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你,下次就更没有指望了。”“是啊是啊。”连蒋子文都附和道。“我可不担心他,与其担心别人超过我,瞎操心,还不如多练几副大字呢。”黄绍礼也很是想的开。“对嘛,这样想才对,绍礼,上次我们一起买的参考书,你看完了么现在能借给我看看么”“当然可以,我已经看完了。”“好好好,我这本四书讲义也看完了,正好换换。”林明岚合上手上的书本,黄绍礼也从书桌上找出大题文库交给他。他如获至宝,拿到手上迫不及待就翻起来。黄绍礼也坐在书桌前看起书来。第二天上完课之后,罗先生安排学生自己学习。等到午后的棋课之后,沈先生特意把他留下来了。“恭喜你了,这次县试考的不错。”沈先生说道。“连先生都知道了那我可是真不好意思了。这次是我取巧了。”“这也是你自己的实力,不是么何必谦虚呢。”沈先生说,他最欣赏这个学生的,就是荣宠不惊。“那就多谢先生夸奖了。”林明岚笑着说。“府试不比县试,依我看,以你现在的学识,在考上和考不上之间,府试只取五十名,前十名是甲等,后四十名是乙等,据我估计,你就算能考上,估计这个名次也不会好看。”林明岚点头,是呀,他要说在县城里参加考试当然算是出众,但是府试,整个应天府的学生都要来参加,光他们书院就不知凡几,高中的几率实在太低。“先生我这个也知道,府试考的是帖经,杂文和策问。帖经大家估计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杂文和策问这就是我的弱项了。”这次县试,也是县官放低了难度,考的是个简单的题。要是按照平时的难度,估计他就抓瞎了。不过只有通过的府试,才算是取得了童生的功名,万里科举之路总算是踏上了第一步。杂文,一般考的是官府来往之间的常用的一种文体。类似于应用文写作。策问,涉及到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就是命题作文。这两样东西,看似简单,实际考的是学生的综合学识,不仅仅是学生的平时的阅读量,临场反应,还有写字的快慢都决定了学生能不能写出一篇好的杂文。“现在距离府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所以你每天上午的课程完成之后,下午,我会给你出五篇题目,让你来练习学写杂文和策问。”沈先生开口说道。“五篇呐”林明岚忍不住惊呼,一个时辰能写完一篇策问已经是他超常发挥了,要是写五篇,不是要命么“考试的时候时间更短,你现在不多练练,考场上怎么办”沈先生反问道。“多谢先生的大恩大德。”林明岚当然知道沈先生的用意完全是为了他好。所以肃然起身,对着沈先生行了大礼。沈先生安然收礼,开口说道:“你知道我的用意是为了你就好了,今后务必专心学习。”“是,先生。”作者有话要说:打赢第一个小怪啦在他们同寝的四人中,黄绍礼天赋最高,过目不忘,其次是蒋子文多学了两年,勤奋刻苦,林明岚只能排第三,最后的董之宇是个随大流的,看老师的教导程度。第二十章林明岚回了宿舍,虽然心里挂着事情,但是还是按着第二天林明岚上完上午的课程,用饭只花了一刻钟,就跑到沈先生所在的教室,领到沈先生所出的五篇题目,下午先生吩咐自学,他就坐在课堂上奋笔疾书。五篇题目题量实在太大,等他好容易写完三篇半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看着阳光黯淡下去,手头还没有写完的题,林明岚只好拜托董之宇帮他带点方便吃的饭菜回宿舍了。等他写完五篇杂文,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蜡烛已经烧完了一只。他甩甩已经酸疼的没有知觉的胳膊,小心翼翼的吹干墨迹再纸举起来看,分外满意。课堂上的人早就不知不觉走光了,旁边的课堂只剩星星点点的灯火。还有对面教室沈先生的屋子还亮着灯火。林明岚一下子感觉心里很是愧疚,自己写杂文花费的时间太长,还连累沈先生等着他。这样一想,感觉胳膊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仿佛还能再写十篇。搁好笔墨之后,赶紧拿到沈先生的教室去。“我还以为你还要再花上一个时辰呢。”一进门沈先生就调侃道。“连累先生久候了,学生实在对不住了。”林明岚忍不住道歉。“无事。你也是第一次一口气写这么多,想必也是尽了全力了。”沈先生翻看着他刚刚交上来的杂文,“时候不早了,今儿你就先回去,明天下午的时候,我再来讲解。”“多谢先生,先生也早点歇息吧。”他再次鞠躬,然后才退出屋子。回教室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再借着残烛的光芒,林明岚小心翼翼的往宿舍走去。右手几乎提不起来,他只好换了左手拿蜡烛。虽然手酸的提不起来,他心里却分外充实。虽然题海战术是个笨办法,却也是个有用的好办法,一次一次的写,才能了解自己知识到底学到了哪里,才好查漏补缺。回到宿舍,同寝的三人都还在挑灯夜战。他们三都准备参加这次府试,巴不得早点通过取得童生的功名。董之宇看见他回来了,连忙招呼:“明岚,我给你带的馒头在桌上呢,担心你回来饭菜冷了,所以没拿那些汤汤水水的。”“多谢啦,有的吃就行了。今儿可真是忙死了。”林明岚暗暗感谢他的细心,他先把笔墨放下,用屋里木桶存的清水舀到木盆里先净手,然后拿起馒头啃起来。馒头虽然是现做的,但是放到现在已经冷了,吃起来真说不上美味,虽然他还夹了一些肉片,但是仍然噎人得很。“咕噜噜”的听到一声响,然后又是“咕噜噜”一声响。气氛一下子变的有点安静。林明岚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咱们一起吃吧,我一个人也吃不完这么多。”董之宇也是实心眼拿了两大盘。蒋子文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今天忙着看书,晚饭忘记吃了。”“我没有忘记吃,就是吃的不多,但是现在有点饿。”黄绍礼干巴巴的说。“就是馒头干的很,连口热水都没得。”林明岚咽下一口馒头说。“我有个炉子,还有冬天剩下的一点银丝碳,火旺的很,没烟儿,还容易点燃。”蒋子文带点希冀说。“我这儿有个茶壶,能用用么”董之宇也凑趣。“行行行,有壶就行,就想喝口热水。来来来,点起来,烧热就行了。”蒋子文刺溜就从床上跳起来,翻翻自己的柜子,找出冬天平日里取暖用的手炉,倒了一小捧的银丝碳,然后用几张平日写废的纸,用火折子点起来,董之宇找出自个的茶壶,也就小小的一个,不过烧点水还是够了。“咱把馒头烤一拷,脆脆的,好吃。”林明岚说,“再夹点肉片,更好吃。”他把馒头片开,把肉片夹上。黄绍礼默契的从他手上接过夹好肉片的馒头烤上。炭烧的挺旺,馒头边缘烤成了焦黄色,肉片被碳一烤,油滋滋的,再沁到馒头里,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关门,悄悄的关门,这味儿别把先生招来啦。”董之宇压低了声音说道,看他们烤馒头,烤的他都饿了,忍不住吞口水。馒头不到半刻就烤热了,再拿小茶壶热水,林明岚先偷偷看了看两边,没有人留意他们这边,然后把烤好的馒头先递给蒋子文。“烤好啦烤好了,快来吃吧。”蒋子文接过馒头大口啃着,一边啃一边说:“唔好吃真好吃,从来没觉得馒头这么美味”董之宇也顾不得烫,也大口大口的啃:“就是就是,真好吃”黄绍礼小口小口的吃着,看着他不住的点头,应该也是觉得好吃。林明岚也拿起手里的馒头也咬着,比刚才的冷馒头好吃多了。他们吃完馒头,董之宇又悄悄推开窗口散味:“再开窗透透气,完美”“好好好,吃饱喝足啦,接着看书喽”林明岚伸个懒腰,大伙默契的一笑,都来收拾炉子茶壶这些。等收拾好了,彼此心里都有一种偷偷干坏事的得意之感,对视一笑,然后看书的看书,习字的习字。一夜安眠。上完第二天的课程之后,他下午收拾之后就先去找沈先生。沈先生先把他昨天写的杂文递给他看,沈先生早就用朱笔在上面做了批注,把错字,语句不通顺之处都一一改正过来。“昨儿是你第一次写,也算是不错了。杂文这种东西,都有固定的格式,相信杨先生早就在课堂上讲过,只要记住了就一点都不难,需要的也不过是多练练罢了。”“是。”“这有一本笔记,记载的就是杂文需要主要的格式,写完今天的份儿,多看看。”“是的,先生。”他接过沈先生改过的文章,拿着新的题目就去教室里继续写了。沈先生拿出的笔记果然不同凡响,学写杂文的许多需要注意的细微之处都写的明明白白,林明岚看过之后觉得受益匪浅,心里十分的感激沈先生对他的照顾。这次他写的杂文果然进步了许多,再拿给沈先生看的时候,沈先生也不住的点头,“孺子可教啊,没想到你看完了笔记之后,进步这么快。”“谢谢先生夸奖。”林明岚暗暗想,他拿到笔记之后,当晚就抄录这本笔记当做练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比单纯的背诵有效多了。“只要你能记住格式,以后写杂文就是容易的多了,”沈先生话锋一转,“杂文这方面需要的就是你自己的多多联系了,今天开始,你先写策问吧。”“沈先生,不会还是写五篇吧”林明岚小心翼翼的问,策问比写杂文时间花费的多,要是写五篇的话,估计他要忙活到半夜了。“瞧你吓的,哈哈,”沈先生笑了,“这次就不为难你了,三篇吧,我估摸着一下午的时间差不多。”他心里暗暗估算一下,三篇虽然有点困难,但是至少加把油还是能完成的,于是点头:“多谢先生体恤了,学生这就去写了。”策问的题目,都是头几年府试考过的题目,虽不中亦不远也,也能从中窥到几分主考官出题的意图。头几年出题的主考官应该是个典型的文人,出的题目皆是泛泛,谈的是治国之道应该宽仁为主还是严苛为主,该守旧还是更新。这样的题目不论是怎么写都有道理,所以反而很难写,因为主考官往往自己心里早就有了答案,要是猜不中他的心思,任你文章的写的花团锦簇辞藻华丽还是白搭。他看着这些题目就觉得头大,索性现在只是自己做题,于是按着自己心中的想法写出来,然后拼拼凑凑咬文嚼字,好容易写出一篇来。看着这一篇,他又提笔写了第二篇,写完三篇之后真是精疲力竭了。交给先生的时候他分外忐忑,不同于前几日学写杂文的顺畅,这次写策问实在难倒了他。沈先生拧着眉头看着这三篇策问,听着他忐忑的神情说道:“是我操,之过急了,虽然已经学过了格式,但是平日练习较少,实在是你的弱项,这个需要时间来历练,不然写出来的文章全是空洞无物的套话。”“不过岂可知难而退,这样,这三篇我先替你批改着,然后你明天再重新写一遍。天色不早了,先回去吧。”平日的习惯练字平息今天的挫败感。他盯着一个个墨字在他手里慢慢成型,渐渐的一张字都布满了字。练着练着,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自己并不是天才什么都一学就会,遇到一下子学不会的东西也不必气俀,他有时间一点点学一点点记,总能学会的。想到这里,他心情豁然开朗,看着之前写的字,都充斥着急躁之意,他的心情都反应在纸上了。林明岚有点不好意思的把这些废纸都扔了,然后拿出新的纸在纸上一笔一划的把今天做的文章一一写出来,边写边改正着。第二十一章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林明岚对着沈先生的时候特别的平静,他已经想通,一篇写不好就写两篇,两篇不好就写三篇,勤能补拙,总会写好的。沈先生看着他的神色,发现不想昨天那样忐忑或者急躁,暗中点头。“过来罢,”他说,“昨晚休息的怎么样是不是一直挂念着没写好三篇文章”林明岚有点不好意思的点头。“考场上考的,不仅是学识,还有心理承受的能力,要是患得患失,就是十成的能力,也只能发挥出七八成,这样的差距,就足够你落榜了。”“是,谨遵先生教诲。”他听了这话,肃然的回答,起身鞠躬。“别紧张,坐下坐下,我这不过是一点小经验罢了,参加过考试的人都知道,这三篇文章我批改过了,今天拿回去重写吧。”他把那十多页纸递过来。他接给沈先生细细批注过的三篇策问,谢过先生之后就回教室细细的琢磨。上面写着沈先生的批注,偶尔的一句评语都让他恍然大悟,通篇看完之后,再想想他昨晚思考该怎么构思,怎么落笔,想到心里有了七八成的把握了才下手开始写。饱蘸着墨水的羊毫笔在宣纸上落下第一笔墨痕,蝇头小楷在纸上一一展现。写着写着,他感觉下笔越来越顺手,直到把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