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过年了,他也得去拜访上峰,慰问下属,时间上也不宽裕。”小于举人说话尽量温和有理由:“我也得跟着,宝宝是我们俩的继承人,也需要跟去露个面,他都九岁了。”在这个十八岁就能成婚的古代,九岁算是半个大人了,农家孩子十二三就开始干活的不在少数。宝宝都九岁了,宝宝这个小名儿也用不了多久了。“理解,理解。”张老爷子开了口,不舍得摸了摸宝宝的头:“回去吧,咱们是草根乍当官,别让人挑毛病,官场什么样,我们不太懂,但是不能失礼是真的,头一年当官就失礼于人,人家会说咱们不懂礼数,或者耍大。”老子都开口了,张家人也不说什么了,老太太赶紧从里屋出来,拿给宝宝做的一个很厚实的小书包。衣服她已经估摸不出来了,这次见到宝宝,又估摸了一下,决定春天的时候做一套衣服给宝宝。两个舅妈给做的是小大氅,也跟老太太一样,一知道宝宝的尺寸,干脆给做了个不需要尺寸的小大氅。老爷子给的是自己秋猎的时候,打到的狐狸皮,两位舅舅给的是貉子毛,几个小表兄弟们太小了,就没有礼物,但是于良吉跟石宏大都给了压岁钱。于宝宝也得了压岁钱。一行人终于出了张家大门,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张家村,来的时候,张家村震惊,走的时候,张家村安静。不安静也不行,那些人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且还是当官的,几个族老甚至回到家里就病倒了,吓的当年的事情,几个老一辈的人还记得,是不是他们理亏当然是尤其是石张氏的娘家,老头老太太几乎恨死了那个没用的女儿,要想霸着石家你倒是心狠手辣点儿啊留这么大个隐患现在人家发达了,正六品的武官,哪怕是闲职,也不是他们小老百姓能惹得起的人啦想起自己女儿做过的那些蠢事,石张氏的娘家人人自危,几个儿子闹分家,正月里的都不消停,生怕下一刻官差破门而入,查抄家产。别说他们家了,整个张家村都胆战心惊,石宏大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张迪这个村长兼族长就到了。可惜,张老爷子让人进来坐着之后,就一直忙碌,收拾东西,毕竟四十多个人在家里走了一遭,哪怕是再规矩,也会显得凌乱很多,所以张迪愣是坐到了晚上,也没能跟张老爷子说上几句话。另一边,石宏大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张家村,扭头往回看,觉得以前自己真是傻逼,跟他们这帮人计较,太掉价了以前觉得厉害的张家夺,压得他上不来的气的张家村,让他不敢轻迎其锋的张家村,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一个举人又如何还不是抵不过心目中的贪婪,成了边塞一个服役的犯人“快点回家吧,我都有点困了。”小于举人在车里大声的朝前头的石宏大喊话。因为要早点起来做准备,苦逼的大家凌晨四点就起来了,洗澡换衣服,准备礼物套车,吃早饭,然后仪仗之类 的东西,哎呦,折腾死了幸好一年就这么一次,要是天天这样,小于举人觉得自己得哭死“好,这就走”石宏大一扬鞭:“回家”是的,回家。他们虽然走得早,但是回来的晚,到家已经五点了,冬天五点早就天黑了好么灌了一肚子冷 风的大家,赶紧下马卸车,进屋里热乎热乎,于家地方大,能安顿下这三十六个人。大过年的人家跑一趟也不容易,黄大厨自然是油水十足的给预备饭菜,于良吉那边让刘文喜准备好红包。西瓜早就派人送到了县城,那东西不能放的时间太长,毕竟 是冬天,放坏了可就浪费了。不过反馈回来的消息不错,大家都很吃惊他们老大的大手笔,他们的老大就是石宏大。不过说实施,老大送来 的西瓜,真好吃啊他们都不是本地人,圣太祖流行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兵,大家天南海北的多了去,也有南方人,哪怕是在他们南方,也没有大过年的吃西瓜这么奢侈过石宏大感觉特别好,因为他告诉他们,是他的契兄弟小于举人给他们送的西瓜,以他的名义。这种红果果的炫耀可能是由于有了明面上的身份,石宏大将自己的幸福恨不得宣扬的全世界都知道反倒是小于举人,他能体谅到石宏大的这种心情,毕竟他的身份一开始是见不得光的,现在好不容易能有个明矾上的身份跟地位,找那些人炫耀了,他当然迫不及待了。小于举人想着石宏大自幼就一个人,他那个爹有相当于没有,后娘就更不用提了,干脆,就由着他折腾了。第二天起来之后,开始准备请客事宜,其实,早在年前石宏大就已经去送过年礼,跟大家伙儿拜过早年了。早早地在采买年货的时候,就给在府城和县城的看宅子的人发了奖金和礼物,给府尹大人、县令大人的礼物也早就送了出去,他们不去登门拜年也没事,登门的话,会显得郑重些。“若是喜欢热闹,就带着宝宝过去,这两天天气不错。”石宏大一边跟宝宝下象棋,一边跟小于举人聊天。“那就让人准备着,我想带宝宝去县城玩玩。”一年到头,放暑假的时候太热,放寒假的时候太冷,他总怕孩子熬不住,这会儿孩子大了点,看着也壮实了很多,他这才有信心,带着他出去玩一玩。可惜,计划是好的,初六带孩子出去玩一天,结果破五的那天早上,下了大雪天阴沉沉的好像要黑了一样,鹅毛大雪飞的人看不清楚前路。“得了”于良吉摸了摸宝宝的头:“你这县城也别想去了,这下了大雪,可冷 着呢。”“那明年,宝宝再去”于宝宝倒是不执着,没了今年还有明年,他就不信了,难不成,年年都能赶上下大雪“宝宝真乖”于小举人无限满足。看多了现代的熊孩子,他们家的宝宝太好了倒是石宏大觉得,其实谁家孩子都这样啊“明天咱们家先请客。”石宏大吃着小于举人给他扒拉的瓜子仁。“嗯,记得你要穿官服。”小于举人喷笑出声:“也不知道大家都怎么想的,竟然要你穿官服。”“大概是想看看官服啥样。”石宏大也觉得十八里铺的乡亲们比较可爱。“好吧,到时候你刻敬酒给大家。”于良吉看了看窗外的大雪:“明天让他们都回去吧,你既然不再摆谱了,那就让人回去好好过年歇两日。”“知道了,明天就让他们走。”小于举人说的是那三十六个护卫,本来想带着去县城和府城拜访摆排场的,但是小于举人反对,于是就想着,去县城的时候带回去,结果下了大雪。饭饭远方手打,转载请注明294初六春宴第二天一大早,老村长就组织人手扫雪了,这三十六个人也算是子弟兵了,走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一人扛了一把大扫帚出去,跟着一块扫了雪,扫完了雪才骑马走了。这三十六个大小伙子,顶了十八里铺一半多的人手。干的活儿也快,不知道省了大家多少时间,连姜汤都没喝,就骑马走了,老村长颠颠的跑来了于家。“大家伙儿人呢”老爷子还很积极:“干活了,姜汤都熬好了,放了不少蜂蜜呢。”“放多少,他们也走了。”于良吉给老村长倒了一碗黄厨娘给熬得热姜汤:“您老啊,来晚了。”“我这紧赶慢赶的,你们怎么也不拦着啊”老村长干了一碗姜汤蜂蜜水。这次多亏了那些当兵的,本来能扫小半天的雪,一会儿就扫完了。扫雪当然是越快越好,那些人也真得很认干,扫雪很快,他们打扫完,就骑马走了。“拦着什么啊这是他们乐于助人,军民鱼水情么,您这么客气干什么他们也是宏大的亲兵,仪仗队,你老啊,别介意。”小于举人安抚老爷子:“今天可是我们家请客呢”十八里铺有一点特色,就是从腊月开始,基本上都不怎么需要做饭,因为腊月要吃杀猪饭,正月要吃春宴。大家和乐融融,就好像是一家人一样。这一点,很是让小于举人喜欢,而且还能吃到各家各户的地道菜,嗯,乔大娘的煎豆包儿,车姥姥的酸菜团子,张家二婶子的。“是啊,今天来你家吃饭”人都走了,老村长也没办法,只好放弃了:“记得给我做个糟豆腐,黄大厨的手艺,我可喜欢吃了”老村长还点了个菜,糟豆腐其实就是用的嫩豆腐,黄大厨特意借的孙大爷家的豆腐坊,亲自教孙大爷他们一家点的,比水豆腐滑嫩,比豆腐脑还硬点,就是口感特别好。热乎乎的上来,撒上调配好的浓汤,用勺子一扒拉,特别适合老年人,尤其是牙齿不太好的老年人们。基本上不用咀嚼。“肯定有,一大早黄大厨就泡了点豆子,后来让小黄去了孙大爷家磨豆腐来着。”这个豆腐要现做,所以费事儿点,不过没关系,黄大厨一家可讲究这些了,什么都要地道的那种。“那行了,我先回去了,过会儿再过来。”老村长起来走了。小于举人看着外头虽然停了雪,可依然阴沉沉的天气,这天儿,难道还是要下雪吗厨房里,黄大厨先开了大锅,席开三十桌,请全村人都吃饭,包括小孩子在内。黄大厨就先炖了一大锅的红烧肉,还有一大锅的醉鸡,一锅茄子干炖鲶鱼,还有一大锅的干锅炖大鹅。每一年,他们都会养一百只小鸡,五十只大鹅,六十只鸭子。除了下蛋吃之外,还有吃肉,家里的家禽,一直都保持在五十只鸡、三十只大鹅,三十只鸭子的数量,多余的每个月都会消耗一些。也会在上冻之后宰杀一些冻起来,留在春宴上用,就好像现在。“这么多肉类啊”往年其实也很多肉的,但是今年这好像特别丰富。“你不懂,今年大老爷当官了,可不能跟往常一样了,咱们得有点派头,起码这做出来的吃的喝的,不能都跟当地人一样,要有个样子。”黄大厨用刀耍了个花枪。小于举人家在初六请客吃春宴,大家都知道,扫完雪回去暖了暖身体,重新梳洗了一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赶紧去了于家,这天太冷了,还阴沉沉的,生怕下一刻就下上了雪,还是先过去吧。到了之后,于良吉乐呵呵的接待大家。“今年冬天收成如何”小于举人关心的问。“都不错,我家那西瓜,卖了二百两银子呢”老倪家的大棚种了二十株西瓜秧儿,结果长了二十多个西瓜,卖上了价钱。“你家才二百两啊我家四百多两呢”孙大爷家的孙大勇高兴得报了自家的收成。孙大爷家因为人口稍微多了一些,如今儿子孙子一大堆,家里的菜园子也大,特意空出了一个菜园子出来扣了菜棚子。地方大,他们家种的是倭瓜,那个更沉实,加上旁边种植的西瓜和香瓜,也没少出息。再加上孙大爷的豆腐坊赚的钱,孙家今年收成赶上过去三年的了。“你家地方大啊,我家没那么大地方。”老倪撇嘴,他们家除了菜棚子,可还有猪舍呢,养活了十头大肥猪,两头老母猪,一头配种的公猪。大肥猪也要卖钱的,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猪肉飞涨,他们家也赚了不少,菜棚子算是格外的收获。“今年咱们早春再种一茬。”孙大爷可有劲头了,他们家的儿子们是都成亲了,但是孙子也够岁数了啊而且他们家还有一个孩子是秀才眼看着就十六了,到时候家里多攒点家底,让孩子能无后顾之忧,继续往上考,就算考不上,也能有足够的底气,说个好孙媳妇。嗯,他们家的房子不够大,明年起个新房子吧,再给几个儿子分家,让他们都住上新房子,好有地方给孙子们。孙大爷越想越高兴,越想越开心。“今年早春这茬儿,大家还是种大棚吧,至于早春的大地青菜,恐怕是种不成了。”小于举人跟大家伙儿坐在一起聊天。“为啥啊”有人就不服了:“咱们这儿种得好好的。”春天那一茬青菜,也能赚不少钱的,虽然少了点,可是对于春季的农家人来说,已经很够用了。“挣不了多大的钱,只能凑活着,大家赚个零花,或者自己吃解解馋。”小于举人侃侃而谈:“第一,大棚在春天需要撤掉,气温对青菜有些影响;第二,想要赚钱,也要先腾地方啊”各家的菜园子是大,但是种植的东西也很多啊冬天的时候,可以品种单一,因为没那么多要求,但是开春之后,就不同了,大家这一年的春夏秋三季,可都指着自家的菜园子吃菜就饭呢“我们地方够大”有人还是不服气。“可是别人地方更大。”小于举人反驳他的话:“咱们种植早春青菜不是什么秘密,这都二年了,肯定有人学会了,一个人学会没关系,这都二年多了,说不定多少人学会了,到时候都提前收获青菜,还能卖上几个钱实际上说起来,就是菜提前上市而已。”这种情况,一个村子叫先进,两个村子叫竞争,三个村子四个村子,甚至是更多的村子,那叫正常现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