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点的木柴,他都有请人在收集,根本缺不了什么东西。“好。”石宏大不说话了。于良吉没想别的,哄睡了小侄子,自己也睡着了。半夜石宏大起来,给灶里添了一把柴火,于良吉睁了睁眼睛,又闭上了,自从石宏大来了,这几天晚上都是他起来添柴起火热屋子,他都不必半夜爬起来,冻的哆哆嗦嗦去烧火了。看来,这个人收留的还是不错的嘛第二天一大早,于良吉就爬了起来,今天是他做的第一顿饭,自然要露一手。下地后直接去仓房拿了四个两合面的开花馒头,淘了一点小米子,用大锅烧了热水,上头热的馒头,小锅煮粥,捞了点咸黄瓜,拍了蒜泥拌黄瓜,芥菜切成细丝,点两滴香油,放上葱丝姜丝,拌上辣椒油两个下饭菜算是弄好了。屋里石宏大起来之后正在给于宝宝穿衣服。等他们俩起来收好了被褥,于良吉那头连洗脸水都给打好了,于良吉给于宝宝洗漱,石宏大自己洗脸刷牙。等忙活完了,于良吉的早饭也端上了炕桌。石宏大是真没想到,一个小秀才,看起来弱弱的,一根手指头都能戳倒的样子,还有一手好厨艺这年头虽然说厨子并不受人歧视,可厨子并没有多大前景,最高的官职,也就是御厨,最高的品级是四品,从历朝到现在,能做到四品大御厨的御厨,唯有圣太祖时期的那两位,那两位还是因为研究出很多方便快捷又能果腹的东西,才被破格御封,而圣太祖本人也很有创新意识。而读书人讲究的“君子远庖厨”虽然不是说让读书人不下厨的意思,可很多男子都是不下厨房的,认为那是女人的地盘。男人只要负责吃就行了,除了火头军天天下厨房,就连大厨回了家,都是自家婆娘整治饭菜,自己一勺不动。他一个秀才,竟然自己下厨还不算,还做的不错“尝尝我的手艺”于良吉将一小碗单独给于宝宝准备的咸菜放到一边,小孩子不能吃太咸的东西,他特意多淘了两遍水。石宏大看着卖相不错,尝之前还想着,不好吃也的喊好吃,真吃到嘴里,却觉得这是他知道的咸黄瓜跟咸芥菜疙瘩么“宝宝,好吃吗”于良吉故意问于宝宝。“好吃”小家伙很诚实,因为他都喝掉了半碗粥了。每次他都只吃一点点咸菜,喝掉一碗粥,这次他吃了两口咸菜,也才吃掉半碗粥,觉得好好吃037一个优点吃完早饭,石宏大就套了马车,赶着出门了。于良吉收拾了一下,孙大爷来给他送了豆浆,还有昨天他说的干豆腐和豆腐皮。穿越前辈很给力,但凡是大众化一点的吃食,他都弄了出来。乔大娘还给送来了一筐鸡蛋:“别的可以对付,只有宝宝的不能对付。”“嗯。”于良吉接下了小侄子的口粮。大冬天的没什么可吃的,也就这个了。教小侄子读了一些三字经,然后放孩子在炕上自己玩儿,于良吉去了仓房。仓房虽然大,但是因为没取暖的东西,又不见阳光,比外头还冷。于良吉挑了一些花生,拿了一把茄子干,就回到了屋里,中午了,他要做午饭了。挑了一点小米,熬了烂乎乎的米粥,上头热了一个大馒头,石宏大不在家,于良吉带着于宝宝,一个馒头足够了。茄子干泡了之后,用大酱炖了起来,出锅的时候,撒了一把葱花进去。花生都挑干净了后,用小锅倒菜油炒的糊香。两个菜,就一个优点,油大农家人,即便是有穿越前辈莅临这个异时空,也没能改变多少,他们虽然不至于饿死那么严重,可也勤俭节约惯了,谁家做饭都是放一点油爆个锅,于良吉从来开始,看她们做饭,就从来没有放超过一勺油的,那油还不是荤油,而是素油做出来的饭,可想而知,除了咸淡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一点油腥实际上于家并不缺油,十八里铺的人也不是家里没有油吃,可各家做饭的家庭主妇们,就是不多放你说家里又不缺这点油,难道农忙时节可以大鱼大肉,农闲时猫冬就给咸菜大碴粥吗实在无法理解于良吉发现用大锅做饭味道很不错,就是烧火麻烦点。咸菜是必不可少的,于良吉切了很多芥菜丝,很细的那种,用炒花生米剩下的油锅,以及里头的油,炸了干辣椒丝,随后下了咸菜丝煸炒。等他忙完端了饭菜上桌,小侄子早已经乖乖的坐在那里等着了。“饿了么”于良吉一样一样的往炕桌上倒腾饭菜。“饿了”小侄子吸了吸小鼻子,水汪汪的眼睛特别萌的看着于良吉。原来小孩儿早就被香气吸引了,若非腿短,下不了炕,早出溜下去找叔叔去了。“饿了咱们就吃饭”于良吉给了小侄子一个小勺子,一碗小米粥。孩子这两天肠胃渐渐好了点,但是也不敢大意,只掰给他一块馒头:“吃完了若是没吃饱,就再跟叔叔说,可不能吃撑了哦”“嗯嗯”于宝宝开始吃饭,虽然人还小,但是他就是觉得,小叔叔做的饭菜,香最主要的是,花生含有不亚于肉类的各种营养成分眼看着小侄子能吃下饭了,于良吉早就想着给他补一补了,起码孩子这个冬天一定要长点肉小孩子没有婴儿肥,怎么能是小孩子呢怎么能显出小孩子的可爱呢038官差报喜吃饭的时候,乔大娘跟张家二婶子还是不放心,俩人不约而同的出了家门,到于秀才家看了看。“怎么这么大油”乔大娘是过惯了苦日子的,看不得这么浪费油的行为。张家二婶子虽然也觉得不好,不过还知道给于良吉开脱:“兴许是第一次做饭,倒油没个准成劲儿。”“就是这样,那个,我不太会加调料。”然后指了指酱炖茄子干:“放酱也没个准儿,结果酱放的多了些,幸好还没往里头放盐。”“算了算了,你能弄熟就不错了。”乔大娘想着于良吉一个读书人,能做出这一桌饭菜就挺好了。能做出吃的来,不饿着自己,不饿着孩子,就行了。临走的时候,于良吉给她们俩一人一碟花生米,这东西平时她们都不会做,因为费油。其实花生米吃油是吃油,但是吃的并不多,炸茄子都比它费油。“带回去,给小五尝尝我的手艺。”“带回去,给张家二叔下酒最好。”于良吉一人一碟,都挑的大碟子装。“怎么能要你的呢”乔大娘不接。“就是,想吃我们回去自己炒”张家二婶子还开玩笑:“兴许比你炒的好吃。”“别跟我见外,这些天,您二位可没少帮我。”于良吉态度坚决。俩人没办法,又感动又欣慰的端着盘子回去了。结果带回去的花生米,别说自己了,连家里人吃了都说炒的比她们的还要好晚上乔大娘和张家二婶子就没过来,张艳辉过来了,又是打到的木柴给送了来,还有两颗枯树根子,从地里抠出来的,原来的树坑早就种下了新树。穿越前辈对水土的流失很在意,绝对不许人平白无故就伐木平山。这两颗树根是榆木的,俗话说的榆木疙瘩,据说非常耐燃,当然,按照这边的话来讲,就是非常的扛烧。然后给他挑了一水缸的水,临走之前,石宏大也挑满了水缸,他还真没用多少。晚上吃的是小米饭,做的炒土豆丝,炸了大酱,弄了点萝卜干白菜干之类的,蘸酱吃。同样的,油水很大,小侄子吃的很开心。于良吉决定日后都这么做饭,肯定不能让小侄子吃不到油水。当天晚上石宏大他们没回来,半夜于良吉爬起来给灶坑加柴火,还有点冷,觉得还是让石宏大回来得好,起码半夜不用自己去起来哆哆嗦嗦的去添柴烧炕。第二天早上起的挺早,做完早饭后刚吃完,孙大爷来了,于良吉用黄豆换了三斤干腐竹。刚送走孙大爷,放好干腐竹,门口就一阵热闹,还有人啪啪啪的拍门板子:“开门,快开门”“干什么啊”于良吉才没傻兮兮的开门,让开门就开门,万一外头是坏人怎么办“于秀才,您中了,您现在是举人老爷了,有官差来报喜了,快开门”外头的声音耳熟。于良吉想了想,打开了门,发现拍门的是老村长家的二儿子。“快人已经到了村口了”老村长姓佘,他们家老大叫佘庆喜,老二叫佘庆丰。039成举人了官差的确是来了,骑着高头大马,跟着石宏大的马车回来的。原来,因为十八里铺的偏僻,在桂榜挂出来之后,官差就已经分别报喜了,但是因为原主当时考完了试就回了老家料理兄长后事,并没有等放榜。再后来自己也病倒了,一直到于良吉穿过来。官差们报喜完了之后,也有几个人没找到人的,就开始查找这些学子们的户籍所在地,然后一路报喜过来,不止于良吉一个人,还有别的考生因为一些事情,也没等到发榜。不过别人家都好找,就他们这里不太好找,因为别人姓什么,基本上就在某个以姓为名的村子里,而十八里铺就不行了。官差们也是刚找到县衙那里,正好,石宏大他们去办理户籍,听他们在打听十八里铺是不是有个叫于良吉的生员,这才搭话,一问,得说的就是于良吉于良吉,或者说是原主,考中了举人虽然名次很低,一共取举人两百名,原主考了一百九十八名。也就是倒数第二名。“恭喜于举人贺喜于举人”来的官差有六个,带着官府发放的榜文和册封,双手递到于良吉跟前:“来之前已经知道您家的事情了,且这个时候,鹿鸣宴就不用去参加了。”自己的兄长去世,这位也大病一场,现在看着都不太健壮,真是可怜啊“谢谢。”于良吉接过东西,知道这东西相当于学历证明,是可以凭借这个去京城参加会试的,但是他没打算去。“这是朝廷给举人奖励的一千两银子,以后您有五十亩地的免赋税权限,还有四套举人的衣服,春夏秋冬各一套,每一年都有二十两银子的举人份例。”官差将一份东西再次第给于良吉。于良吉大喜过望这个朝代被前辈经营的不错,不论是读书人还是习武的,只要考过了,有了功名,就有朝廷每年给的份例,相当于年薪,嗯,或者是奖学金,或者是赞助补贴补助不管怎么说,是个很实惠的东西。且若是会试的话,还有专门接送的车子,专门接待的住宿,以及专门的吃喝照顾的地方,不过他是不会去的,但是有这么多好处,也不错啊“谢谢。”于良吉再次接过来东西,这次的东西就实惠多了。“既然都交代好了,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这里可真是难找,赶紧启程上路,天黑前回到县衙,明天启程回转府衙,大人还惦记着这件事情呢。”每朝每代,科举都是大事,不管是考秀才还是进举人,都不容忽视。“这点钱,请几位喝杯茶”老村长急忙掏出红包,挨着个发:“里头不多钱,绝不是贿赂。”六个官差捏了捏,里头大概也就一两银子,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根本没打算收辛苦费,但是人家既然给了,而且朝廷规定,不超过五十两,都不算受贿。“老村长客气了客气了”说着客气,但是红包还是收下了。“来,送几位官差回去县衙”老村长自己红光满面。040我在守孝他们离开后,整个十八里铺都轰动了举人啊他们这附近的举人,还是前些年去世了的张家村的那个,剩下的这一片就没举人了,倒是有不少的秀才,可现在的秀才连开办私塾的资格都没有,朝廷规定,只有举人才有资格这是为了不误人子弟童生等于小学毕业,秀才相当于初中毕业,举人就是高中了,也等同于师范。“明天村子里摆流水席”老村长整个人都兴奋的好似年轻了十岁“老村长。”于良吉淡淡的开口:“您忘了吗我在守孝。”老村长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大家的心思我能理解的,但是现在的确不是能热闹的时候,想热闹,起码现在是不行的,您说呢”于良吉可不想让人以为,他考了个举人就敢无法无天,孝期聚众欢乐,他成什么人了脊梁骨不得被人戳穿了啊“咳咳”老村长咳嗽了一下:“举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