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今穿古之小大夫>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2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今穿古之小大夫 分节阅读 264(1 / 1)

d。“用果子,酿造的果子酒比粮食酿造的白酒好喝多了,还不上头,也不用浪费粮食。”果子什么的,这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可比粮食好弄多了。“用果子能酿酒那太好了”纪家舅妈高兴了:“那你想个办法,咱们酿酒卖给那些关外人,听说他们那里不产粮食,酿不了酒,你说多奇怪酿不了酒,还喜欢喝酒,真是个怪地方。”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文景辉眼神闪了闪:“他们那里冬天冷,所以才会喜欢喝酒,只不过,不一定非要烈酒,什么酒不是酒呢”“就是,什么酒不是酒呢”纪家舅妈是个淳朴的乡下妇女,对此并未多想。文景辉送走了纪家舅妈后,自己拆了舅妈送来的烤鸡,用空间里的太阳能微波炉热了,就放在空间里,这样不会变凉。起身去了学堂,两个孩子该放学了。“爸爸”见到文景辉,两个孩子都特别高兴。今天是来学堂报名的日子,文景辉没有跟来,让大的带着小的自己去,因为所有人都认识两个小的,也没什么大事,文景辉就在家里给病人看病开药和捣鼓药丸子了。“哎”文景辉看着两个小大人一样的孩子,心里满满的幸福,他觉得这辈子他最值得的,是有了武擎苍这个爱人,和两个孩子。亲生不亲生的又有什么关系到了他们这个份上,已经不太在乎这个了。日后修真了,别的不说,文景辉敢肯定,自己的生存年限会无限延长,不怕老无所依。再说他都是国公爷了,怕什么李玉郎如今接替了他父亲的位子,做了学堂的山长,相当于后世的校长。“文先生。”李玉郎和所有的岗子村的人,都还是称呼文景辉为“先生”,而非“国公爷”。“玉郎啊”文景辉看到这位青年才俊,有些惋惜的道:“真的不打算去考了”尽管科举有些折磨人,但是科举之后可是一片坦途啊“还是算了吧,玉郎无心朝堂。”李玉郎也许是小的时候见多了他父亲李永江的起起伏伏,对经济仕途并不感兴趣。“就算不当官,有了进士的身份,在学堂也是这些孩子们的目标嘛”文景辉劝解道:“而且若是你能考个榜眼、探花之类的名头,咱们学堂可就出名了有一位这样的山长,以后想要来咱们这里闹事的人可得考虑考虑了。”“先生说笑了,就算是现在,也没人敢来咱们这里惹是生非。”李玉郎温和一笑。如今的岗子村,别说县令大人,就是府尊大人也对这里照顾有加,出了两位国公,四位伯爷,好几个将军。算了,不说了,说多了他还嫌累得慌。李永江也得了个不大不小的爵位,是最小的子爵,还不是世袭的,但是这代表了燕王并没有忘记他的功劳。李永江带着老婆回去老家祭祖了,还没有回来,就把自己的事情都交代给了儿子。可喜的是,李玉郎是个很好的接班人,教导学生比他老爹都尽心。“我说的是日后。”文景辉偷偷的跟他道:“朝廷可能要迁都,北京如今都有行军都指挥使了。”他相信,以李玉郎的聪明才智,肯定能明白他的话。果然李玉郎当下就瞪大了眼晴“先生,这是真的吗”迁都啊金陵是什么地方六朝古都龙兴地当今才登基,这就要迁都“我会骗你吗”文景辉拉着两个孩子往回走:“你自己考虑考虑啊”“多谢先生,我知道了。”李玉郎朝文景辉的背影鞠了一躬。先生这是提醒他呢若是迁都是真的,那么北平府就会改成顺天府了,将来这怀柔县,可就是京城远郊。文武学堂如今就已经小有名气了,等到迁都之后,他一介白身,如何能坐镇学堂担任山长之位看来,的确是需要考个功名回来了。“爸爸,迁都的事情定下来了吗”在家里吃到热乎乎的烤鸡,两个小家伙吃的满嘴油。不过小招财如今已经十岁了,是个半大的孩子了,对一些事情开始关心了。“是啊其实早在咱们回来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了。但是朝廷上很多人都不想迁都。”“为什么”小招财不太明白。“有人说劳民伤财。”文景辉给儿子和女儿一人一个鸡大腿,但是鸡翅他收起来了,晚上给武大吃。“也对,朝廷迁都不是个小事情。”小招财如今都读四书五行了,当然,药典也没落下。有些事情,小家伙都懂。“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陛下的苦心。”文景辉可是记得,那位永乐天子为何迁都。“什么苦心”小家伙疑惑。“你猜”文景辉笑了笑不说话,给孩子们布菜:“不许光顾着吃肉,也要吃青菜”吃了晚饭,消了消食,然后烧水给两个孩子洗澡,等两个孩子做完了先生留下的作业,洗漱一番钻进了被窝,文景辉才跟他们分开。文景辉洗了澡后,前脚他进了空间里,武大就心有灵犀的后脚跟了进来。“给,烤鸡翅舅妈家做的烤鸡,可好吃了”文景辉心疼武大在兵营里清苦,每次都要送好多东西过去,除了吃喝就是被褥,要么就是帐篷。“大营里什么都不缺。”武大这话不是安慰文景辉,如今兵营里可跟以前大不相同了。“那你吃是不吃”文景辉瞪眼,他都没给两个孩子吃,他敢不吃试试“吃”武大立刻开啃。“哼”小大夫高兴了:“这还差不多。”“师父什么时候住进来”武大比较关心此事。“师父说他再准备几日,就在后山的静室里闭关,让流云和飞雨不要去打扰他,然后就从静室的密道里出来,进空间里去炼丹。”文景辉想到张三丰,就有些想笑:“你说我们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当初只是一个误会,后来演变成一场乌龙,最后竟然成真了”“是你运气好。”他只是沾了小大夫的光而已。“对了,和你说一件事情”文景辉想到今天纪家舅妈提到的事情,他总觉得不太对。“什么事”武大放下了鸡翅骨头,擦了擦嘴巴,文景辉讲究卫生,连带着,武大都跟着讲究上了。“关外如今还平静么”文景辉想到关外,这个好像他们那里也该平静了。“还可以。不过也差不多该有动静了。怎么了”靖难都结束了,关外的那些也该闹腾了。“我今天听舅妈说,有走关外的商队,想要贩卖高粱酒,还是高价贩卖的那种。”“以往酒售往关外,的确是利润很高。”这是常识,武大不明白文景辉为什么这么问。“那是以往,现在他们大量要高粱酒,你好好想想,高粱酒,用的全都是粮食酿造的,若是百姓为了酿酒而以钱抵粮,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上哪里弄粮食去”文景辉可是知道,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粮食;而有粮食,你就一定能换到钱第090章 丹书铁券癸未,宥死罪以下,递减一等。武大上奏了军情和关于通商的注意,这是文景辉给例出来的各种注意,例如酒,不能贩卖绝对不能贩卖武大的奏疏刚到,当庭宣读的时候,文官们都莫名其妙,武将们也并非无所谓,因为武大的奏疏里提到最多的就是“浪费粮食”这四个字。“走买卖,人家想要什么,就卖什么,百货迎百客么”几个文官都这么说。“可粮食酿酒,我大明还没到粮食泛滥成灾的地步”几个武将持反对态度。虽然一时半会儿的想不明白,为什么武国公要限制边贸的货品,但是他们靖难的武将都是抱成团,无限支持武大,谁让靖难的时候,武大那是真财大气粗啊顺带着,他们没少沾光。“好了好了”永乐皇帝摸不清楚武大这是什么意思,也没私底下给他来个消息,只好先搁置此事:“让锦衣卫去彻查那些个商行,为什么要收酒”“皇上,这还用查吗关外的人就喜欢喝酒御寒啊”“皇上说得对,真的需要查一查那些个商行,为什么别的买卖不和关外的人做,非要做倒卖烈酒的买卖”“你怎么说话呢”“你到底是大明的官员,还是外族的官员啊”得文臣和武将又争了起来。“好了”永乐皇帝龙颜拉的老长:“朕让锦衣卫去办,你们不要吵了”所有人闭嘴了。但是文官们却脸色不好,因为那些个商队,跟他们千丝万缕,别的东西都被常青商会把持着市场,唯有酒和铁等物品,没有被常青商会沾手。常青商会之所以没沾手,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酿酒的作坊,那个时候供应军队粮草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用粮食酿酒而铁等物品,在文景辉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许向关外输出了。可是文景辉忘记了,他不输出,不代表别人也跟他一样“奏疏我递上去了,只是没回信。”晚上,武大终干得了个机会,回到了岗子村,和文景辉还有孩子们坐一起吃饭。“等着吧,义父早晚会明白过来的,吃这个,这个鹿肉我炖的,可好吃了。”文景辉给武大往跟前凑了凑盘子。养殖场那边养了几头小鹿,长大了后就宰了吃肉,大家都分了一些,他们家分到了最好的鹿腿儿,文景辉给做成了红烧鹿肉。“明天去看看师父。”这么久了,老头儿也该着急了吧“嗯”第二天,俩人先是送了孩子们去上学,然后转到两仪观,果然,张三丰正准备闭关。“恭送师祖”张三丰闭关,流云和飞雨带着四个小道童,站在静室门口,和武大还有文景辉一起,恭敬的看着张三丰进了静室。送完了张三丰入静室闭关,文景辉交代两个师侄:“有什么事情,就去岗子村找师叔,我按时让人给你们送东西,衣服什么的,缺不缺”“师叔,都够了,吃的喝的穿的带的都不少。”俩人以前觉得来伺候师祖是尽孝,所以毫无怨言的就来了,结果来了才知道,这哪里是伺候老头儿啊这是来享福来了冬天有青菜,夏天有冰块,就是武当山,这两年也才过上这样的日子啊衣服一年四季都是十套八套的全新道服,连道冠都是成套配给,上面不说镶金嵌宝,可也是纯银镶嵌珍珠等物品,一看就特别名贵的那种,害的他们都不敢轻易戴,就怕弄坏了。吃的就不用说了,道家并不忌荤,鸡鸭鱼肉可劲儿吃,睡的高床暖枕,吃的鸡鸭鱼肉,可别提多舒服了。“要是有人敢来闹事。”文景辉就怕师父一闭关,师侄俩不顶事,被人欺负到门口。“没人敢来”俩人可肯定了。“小师叔,您也不想想,这是什么地方您可是我们小师叔,师祖他老人家威名尚在,又是在您的地盘上,谁敢”飞雨笑嘻嘻的道。文景辉想想也是,自己这个没有实权的国公不行,不是还有武大在呢么武大拉着文景辉绕到了后山,避开了众人的眼界,接到了神出鬼没的张三丰。“师父,空间里我已经准备了不少的东西,您放心,在空间里是不会坏掉的,足够您老吃喝的。”文景辉怕把老头儿饿死在里面,老早就准备了不少吃食,还都是素菜。虽然道家不忌荤腥,可到了张三丰这个境界,吃素还是比吃荤腥要好许多。“知道知道了”张三丰恨不得马上进去,可小徒弟就不让他进去。“还有衣服也都准备了,最简便的衣服,不是广袖长衫,不会让您老行动不便。”“嗯嗯嗯”张三丰点头。“水的话,都是烧开了晾凉了的灵水,还有烧开了没晾凉的灵水,混在一起温度适中,您老直接喝就行。”“知道知道”张三丰又点头。“睡觉的地方,可以在后殿的主殿里,师父您别进错了地方”主卧室也就是寝殿,是文景辉和武大专用的,而其他地方的寝殷,张三丰老头儿随便住。“到底我什么时候能进去”老头儿不高兴了。“好了好了,师父,咱们进去吧”文景辉一看老头儿闹别扭了,也不废话了,带着老头儿进了空间。一进去,老头儿直奔后殿的丹房。“明天你就走了,药材还有什么不妥的或者有没有或缺的赶紧想好,我好给你补上。”文景辉转身就拉着武大出来了,他们俩还得回去呢。“都够用了。”武大顺手摘了些野花。文景辉看着有些不高兴:“你摘花干什么”打算送哪个小狐狸精当然,最后那句话,他没说出来,但是表情已经是那个意思了。武大也不知道是真没看出来,还是假装的“给宝宝的,小姑娘喜欢。”文景辉噎了一下:“”庚寅,捕山东蝗。武大的奏疏,在朝堂上又一次被提了起来,这次非常受重视。丁酉,河南蝗,免今年夏税。永乐皇帝不知道怎么想的,派人抓了不少官员,抄了好几个商队的老巢,得了不少粮食,封了好几个酒坊武将们终于明白武国公那封奏疏的意思了。山东和河南闹蝗灾,必定缺粮食,可这帮子人为了高价卖给关外蛮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