好的皮毛。崔远高价买走了武大他们的皮子,武大给两个孩子留了许多兔子皮,给他们俩做小兔子皮衣服,那个软和。文景辉则是得到了两对活着的小刺猬,让他放到了空间里,这东西是武大第一时间捉到后,就偷偷的给文景辉了。不然刺猬气性大,时间长了,非得气死不可翌日,风和日丽。闲着无事的兵丁们,出来城门看热闹了。看什么热闹呢自然是武大人的沙田要起那个土豆了话说武大人真是一个好将军,别人当了大官都抢着占土地,起码田地也要是最好的,不是最好的,那也得是中等田啊结果武大人要的竟然是沙田好多人都想着,要是武大人的收成不好,就将自己家的挪出来点儿给武大人送去好了,一家一点,总是会够武大人一年的嚼头了。至于说土豆什么,压根就没想过会有结果北疆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出产有限,就算是再努力,田地是沙田,也出不了多少粮食。不过别人担心,文景辉却不担心。今天一早,孩子就交给了范婶带着,他则是拎着镐头,和武大他们一起来到了已经一片覆倒了秧子的土豆田里。“开挖”因为种的是土豆,不用开刀祭镰,文景辉直接举起镐头就要刨地。“住手”武大赶紧拉开文景辉,趁机夺下了他的镐头:“你在一边看着,别上手了。”“为什么呀”文景辉还挺不服气。武大什么都没说,而是指了指一边的老范。文景辉转头,然后他就尴尬了。他刚才将镐头举得超过头顶,而老范和小丁他们只是将镐头抬到了膝盖上面,轻轻一刨,土就破开了,然后露出里头的大土豆,一棵土豆秧子下面,有三到四个大土豆,和三到四个小土豆,沙土地本就很松软,一刨就刨出来了。尽管被敌人和战马踩踏过,但是踩踏坏了的是秧苗,而不是田里的土豆。文景辉讪讪的退到了一边,跟别人一起看热闹,武大他们在前面刨,后面自有小范他们拎着麻袋装土豆。深秋的沙田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马铃薯是个高产的物种,即便它被文景辉用了个很土的土豆的名号,但是在大明第一次丰收的土豆,达到了亩产千斤的高产量。这个产量,不止震惊了武大,连看热闹的百姓们都震惊了“小大夫、小大夫”一个兵丁拉着文景辉的衣角不撒手:“那个土豆,那个土豆,多少斤”“一千零八斤。”文景辉看着一堆土豆有些不满意,记得不是两三千斤的吗怎么才一千零八斤“那、那、那。”兵丁那了半天,才终于说出他的请求:“小的能买点儿回去吗”“哦哦,不要急,这个是做种用的,明年,咱们这里全都种上土豆啊”文景辉终于明白了兵丁的意思,可得好好的跟他们打好招呼,别以为自己藏私。“我们,都能种”不管这东西是什么,只要是吃的,他们都不挑食,一千斤呐上好的田地一亩地才出六百斤,这是一千斤哪怕是粗粮,一千斤也足够让兵丁们不用饿肚子了。“当然”文景辉看到四周大家羡慕的眼神,直接站到了土豆堆上:“大家听好,明年我会提供土豆秧苗,愿意种植的,可以到千户所来购买秧苗。可不是免费发放哦”“多少钱一棵”要是太贵的话,他们是承担不起的。“一个铜板十棵,也可以免费领取,但是有条件”“什么条件”能不花钱,当然是不花钱了春天那个时候,可是青黄不接的呢,谁有闲钱啊“那就是你们把土豆种出来了,卖给我们的常青商会,我们呢,统一收购,大家放心,我们不会亏了大家的,按照小麦的价钱收购。”崔远适时的出声。他一身商人的打扮,但是大家多少都知道这是范婶的儿子,范大人的继子。小麦可是细粮,他们一般种植谷子,高梁,豆子,但是这些都是粗粮,小麦一般的田地都种不好。早稻就更不用说了,这地方两年一缺水,三年一大旱的,除了靠近水边的田地敢种稻子,别人是不会种植那种出力不讨好的稻子的。所以北方人,多食面食,而少吃米饭。“真的照麦子的价钱收”兵丁不放心,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追问。“是的,当然,不是每年都是这样。”众人看着崔远等他说下去。“明年肯定会高价收购,因为还没有人种植,但是明年之后,这东西肯定遍地都是,所以到时候的价格,咱们可以重新制定。”崔远说的头头是道,而且有根有据。这么高产的东西,哪怕是大白菜,也会有人种植的,白菜在秋天的这个时候,可是很便宜的呢。文景辉让崔远去跟兵丁们商量种植土豆的事情,老范跟崔远一起去,因为毕竟是卫所嘛。武大名下一百亩,就是十万斤。老范名下八十亩,就是八万斤。纪纲名下八十亩,也是八万斤。小丁名下七十亩,就是七万斤。小范名下七十亩,也有七万斤。他们五个人,就起了四十万斤的土豆土豆这次算是丰收了。这份数据报上去,别人以为武大他们虚报了呢燕王府那边也震惊了。文景辉不管外头如何,他收获了新鲜土豆,迫不及待的切丝凉拌,切片炒了,切块炖了,蒸着吃烤着吃煮着吃甚至炸着吃。还有土豆饼,土豆丝卷饼。文景辉充分的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土豆十八吃”,也让人们品尝到了土豆的美味。在中秋节的时候,文景辉做了一大桌子的土豆宴,连火头军都会做土豆了,所以中秋的时候,他们的菜品都是土豆什么什么,反正大家爱吃,因为别地方没有啊文景辉在教大家怎么做土豆的时候,也告诉大家,吃的时候一定要看好,煮熟,更不能吃生了芽子的土豆,会中毒的不过现在所有的土豆都是在他这里,他倒是不怕别人吃了中毒。收完了土豆,过完了中秋,文景辉也该回去了,一过了中秋,这天气越来越冷了,武大这里什么都好,就是两个孩子不能总在这边,猫冬,还是回岗子村的好。“回去后,好好在家过冬。”临走的前两天,武大带着人出去了一趟,带回了一只老虎。嗯,是死掉的老虎。虎皮扒了下来,给文景辉带回去铺地板;虎骨剃了出来,给文景辉带回去制药用;虎肉烘干了,给文景辉带回去慢慢吃。“知道了知道了,你们这边的菜棚子也盖好了,到时候你们就有青菜吃了。”文景辉抿了抿嘴巴,偷偷的跟武大嘀咕:“要是没有了茶,就跟我说,空间里我买了不少茶叶放在里头。”就是没能弄到茶树,南方的茶树,没谁敢挖到北方来贩卖的。“嗯,知道。”武大抱了抱两个孩子,然后极其自然的抱了抱文景辉。文景辉:“”第021章 闷亏洪武二十九年的秋天,是不平静的。燕王受赏,却明奖暗贬,一张百万锭宝钞就给糊弄过去了,不过燕王不敢不给老爹面子,但是却敢不给下面人面子,直接拿着宝钞就去了粮店,还是皇太孙私下开的粮店,用百万锭宝钞,买了粮食要说这主意谁出的文景辉啊薛禄知道文景辉聪明,读书人在他眼里不是狡猾奸诈的跟黄鼠狼一样,就是聪明绝顶跟诸葛亮一样,话说黄鼠狼和诸葛亮,能比么所以薛禄很自觉的朝文景辉讨主意,文景辉一想到宝钞就牙疼:“要什么宝钞带什么回来,也不能带它回来啊找个大头的粮店,都买粮食好了。”于是就有了燕王京城大手笔买粮,用的全是老爹的赏赐的事情,而且皇太孙明面上靠皇爷爷养活,可他私底下也有不少搂钱的买卖,不然那么多官员,他怎么收买人心粮店就是其中之一,有手底下人打理。但是他绝对不会让朱元璋知道的。朱元璋对商人很讨厌,看沈万三的下场就知道了。不过燕王朱棣对皇太孙朱允炆,那是真的好,亲手打猎来的虎皮送给了老爹,豹皮送给了侄子,连带着侄媳妇都有了貂皮做衣服。在大面上,朱棣绝对的没有错处,而朱允炆也难得有个亲叔叔如此关爱自己,当然不会拒绝亲情的抚慰了。皇太孙跟燕王关系好,不代表他手底下的人就跟燕王关系好,黄子澄一直是用看阶级敌人的角度看燕王朱棣的。没办法,谁让当初朱元璋真的有意立朱棣为太子呢。要不是皇太孙实在是太好太孝顺,而燕王朱棣作战勇武,人也豪爽,不像是个明君,反倒有暴君的雏形,朱元璋也不会改了主意。当然,其中自然有他们这群人出谋划策的关系在。老爹都还在呢,这群王八蛋就敢给自己穿小鞋,燕王已经知道了,给个百万锭的宝钞做奖赏,这主意是谁出的了。毫不客气的带着宝钞光顾了好几家粮店,宝钞一付,手底下的人是拉了粮食就回了北平府。人都走了,他们还能怎么样所以这个哑巴亏,他们是吃定了。不过,随后,朱元璋就召见了朱棣。“怎么听说大量买粮食你那里缺吃的了”大量买粮食,这可不寻常呢。“哪有,儿臣那里不缺吃的。但是今年早春草原先是大雪,随后又是滴雨不下,儿臣是怕被人打了草谷,敌人可以挨饿,但是儿臣治下的兵丁和子民却不能。儿臣这也是未雨绸缪,父皇,您也让江南那边运些粮食过来吧,听说山东又遭灾了”朱棣早有准备,所以也很坦然的跟朱元璋回话。“山东也不知道怎么了,连年遭灾,倒霉地方。”朱棣不提还好,一提起来朱元璋就有些暴躁。山东就跟个无底洞一样,遭灾遭灾,两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朝廷是年年倒贴地方。“山东是人杰地灵的宝地,只不过最近多灾多难了些,父皇切勿忧心。”能不多灾多难么山东孔家支持的正统的皇太孙,为了给朱允炆搂钱,那可是无所不用其极。灾荒什么的,赈济什么的,都不知道最后进了谁的口袋。“那你也不能。”还没等说“买这么多粮食”的话呢,就有人来递了急报,北平府遇袭,居庸千户所险些失守,援军迟迟不至,有人假冒援军,还有令牌令箭为证这下子,朱元璋是怎么也说不出不让四儿子买粮食回去的话了,而皇太孙随后也到了,拿的是葛诚的上疏。奏的是燕王走后,北口的千户所不听调度,不支援南口,把支援不力的罪名,推给了别人,理由是嫉妒武擎苍升官过快这就是暗着上眼药了。“四叔,武擎苍是谁呀”朱允炆一脸好奇的问。虽然是随口一句问话,但是却将朱棣和武擎苍摆在了明面上,让朱元璋也跟着产生了些许好奇。“老四,这个武擎苍,谁呀”朱元璋对燕王的事情很少管,只要不走了大褶,一般他都对儿子放心。但是孙子一提,他就关注上了啊“哦,他就是儿子以前和您说过的,被表弟那个小妾的哥哥冒功领赏后被迫退役的先锋,您还记得吧上次北征的时候,就是他亲手擒了索林帖木儿。”索林帖木儿啊北元贵族,又是将领,作战勇猛,曾护着北元末代皇帝黯然回转草原,退出中原大地的万里河山。能生擒了他,武擎苍才做了个千户,加上以前被冒领的军功,已经是很小的升迁了。“倒是个有能耐的。”朱元璋就喜欢武将这样,建功多,升迁少。“也很厉害,儿臣看他将来肯定是一员猛将”朱棣不遗余力的为武擎苍说好话:“而且这人爹娘都去了,后娘也改嫁了,没有负担呢。”一说这话,朱元璋更高兴了。没有负担好啊能拼命,没后顾之忧啊随后朱棣又将武大义务养了同袍的两个遗孤的事情说了,朱元璋自己就是半个孤儿,知道没爹没娘的日子不好过,对武大的印象又好了许多。朱允炆却是在一边干着急。他也是今天才知道,葛诚是暗地里投奔了他的人,让黄子澄给收到了门下,齐泰对燕王朱棣多有顾忌,就让黄子澄安排了人去燕王府。谢贵家的事情,朱允炆也是恶心得够呛,但是谢贵又不能不拉拢。知道谢贵家事情的人,徐策和徐忠动不得,剩下一个乡野大夫,据说跟武擎苍有关系,那就让武擎苍去死好了。等武擎苍一死,打进来的“敌人”会直接去岗子村,屠村。以后谢家的事情,就不会有人知道了。起码民间不会有人知道。可是如今事情没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