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与石家,再无瓜葛”于良吉听完判词,一甩袖子,刘文喜立刻给他披上大氅,带着人头也不回地走了。石大还想说什么,可于良吉根本就没打算听,直接拿着断亲书就走了,以后这家人就跟他们没关系了此事到此算是彻底完结了。完事之后,石家村的名声,仅次于张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臭名村。在他们这种偏僻的村子里,关系要是弄不好,名声要是臭了,就啥都完了。就好像张云逸那样的,现在人都不知道去哪儿服役了,张家村的名声也臭了,加上这次的事儿,更臭了于良吉没回家,在县城的宅子里,听刘文喜报告呢“刚去那会儿,石张氏还么醒,石大喜跟石二贵,哦,就是石大跟石张氏的儿子,还不让进门,被衙役一脚一个给踹走了,石大连吭都没吭一声”“这也太”老村长他们听了直皱眉,石大怎么是这么个人看着人挺老实的,谁知道性情竟是这样的冷血。“本来天黑了,想着明天上午清点吧,石大却不愿意,好像明天就这事儿就有变动似的,恨不得早早完事,提都没提大老爷,而且,我还发现,他们家,没有大老爷娘亲的牌位。”这一点,刘文喜尤其愤怒。好歹也是他原配啊,给他生了儿子的人,他家小老爷连大嫂的牌位都供在祠堂里呢,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去拜一拜,而石大家,不说跟于良吉一样吧,好歹灵位得有一个吧没有哪儿都没有清点家财的时候,那是连一根筷子都没有放过啊“岂有此理”老倪受不了了,石宏大可是他亲儿子,就算人死了,人家的家财都给你了,你怎么连个牌位都不给人家立逢年过节连香火都没有“更逗的是,衙役却在他们家厨房灶台后的第二块砖头发现了猫腻儿。”刘文喜哭笑不得:“那砖头是半块,扒开之后,里头有一块地方是空的,能放东西,一个布包,里头有两个大银锭子,一个五十两那么沉,一共一百两银子。”于良吉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了。“他们家最后还差五百两,石大找了村里人借,也给补上了,不过小老爷,他们家抵押的房产和土地以及牲口,尽快处理掉,不然放着容易生变。”刘文喜提醒于良吉。“我知道。”于良吉当然明白刘文喜的意思。东西放在石家村,石大是不能出面干啥了,但是石张氏可就不一定了,还有她生的那俩儿子。“我想找个厉害的人接手石家,毕竟不厉害的也压制不住石张氏,最好是能厉害到给她苦头吃的那种。”小于举人坐在那里拄着下巴想啊想。他怎么着,也不能放过石张氏,想过好日子,没门儿这个时候,一直当背景板的陈孙氏想起了一个人。饭饭小说论坛凤尾竹叶青手打,转载请注明281 宏大消息“小老爷,我这里有个人选,您看合不合适”陈孙氏试着开口。“说说看”于良吉觉得,集思广益真不错。陈孙氏说的这户人家,本来是县城的人,他们家男的原来是跑边贸的,有钱,可这两年边贸关闭了,暂时跑不了,他们家也不是有大钱的人,草根出身,也就前两年挣钱了,头些年就给人打工赚经验了。女人呢,是个厉害角色。这男人在外头跑,她不放心,再加上县城居住不易,如今边贸关闭了,她就想挪一挪窝。就想找个村子落户,有房子有地的那种。但是县城的房子还不能卖,因为县城的房子,是要给做买卖的大儿子住的,让大儿子一家住县城能继续做买卖,他们回村子。他们家的房子在县城也不大,现在住着都有些挤挤巴巴的了。古代人们都喜欢买地,于良吉理解,现代社会不也是流行房地产么。“他们家的人怎么样”这一点一定要问好了,要是脾气太好,于良吉就不考虑他们了。“脾气是这个”陈孙氏竖起了大拇指:“有一次去买菜,人家一个三个铜板一棵大白菜,她嫌弃小贩给的大白菜个头小,愣是自己挑了一棵最大的出来,满车的白菜被挑了个遍听说她男人在外头跑,有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也曾经找上门来,都被她干掉了”于良吉他们一激灵“还有她女儿,长得挺好看,就是从小脾气急,这一片有名的小辣椒。挠花了三个男的脸了,愣是没受过罚”陈孙氏比划了一下:“她男人也不是善茬儿,听说在外头,跟劫道的都干过不止十架,挥着大刀片子,那是谁都敢砍的主儿,连边境那边的外族人都怵他”于良吉点头,说的也是,要是好欺负,也不能干了这么多年的边贸了。“两口子生了三个孩子,老大继承了他爹的脾气跟长相,老二倒是个老实的,但是蔫坏,老三就是那小辣椒,娶了个儿媳妇,一开始跟儿媳妇闹,打的头破血流,后来儿媳妇怀孕了,她消停了。”这都是附近有名的各种事件,陈孙氏记得可清楚了。又说了几件这家人的为人处世,还算是讲理的人家,但是敢惹上他们家的也都没落下好。却是个聪明的人家,基本上不犯法,犯法也是擦边球那种。于良吉继续点头,说明这家人很聪明,既教训了人,自己也不沾麻烦,让人找茬都找不到“我怎么听着,这家人有点邪性呢”大家都是普通的农民,朴素的很,而这家人听着咋跟黄鼠狼似的呢打了人都能给自己找理由不犯法。“不是邪性,是人聪明,知道怎么办,才能不让自己吃亏,还能给自己出气。”于良吉一拍桌子:“就他家了便宜处理给他家”“行,这事儿我去办”刘文喜站了起来,他听明白了,这家人聪明着呢,且不是什么善茬儿,陈孙氏一个妇道人家不懂,刘文喜门儿清。这种人,他可不能让小老爷去应付,肯定应付不了,还是自己出面吧,高高的把小老爷供在上头,让人摸不清虚实,就行了。大老爷就是这么嘱咐他的,凡是能自己拿主意的就拿主意,小老爷心地好,软和,善良,好事儿让他去干,硬茬子就你对付吧“先去睡一觉,你眼睛都有红血丝了,请陈大嫂去先给透个口风,跟他们说,便宜处理,东西家什都白送给他们”于良吉指了指刘文喜他们,让人先去休息,然后让陈孙氏去探口风。“我先给大家弄点面片汤,吃完洗把脸上炕睡一觉,出去买菜的时候,八成能碰上。”陈孙氏说完就出去到厨房做吃的了。事情交代下去了,忙活了一上午的人马终于可以吃个午饭歇口气,下午的时候,陈孙氏就拎着菜篮子买菜去了。于良吉看着刘文喜带回来的银票,银子,还有房契,地契。前头两口大箱子里,放着的事石宏大的母亲当年的嫁妆,有两套金银首饰,包括长簪,耳环,项圈,手镯和戒指以及脚链,是两套标准的银首饰,一套标准的金首饰。样子已经过时了,而且据说其中有一套,石张氏当年想陪嫁给她大闺女,被石大给否了。这毕竟是登记在册在官府有备案的东西,没经过石宏大这个正经继承人的同意,谁敢动而且那上面,可还刻着大张氏的闺名呢你家嫁闺女,送个刻着死人名字的首饰也幸好没动,动了现在他们更惨本来还有不好陪嫁的布匹,现在也不存在了,权当给石宏大用了,实际上,谁穿了谁知道。张家原有的土地都卖了,而石家则是由四十亩地,和两匹马,一辆马车,以及一些存粮。凑合凑合,一些散碎银两,基本上,石家等于净身出户了吃晚饭的时候,陈孙氏说了,对方一听就同意了,而且他们家人看不起石大的所作所为。第二天一大早,人就过来了,刘文喜出面接待的,不知道怎么谈的,反正中午吃饭的时候,刘文喜就告诉于良吉,事情办妥了,下午就去县衙过户不能更速度“这么快啊”于良吉自己都惊讶。“夜长梦多”刘文喜恨不得明天就让那家人搬过去,石家村以后肯定不得消停了。“那家人,不会被石家村欺负吧”老村长有点不放心:“毕竟石家村都是人家的族人。”这种一姓村,很排外的,冷不丁去了个外乡人,肯定会有苦头吃。“巧了,那家人也姓石,说不定,八百年前是一家呢”刘文喜哈哈笑出声。石家的事情,算是彻底解决了,于良吉跟得胜的大将军一样回了十八里铺,受到了全村人的热烈欢迎于宝宝两天没见到他小叔了,怪想的呢,凑过去拉着于良吉就不撒手,一直跟着他从大门那里下车到屋里。因为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大家吃了晚饭就洗洗睡了,第二天于良吉抻着懒腰起了床,将被窝里的于宝宝拉起来,让他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后梳了个头发,跑出门去在院子里跑了两圈。活动了一下筋骨,才回屋子里看了一眼时间,七点,吃早饭的时候了。等吃完了饭,正好赶上菜铺子来收菜,于良吉溜溜达达过去看了一眼,可不能让菜铺子欺负他们村儿的人。没想到菜铺子的老板也跟着过来了,看到于良吉笑的那叫一个谄媚啊“小于举人啊,您看,这菜棚子周围种的那个西瓜,是咋个意思啊”这老板今天是特意为这事儿来的。“当然是吃的啊”有不明所以的人听到了,就顺嘴说了一句。“赶紧干活去”老板脸一板:“不是我说你们,可不能糊弄我,这西瓜,你种了就吃啊怎么就长了一个吃心眼儿呢”“那您是什么意思啊”于良吉乐了。“当然是卖钱了”老板眼冒金光。“这个,等西瓜长出来的时候再说吧”于良吉吊他胃口,不给准话。“别呀,小于举人,咱们这合作正红火着呢”老板不死心,跟在于良吉身后纠缠。小于举人就是不松口。西瓜的全生育期约八十到八十五天,其生育过程可以分为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结果期。做瓜后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吃到熟西瓜。于良吉九月份扣大棚的时候让人种的西瓜,等到能吃的时候,也正好赶上过年。他选择的是中型西瓜,一个大概十斤左右,到时候取个“十全十美”正好,过年那段时间,钱都不是钱了。那个时候再卖,才真的赚钱呢。溜达了一圈,送走了喋喋不休的菜铺子老板,于良吉又去了学堂。如今已经是吃两顿饭了,县城那是因为他们饭食不定点,才吃的三顿饭。今天的点心,是白菜猪肉馅儿的小笼包子和金丝枣糕,汤品也上讲究了,是榛蘑鸡汤。两位老先生很满意,以前还以为于良吉也就能给孩子们提供点葱花油饼鸡蛋汤之类的家常吃食。谁知道开始供应点心了,却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农家孩子吃的本来就没什么油水,在猫洞的时候更是如此,于良吉提供的点心汤水,不像是垫肚子的东西,简直就是给孩子们补身体的怪不得这些娃娃们每天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一样,练武的时候,嗷嗷叫唤“有什么需要只管开口,孩子们不听话该说说,该训训,上手打不坏打不死就行”于良吉可放心了。“行了,这里有我们俩,你给那八个小秀才上个课,我俩也听听。”黄老先生摆一摆手。这小于举人要说人好,是真好,是个读书人的样子,君子端方如玉。要说大撒手是真大撒手啊对学堂的热情,还不如对菜棚子呢不过听说种菜种的不错,全村的菜棚子竟然没有一个失败的,都成功了,并且没有病虫害还听几个小秀才说过,山长很有见识,跟两位老先生不同,他的见识很广,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四书,五经,算术,格物,唯一不精通的,就是武艺,只会打一套标准的军体拳,还只能打一遍,第二遍他就没力气了于良吉会什么啊他就会跟他们侃大山仗着自己有超前的眼光,侃了一顿大山,说的二老俩大八个小的云山雾罩,都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最后他心情好了,拍拍屁股走了。黄老先生问韩老先生:“稻田养鱼我听说过,南方就用这种方法,可稻田养蟹子,闻所未闻啊”“也不怕蟹子伤到苗儿”韩老先生也怀疑。回到家里,于良吉洗了个澡,趴在炕上哼哼唧唧:石宏大什么时候回来啊他都无聊到给他们上农业稻田课了神侃了一番稻田养蟹子,很是专业。“小老爷,小老爷”刘文喜在客厅那里嗷嗷叫:“有大老爷的消息了”于良吉嗖的一下子就蹿下了炕头,趿拉着鞋子就跑了出去:“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