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江山策之妖孽成双> 分节阅读 19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2(1 / 1)

d宫中也不得而知。”“不过你别怕,欺负你的人都已经将他们杀了,日后我会好生护着你。”“凝儿,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可好”“咱们回家”他拥着她坐在血泊之中,本该纤尘不染的白衣如今被血染得通红。夜风呼啸而过,似是也在哀婉早逝的佳人。殿外树影斑驳,仿佛来索命的恶鬼一般,要将他怀中的人抢走“陛下,要将这女子葬于何处”一名将士打扮的人小心翼翼的问道,并没有看到鹤凌皱起的眉头,明显示意他不要于此时去触主子的霉头。可惜的是,那人并未察觉。话音方落,便被黎阡陌一剑封喉。他甚至连看都没有看向那人,视线始终盯着怀里的楚千凝,目光温柔又深情。葬凝儿又没死,何来“入葬”这个说法。她只是生了他的气,一时不愿理他,待她气消了便会醒来。一定是这样如此想着,黎阡陌微微弯唇,笑容依旧清雅,只是趁着那双血眸,显得有几分阴寒诡异。稳稳的抱起楚千凝往外走,他的唇边始终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所行之处,遍地尸体和鲜血,浓郁的血腥味甚至令楚千凝几欲作呕。两侧满是身穿铠甲的将士,看到黎阡陌怀抱着一名女子从殿宇中缓步而出,所有人都低下头去,不敢冒犯天威。楚千凝站在幽月宫前,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本已觉得干涸的眼眸再次流下了眼泪。他的背影那么孤寂,望之令人不禁心内酸涩。寒凉的夜风吹拂而过,扬起他墨染的青丝和浸染鲜血的白衣,最终在楚千凝的眼中定格。这日之后,她便跟在了黎阡陌的身边。以一个局外人的姿态看着故事的发展,惊心的让她痛苦不堪。黎阡陌没有将她入殓下葬,而是放在了一口水晶棺里,和许久之前她做的那个梦一样,他登基为帝,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帝王。可是,他成为了一个令满朝文武头痛万分的皇帝。他不纳妃,不封后,每日处理完朝政便去冰室中陪着一个已死之人,不然就满天下的搜罗奇人异士,说是要为那棺中女子招魂。、第252章 命里相逢冷眼旁观,楚千凝说不上这样黎阡陌到底算不算正常。平日里他处理朝政,思绪清明,赏罚合度,是一位十分贤明的君主。但走进那个冰室,他就变了。他不肯相信她死了,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固执的认为她只是睡着了,甚至是因为同他置气,是以才不理他。楚千凝想,他或许并不是不知道她已经不在了,只是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或者说是无法接受。他让人在宫中遍种扶桑花,开得鲜艳如火。有一次,御花园中的一株扶桑不知为何忽然谢了,有小宫女无意间说起此事被他得知,他温润的笑着,目光却极尽寒凉的吩咐侍卫将那宫女拉下去处死。扶桑花常开不败,怎么可能会凋谢呢定是这些宫人没有照料好,是以才会将花给养死了。凝儿素来最喜爱扶桑,他如今命人在宫中各处种上了扶桑花,待她醒来看到,必然会很开心的,而她一开心,说不定就会原谅他了。这日之后,宫人更加小心谨慎的照料着满宫的扶桑,生怕落得如那个小宫女一般下场。看到这样的黎阡陌,楚千凝忽然有些怕。怕他一直这样困着自己,最后变成一个喜怒无常,残忍无情的君王。她想告诉他,自己已经死了,他该去过他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自责和愧疚牵绊,耽误了他本该璀璨的余生。可惜的是他听不到她说的话,也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也是在这个时候,楚千凝发现了黎阡陌眼睛会变色的原因。似乎是从她死后开始,每每涉及到有关她的事情,平日那双清润温柔的眼眸就会变成血红之色,眸中一片寒凉。彼时,他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喜欢杀戮,喜欢血腥。他的神色依旧很温润,甚至连唇角扬起的弧度都与平常别无二致,但那颗心却早已被鲜血浸染。这样的黎阡陌,不禁让楚千凝想起了“执念”二字。所谓“执念”,大抵就是像他对她这样。只不过他念着念着,竟着了魔。“黎阡陌”楚千凝站在不远处望着他,目光温柔的就像平时他对她那样。下一瞬,原本埋首书案批阅奏章的男子忽然一顿,然后若有所觉的朝她所在的方向看了过来,那一刻,楚千凝甚至都要以为他能看到自己了。但实际上,他的目光却落到了虚空处,怔怔的望着。朱红色的笔尖在纸上晕染开来,一旁的小太监轻声提醒道,“陛下”恍然回过神来,他微微敛眸,唇边漾开一抹苦涩的笑。他竟然幻听了“长公主殿下驾到”随着小太监的声音落下,便见黎阡晩从殿外缓步而入。比起记忆中那个时而活泼可爱,时而飞扬跋扈的姑娘,眼前的黎阡晩明显沉稳了不少,举手投足间皆是风韵。“臣妹拜见皇兄。”“起身。”“谢皇兄。”解下身上的披风递给一旁的宫人,黎阡晩挥手示意他们都退下。待到殿内没了外人,她才斟酌着对黎阡陌说,“臣妹听闻,皇兄近日又杀了两名宫人。”“嗯。”黎阡陌批阅着奏章,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皇兄”“若为凝儿之事,你便不必再言了。”他并非不知朝臣议论,可那又如何,他是帝王,但也是她的夫君,尽管,他还不知她愿不愿意嫁他。不过他想,她应该是原意的吧,毕竟她幼年之时就答应了要嫁他。倘或不是被凤君撷钻了空子,那他们如今或许连孩子都已生下了。想到自己和楚千凝生的孩子,黎阡陌淡色的唇不禁微微扬起。见状,黎阡晩眼中的担忧之色愈浓。“嫂嫂她就那般好吗”她深知自家兄长喜欢听什么话,是以提到楚千凝的时候,她也不似别人那般三缄其口,而是亲切的唤她为嫂嫂,哪怕对方连黎家人是谁都已经忘得干净。黎阡晩的这一声“嫂嫂”,似是唤进了黎阡陌的心坎儿里,他的神色也变的愈发柔和,眸中流动着异样的光彩。“她是这世间最好的女子”只是可惜,他没有保护好她。同楚千凝初次相遇,是在延庆寺的竹林深处。彼时他受了伤,好不容易甩开了刺客,悄无声息的躲进寺中,鹤凌在不远处埋伏着,以免那些人会卷土重来。他正在闭目养神,不妨一旁忽然响起了一阵“嘶嘶”声。还没等他睁眼看看是何情况,就又听到了刻意压低的脚步声。脚步虽轻,但却不似练过轻功的样子疑惑的转头望去,黎阡陌就看到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约莫有四五岁的年纪,白瓷般的肌肤,一双眸子黑亮黑亮的,一眼就能望进人的心底里去。她穿着一件淡青色的流苏纱裙,纤细白净的小手提着裙摆,另一只手抵在了唇边,轻轻的发出“嘘”地一声。见状,黎阡陌的眼中不觉闪过一抹兴味。这小丫头要干嘛他配合着没有出声,然后就见她小心翼翼的指了指他的旁边,他顺势望去,就见不远处的地上盘踞着一条蛇。很明显,方才“嘶嘶”的声音就是它发出来的。扫了一眼那蛇的外形,黎阡陌眸光微动。不过就是条普通的蛇罢了他清楚这一点,但不远处的小姑娘却不知道,眼瞧着那蛇花花绿绿的,她只当是什么骇人的毒蛇,脸都吓白了。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大着胆子朝黎阡陌走近了一些。她嗅到了空气中淡淡的血腥味,也看到了那男子被鲜血染红的白袍。正是因此,她才不顾心里的恐惧接近他,就是担心他受伤之余再被毒蛇给咬了,那就糟了。小心翼翼的绕到蛇的后面,楚千凝从地上捡起了几块小石头,然后又远远的躲在了几块乱石后面,想着这一处没有枯草和树叶,那蛇便是奔她来了,她也有时间逃跑。而且她得确保把这蛇引走,不能让它伤了那人。楚千凝计划的虽好,却架不住那是个“畜生”,哪里能完完全全按她预想的去做呢。才丢出一颗石子,它便疯了一般突然朝黎阡陌爬了过去,他挥掌将其扫开,可虎口还是被咬了一口,印上了两个血红的小点。鹤凌在暗处看着,有些不明白自己主子想做什么。方才他瞧得分明,根本就是他自己用内力将那蛇“吸”过去的,他怎么还会不慎被咬了呢而鹤凌心中的这个疑问,在看到楚千凝一脸忧色的跑到黎阡陌身边的时候,隐约有了答案。敢情是一出苦肉计。黎阡陌原本并没打算骗楚千凝,可瞧她捡起石子打算保护他的架势,他忽然就有些好奇,若是自己受伤了,这小丫头会如何做。事实就是楚千凝匆忙跑到他面前,想也未想便抓起了他的手。短暂犹豫了一下,她才垂首将温软的唇贴在了他受伤的位置。手被她的一双小手紧紧握着,黎阡陌本就很错愕了,没想到她居然还会为他“吸毒”,难得的,素来老成淡定的他也不免红了耳根。虎口处温软的触感令他微微闪神,直到听见她软糯的声音响起,他才恍然回过神来。“你还好吗”楚千凝拿出自己绣了扶桑花的丝绢帮他擦了擦,随即想帮他把伤口包住,可她的动作却随之一顿。嬷嬷告诉过她,女儿家的东西不可随意给别人,尤其是男子。可眼前这人受了伤,她总不能置之不理。不知是不是看出了她的犹豫,黎阡陌朝她温润一笑,“多谢你的救命之恩,黎某没齿难忘。”闻言,楚千凝微怔。黎这个姓氏并不多见,放眼整个建安城,她也知道一户。镇西将军宁阳侯,他便是姓黎。瞧着眼前这个少年的年纪,楚千凝试探着问他,“你是侯府的公子”“在下黎阡陌。”“你是那府上的世子爷”他点头,淡色的唇扬起了一抹恰到好处的弧度。恰好林中风起,吹起了他墨染的青丝,在楚千凝的眼中晕染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她愣愣的看着,口中不觉轻叹,“你长得可真好看”从小到大,府内的嬷嬷和丫鬟就经常夸她长得漂亮,楚千凝自认自己长得不丑,但比起面前的少年,她却自叹不如。总觉得他漂亮的不像凡人。作为在众人惊艳目光中成长起来的黎阡陌,他听过各种各样的夸奖,可唯独今日这个小姑娘说的这句,他听得格外开心。仿佛能得到她的肯定,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你是哪家的小姐”瞧她的穿着打扮,也似大户人家的千金,可怎么出门在外,身边连个丫鬟也不带“我爹爹是礼部尚书,我姓楚。”礼部尚书她是楚奕昭和容梦竹的女儿。微微敛眸,黎阡陌不着痕迹的将被蛇咬了的那只手拢于袖管下,虎口微张,便有鲜血涌了出来。楚千凝看着,一时也顾不得许多,赶紧用手中的丝绢把他的伤口包好。趁着她分神的时候,他又问,“你叫什么”“千凝。”她毫无所觉的回道,“楚千凝。”“小凝儿”“嗯”听他似是轻声说了一句什么,楚千凝疑惑的抬头望向他,却见他笑着摇了摇头。看了一眼他被血染红的衣服,她微微蹙眉,“你受了很重的伤,要不要我去帮你叫郎中”“不必了。”他握住她的手阻拦道,“有坏人要害我,若你此时出去带人过来,他们会继续来追杀你,连你也会有危险。”“那”“走出这片竹林,便将今日的事都忘了,否则你和你的家人都会陷入危险之中,明白吗”怔怔的点头,楚千凝不敢再多问。于是,在某位世子爷连蒙带骗下,她承诺了不会将今日之事说出去。在丫鬟终于找到竹林深处寻到她的时候,一眨眼的功夫,方才还倚竹而坐的人却凭空消失不见,只余下一阵清风拂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