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小官之子> 分节阅读 2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1 / 1)

d一看,年纪尚小,所以笔下有些无力,但是笔锋气韵浑然天成,意境悠远,已经有了些风范,相信假以时日,定然能够有所大成。于是他称赞道:“好字”然后突然想起着字十分眼熟,再一想,这不是那篇写高产作物的字么原来是这个学生。虽然他当时写的这篇策问很是出色,但是参加府试是着一府六县的人才,数量达到上千人,只取其中五十人,要想脱颖而出绝不容易。这时候看来,这个学生倒是临危不惧,颇有风范。所有卢知府大笔一挥,定了一个二十七的名次。现在想来倒是有点后悔了,这个名次略低了,但是决定已下,无法更改。不过想来他年纪尚轻,又有真才实学,以后多的是出头的机会。想到这里,他决定对此称赞一二。“好诗,好琴,好字今天本官不仅见识了金陵城里众多出色的人才,更加认识了这三位十分优秀的童生。真是不虚此行呐。”卢知府不吝赞美之辞。余下的童生纷纷咬牙,自个作了半天的诗,最后风头全让这三人夺去了。其中更以钱守一最甚。他本来想让黄绍礼出个丑,没想到反而成全了他们。有他推波助澜,这才有他们大出风头。他心里暗暗发狠,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作者有话要说:诗句出自明代文徵明拙政园图咏。终于憋出来啦蓝瘦第三十章宴会剩下的流程不过是按部就班, 后来的人也不再作诗。他们深知有黄绍礼珠玉在前,再作诗也不过是自取其辱。所以另辟蹊径转为写词和作赋。用餐过后,卢知府公务繁忙就现行离开了。剩下的童生有的想结交些同好所以留下, 有的不喜欢这种场合早早就走了。虽然林明岚倒是挺想留下瞧瞧这一科的甲等考生的。但是想着这边留下的人也说不清是些什么人,于是还是觉得先走为妙。他们三人慢悠悠的走过长廊, 黄绍礼急着先回自己的家里, 路途稍微远些, 于是快步先走了。剩下林明岚和蒋子文。沿着来时的路径,穿过月亮门, 在走上长廊,蒋子文突然转头,对着林明岚说:“明岚,谢谢你。”“谢我谢我什么”“谢你在卢知府的面前, 还记得提起我。”谁不知道这次文会, 主要是在卢知府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呢但是那么多的人都没有这个能力。反观林明岚, 在能够得到机会的时候,居然还记得提携同窗, 这就是莫大的恩惠了。“我这也不是单单为了你呀,别放在心上。当时时间很紧,我在琴课上早就知道你的琴音出色, 平日里私下也经常研读琴谱。这也是为了绍礼争取一些时间。再说了,独木不成林,要是单单一个人出色,并不会给知府大人留下多好的印象, 琴诗相协,效果不是单独奏琴和吟诗比得上的。”一加一,可能会大于二的。“不管如何,你记得的是我,而不是别人,承情的自然应该也是我。”“好好好,你都怎么说了。那等咱们回去书院了,你得请我吃饭堂的四喜丸子。每天限量十份的那种啊”“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蒋子文满口应下。“那我有口福了。我得把咱们寝室的都叫上,一起来。子文你可要准备好钱袋啊。”“那当然,没说的。”说着说着就到了大门口,王家的马车早就在路边等候。“好了,马车在这里。那我就先回去了,过几天书院见吧。”“再见。”蒋子文也回应道,跨步上了蒋家的车。五日之后,此次参加府试的事情,算是完全完成了。读书的日子又要回归正轨了。照着往日的时辰,林明岚来到书院上学。上午还是往常的样子,由杨先生负责教导四书,据说在教导几个月,会逐渐引入五经了。上午的时间一晃而过,午休过后,正好是棋课。沈先生对着棋课的态度的一向是自由。先是讲解一些残谱上的妙手,之后就是让学生自行体会。林明岚看着课堂上学生,坐在前面仰着头,面带仰慕的都是去年刚刚进书院的学生。坐在后面的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带着自己不懂的一些棋谱来询问请教,团团的把沈先生围住了。见此情景,林明岚不好凑上去添乱。他看着一些学生对于规则有些不懂的地方,于是主动上前解说。这些学生也算是机灵一点就透,对着他不住的道谢。“前辈,真是太感谢你了。”“不客气,举手之劳而已。”待到学生渐渐散去,林明岚还顺手帮着收拾了棋子棋盘。沈先生回过头的时候,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今天怎么这么勤快了”沈先生语带调笑。“有事弟子服其劳,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再说了,这些都是我的后辈,指点一下不算什么。”虽然他的水平只能算是中等,指导这些初学着倒是够了。“哈哈哈,你呀你呀。总有话说。这次你的考试名次我已经知道了。想必你过来,也是为了你的名次的来的了吧。”“什么都瞒不过您。”林明岚从怀里拿出一叠宣纸,“我已经把府试自己做的文章誊写了一遍,请先生指正。”“看来是早有准备啊,也罢,拿来我瞧瞧。”沈先生伸手接过宣纸。细细的看起来。良久之后。他才开口。“这次你是十分幸运的,居然刚刚好有一篇文章是我之前给你预先做过的题目。不过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不必多想。要是会试殿试也能碰上做过的题目,想必都会欣然的把题目做好的。”“至于你其他的题目,其实不论是立意,还是笔法,都已经有了些风骨出来了。你缺的不过是时间的磨练罢了。要是再给你一些时间,想必能够做的更好。说来也是我操,之过急了,要是你再晚上一年去考的话,必定能够得中头名。”“先生过誉了。学生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也全是靠先生不辞辛劳,对学生的培养。”林明岚说着对着沈先生深深下拜,“师恩难忘。”沈先生安然收礼,等他起身之后,才说道:“不过如今你已经考上了童生,今后我能够教导你的地方也不多了。在书院,能够学到的也是书本上的学识,许多书外的知识还需要自己探索。有许多人就是被这个自己探索难住了。我毕竟已经在书院呆了许多年,要说对科举的了解不过是昔日的旧闻。”“我有一个好友,自号南山。但是学识是一等一的,他现在正好丁忧在家,结庐住在山上。我这里修书一封,告诉他你是我的学生,看他是否有意收下你。不过这件事把握并不大。南山的脾气是数一数二的古怪的。要是他看的顺眼,二话不说就收下徒弟,要是看的不顺眼,那就难说。我让你带上书信,不过是勉力一试。”“先生愿意为了学生如此尽心尽力,学生已经感激不尽了。成与不成,全是自己的本事。”林明岚很是感激赶紧说道。“那就好。”沈先生回过身,带着他走到旁边的课堂中寻到了纸笔,林明岚赶紧上前研墨,沈先生用镇纸压好一张白纸,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一封书信,等墨迹干后,再以火漆封口,盖上自己的小印。再在一张字条上写好了地址。“好了,你拿着地址,趁着休息的时候去找他吧。记得,如果他当时没有答应的话你就先回去吧。”林明岚躬身应是。等出了教室,教室旁边的有个休息的小门一转,杨先生赫然在此。他咋舌:“你就如此的看好他连南山先生都要介绍给他做先生”虽然他看得出林明岚的确早慧,但是早慧的人才并不少,就说跟林明岚同寝的黄绍礼,过目不忘,天资出众,又怎么不知道以后没有大好前途。况且南山那个脾气啧啧啧,真是不好说“我选学生,看中的不是智慧也不是家世。”沈先生微微一笑,把前几日在发生在何园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我看中就是他的胸怀。在同窗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够果断站出来化解危机,并且化危机为转机,把自己的另外一个同窗推上前去,展示同窗的琴艺。并且他足够心细,是私下观察得知同窗的琴艺。最后就是还足够机智,懂得扬长避短,自己展示自己擅长的书法。难道这样的胸襟不比天赋更难得么”古往今来有多少有才之士,他们懂得学识难道不够多就是不懂这协作的道理。“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杨先生若有所思,频频点头。“至于南山先生,就算是另外一个考验吧,南山虽然跟我相熟,但是那个脾气确实不敢恭维。但是要是他入了眼的人,肯定是维护到底了,他要是能通过考验,以后的前途就算是有望了。”沈先生说。“行行行,我说不过你,反而被你说服了。你也太认真了,连我在内室都没有发现。”杨先生说着,收拾一下笔墨。沈先生哼一声,他哪里是没有发现,早就看见内间休息的门虚掩着,不过是懒得说穿罢了。“走走走,先去用饭吧。”杨先生招呼着。林明岚把书信搁在怀里,细心的放好,然后就先回宿舍。其他的三人早就回来。看着人都到齐了,林明岚招呼着:“走吧,今天蒋子文请咱们一起吃四喜丸子,去晚了食堂可就没有了啊”“什么,蒋子文请客那我要走快点。”董之宇嗦下床,套上鞋子就蹦下来。黄绍礼也合上书本。“那当然。”蒋子文摸出钱袋,爽快的说,“今天随便点菜。”他们四人走到饭堂的时候,幸好来的早,四喜丸子还剩着一份,董之宇赶紧上前端走了。再选了几个平日他们各自爱吃的菜。黄绍礼帮忙端着,蒋子文负责付账。他们边吃边聊之前参加宴会的事情,听着没能参加的董之宇一直连连叹气。听到钱守一挑衅的时候,他紧张的握紧了筷子,听到他挑衅不成,反而被他们三人大出风头的时候,他又高兴的连连拍手,被饭堂的洒扫怒目而视。他这才压低声音:“好可惜我没去成,本来想要我爹给我弄个请柬的,他偏偏不干,说我没有考上,去了尴尬。结果连这种人都去了,要是我在场,肯定怼的他说不出话来。敢欺负我们同寝的人哼”“是是是。”林明岚连连点头,“说打嘴仗,谁能说过你啊”董之宇笑的十分开怀。第三十一章吃过饭后, 就是一齐回了宿舍。一夜安眠。书院的日子十分的规律,所以过起来,也是格外的快。再过了九天, 又到了旬休的日子。这一天早早的林明岚就给家里送了信件,这天他有事需要外出。所以他有一天的时间来找到那位南山先生的住处。沈先生给的字条上, 只写着南山先生因为守孝, 结庐在郊外的的群秀山的中腰。具体的位子却没有提。所以, 他只好自己上山之后去找。他出了书院之后,先雇了一辆马车花了几十个铜板, 把他送到了群秀山的山脚下。那个车夫把他送到之后还热情的询问他下午的时候需不需要再接回去。林明岚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约定在傍晚时分,山脚下的茶楼上见。群秀山在南方算不上多雄伟的山, 但凡名山大川, 总有许多诗篇留下。群秀山倒是籍籍无名。虽然它离府城的距离不算远, 但是山势比较平坦,山上也没有什么可看的风景。不像旁边的莫愁山, 来观山的人络绎不绝。不过南山先生听沈先生说本来也是这儿附近的出身,所以结庐才选了这等清静地界。林明岚站在山脚下,仰头望着群秀山, 山的海拔不高,但是延绵起伏,山上的树木苍翠,隐隐有烟雾环绕。在山脚下倒是有个小茶楼, 是一间瓦房,摆了十几张桌子,不时有些来往的人。他于是顺便再茶楼里买了点干粮。越过茶楼,脚下到是有一条小径。说是小径都夸张了,不过是来往的人多了,踩出了一条土路。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好,要是遇上下雨的时候,就光剩泥了。顺着小径,林明岚一路走上去。心里倒是不急,一路看着路边的草木。现在路边的野草长得十分繁茂,间或有一两只麻雀,被人一惊,扇着翅膀飞走了。一路走着,大约花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走到山腰上。但是对着面前一片繁茂的树木,他终于忍不住哀叹,到底在哪里啊沈先生只说了在山腰上,没说山腰上有这么一大片的地方啊山腰上有一条小溪,大约是从山顶上缓缓流下的,滋养了周围的树木。这边大约也是人群稀少,走了大半天,林明岚才看见一户人家。门前扎着防小动物的篱笆,简陋的木材构成一栋小屋。林明岚在门口喊了半天,才有一位老妇人一颤一抖的出来。“老人家,我是上来找人,请问您住在这边,有听过一位叫南山的先生吗”“啊你说什么听不见”老人家手搭在耳朵,使劲的往前凑。“我说老人家,我是请问您是否见过一位叫南山的先生呢”“没有没有,我老婆子和老头子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听过什么南山。”“啊”林明岚愣住了,莫不是找错了地方“那老人家你住在这里,山上还有其他的人家么”“这个山上住的,还有一两户猎户人家,平日都靠打猎为生,他们要是下山,我都能晓得,但是没有你说的什么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