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节阅读 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9(1 / 1)

d,就是分钱不过,一家二百两,多余的要给石宏大,毕竟是他射杀的大野猪,可最后也就那么三四百两的银子。平白无故,得了二百两银子全村的人,都感谢小于举人这种事情,他不说谁能知道还有就是,这大野猪可是人石宏大射杀的,人家要了猪下水,他们也都同意了,当时还觉得占便宜了,现在想想都羞愧难当于良吉可是连两位先生都没落下,同样分了他们二百两银子。他想得很简单,既然要分钱,这种东西最好是一视同仁。如今两位先生可还不是十八里铺的人呢,人家只是受聘来十八学堂教书。“可不是想当年一连三年都往深山里钻,要不是碰到了老猫,哼哼哼”邵铁匠阴阳怪气的看着付大柱子。他跟他之间的恩怨可就更早了,邵铁匠恨付大柱子见死不救,付大柱子妒邵铁匠的好运气,竟然能挖到人参那种值钱的货,偏偏不卖钱,给个病媳妇吃,浪费全村的人都在唾弃他,而且是公开的谴责,付大柱子那二两猫尿终于醒酒了,不过他这人脸皮厚,听说大家都分了钱,立刻蹦了起来,直接扯了他兄弟付二柱子:“你分了多少”“二百两。”付二柱子眼神复杂的很。当时他哥去的时候,他媳妇都没给开门,他也默认了。小于举人没去他们家,是老村长去的,顺便把他们夫妻俩教训了一顿,说的夫妻俩头都快抬不起了人家办事公平,他们家一直这么小气为什么秋猎不叫付二柱子是因为付二柱子家养活羊,身上带着膻气,进了林子野兽一闻就能闻出来,到时候招惹什么东西出来可就不一定了。但是就是这样,人家分钱的时候也没忘了他,后来付二柱子想明白了,当时他哥跟他打眼色的时候,他没给回应而且那个时候他想的是什么是他哥脑子进水了,不要肉要下水到了这里人家想的就是他知道,但是他不支持他哥的决定尽管兄弟俩已经分家另过多少年了,可血脉亲情这东西,打断骨头连着筋呢,不是分家就能断绝的,虽然两家不怎么来往,但是到了清明和七月半的时候,还不是要一起去祭奠爹妈“二百两”付大柱子心一抽一抽的疼,这可是他一年的采办费用,除却真的需要购买的草药,他还能剩下一百两。孩子们上学需要的花销,一年也就指着这一百两了。平时他再吝啬一些,家里看病抓药都不要钱,小日子过的自然不错,日子过得不错不代表他对二百两银子就无所谓。这可是二百两啊于良吉看到他这样,心里特别痛快二百两相当于后世那三四万块钱的购买力,这可是一笔横财“为什么没有我的我也是这个村子的人啊”付大柱子是那种没有肉骨头也要啃两口的主儿,没有上千两银子,哪怕二百两也不能放弃“你说呢”老村长瞪了他一眼:“赶紧给我滚回去,少在这里丢人现眼”付大柱子不服气啊那可是二百两银子“你要是还想以后有钱分,就把你哥弄回去”杨达很坏,直接把事儿推给了付二柱子。付家兄弟都不是什么好人付二柱子一听,这种好事还有以后这要是每年都能分点钱,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啊二话不说,露胳膊挽袖子,直接就上手了付大柱子还想撒泼耍赖的,他弟弟就来了直接一拳揍到了付大柱子的胃上,喝了点酒的付大柱子直接就吐了喷了对面付二柱子一头一脸。于良吉当时就转身往回走了尼玛的再不走他也要吐了啊付二柱子把付大柱子揍了一拳,付大柱子疼都力气跟他支吧了,他就直接一下子把他大哥扛到了肩上,身上脏点都没怎么样,用扛羊的姿态,将人扛走了。众人看的目瞪口呆就这还是亲兄弟呐乔大娘好笑的瞪了一眼大儿子杨达,都是他挑起来的,这叫什么事儿啊杨达摸了摸鼻子,他也没想到,付二柱子这么牲口,直接揍了付大柱子付二柱子比付大柱子小两岁,而且常年干活的农家汉子,身强体壮,付大柱子则是因为做的文职工作,在家里看看病抓抓药,虽然也做农活,但是毕竟少动,而且身体不是很胖,个头也不是很高。“都散了吧,都散了大过节的都回去睡觉”老村长说完,自己先带着妻儿老小回去了。村里的人都一哄而散,但是从此对付家兄弟又有了新的认识,真是认钱不认人啊而两位先生目睹了整件事情的过程,对小于举人更加佩服了。“当时要是小于举人将钱自己留下,不分下去,现在失去人心的就是他了。”不论文武,要是名声不好了,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他是很有魄力。”洪泽涛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于举人别看文文弱弱的架势,事儿上是真不差啥。饭饭小说论坛紫凝雪手打,转载请注明第153章 张家探望晚上睡觉的时候,哄睡了孩子,于良吉还得意洋洋。幸好他见识长远,将卖猪肚的钱,分给了全村的人不然今天八月节,于家可就要丢人了,村里不怕你有钱,就怕你这钱来历不正“是,你最聪明了”石宏大苦笑不得的哄着某个兴奋的小举人。过完八月节,十八学堂就开学了,于良吉一口气将家里六个孩子都送去了,包括巴穆这个半大的孩子都没能幸免。而收拾秋也到了尾声,石宏大带着巴家父子去了山里,这三个人都是全幅武装,刘文喜赶着马车在山脚那里等他们,三天时间,每一天都能弄到一到两颗干枯的树木下山。后来村里人知道了,就问石宏大哪儿弄来的“深山里头,往里走就能时不时碰到干枯的树木。”石宏大如实回答。“要过石头滩吗”村里人一直将石头滩视为和野兽划分的界限。“过,要过很远。”石宏大顺手抬了抬自己手里头打到的狍子:“不进深山也搂不到这东西。”村里人一想也是外围的柴,该打的都打没了,要想好柴就得往里头去,但是谁家的男人武力值也没有石宏大和巴家父子这么高,成群结队进去,也是不敢深入的,生怕遇到什么对付不了的野兽,没木柴可以烧一些家里的秸秆,也能对付过去,大不了捡些树枝树杈回来凑合着烧呗。于是所有人都死了去深山的心思,石宏大倒是趁机打了好几个狢子回来,让家里的妇人们给小于举人还有于宝宝做了两套大毛衣服,这东西保暖,冬天的时候穿着最好三天之后,县里给送蜂窝煤的人到了,蜂窝煤一块的标准是二斤,但是因为是石宏大定制的,给的是大块的那种,二斤半,个头很大,一共四百块,码的整整齐齐放到了锅炉房那里。然后就是石宏大他们开始在家劈木柴,弄回来的枯树枝子都被折成了小段小段的样子,粗壮的枝干都被劈成了一块一块的码好。家里暂时烧的是秋天时候收回来的花生秧子,犯青的都被拿去变成青饲料,干透了的都被打成一捆一捆的当柴烧了。同时,家里的女人们要么晒干柴,要么就加紧做衣服,做鞋子,因为人多,大人孩子十八口子人呢。于良吉的大棚终于可以开始整理了,他自己亲自指挥,首先就是撒了一层草木灰,然后第一茬种植的东西,他看好了两样结果类的蔬菜,一样是黄瓜,一样是西红柿这两样东西,既可以炒菜吃,也可以生着吃。到了冬天,一斤黄瓜五个大钱呢,西红柿一斤也要四个大钱那么多其他的青菜,一小把也要两到三个大钱那么贵,而且一小把只能炒一碟出来,但是冬天在南方可能有菜吃,在北方见到点儿绿色都不容易。大棚大概只有两亩地那样,种植点东西的地方不多,于是只种了半亩地黄瓜半亩地西红柿,剩下的半亩地,就种了点角瓜和青椒。又弄了不少大木箱子放到各家的屋子里,巴家两个大木箱子,里头种的是香菜;刘家一个大木箱子,里头种的是韭菜;宋氏母女屋子里的是蒜苗;黄家的屋子里两个大木箱子,种的是油菜;于家的屋子里放的箱子种的是菠菜。屋子里的温度在那儿呢,外头都冷飕飕的,屋里却很热乎,所以七八天之后,就都发芽了。他忙忙碌碌到九月,外头已经开始下霜了,他的大棚也烧上火了,家里如今每天晚上都要烧炕,取暖还没上来,因为烧炕取暖就够了。九月的时候,大家该猫冬的都准备猫冬了,此时是猫冬的开始,有些人还趁机赶紧走走亲戚,到了冬天冒烟大雪的,谁还出门啊张家就是这个时候,来探望于宝宝的,来的还是老两口和三个舅舅,三个舅妈留守在家。快到中午的时候,张家的马车到了门口,敲门之后,打开门的是刘文喜,他认识张家人,立刻热情的开门,顺便请人进来:“快进来这可真是,一大早就听见喜鹊喳喳的在叫呢”“刘管家。”张家大舅子打声招呼,就赶着马车进来了。如今的于家大变样,比当初搬进去的时候还要规整一些,张家老二刚下车,听到动静出来的于良吉就到了。“大爷,大娘”于良吉笑容满面地拱手作揖:“您二老怎么来了这大冷天儿的。”于良吉虽然心里有疙瘩,但是还热情接待他们,起码这是实在亲戚,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有于宝宝在,哪怕没了张家二老,这舅舅家也是要走动的,所谓“娘亲舅大”,就是这么回事。“趁着现在还没有封冻,过来看看孩子。”张老爷子看到是于良子亲自迎到了门口,心里舒坦的不行。八月节的时候,于家送了重礼到家,全村的人都知道了,以前那些说酸话的人也闭嘴了,自从女儿去世之后,女婿虽然也来往,但是因为有个弟弟要科举,这日子过得也紧巴巴,如今女婿都去了,他们家总是往十八里铺跑,没见于家怎么着,就过年的时候托付石宏大送来了年礼,而且因为守孝的关系,这年礼准备的也是中规中矩。让张家村很多人都笑话他们家死了闺女就没来亲家了。不过这次送礼,可是打了不少人的脸,尤其是来的刘文喜,那叫一个会说话啊是管家呢其实他们是没分清楚账房和管家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眼里,能管着一家账本的,那就是管家嘛这次来的时候,三个儿媳妇也想跟着来,不过他和老伴都不同意,三个儿子也不喜欢出门带媳妇儿,带她们走了,孩子们怎么办于是还是他们哥三儿陪着爹娘来看外甥最合适。“你来的可早了,他还没放学,中午吃饭的时候才能回来,快进来上炕坐着歇会儿”于良吉亲自扶着张老爷子。刘宋氏也赶了过来,伸手帮忙扶着张老太太:“亲家老太太可慢着点,这早上刚下了霜,路滑。”“你是”看着这么个干净利落的妇人,张家人有点懵圈。“这是我的媳妇儿。”刘文喜在一边赶紧说明一下,因为张家人看刘宋氏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间,带着警惕。“哦哦,管家娘子啊”张老太太一脸恍然大悟。于良吉听了,干脆接口道:“是管家娘子,家里的一些事情都是刘嫂子帮忙管着,刘大哥就帮我跟石大哥管管外头的事儿。”刘文喜听了激动了一下下,小老爷这么说,是要升他做管家啊这管家可是心腹中的心腹,跟主家的关系,要是不到位都不可能当上管家。“不错不错”张老太太笑呵呵的任人搀扶着献殷勤。到了正厅落座之后,刘氏夫妻俩就退了出去,也就一会的功夫,众人才说了两句话,黄姑娘就端着六杯盖碗茶进来了。于良吉看到她之后,也有点无语了,这次来的不是付大柱子那种人,所以这孩子如今朴素的不行,就带个银耳环,穿着个八成新的衣服,梳着个双环髻,带着两朵素净的小花儿。最主要的是,还带着个围裙在身上“这”突然冒出个小姑娘,张老太太看人端茶倒水后就一屈膝出去了,她还什么表示都没有呢,不禁有点不解的问于良吉:“这是你的童养媳”“噗”于良吉喷了“瞎说什么呢小于举人要媳妇儿的话,还能要童养媳多少好闺女娶不到”张老爷子想得就比较通透,脑洞大开的猜测:“难道是小妾吗”只是有点太小了吧看起来不到十八岁呢“你二老可别打趣我了,这是我们家黄大厨家的闺女,小姑娘才十三岁的年纪,平时都是在厨房帮忙,我这儿也需要人伺候,就是看你们来了,我需要陪客,她才给上杯热茶。”于良吉哭笑不得的解释:“可不是什么童养媳妇啊”三个舅大舅兄都呵呵的笑着看热闹。“外头的车子都安置好了。”刘文喜进来后一拱手:“车上的东西”“对,车上的东西”张老爷子一指三个儿子:“跟着去,该放哪儿的东西都给放哪儿。”三个大舅兄就乖乖的起来跟刘文喜走了。“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