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今穿古之小大夫>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23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237(1 / 1)

d患,故而俩人难得的默契了一次。“朱家老四厉害啊”张三丰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嗤笑一声:“能推翻自己的侄子上位,也是个能耐人。”“皇上说,想请老神仙去南京,哪怕只是看一眼孝陵,也算是圆了先帝的遗愿。”武大死板板的传达了永乐皇帝的意思,这个不算是圣旨,只能是口谕。当然,武大没这么说。“我就乐意让他死不瞑目”张三丰倔犟的一哼唧:“就不去揭拜,看他儿子怎么地”“不去就不去,皇上也不能把您老怎么样。”小大夫赶紧安抚了一下自己的师父:“师父啊,你说的阴阳莲,就是虎杖,是一种治疗风湿的药材,你要是想要,我回头给你送来一些。”“真的”张三丰听了高兴的不行,终于有了个真心实意的笑容:“好好,还有那个千年健,也要一些”他在这里什么都好,小徒弟就差将他放到供板上供着了,张三丰流浪多年,终于有了个常年落脚的地方,还不必担心被皇帝找麻烦。因为小徒弟的一番手段,现在朱老四对他真跟对待老神仙一个态度了,就差跪下给他磕一个拜师了。“好,都给您送来,要是缺什么少什么,让师侄们去药堂拿就是了。”药材,文景辉是最不缺的了。“你们真的要去南京了”张三丰高兴了,终于想起来小徒弟来的时候说的事情了。“就是过去看看,过了年若是无事的话,开春之前就回来。”文景辉其实昨天也是想了很久,金陵是好,但是不太适合。因为人多,权力中心,少不了明争暗斗,这对他们这些政治小白来说,简直无异于羊在狼群里待着。所以他就想去看一看,收集一些东西,例如他一直很眼馋的扬子鳄,然后让武大和他一起回来,全当去南边越冬好了。其实说实话,北边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太冷了。不过这些年,文景辉也有些适应了这边的天气,而且永乐皇帝终究是要迁都的,在南边长不了。“哦,那挺好,这边安静,远离纷争。”张三丰别看隐于山野,却对世事洞若观火。“回来给师父带好东西”文景辉笑嘻嘻的跟张三丰打趣儿。“你师父也有好东西给你呢。”掏出一本册子,丢给文景辉:“拿去吧,这是为师修真的初期心得体会,你好好研究研究”然后看了看武擎苍,一脸心不甘情不愿的道:“还有那小子,你俩一起。”他一个老头子,鳏寡孤独了一辈子,倒是不觉得孤单,可是小徒弟才多大那小子说实话,也不是什么忘恩负义的人,算了算了,小徒弟自己才收了几年人家俩人认识多久了文景辉朝武大丢了个眼神,得意详洋的接了师父赐予的心得手册:“谢谢师父”“赶紧的去吧去吧,别在这里让我看着闹心。”张三丰给完了手册,就又钻进他的练功室里了。别人是端茶送客,他这是进去练功送客。回去的路上,文景辉问武大:“你说,什么时候跟师父说比较合适啊”“等从南京回来的吧。”武大不想这个时候添麻烦。“好吧”文景辉其实只是想确定一个时间而已:“回来就和师父说”别看说是出行,但是在外人眼中就是搬家。只不过纪家舅舅和舅妈带了四大车东西,文景辉就带了一个牛车给两个孩子和他自己乘坐,又有一辆马车拉一些行李而已。因为武大说沿途有朝廷的驿站可以歇脚和住宿,用餐等等,而且住驿站安全,还不用花钱。除了文景辉和纪家,还有黄家大叔和黄家大婶,黄蓟可是文景辉送去给燕王军中做军医的人,如今人家是太医院的太医了。在靖难的时候,屡立功劳,还给了一个子爵的爵位,虽然低了许多,但是这爵位可是世袭罔替,黄家也算是改换门庭了。不过老黄夫妻俩永远记得,他们最初是被谁救下来,又是被谁带到了岗子村的,他们俩口子决定,一切朝小大夫看齐唯一搬走的,就是李永江一家了。不过李玉郎一家留下,李永江带着夫人跟着一起搬家走,他是去上任,兵部的一个官职,这是恩赏的官位。燕王如今当了永乐皇帝,北平一干支持燕王的铁杆嫡系,全都得到了回报。就连小胖子白耀祖,都得了个户部的闲职,起码以后出门会客,腰板儿能硬气起来了。商贾是低哦,可什么东西沾了个“皇”字,就不同了。常青商会被提成了皇商崔家、穆家等更是接到了圣旨,成了皇商之家。穆老爷子高兴的大牙都快掉了文景辉觉得这难道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文景辉有空间,别人可没有,纪家舅妈看到文景辉就带着一车东西上路,还十分不放心:“你多带点儿吧,路上有个什么事情,你找都没地方找去。”“不用了,舅妈,就给两个孩子带了些东西,我自己以前也游学过的,武大就更不用了。更何况,我们是跟着燕王家眷一起走,他们带的肯定多”纪家舅妈一想也是,小大夫还是燕王妃的义子呢,到时候缺了什么去要点儿来,应该也不会很难。九月二十日,一大早,武大就离开了,他毕竟是回来迎接燕王家眷入京的,总不能让人家自己走,他带着一家老小后面跟着吧文景辉带着三十辆马车,这都是要进京的家眷们,以及他们的细软等物品,浩浩荡荡的在官道上等着。北平府因为有水泥,有混凝土,这官道修的和文景辉当时计划的一模一样。五条大路上,御道是专门给燕王家眷们准备的,官道上是给官员们准备的,文景辉现在好歹也是个官了,自然带着人在官道上等着,民道上来往的马车繁多,文景辉很自豪。北平府并没有因为靖难而萧条,反而更见繁华了。中午吃了点东西,一直到下午,文景辉才看到武大带着人,一路宣宣赫赫的走在御道上。文景辉看到那个威风凛凛的武擎苍,小尾巴突然翘上了天,很是自豪看这就是我的男人队伍汇集之后,武大朝文景辉那边看了好几眼,这才继续前行。御道上走着的是燕王府家眷,官道上走着的都是官员们的家眷。文景辉在设计之初,就规定了路边种植的树木,隔着五条双行道,起到隔栏作用的都是丁香树,道路两边种植的是山杏树,山杏树外面种植的是榆树,紧挨着榆树的是柳树、杨树等。靠近道路的全都是矮树丛,不容易藏人;外围都是高树,就算是骑马冲锋,也冲不起来从北平府到南京,路经的地方很多,在走出北平府之前,不断的有人加入进来,走出北平府后,加入进来的人少了,可来拜见的人增多了不过武大不愧是被燕王选来接人的家伙,他是谁也不见,谁也不给递话把一些官员郁闷的不得了文景辉知道之后偷笑不已。“这些人,纯粹是没事找麻烦的,王妃如今还没有举行封后大典,可王爷却已经登基称帝,要如何拜见”武大别看人不怎么说话,却心思明白得很。这不是拜见来了,这是为难徐王妃来了“那你真的没告诉王妃”文景辉惊讶了,武大长心眼了啊“我连世子都设说。”武大酷酷的回答。当然,燕王世子知不知道反正武大自己没告诉他,他要怎么个态度,那是他的事情。燕王世子朱高炽,能从世子干到太子,又登基称帝,能是个傻子么老早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他什么都不知道世子妃还挺疑惑,怎么外头来了人,不见人传话,也不见世子去接见啊“这个时候,你让孤以什么身份去见”世子妃疑惑,燕王世子拉着老婆的手,逗了逗大儿子。“妾身明白了。”世子妃张氏,同样的冰雪聪明。路行山西的时候,文景辉没时间停顿,但是却带着两个孩子,尽量的出去走走,放放风,看看当地的风俗民情,给两个孩子长长见识。不过他这让孩子放了风,就被有心人看在了眼里,日后引来了一些麻烦。第050章 有惊无险这个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路都是水泥大道,山西一半都是原来的官道,一走出水泥大道的覆盖范围,再走就是一阵尘土飞扬。而且他们也不是都能夜夜宿在驿站,过城府的时候会住在当地的驿站,但是也有时候是在野外露营。以前武大他们打仗,没那么多讲究,文景辉也没在意,到了现在跟着武大他们走,才知道野外宿营并非他想象的那么美好。独立的树下易遇劫雷、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风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几乎在现代的宿营常识,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每次武大都带着人找好久,才能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扎营。这一日已经是要出了山西地界了,武大他们找了一处宿营的地方,文景辉的牛车在队伍里特别招人,因为没见过比马跑得还快的老牛。文景辉先下了车子,看了看外头,因为武大的特意关照,他们这队人马,一向都是小丁或者是小范他们俩其中的一个,亲自来帮他们宿营,谁让他们这些人没有什么经验呢。文景辉以前去给燕王他们送东西的时候,也是李修文他们管这些事情,他压报儿就不懂嘛。这次也是小丁来帮忙,支好了帐篷,文景辉还在帐篷里铺上了一层干稻草,上头覆上特别厚实的毛毡,再铺上一层地毯,这才将行军床之类的往里头拿,等都准备好了,才将两个孩子从牛车上抱下来。“爸爸,今天又要露营了吗”小招财看了看四周,大大小小的帐篷不计其数。“是啊,今天又要在外头住了,不过放心,爸爸已经搭好了帐篷”文景辉得瑟的晾着两个孩子到了帐篷前,特别自豪的介绍:“看,爸爸的帐篷,好不好看”“爸爸,是丁叔叔搭建的。”小进宝在一边说了大实话。文景辉蹭了蹭鼻子:“你知道就好,不要说出来嘛”他太没有面子了。小范送过来一大捆木柴:“这些晚上取暖用,不够的话,我再给你们来一捆。”刚才他就带着人去打柴,挑了一捆特别多的给文先生送过来。“够用了,够用了。”文景辉拿了自己带来的肉干给他:“拿回去跟小丁一起吃,我做的牛肉干。”这种肉食,是最让小丁小范喜欢的东西。“哎”小范立刻咧呵着嘴巴笑着接了过去,即便告辞走人。文景辉回身进了帐篷里,帐篷外间的中间地段,有现用石头垒起来的一个小灶台,已经放好了锅子,帐篷里用屏风隔开了里外间,两个孩子在帐篷的里间的床榻上,正在玩七巧板和华容道。文景辉从空间弄了一些青菜和新鲜的肉类,做了两个菜,分量都不少,一个素菜一个荤菜,空间里在来之前,他有储存了不少刚出锅的米饭,一拿出来都是直冒热气。路上最怕的就是吃冷食,这个时候就算是山西境内也慢慢的冷了,再说这都十月份了。他这边做好了饭菜,武大就跟掐着点儿一样,迈进了帐篷的门槛。“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武大紧赶慢赶,终于安排妥当,便来了小大夫这里用饭。这一路上,武大都是这样,尽量来文景辉这里,一家四口用餐。晚上只要不巡逻,他就住在这里,跟文景辉一左一右,挨着两个孩子的床榻。因为小进宝终究是个小姑娘,这榻,一摆就是四个,中间用小屏风隔开,也幸好,小进宝如今还小,若是十岁往上了,文景辉就不得不找些丫鬟什么的跟着了。毕竟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教条约束的很厉害,他不想他好好的小闺女被人说三道四,说没家教。那他非得被气死不可“红烧肉,清炒油麦菜。”文景辉将饭菜放到了桌子上。武大将手里头的食盒也放到了桌子上:“王妃让人送来的饭食,怕你带着孩子吃不好,特意现做好了就让我拎回来的。”燕王妃徐氏和世子妃张氏,这一路上对文景辉和两个孩子特别照顾,但凡驻跸之后,必定会让人做一餐热乎的饭菜,不拘吃的是什么,总归是热乎的东西,让武大带过来。武大若没时间,就会差人叫小丁,亦或是小范给送过来。不在意吃的是什么,在意的是这个态度。“王妃给带来了什么”文景辉就做了两道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蒜泥肘花,清蒸鱼和八宝馒头。”东西不多,但是在途中能吃到这几样的人,绝对是少数。“怎么还给了八宝馒头”文景辉将食盒拿了过来,打开往外端吃食和点心。“是给两个孩子的。”武大和文景辉从来不吃这些小点心,也就两个孩子喜欢。“义父,爸爸”两个孩子在听到武大的声音的时候,就下了床榻跑了出来。“快过来洗手,吃饭饭了。”文景辉丢下食盒,带两个孩子洗手去了。武大接了食盒放到了一边,他一会儿还得给人还回去呢。一家四口吃了饭后,歇了一会儿,武大去送还了食盒,回来后带着小大夫和两个孩子遛了一会儿弯儿,其实就是在帐篷周围走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