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今穿古之小大夫>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22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229(1 / 1)

d甩拂尘,这一路走过来,也不知道小徒弟怎么弄的,真是步步生祥云,整个人都飘忽了许多。张三丰左边是燕王,右边是道衍,文景辉这回没扶着他师父,因为师父他老人家沿着那一路的祥云走,绝对不会走错就是了。“还真是老神仙啊”头一次见到张三丰的朱高燧和朱高煦,都已经傻眼了“看到了没看到了没”朱高炽特别自得的道:“这是老神仙”活的老神仙。武大让人做了一桌简单的素菜,给门外的人送了过去,自己留在小餐厅里等文景辉。“哈哈哈终于弄一起去了”文景辉见证了历史的一刻,张三丰、道衍,和燕王。他觉得他圆满了“快进来喝口热汤,外头那么冷,你跑什么让他自己去就行了。”武大拉过文景辉,给他搓了搓手。“看看热闹嘛”文景辉很无良的道。俩人跟着四个师侄一起用的午饭,文景辉没去跟那三位坐一起,他怕消化不良。谁也不知道他们那一餐,都说了什么,反正到了最后,张三丰算是解开了心结,对老朱家的心结,对燕王,燕王世子,以及两位郡王都有了个好脸色。当然,最主要的是,道衍老和尚俩老头儿不知道说了什么,竟然越说越投机,就差插香拜把子了因着快要过年了,武大他们回来就没走,燕王倒是告辞了。张三丰只见了两位郡王一面,连句话都没说过,但是脑残粉的两位郡王已经很满足了。尽管燕王不是刻意封锁这个消息,但是金陵的建文帝依然知道了,燕王去拜见了张三丰张真人。还获赐了一顿仙家神膳据说当日,仙云缭绕观星台,四季花开,鸟呜不止也不知道怎么传的都快把张三丰说成活神仙了当然,以前也把他当活神仙。但是以前是传说,如今是真人真事儿啊建文三年的春节,过的很热闹,文景辉很高兴“明年就能都结束了”文景辉算了算日子,明年就该靖难成功了,永乐大帝登基了。“嗯。”武大抱着小闺女,领着大儿子,跟着小大夫看烟花,听到他这么说,低低的应了一声。四年春正月甲申,召故周王橚于蒙化,居之京师。燕兵连陷东阿、东平、汶上、兖州、济阳,东平吏目郑华,济阳教谕王省皆死之。这是燕军走出北平地界,遇到的最激烈的抵抗燕王的脸都黑了“王爷,这不难办,日后那样的人,咱们直接全家流放戍边,在卫所待几年,他们就知道厉害了。”纪纲在一边出声劝解燕王。他不太懂这些,但是也知道这些人就跟癞蛤蟆爬脚面一样,不咬人它恶心人啊“王爷,纪纲说的极有道理,这些人就是闲着了,没吃过苦头,吃过了,他就知道,朝廷不给边塞给养,是个什么滋味儿了。”身为边军的徐忠,对那些人特别烦。建文帝三年没有给过北平府这边的边军,一粒粮食,一件棉衣,一把刀,一根枪,都是燕王在供应啊这样的皇帝,简直就是个昏君“好,以后不杀人了,就流放,让他们也去戌边,遇到战争,就让他们这些人,冲锋在前,撤退的时候,殿后”燕王行伍出身,对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空口说白话的人最是反感。偏偏他们以为他们为皇帝尽忠了,瞧不起谋反的燕王,燕王一气之下,都给砍了脑袋。但是也给恶心坏了。等到了后来,燕王也不杀人了,直接都流放,正好,边关缺人呢,让他们都给老朱家戍边去吧甲申,魏国公徐辉祖帅师援山东。燕兵陷沛县,知县颜伯玮、主薄唐子清、典史黄谦死之。癸丑,薄徐州。二月甲寅,都督何福及陈晖、平安军济宁,盛庸军淮上。己卯,更定品官勋阶。三月,燕兵攻宿州,平安追及于淝河,欲斩其将王真,不料早有燕军埋伏在此,王真乃是佯退,平安遇伏败绩,宿州陷。此时文景辉正在培育土豆苗。如今北地薄田和垦荒后种植的都是土豆,这东西不挑地,还高产,解了北地的粮食问题,如今已经是主要种植物种之一了。“王真没死”武大派了人给文景辉送了口信,说的就是宿州的战事。本应该被平安击杀的王真,并没有死。“是,王真将军跟武擎苍将军,联手演了一出戏,将平安给坑了”报信的小兵丁,一看就不大,不能上战场,就只能来回报个信儿什么的,别的他也干不了。“那就好,那就好”文景辉高兴坏了。张玉没有死,王真也活得好好的,这证明,历史已经偏移了既定轨迹,他,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明朝会走的更远夏四月丁卯,何福、平安败燕兵于小河,斩其将陈文。甲戌,徐辉祖等败燕兵于齐眉山,斩其将李斌,燕兵惧,谋北归。会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何福军亦孤。庚辰,诸将及燕兵大战于灵璧,败绩,陈晖、平安、礼部侍郎陈性善、大理寺卿彭与明皆被执。因为朝廷也知道了土豆高产,故而四月初,朝廷颁下诏令,以薄田种植土豆增产。可惜,他们虽然亡羊补牢,却为时已晚。别人晚了一步,他们是晚了整整一年啊“朝廷的那位,啧啧啧”文景辉听说朝廷在大量收购土豆,以其种植薄田而高产,便撇了撇嘴。“那咱们是卖,还是不卖”土豆这东西,去年朝廷种植的少,不可能大力推广,因为没有种啊“卖”文景辉一拍桌子:“高价卖出去,要多少,就卖多少”“可是,万一他们用这个充作军粮怎么办”那不是资敌了吗“放心吧,他们想将土豆也充作军粮,晚了”文景辉可是知道,这仗,今年必胜。“那我们就卖给那些人”崔远来了精神。土豆这东西,在北地不稀罕,但是在朝廷那边下了诏令推广之后,就变成了香饽饽毕竟高产的东西,哪个家里有田地的不喜欢尤其这东西占据的还是薄田,而不是肥田地“他们要多少,咱们就卖多少,实在不够了,就在北平府境内收土豆”别人收,没人卖,但是要常青商会收购,肯定有人卖出家里多余的土豆。五月癸未,杨文帅辽东兵赴济南,溃于直沾。己丑,盛庸军溃于淮上,燕兵渡淮,趋扬州。指挥王礼等叛降燕,御史王彬、指挥崇刚死之。辛丑,燕兵至六合,诸军迎战,败绩。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这也就罢了,因为这个时候,建文帝诏谁不是诏呢,可他随后偏偏召齐泰、黄子澄还京第038章 众叛这就不对了这俩人是他贬出京的,如今却荣耀而归,还带了他们征集来的三十万人马。燕王得知之后,对建文帝已经没了发火的意思,因为对那个大侄子,太失望了太、失、望、了不止是燕王失望,几乎所有的宗室,都对出尔反尔的建文帝失望了。就连驸马梅殷,都对建文帝失望了。梅殷是谁乃汝南侯梅思祖从子。天性恭谨,能骑马射箭。洪武十一年,娶朱元璋次女宁国公主,以驸马都尉封荣国公,任山东学政。朱元璋共有十六位驸马都尉,他最喜爱的,却是梅殷。做了皇帝以后的朱元璋,非常重视文治,尝以梅殷为山东学政,还嘉奖梅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梅殷深得明太祖信任,太祖遗诏称其“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敢有违天者,汝讨之。”靖难之役起,建文帝命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募兵四十万,抵御朱棣。夫妻二人恩爱甚深,宁国大长公主听说建文帝召了那俩祸害回来,立刻就给驸马写了信。因为若不是黄子澄、齐泰他们怂恿,如今也不会闹到这步田地,结果事情还没了结,倒是把两个人又都召了回来明制,皇女称公主,皇姊妹称长公主,皇姑称大长公主。宁国大长公主给梅驸马的信里,主要说了已逝的安庆大长公主的去世,都是因为驸马欧阳伦而这其中,还有先晋王、已经逝去的“晋恭王”朱棡的原因在内,他明明知道个中缘由,却闭口不说,眼睁睁的看着安庆大长公主被砍了头颅欧阳伦贩卖茶盐所得,却是半数归了东宫,当时的皇太孙,如今的建文帝所有的公主里,唯有宁国大长公主和安庆大长公主是嫡出的公主,马皇后的亲生女儿,就这姐俩儿。宁国大长公主,这辈子最大的心结,就是妹妹安庆大长公主的逝去。因为明明不是妹妹的错,却阴差阳错被父皇亲自下令处斩,洪武皇帝是父亲,她恨不了,也不能恨,但是欧阳伦,朱棡俩人却是罪该万死皇太孙,也不逞多让他现在是皇帝了,就这么出尔反尔,日后要是知道个中之事,她们这些公主驸马们,还有好下场吗给梅驸马的信里,通篇都是怨恨。梅殷知道妻子的意思,别看说是公主,其实妻子宁国大长公主是个很贤惠的妻子,妹妹安庆大长公主的事情,也是梅殷心里的一根刺。不管当时皇太孙有什么难言之隐,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亲姑姑枉死,更何况还不是好死,而是被砍头啊还是他亲爷爷下的令“驸马,公主这”副将进来,就看到梅殷拿着家书发呆。“她还是放不下。”梅殷将家书看了又看,最后到底是烧毁了。公主全篇都是怨恨之意,这封家书,绝对不能让人看到,因为这可是祸根啊“驸马,这也不怪公主,若是换了别人,也是忍不下的,更何况太惨了。”副将算是梅殷的心腹,所以也知道点儿内情。“你说,皇帝是什么意思怎么能出尔反尔他是天子,金口玉言啊”梅殷对原来的皇太孙,还是很看好的,但是自从皇太孙登基成了建文帝,就越来越没有了以前的样子。篡改太祖旧制,削藩,收拢兵权,忌讳臣子,亲近文臣,疏远武将对着他们这些驸马外戚们,也没了以往的亲近,逼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湘王,发落了好多亲王。他变化太大,他们都快不认识了妻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字里行间,他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不希望他跟燕王为难。燕王别看在造反,却对姐妹们不错,这几年一直私下里给各个姐妹们的家里送蔬菜、水果、柴碳、冰敬等。不显山不露水,只谈亲情,不谈国事。哪怕千万里之遥,也对燕王有着亲情。一个是无情无义的皇帝侄儿,一个是有情有义的四哥,公主们自然跟四哥亲啦“那两位可是他的老师,皇上从小就是他们教导大的,自然跟他们亲近些。”“哼”梅殷一哼哼:“亲的连血亲都不认了,就听他们的了”除了梅殷外,其他的几个驸马,也都对建文帝亲文臣而疏武将,信外人而疑近亲而不满了。如今的大长公主在世的不少,除了宁国大长公主外,尚且有汝宁大长公主,下嫁陆贤,吉安侯陆仲亨之子。汝宁大长公主因为母不详,可见是个不受宠爱的公主,所以自幼崇佛,若不是公主之身,早出家了。所以汝宁大长公主对朝廷之事并不怎么参与,而驸马也是个不谙世事的老实人。这两口子在家里,聚到一起,对建文帝不口诛笔伐,但是也不赞成他的举动。“公主,你说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呢”尽管不管事,可陆贤也知道什么是“金口玉言”。“不管怎么回事,那都是朝廷的事情,四哥,他也是迫不得已。”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因为陆贤是次子,汝宁大长公主又不得宠,两口子的日子过的紧巴巴,还是燕王的人,时不时的给送来东西,甚至京中的管事看大长公主过的不太舒坦,进献了不少金银宝钞,给公主打赏下人用,省得大长公主连下人都赏不起。这份情,汝宁大长公主记得,驸马也记得。“唉”这是汝宁大长公主夫妻俩的反应。怀庆大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女,母为成穆贵妃孙氏。洪武十五年八月四日,下嫁王宁。婚礼后王宁升任后军都督府事。算是有实权的一对。“公主,你说皇上怎么能这样”王宁对建文帝就不满的很。陆贤没有实权,所以硬不起来,可王宁有兵权,有官位,绝对的有底气。“还能怎么样当年他都敢亲眼看着安庆大长公主去赴死,还有什么他不敢干的”怀庆大长公主因为有个好母妃,这脾气从小就大,建文帝对这位六姑姑也并不怎么亲近。“公主,他这么做,宗室的人会怎么想他这、这日后”这俩也是夫妻情深的主儿,尤其是王宁能得这么多实惠,多亏了这位公主在背后指指点点。“日后”怀庆大长公主一撇嘴:“日后还不知道能有多久呢”“公主的意思是”王宁心里一跳。“本宫看啊,四哥,恐怕不日就要来金陵了,那位大侄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坐在那龙椅上。”怀庆大长公主喝了一口香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