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节阅读 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5(1 / 1)

d俩一个是文圣人,一个是武圣人。孔仲尼的儒学教育源远流长,几乎是统计了整个社会。姜子牙西出祁山帮助西周文、武二帝奠定八百年基业。拜完了文武两位圣人的画像之后,便是拜师,奉上拜师礼,两位老师分别赐下文武两套衣服,林先生给孩子们的都是小长袍和小方巾,穿戴上之后真的跟小书生似的;洪先生给的都是短打扮,护腕和护膝一戴胜就跟个小高手一样。然后带着孩子们熟悉一下学堂,女先生的教书地方是在后院的西厢房,东厢房是厨房和浴室,正屋的五间大房两家人各住两间,中间是堂屋,吃饭聊天聚会的地方。来的孩子,算上于良吉送来的于宝宝和家里三个小孩子,再加上先生的娃儿,勉强凑够了五十个,其中女孩子二十个,男娃娃三十个。可能是今天孩子们刚到,再加上拜师仪式之类的,气氛比较严肃,都很老实,也不敢随便调皮。学校前头是一片开阔地,洪先生弄了些单双杠、高低杠之类的健身器材,但凡是能就地取材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他都弄了,包括给小孩子们玩的跳跳板。后院也有千秋之类的给小姑娘玩儿。于良吉是在正房的东屋里授课的,他身为山长,是要指导秀才往上考取举人的,但是目前没有秀才,所以他很轻松。不过还是弄了一套教材出来,跟两位先生商量了一下。看到于良吉弄出来的教材,林杰眼前一亮这样的教材,学通了科举的话,一个秀才是稳拿不止是文科,武举他也想了办法,这个年代的武举也很好过,只要身手了得,会背孙子兵法,知道三十六计,就可以得个武秀才的名号。要是再会点排兵布阵,武举人完全没问题洪泽涛没能考上武举人,输就输在,他不会排兵布阵看到于良吉连武举人的教材都会编写,他立刻就心动了一个一米八多的壮汉,在你前面扭扭捏捏,你是什么感觉反正于良吉有点反胃他躲在石宏大身后,露出半个头看着眼前的洪泽涛:“洪先生,你这是怎么了”石宏大抱着胳膊,也是疑惑的看着洪泽涛,据她所知,这位跟妻子特别恩爱,并且没有啥不良嗜好,对小于举人这么虎视眈眈,没问题吧“我,我想请小于举人,教我排兵布阵”洪泽涛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出来。“那个,在以后的教材里,就有,你可以随便看”于良吉伸出头说完又缩了回去,典型的胆小怕事状。实在是洪泽涛个头高,一激动说话就直喷口水石宏大不介意,于良吉可受不了,还是让石宏大顶在前头吧“哎”一听还有后续,教材可以随便看,洪泽涛高兴了:“我这就回去了”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舅哥有文就有武,大舅哥不就是想继续考举人吗有了教材他们俩可以一起研究研究啊“他走了”石宏大伸手把小于举人从身后拎出来:“我去洗把脸,你赶紧回去看看宝宝,第一天上学呢。”饭饭晴初雨手打,转载请注明135 铲完一遍十八里铺的学堂招生授课,并没有让张家村知道,不过十八里铺有了学堂的事情,他们还是听说了的,但是张家村没重视。哪个村子没个私立的学堂之类的但是哪个学堂都没有张家村的有名不过十八里铺的学堂开始授课之后,十八里铺的孩子,再也没去过张家村,更没去上学。学堂开学之后,两位先生教了几天,也发现了,十八里铺的孩子,身体素质都很好,对学武比学文感兴趣,所以只能上午学文,下午练武,然后放学回家。学文的衣服两天一洗,学武的衣服,就得一天一洗。不洗根本穿不了,因为一身臭汗,偶尔还有泥巴。于宝宝上学上的也很来劲,因为是于家开的学堂,倒是不用担心宝宝受欺负,而且也不用忌讳,毕竟是属于“自家范围”内的地盘。哪怕于宝宝有重孝在身,也可以去。除了吃荤腥,他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练武。跟家里巴甲不同,他跟刘文喜家的大儿子都比较喜欢读书,而巴甲更喜欢练武。铲头遍地四天才完全结束,其实三天就差不多了,不过第四天去了一上午,中午回来吃饭。因为是最后一天了,于良吉干脆让人做了四菜一汤。黄大厨开火做了两荤两素,一个红烧肉,一个炖大鹅,一个溜豆腐泡儿,一个油炸花生米。打了一个青菜蛋花汤。然后蒸了两大锅炖白面馒头。还在杂货铺打了两坛子高粱酒。刘文喜已经算好了工钱,本来今天是半天,但是于良吉也给当了一天来算计,让给结一天的工钱,多出来的就当给大家的辛苦费了。地铲的很干净,连杂草都给带了出来,别看这么一个小动作,重复起来可不容易,要多弯一次腰。不过自从杂草被捡了回来,基本上都被家里人给挑选了出来,猪草当然是喂给小猪了,苣荬菜和婆婆丁,也都切碎了拌上米糠,喂小鸡小鸭小鹅子,吃剩下的汤汤水水,拌点苞米面儿,喂给小狗狗。剩下的青草都给马匹和牛还有驴子打牙祭了,平时就喂一点棒子面,有的时候还买一些豆腐渣给它们。偶尔喂两顿黑豆子。大牲口养活的不错。话说回来,也多亏了人家给捡回来的一筐一筐的杂草,不管是人吃还是马嚼,反正没给留在田里一点。刘宋氏做了二十个荷包,用的是家里给于良吉做衣服的时候,留下来的边角料,都是好料子的,拼拼凑凑做了二十个荷包,每个荷包里都装了他们的工钱。荷包做的不算精致,但是料子好,拿回去,要是卖的话,也能值几个铜板,自己用的话,也有面子。中午吃饭的时候,石宏大代于良吉敬了酒,给大家道辛苦,众人都说不敢当,他们做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家里地少,只能趁机出来打工,干活累倒是没什么,摊上一个好的东家才是最重要。这个东家不错,吃得好,睡得好,连衣服都有人给洗,还能洗澡,也就他们在县里给大老爷们干活的时候,才能有这待遇。而且对他们也很尊重,没有颐指气使,没有呵呼斥诉。早饭也不会都是稀粥,而是给的稀粥配干粮,即便是早饭,吃的也很饱,做菜也舍得给肉放油。吃饱喝足后,石宏大发放了工钱给大家,然后又送人出了村子。并且相约一个月后,再次过来,铲二遍地。好的帮工不好找,能找到固定的更好,家里省心,他们找活儿的也有个固定赚钱的地方。其实,要是熟田的话,草少,好铲,一人一天最多能铲一亩地呢,不过于家就十亩地是熟田,剩下的都是开荒出来的新田,这草就茂盛了些,才用了三天半的时间,不过他们家雇用的人手也多。送完了人回来,正好看到于良吉正在菜园子里看家里的菜。如今茄子豆角之类的已经有的打苞,过几日就会开花,然后结果,最近的青菜也多了些,油菜菠菜小白菜香菜臭菜等都出息了,家里的韭菜也一桩接一桩。于良吉正在观看自家的已经有早开花的豆角,虽然只有一两朵,不过也很好了,正看得认真的时候,石宏大回来了。“在院子里别待了,快出来,有蚊子。”这个时候已经有蚊子了,于良吉细皮嫩肉的,特别招蚊子。家里还有不少艾蒿,每天晚上都熏一熏蚊子。虽然有纱窗,不过也有蚊子随着开门关门的动作进来。“我看看豆角,已经开花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蔬菜长得也越来越快。“开了就开了吧,过几天就能结豆角子了。”石宏大进去把小于举人扯出了菜园子。进屋后眼见他胳膊上有了一个大包“怎么了”于良吉还没有什么感觉呢。“拿药膏擦一下,都红了。”石宏大赶紧找出一盒绿药膏,这是农家人夏天都会备上的常用药。不过一般都是给孩子擦的,石宏大买了两盒,家里孩子多,大人也需要用一点,例如小于举人这样的“这是昨天咬到的。”于良吉不想用药,但是石宏大坚持,只好让他涂涂抹抹了一下。“我买了蚊帐回来,今天就给你挂上”大炕挂蚊帐很不好挂,不过石宏大有办法,弄了个蒙古包一样的蚊帐。“好吧。”说实话,于良吉最讨厌蚊子了,苍蝇就是是烦人了些,只要不让他们靠近,就好,但是蚊子不行,一咬一个包,痒痒的难受。“我去洗个澡,可是铲完地了,我跟他们说了,一个月后再来一趟,铲二遍地。”石宏大擦完药,就把盒子收了起来。“嗯,去吧,回来好好休息休息,这段时间都累坏了。”于良吉心疼石宏大,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了。其实石宏大并没有瘦多少,只不过衣服穿薄了,再晒的黑了点。就显得瘦了许多似的。洗完澡晒干了头发,下午美美的睡了个午觉,起来全身都舒服,于良吉正在书房编写举人的教材。学堂初设,什么都要操心,也幸好学生们都是守家在地,中午吃饭也是能回家的,倒是让于良吉准备的临时休息的地方没用上。于是那里改成了一个教室,等着于良吉的举人教材编好了,就在那间屋子里上课。暂时定了两个学生,就是两位先生。林先生的好说,他跟原主差不多的短板,就是见识不广,人有些不自信,只要好好教导一番,开开眼界,就没别的了,该读的书,他都读过了。洪先生的就是排兵布阵,这个嘛,他虽然不太懂,但是好歹也是从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过来的人。穿越前辈是很厉害没错,但是他也有没顾及到的,例如他提出了游击战,嗯,也不知道算不算拾人牙慧,他也可以提出别的战斗方式。空降奇兵,跳跃进攻,单兵作战等等,这都可以,私以为,单兵作战最适合洪泽涛。于是于良吉决定让他死记硬背武经七书。然后开始教导他各种排兵布阵,他决定画些图纸出来,让他好好看,那是死记硬背也行从古代十大阵法开始,挨着个讲再到人少的却月阵,到鹤翼阵,还有鱼鳞阵等等,哪怕是头悬梁锥刺股,也务必要让他记住若是这两位先生也能考上举人,那就更好了一直到晚饭的时候,于良吉还没写够,他也知道,喝东西一时也不是着急的事儿,吃饭的时候,还是分开吃的,因为他们发现不跟小老爷和大老爷以及小少爷吃饭,他们会很放松于良吉只好跟自己的小侄子一起吃饭,石宏大不请自来,端着饭碗跟他们坐到了一起,家里还有一些肉,都是在刘家那边做的,并不用这边的锅子。桌子上绿油油的两碟青菜,一碟油炸花生米,还有一大瓮的素瓦罐汤。“明天我去一趟县城,家里的各种调味料再买点回来,还有一些笔墨纸砚,估计学堂也没多少了,我多买点存着。”石宏大一边吃饭,一边跟于良吉聊天打算。“给我也买点回来,要大块的宣纸。”于良吉咽下嘴里的饭报备。一般他们只是买白纸,宣纸这种东西,除非写字或者是作画,穿越前辈很能耐,连手纸都弄出来了。“你要宣纸做什么画画吗”家里有裁好的纸张,于良吉并且不缺。“嗯,用来排兵布阵画图,给洪先生,他这人什么都好,身手也不错,就是排兵布阵不会。”于良吉给于宝宝用勺子盛了一勺花生米放到碗里。“你还会排兵布阵”石宏大震惊了。因为小于举人一直都是文文弱弱地那种,很斯文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样子,跟兵家真的是一点边儿都沾不到。“读过一些兵书,嗯,很感兴趣啊”于良吉感谢原主的博学多才,他看的书里头,有正经的四书五经,也有兵书,这是为了不让人读书读成书呆子,一般都要求文人会点武功,武者也要会吟诗作对。还有农业书籍,例如齐民要术等,这是因为于家也是农家,为了能让家里人清省些,原主也没少看这方面的书,只是他还没能找出方法,就没了,到他接手这具身体。造出来的东西,石宏大虽然没细问,但是看他书籍里也有农书,就以为是他看书琢磨出来的。于良吉也没解释过。就这么误会下来了。ㄑㄋㄖㄘㄑㄋㄖㄘ11ㄍ11ㄆㄅㄇㄑㄑ“我以为你只是会读书而已,竟然连兵书也喜欢还排兵布阵”石宏大自己会一些排兵布阵的东西,而是还是系统学过的,不过不让人知道而已。“我还喜欢农书呢,我会种地”于良吉尽量往自己专业上靠。“嗯嗯,你会,你啥都会。”石宏大很敷衍,根据他的了解,小于举人还真不怎么下田,幸好没有让他下田。石宏大这态度,一看就是敷衍,不过于良吉也没力气跟他生气,事实胜于雄辩他早晚要让石宏大知道他的厉害晚上洗了澡就躺进屋里了,石宏大拿了一个蒙古包一样的纱罩,把于宝宝给罩上了“这是”于良吉看到于宝宝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