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这个我确实用不上了,今天我就当交了大师傅这个朋友,赠给您了。”“那怎么可以呢如此贵重的东西。”“不不不,我留着这个,不过是做个玩意儿,在大师傅手里才不算是暴殄天物,能够发挥他最大的价值。”这个做玻璃珠,其实说穿了一钱不值,而且留在这位师傅手里,做出精致的首饰,才是最大的功效。“这个,那我就收下了。”大师傅回到。他心里暗暗想着,定要竭尽全力打造一整套的首饰。等明岚拿着东西去柜台准备付清余下的银钱的时候,却被告知大掌柜的把剩下的银钱都免了,他暗暗摇头也不再推迟,不然估计掌柜的心里不安。第十五章却说在王宅,这几天梅院里面来来往往的都是丫头。第二天就是王氏的寿辰,虽然不是整寿,但是王老爷也精心准备了一番,请了大厨,请了亲近的好友。一个小丫头急匆匆的走出来,差点把进门的明岚撞个正着,幸好他身体灵活,一晃躲过去了,小丫头连忙认错:“表公子都是我的错,是我没看路,请表公子责罚。”“没事,这几天你们都辛苦,先去忙吧。”小丫头急忙退出去。走出老远才长呼一口气,幸好表公子不见怪,不然就要挨罚了。走进梅院的正堂,王氏和张姑姑他们三在侧间挑选着明天要出席穿的衣服,王姑姑先是拿起一件银红色的衣裳给王氏笔画,王氏连连摇头:“我一个上了年岁的妇人,穿这个鲜艳干什么换掉换掉。”张姑姑又拿起一件蓝灰色的衣裳。“这件不好,太素了,娘你明天过寿呢,我看这件藕色的不错,式样算是好看,花纹也吉祥。”林明岚开口说道。“明岚回来了,快歇歇。”王氏惊喜的回头。林明岚坐到榻上,把手里的锦盒递到王氏面前,“明天是娘的寿辰,恭祝您芳龄永继。”王氏惊喜的收下盒子,“你有这份心,娘就很开心了。过来吧,我们说会儿话。”王姑姑和张姑姑带着衣裳去熏香去了。看到她们都走了之后,林明岚才开口:“娘,这几天院子里人来人往,安排这样安排那样,也辛苦娘了。”“你是想说院子的事情吧,小滑头,还学会旁敲侧击了。”王氏饮了一口茶水,瞪了他一眼。然后开口道:“我当然知道一直住在娘家不好,再亲近的我毕竟出嫁了,不过你外公外婆那里不好过,他们看着我远嫁了那么多年,现在好容易回来了,我要是提出搬出去住,他们铁定不答应。”“这个好办啊,娘,你没留意现在现在这条街上,一户人家要搬走了么我打听过院子的样式,就是小了点旧了点,要是想住人的话需要翻修一番。”“看来你小子留意这个事情很久了,现在看好了房子所以来说服娘的,对吧”王氏叹气,林明岚有点不好意思的挠头。“不过你的考虑也有道理,你年纪慢慢大了,以后读书同学之间交往也不好把人家请到家里来。这样吧,房子我先去看看,要是确实合适的话就买下来吧。”“那外公那里”“等明日宴会过后我找个机会说吧,反正都是在一条街上,爹也不至于不答应。”“多谢娘的体谅。”“远香近臭的道理我还是懂的,不过你要答应我了,就算搬家了,也要经常回来拜见外公和舅舅他们,知道么”“我一定会的。”解决了一件心事,这一晚他一也安眠。不过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听到院子里的丫鬟们开始走动起来,打水的打水,洗漱的洗漱。声音太大了,闹得他睡不下去。今天他是特意向先生请了一天的假回家给娘亲祝寿的。不过看起来他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按着平日的习惯,起身之后先是练拳,然后接着晨光开始看书,毕竟二月的时候他就要参加县试了。县试要考的不外乎是墨义帖经,策论,试帖诗等,全看县官如何出题。现在他的四书是学的差不多了,杨先生也说他可以先下场试试了,就算不中,县试三年两次,也算是累积经验了。试帖诗也叫应试诗,要求对仗工整,还需用典故,这点上就算是穿越人士也无法可想,只能乖乖从头学起。天色大亮之后他又临了几篇字帖,这才收拾好笔墨,先去正堂拜见了王氏,然后由王氏带着,去拜见王老爷和陈氏。在正院里还碰见了也来请安的王士杰和孙氏。请安过后,王氏再回到梅院,接受丫头们的拜见,他们领了赏钱之后就各司其职安排在花园里的宴会了。来的人也不多,不过都是昔日王氏交好的闺中密友,不过各个都带着自家的孩子,凑齐了两桌。宴会上,王氏果然穿着那件藕色的衣裳,耳坠正是带的林明岚送的那副,在耳畔晃动。一个夫人看见了羡慕的说:“你今天戴的这幅耳坠很漂亮,是在哪家店里买的。”王氏摸摸耳朵,略带点得意的说:“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是孩子送的,也算是他有心了。”“你孩子真孝顺,不像我家那个,成天的就知道玩。看花样有点像如意阁的手笔,真好看,听说他们来了新的货色呢,下次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啊,下次我下帖子,咱们一起去逛逛。”王氏一整天都带着这副耳坠,笑的合不拢嘴。晚上还特意叫他到跟前问道:“这个耳坠这么精致,是花了不少钱吧。”“娘,没花多少,这个坠子是我自己做的,不过在如意阁花了一点手工费罢了。”“就是你自己放在房间的那些杂物”“是啊。”林明岚自己住一间,等他能够自己出门之后,买了很多在旁人看来都是破烂的东西,统统都放下自己的房间里。“看来你那些东西,也不全是无用的。”王氏说道。“娘放心,我不是那种玩物丧志的人,不过是休息的时候换换脑子,放松一下,正事是绝对不会耽误的。”“好好好,时间也不早了,快点去休息吧。”王氏看看天气,催着他去休息。他听话的回了自己的房间,洗漱之后就早早睡下了,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桂花飘香的九月过去,初雪渐渐降临,时间一眨眼,就来到了第二年的一月,考县试的日子快要到了。考前一个月,又县署公告考期在二月二十举行考试。考生需要向县署礼房报名,报考人填写亲供,互结,具结。林明岚这才知道,这次考试他还不能在金陵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是需要回原籍参加考试,而古人所指的原籍,是说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即使后代已经离开了家乡,仍然追溯祖先的家乡来作为自己的籍贯。听到这个消息林明岚真是差点吐血,祖籍这个词还真是名副其实。不过万幸的是,林父本身的出生地也不远,他是出生在金陵旁边的高和县的,这也不算太远。现在林氏家族中,虽然很多人已经移居京城,但是大部分家族成员仍然居住在此地。幸好他舅舅王士杰对此早就做好了准备,有钱能使鬼推磨,考生需要的互结,具结的事情他早早的就办妥了。和他同住的三人,这一科都准备下场一试,不过黄绍礼也需要回原籍所在的县城参加考试。蒋子文和董之宇倒是在金陵参加考试即可。对于参加县试的事情其实他心里十分忐忑,先说王氏,千里迢迢的搬家来到金陵,为了他寻的一个好的读书环境。然后就是王家人一直对他照顾有加,一门心思让他专心考试。王舅舅更是提前就把该想到的作保的事情办好,其中还不知道花了多少银两和人情。但是在南方文风本来就鼎盛,好的先生,厉害的学生层出不穷。光是县试,就有足足几百人参加,他真的能脱颖而出么报着这样的疑问,他沉沉的睡去了。第十六章大半个月的时间如果流水一样划过,二月十七这一天,王家舅舅作为林明岚的陪考人,做了半天的马车,来到了高和县城。几天,临近考试,县城里几乎所有客栈的房间都订满了,而且掌柜的趁着难得的机会,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考试五天之后放榜,考虑到这边县城离的也很近,所以只把房间订到了二十六日。也是为了保证考试的状态,免得临到考试时出现临场紧张的情况,所以才早早的来到这边,熟悉一下考场。林明岚坐在客栈的桌子前面,仍然看着手里的四书,虽然能记得地方都记住了,现在临时抱佛脚也是无用,为了求得一个心理安慰,他还是打开书本,一字一字的看着,也是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要是让他干坐着,他铁定更紧张。二月二十日那天一大早他就起床了。像往常一样先是练了一会儿拳法,洗漱之后,就等着入考场,要带的食物,文具,提前一天就准备齐全,统统放在一个柳编的篮子里面。天色还没有亮,但是客栈里人声鼎沸,参加考试的学生,不仅有县城里面,还有各村的学生。然后雇佣了马车一齐想着考棚驶去。坐在马车上,林明岚掀起窗不一看,夜色中只有点点马车的灯笼晃动带来的光亮。他放下帘子,深吸一口气。“紧张了”王家舅舅王士杰问道。“有一点吧,我苦读了这么多年,就等着今天见真章了。”“这是正常的,想想我当年考试的时候也是紧张的不行,手一直抖,害的写废了一张纸,还得向考官要纸,才把试题写完。所以你别担心,大家都紧张的很,你只要正常发挥就好了。”王士杰侃侃而谈,还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安慰他。“我没事了,谢谢舅舅。”林明岚平复一下呼吸。县城的大门入口早就排了一队队的人,院北为正门叫龙门,龙门后面为一大院,供考生等候喊名。考生预先分排,每排五十人,由衙役负责搜身和核对准考证,防止夹带。冷风刮过他忍不住抖了一下,二月的天气,又是早晨依旧很冷,还好衙役飞快的核对他的特征。纸上赫然写着:“林明岚,年十一,高和县人,身长四尺二寸,面白无须。”衙役核对完毕之后,脱下他的棉衣搜查是否夹带,等检查完了他连忙接过棉衣连忙穿上。进了考场之后,县官坐在西首,拜见过父母官之后,考生按着座位号坐好,等着衙役发卷。考棚里大约七尺见方,只摆着一个书桌,一个木凳,一个硬木板搭成的床铺。接下来的四天,他就要在这里度过了。明岚稳定一下自己的呼吸等着发卷,衙役巡逻确认所有的考生都入场坐定之后,就掀开考棚的竹帘,把卷纸递了进来,他拿到手上先检查起来,卷纸一共十五章,字体清晰,没有错漏错误,要是有的话需要告知衙役,由衙役重新更换。县试第一场,显然县官为了求稳,考的只是帖经和墨义。虽然它们现在叫这个名字真叫人摸不着头脑,但是要是换成另外两个词语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大家一定恍然大悟。帖经,就是把四书五经中某些句子空起来,让考生填写完整,墨义,即是解释这句文言的意思。基本上,只要是通读背诵了四书五经的考生,都没有问题,算是比较简单的考题了。林明岚看看时间也算是还好,大略的看了一遍,还好,除了有个把字拿捏不准以外,其他的题他都会做。天气寒冷,墨水容易凝上,所以他先加了水磨墨之后,搓热了手掌,然后一气呵成的先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写到密封线的外边,再把会做的题目写上。其实文言之间上下文都有联系,遇上记不清的句子,多加揣测也会有七八分的把握。第一场的题目读比较简单,所以是不给烛的,所谓的给烛,就是加时间,要是考生偶尔有一点没写完的地方,是可以进行加时赛,点燃发的蜡烛。不过第一场肯定是用不上的。虽然题目很简单,但是答题量实在太大了,他揉揉酸疼的手腕,把试卷一一排开吹干上面的墨迹,要说毛笔就是这点不好,墨水干的太慢了。要是能造出橡胶的话,倒是可以试试钢笔的。墨迹干的差不多之后,就等着衙役过来收试卷了,看看天色,午时已经过去了,他抬头,竹帘晃晃悠悠,只能看见对面的竹帘,而看不见人影,左右两边的同考也是安安静静,一点声音也不发出。还真有点无聊,他再检查了一遍试卷,拿出干馒头,夹着肉片啃起来,考棚里面学生不能随意出来,出恭都需要衙役陪同,食宿都需要准备好,他只好带着带些干粮、饮水。馒头是昨天刚做好的,现在已经冷透了,葫芦里的水也冷透了,考棚里还有风灌进来,冷的人直哆嗦,他皱着眉毛慢慢的吃着。时间来不及了只能将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冬天本来就黑的早,只听见“咣咣”的铜锣响,然后是衙役一声接一声的喊着:“考试时间到诸生停笔”声音从东头传到西头,响彻考场。接着衙役挨着挨着的收走了试卷。然后又是一声铜锣响,“试卷收取完毕,诸生休息,待明日再考。”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考生放风了,可以出恭,可以在考棚里活动,等到了亥时,考场锣响,考生统一安置。林明岚整理好床铺,再把外衣盖在身上能更保暖,点燃了银碳,然后就准备休息。周围悉悉索索的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