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不过夫人,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夫人如果需要我的时候,只需要一封书信,我一定到。”王氏感慨的拍着周彤的手,在她日子艰难的时候,周彤出现也解决了不少问题,现下眼看日子蒸蒸日上了,她反而要离开了。她内心十分不舍。“娘,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周姑姑也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这么多年,也是时候回去看看了。”林明岚安慰到。王氏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不过感情总是难以自禁。她忍不住问到:“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就是这几日吧,现下是五月,顺风顺水,要是再到了六七月,雷雨季节,行船就不方便了。”“那我得给你准备盘缠,不许推辞。”“是是是。”王氏叫来了张姑姑,吩咐张姑姑这边准备一些干粮和衣物。然后拉着周彤问她日后的打算。“我还是先想着回家看看,虽然没有家人了,但是总有些要好的姐妹,然后再去看看我以前做事的镖局是不是还在,在的话,我可以和他们合作,专门就做到金陵的这条线,这样,我也能经常过来看看夫人。”“那就再好不过了,”王氏抚掌大笑,“你放心,我肯定也会多照顾生意的,在这里我总有些熟人需要运送货物,这样咱们也能常常相聚了。”“那我就得先谢谢夫人了。”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是手机码的,两大拇指一直挥动挥动,太考验技术啦,抱歉有些短小。下一章又是光阴似箭大法好第三十五章永昌二十三年。一大早, 金陵城中最着名的商业街上,就围满了各府的马车和管事。他们聚在一家商铺前,等着铺子开门, 还互相交换着信息。“哟,周大管家也在啊”一个中年男子对着另外一个坐在马车沿上的男子说道。马车上的那个男子嘴里“嗯嗯”的答应着, 眼睛却使劲的瞟着商铺的门口,“周大哥甭看啦, 这琉璃阁一向是巳时时才开门,不早不晚, 这三年是风雨无阻啊,不到时间是不会开门的。”被叫做周大哥的男子这才回过头,嘴里回答着:“我这就是看看,看看嘛, 我当然知道开门的时辰。”最早搭话的男子是陈府的管家, 同样姓陈, 他表面上应和着,实际上暗暗撇嘴, 谁不知道他是想盯着门口快点取到号码牌啊装给谁看呢要说这府城里的这几年的新鲜事,莫过于这家琉璃阁了,这家铺子曾经在城中名士致明先生的寿宴上, 献上了一个水墨风的摆件,摆件是没有任何稀奇之处,但是这个摆件与众不同,它是用整块的琉璃烧制而成, 中间镶嵌着寿字,致明先生对此赞不绝口,琉璃阁的名声是一炮打响,从此成了各家各府争抢的对象。琉璃阁也正式把这种叫做玻璃的新鲜事物推出了,不过呢,琉璃阁也坦言,这种新事物做起来耗时耗工,所以每个月只能做出十个大件,所以,每月初一的时候,琉璃阁就在店门口排队,等着拿到号牌,再按照各自的要求订做玻璃摆件。平日里当然琉璃阁也会营业,不过买的就是一些常见的小绣品,小摆件,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花珠。许多每月排不上号的客人,也会转而挑选一些小的摆件带回去,好歹不算空手而归。所以琉璃阁的名声愈发的大了,每月初一的时候,商业街上排队的马车就挤的满满当当,成为一景。话说这头,这边周管事随便答应了几句,就不再开口说话,眼睛只盯着门口。连着三个月,他都来这里排队,但是始终没有排到名额,再这样下去,他可就完不成老爷交代的任务了。而姓陈的管事也在暗暗发狠,他们两家明里暗里都在较劲,要是让周家拔得了头筹,他这个管事就不用干了所以这两人暗中较着劲,都想排到号码,双双盯着门口。在这种气氛之下,巳时到了,都能听见店铺里有人走动的声音,然后就是伙计们拆开了铺面的门板,然后一扇晶莹剔透的屏风先显露了身影。这扇屏风是琉璃阁的招牌,大约一丈见方,上面是八仙拜寿的图案,上面的神仙衣袂飘飘,栩栩如生,面庞带着笑意,脚下踏着祥云,呈现飞天之态。这个屏风意境高雅,寓意吉祥,是屏风中的精品。店铺里摆着一张书桌,书桌前坐着一个伙计,他把一个半透明的箱子推出来,说道:“老规矩,抽签。”排着队的多半都是各家的小伙计,他们排着队说着自家府上的大名,伙计一一记录着,然后用裁纸刀细细的裁成一指宽的纸条,然后挨着挨着卷好。所有琉璃阁的伙计面上都带着笑意,穿着式样统一的斜纹式样的衣裳,衣领上绣着琉璃阁三个字。这次来排队的一共有三十一家主顾。但是只有十个名额。所以小伙计眼睛都盯着那个不太透明的箱子。店里的伙计不紧不慢的把纸条一一扔进了箱子里,然后向着围观的伙计们说着:“看清楚了啊,一共三十一家,三十一张字条,我都放进去了,现在有什么疑问么”“没有没有。”“快点抽吧,我们还等着跟主人交差呢。”“那好,没有异议,我这就摇匀之后,抽出十个,就是本月的十位客户。请十位客户拿着字条,再到那边登记,”他指了指在另外一边等着登记的伙计,伙计微微一笑。拿着箱子的伙计摇起来,众人心也跟着箱子晃动起来。箱子一共晃动了十几下,伙计估摸着摇匀了,就停下了手:“现在开始拿纸条了,大家都可以见证。第一位”伙计把手探入箱子,轻松捞起一张纸条,再慢慢卷开,念到:“九号,城西柳四巷,钱宅。”“第二位,十六号,城东状元街,吴宅。”眼看这念着念着,就说完了九位,只剩最后一个。小伙计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巴望着最后的幸运降临到自己身上,这要是抽中了,最少主人家也得赏一个月月钱。“第十位,城北迎宾街,周宅。”周管事都快要放弃了,正想着怎么回去给老爷解释,听到铺子里的伙计又重复了一遍周宅,这才兴奋的走上前去,接过伙计手里的字条,然后恍惚的走去登记。他手里拿着的纸条,上面带着特殊的墨水香气,还有隐隐约约的暗纹,保证不被仿冒。登记处的伙计接过他手里的字条,按照着地址登记好之后,微笑着说:“恭喜您成为本月的十位客户之一,您这边可以和我们店里商量一个时间,来店里挑选图样,我们店里的图册是收集了眼下世面上最流行的图样,寓意也好,也经常更新。当然你要是不满意的话,也可以自行设计,只要不是特殊的图案,我们都能做。”“好好好,”周管事搓着手,“我这边还得先回去给老爷家报个信,要是定下了时间,一定早早的来告诉店里。”“好的,请你合理安排时间,图案定下的越早,我们这边越好安排工匠准备材料。”只有旁边的陈管事气的只咬牙。以前大家都没有抽中还好,现在单单就周管事抽中了,他出去可就不好交差了。他眼珠一转,跑到柜台上询问到:“这位伙计,我想问问,要是有人中途不准备做摆件了,这个名额可以转让给别人么”“抱歉,不可以的,如果有人放弃了名额,那么店里的规矩就是只做九件,然后下月的话,可以排号十一位。”陈管事听了这话,只好怏怏不乐的回了主人家,想必这次只好挨骂了。琉璃阁实际上是个两层的小阁楼,在二楼上是贵宾间,也是有身份的客人商量图样的地方。不过正中的一间始终留着,因为角度的关系,二楼可以看清楼下的景物,楼下反而看不到楼上。此刻这正中间长年空着的房间里有人坐着。伙计推开门上了一壶清茶之后掩门离开。“明岚,你出的这个每月初一排号的政策还真是好用,每次初一,这边都挤满了马车,每个人都想抢到这个名额。”一个中年男子眼睛看着楼下的情景感叹到。“那是当然。”他面前坐着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身形已经愈加修长,脱离了十一岁时还有些稚嫩秀美的外表,变得神采飞扬起来。他暗暗想着,这是现代屡试不爽的饥饿营销,无数先辈证实了切实有效的招数,怎能不灵这个少年正是林明岚。不过最初的时候限额排号这种招数使出来他可不是故意的。最早试验做玻璃摆件的时候,试验了无数次也失败了许多次,最终才做出了在致明先生寿宴上艳惊四座的摆件。然后做摆件,毕竟不是流水线生产,总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最初的时候,玻璃摆件的生产规模一直提不上来,所以,林明岚才想出这个排号的主意。不过就算前段时间工匠了终于提高了自家的产量,这个排号始终没有取消。“看样子啊,这个月的纯利润又要增加了,和你搭伙做生意,简直是舅舅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中年人,就是王世杰,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舅舅也是经营有方,不然我空有主意,没有人脉,也做不起起来。”林明岚轻声说道。两人在二楼看了一会儿,再看了看散去的客人,这才决定打道回府。坐在马车上的王世杰突然开口问到:“明岚,前次的院试,你已经中了秀才,十五岁的秀才,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了,那么这次的乡试你打算一鼓作气参加,还是等下一科”“沈先生还是劝我等下一科,他说我以我现在的学识,考中秀才也是应有之义,但是要是参加乡试的话,毕竟有些勉强,不如等候下一科一举夺魁。”“既然先生都这么说了,那你安心等待也无妨。”“是。”王世杰这些年一直参加科举,实在是志不在此,勉强中了举人之后,就屡试屡败。王老爷子也彻底死心,专心培养王孟夏了。王孟夏也考中了童生,这次院试还是和林明岚一起参加的,只可惜棋差一招,落第了。不过看他的样子也没有放弃。马车驶到林宅门口,林明岚先下了马车,拜别了舅舅之后,走进了自己的小院。第三十六章三年前, 在周彤告辞之后,王氏就张罗着搬到了新家。新家的院子虽小,但是五脏俱全, 连林明岚都有了一个自己的小院子。回家先换了衣裳,洗了把脸, 然后去正院看王氏。王氏和张姑姑王姑姑两个忙着算这一季度的进账。手下么, 忙个不停, 算盘珠子拨的飞快。“明岚回来了,你先稍等一会儿, 我这快要算完了,小兰先给少爷倒茶。”小兰是他们搬家之后买的小丫鬟。“娘,我不急,您先忙着。”林明岚端着玻璃杯, 细细品着。自己家里是开玻璃铺子的, 当然把待客的, 自用的茶杯换成了清一色的玻璃杯。趁着这点功夫,他打量着王氏的屋子, 恩,屏风已经换成了四联的梅兰竹菊,虽然比较小, 但是做屏风师父花了心思,打造的镂空边框十分精美。“好了,终于算完了,”王氏终于放下了账本, “这一季度的收入还不错,跟上一个季度相比还是有增加的。”“恩,店里除了每个月定做十个大件,也需要多开发一些小物件的,上次娘你说了做了一些四君子,福禄寿的样式,都是成套的款式,没想到卖的还不错,有人没有排到号,往往会顺便带上一套。”王氏眯着眼睛,笑了笑。她原先不过是随便说说,没想到做出来的成品卖的还不错,这种微妙的成就感让她很开心。三年前,他和舅舅订下了契约之后,就把契约交给了王氏保管。王氏本来不想收,说是要留着给林明岚以后成家立业用的。林明岚觉得目前他的精力应该主要放在读书上,做铺子需要经常巡视,查账什么的,都是他精力不及的。再说了,他作为这个家的一份子,能够赚钱了,上交也是应有之义。王氏劝不过还是答应,不过说明只是保管,要是需要的话随时取用。不过利润之类的王氏还是酌情买了些铺子和田地。说起田地,金陵地处富饶,不是家里出了急事,很少有人卖地。所以这几年,他们不过零散的收了三十余亩地。“对了明岚,上次你特意要了五亩地,说要自己种些东西,现在怎么样了”王氏站起收起账本,准备午饭。“差不多了,种子预备的差不多了,就想找个偏点的地先试上一试。”说起土地的事情,林明岚吗忍不住笑了。最早在山上,他得了玉米的种子,回来之后不管种子有没有被啃坏都种下。幸好规划院子的时候他想到了这一点,留了一大块空地。栽下了约三四十颗种子,最后成活的不过才二十棵,不过架不住玉米产量高啊,收了大概六十个玉米棒。第二年的时候他就找王氏要了五亩地,把成熟的种子全部都栽了下去。第二年可谓是大丰收。收获了一大批的玉米,第三年又扩大了种植的规模。他现在基本能够确定了,玉米种子的特性是比较稳定的,就算达不到亩产千斤,但是在不精细的管理之下,亩产五六百还是没问题的。现在种子的特性的确定,他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没有足够推广的种子,想要推广这种种子,还需要观察它在每个地区的生长情况,那没有大量的种子是行不通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