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遭殃一个家族,荣耀可能盖不到头上,倒是灾祸会殃及全族。作为未来的家主,继承了全族的希望,沈清寒不得不多想。良久,他终于穿戴好了衣衫,出门去了。皇宫里。一直连着上朝,皇帝的身体表面上看好的差不多了,事实上一日比一日沉重。全靠着太医的金针吊着,不过,马上就要开春了,天气一暖和,他的病就能好了个八成。此刻,他正躺着床边的案几上,一边看着奏折,一边批示。一碗热腾腾的药摆在了案几上。“搁那儿吧,凉了就喝。”永昌帝头也不抬,手下不停。端药的人果然把药汤子换了个地方摆,有过了一刻钟,温度差不多了,终于把药摆了过来。永昌帝终于有时间把头抬起来,“怎么是你太监呢”“我叫他们在旁边的候着。”大皇子微笑,“父皇日理万机,儿臣帮不上其他的忙,喂药伺疾总能做到吧。”“你有心了。”永昌帝感叹一句,“不过他们这些太监偷懒可不行,把我把人叫进来。”说完端起了药碗。大皇子听话的走了出来,临出门的时候还盯着那碗药,果然永昌帝打算一口气喝下去。他出门叫了太监总管,太监总管一直在门口候着,这时候赶紧进了门,准备伺候着。太监总管进门的时候,永昌帝刚刚好把药碗放下,总管上前递毛巾。手头的奏折看的差不多了,永昌帝只招呼,“过来坐。”大皇子听话的坐下了。“你年前提出要去封地上,我本来就不同意。我这一辈子活着的,就你们三兄弟了,我只希望你们三能够互相扶持,好好的过日子。”大皇子沉默不语,良久才道,“儿臣出身卑微,又不能给弟弟们做榜样,当不起这些。”“尽说着孩子话。”永昌帝责备了一句,“呼,批了半天折子有些累了,我先休息片刻。”“好,儿臣伺候父皇。”大皇子帮着脱了厚重的外套,然后永昌帝躺着床上。“睡吧,儿臣守着您。”永昌帝困意来袭,渐渐合上了眼睛。大皇子沉默的守着,确定了皇帝的呼吸变慢,变轻。从怀里掏出了明黄色的绸缎,上面白色的缎子上端正的写着,“国赖长君,特传位于大皇子李宣。”大皇子看着缎子,目光变成深沉,他侧头问道,“玉玺在哪儿”大太监躬身回道,“在内室柜子里锁着。”“砸开便是。”二人奔向内室,大太监用早就准备好的工具砸开了柜子。里头方方正正,和田玉雕成的玉玺静静的躺着里头,旁边放着印泥。大皇子拿起了玉玺,蘸了印泥,狠狠的盖在了他伪造的圣旨上“接下里该怎么做。你知道吧”大太监点头。“陛下突然病发,临终前传位于大皇子,奴才就是见证”“好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大皇子又把柜子关上,怀里装的圣旨,出了内室的门,胸口总是传来钝钝的疼痛感。他从小就被人喊着“贱人之子”长大的,宫里的人没几个看得起他。只等到他年纪大了,总算学会了争抢皇帝的主意力才好转。在这之前,吃过多少苦头,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从今天开始,他就要变成整个王朝的主人了习惯性的眼睛一扫床榻,他猛地眼神一缩,“皇帝呢”床榻上,被子掀开了,人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喝了一醉春风,还能跑了”一醉春风乃是一种温柔而暴烈的药,饮用之后,人只会觉得犯困,浑身轻飘飘的,然后会在睡梦中不知不觉的睡死,而且查不到原因。这样温和的毒,药,是大皇子为父亲准备的最后的礼物。第一百一十四章“朕在这里”如同炸雷一般在耳边响起的声音, 大皇子李宣发现自己找不得的人,正站在寝宫的门口,身后站着的, 是二皇子,三皇子, 还有宗室, 九门提督。看这个架势,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李宣怒道, “你故意设的圈套”“这不是圈套,这是朕想看看你,对于朕,还有没有一点点的父子之情, 给你最后的机会。”永昌帝淡淡的说, “接到消息, 我本来不相信的。”“父子”李宣只觉得可笑,“你最多当我是一条狗有用的时候就拎出来, 做你真正儿子的挡箭牌,没用的时候就一脚踢开父子你说这话只让我觉得可笑”见证皇家的私隐,总是让人不自在, 九门提督本来以为会有一场大战,现在听着这些,只能拿眼睛盯着宗室的带头人。这里只有宗室的人说话,不算是犯忌讳。盯着所有人的目光, 宗室不得不开口,“陛下,还是先以身体为重,后续的事情,让宗人府处理吧。”“好。”永昌帝勉强压下了怒气,不想当着这么多人争吵,丢光脸面。大太监跪地求饶,嘴里只说着,都是被大皇子逼迫的,被九门提督塞了条抹布,什么都喊不出来了。大皇子此次进宫本来也没带自己的收下,只能束手就擒,他看着李瑾,李宇跟宗室们攀谈,冷笑连连。看看,这就是所谓的看中他李宣同样是皇子,跟朝堂上,宗室上的人是一点交情都没有,全靠自己去巴结交往,而这两个弟弟,都是皇帝带着去认识的。这不是偏心,还有什么是偏心他只是想得到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无权无势,他本来进宫就是为了兵行险招,输了,不过成王败寇。迎接他的到底是毒酒一杯,还是三尺青锋他还真迫不及待想知道了然后,本来就在京城中籍籍无名的大皇子,突然得了重病,遍寻名医,又拖了三月,悄然病逝了。本来在京城长袖善舞,到处参加宴会的三皇子也老老实实的,很久没有出门交际了。他是吓着了,任由他母妃再怎么劝阻,都不敢再打什么主意,只乖乖的做个皇子。“好歹我跟二哥也是亲兄弟,就是亏待谁也会亏待我啊我还去挣什么前程。”而发了高烧,好久没有上值的林明岚,终于“病愈”回来上班了。大半月了,看着同僚们真是分外顺眼,连以前吹胡子瞪眼,没事找麻烦的人看起来都很可爱。“辞官你要辞官”沈清寒刚刚从盛学士那里得了消息,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林兄,如果是为了的事情,我感觉很抱歉。”知道自己的师长居然一开始就是打着利用的主意,确实很让人难受,但是也不至于辞官啊“不仅仅是先生的事情,我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官,先要休息一阵。”沈七先生的事情,的确打击很大,他突然发现,自己跟李泽李瑾交好,自身又并不是更急深厚的家族出身,难免就成了一个明显的弱点。而且这次的事情,的确让他很是厌倦,却也让他开始思考,到底是为了什么一路走过来的。五岁发下的宏愿,只是因为家里没有顶梁柱,孤儿寡母只能由人欺凌,连手上的铺子都保不住,而时代的背景决定了,只有读书上进这么一条路。他只能不停的走啊走。本来以为考中了,这条路就算是走完了。哪知道后面的路还有那么那么长呢他只能是想思考清楚,然后认清楚自己的本心,再重新出发。“如果是你觉得尴尬,我可以先申请外放。”沈清寒郑重的说,他为了保全家族,只能这么做。“跟你可没什么关系啊要是我换成在你的位置,一样会这么做。能够在好友和家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你已经很厉害了。”林明岚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再说我就是辞官了,打算出门游历一段时间,又不是不回来。别搞的跟生离死别一样嘛”说完他转身去找了盛学士。辞官当然不能说是厌倦了当官,而是说着自己身体不好,这又一连病了半个月,想要调养调养。“辞官不行我可以给你批上半年的探亲假不行就一年”盛学士一口回绝了,“要是身体不好,就好好养着。”一年的假这怕是不和规矩吧“你这不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吧”盛学士调皮的眨个眼,摸摸自己的胡子,暗示道。就是不知道是李泽还是李瑾的手笔了。辞官的确可惜,但是要想完全脱离这个环境,也只有这个办法。“好了好了,我假条都批好了,可不能反悔啊”盛学士一副赶人的样子,把人赶了出来。沈清寒现在眼巴巴的盯着。林明岚无奈的说,“别这么看着我,辞官没辞掉。”沈清寒的脸上写满了高兴。“但是给我准了长假。”沈清寒立马耸了脸。“我收拾收拾就走,可不许把我的东西乱放,我以后还回来呢”事实上林明岚只带走了几本自己的书,其他的东西还放着。不过一个七品的翰林官,休了长假也无人关心。他悄悄的命管家收拾了常用的东西,订了大船,开春之后就要离开。十里长亭送别。告别了那些同僚,李泽李瑾姗姗来迟。李泽完全不知道事情的经过,无忧无虑的样子一如往日。只有李瑾,眼中含着愧疚。“做这个样子干嘛,我就是回来玩几个月嘛等我给你们带金陵特产啊”“那好啊我还没尝过”说起吃的玩的,李泽最有兴趣。“好了好了,过了时间赶不上船了。”李瑾催促道。“保重”“保重”一骑车马远,李泽低头轻声说,“老是觉得她打算不回来了。”“他敢要是不回来,我们就上金陵逮人去”“这可是你说的我记住了啊不许反悔”“我连他家在哪里都问清楚了,不如悄悄的摸过去”“这个计划好”第一百一十五章要说现在整个金陵城里最大的消息, 就是杜家的姑娘终于要嫁出去啦说起杜姑娘,人长的好看,又能干持家, 偏偏命不好,能当顶梁柱的父亲去世的早, 底下的弟弟年纪又小, 只能叫她一个姑娘家家支撑门楣。这一支撑, 就耽误着姑娘到了二十一岁。虽然早几年有订婚的消息流传出来,但是三年过去都不见人, 早就被人当成了假消息。而现在,那个传说中的未婚夫终于出现了,上门提亲了杜家住的小巷子被挤得水泄不通,所有的亲戚都要上门看这个热闹。杜家的二叔, 三叔, 四叔包括长辈, 十几个人围着林明岚一个,幸亏他淡定, 只当是面试了,多几个面试官,不是很正常。那个问, “是做什么的”这个问,“家里有什么营生”林明岚都一一的回答了,本来今天就知道不好过,特比带了他的表兄王孟夏出来诚场面, 谁知道表兄一看这架势就怂了,只剩了他一个。本来也没见不得人,林明岚一一回答了。杜家的男性长辈挑不出半个不对来。年龄相仿,家境相仿,家里同样有钱,别以为他们不知道卖玻璃有多赚钱。就连本人也是一表人才,前途远大。怎么这样的狗屎运,偏偏落到了大房那丫头的头上了躲在屏风后面的女眷们,恨不得把杜昙拉下去,换成自个的女儿上啊杜昀跟着瞧自己的未来姐夫,还不时的问自己的姐姐,“姐夫脾气怎么样啊”“该打乱叫什么呢”杜昙娘说完自己先笑了,“等过了礼再叫也不迟。”杜昀先是吃了一吓,然后也跟着笑。“快了,快了。”王氏跟杜家也算是早有默契,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本来是打算送到京城完婚,谁知道自家的混小子悄没声的就回来了。接到消息的时候她吓了一跳,赶紧叫人去接船,然后对着臭小子一顿爆捶。捶够了,臭小子才说是请了探亲假回来的。“好容易考中了,就给我好好的当差不要成天想些有的没的。”心里十二分的欢欣,嘴里教育孩子的还是那些忠君爱国的话。林明岚只当左耳进右耳出,训话听着就是。人既然回来,就不好叫人家的姑娘干等着,本来嘛,为了考试的缘故已经等了三年,这下还不赶紧上门。这才有了这趟出门。被杜家的老少爷们盘问了半天,就算再不满也知道这个姑爷得罪不起,既然得罪不起,只能好好的处着,以后说不得,还有能够用上的地方呢。过了亲属这关,就要定成亲的日子了。选来选去,定在了一个月之后。“不算急不算急,这是这半年最好的日子了。错过又要等半年。”杜昙娘拍板定了,万事俱备,只等着嫁女儿了。她的乖乖女儿啊,吃了那么多的苦,后半生的风风雨雨,总算有人携手共进了。杜昙娘又是心酸又是感慨,不住的擦眼泪。王氏那是取媳妇,只有高兴的。她找孩子商量,成亲之后,是留在金陵,还是去京城。“现在金陵带上半年。然后再上京城,娘呢”“娘现在可是过惯了逍遥的日子,要是上京城,还要整天操心你这个臭小子。”王氏点点他的额头,“等娘动不了了,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