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节阅读 2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0(1 / 1)

d地不多,但是相信盐碱地肯定不少。若是能改变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一件大功德北方的土地肥沃,但是别的地方就不一定了。例如那些贫瘠的地方,或许他们那儿的土地比盐碱地强,可以种植庄稼,但是也肯定生长的不怎么样。不然也不会让上头那么重视他的研究成果。不过那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每一年大量的投入化肥和尿素,也只能生长一次植物,若是能长久的改变土质,日后不靠化肥和尿素,也能种植粮食呢毕竟这个时代可没那么发达,所有尿素和化肥都靠人工提炼,有点费事啊改善土质,这个才是治本的方式。折腾了一溜十三遭,又下了两场雨之后,有一天早上,石宏大出去跑步,跑到那块盐碱地的附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走过去,眼尖儿的他发现,那块地方,本来光秃秃一片的,现在,竟然长出了五六个,不知道是啥的绿色的东西于良吉是个起床困难户,在自己醒来之前,他是很难被人叫醒的,所以他一直都是家里头,睡觉睡到自然醒的那个。只要没什么大事,或者必要,他都睡的很好。今天也一样,昨天晚上石宏大折腾他半宿,折腾的他都想挠他了,都不知道啥时候睡着的。早上他正在沉睡,做美梦之中,漫山遍野都开满了花儿,各种果树的花儿,从最南边的芒果树,到最北边的山杏树,各种各样开了花,很快就结了果,很快就成熟了,梦里感觉都能闻到果子的味道。正美着呢,就被人给叫醒了。“快起来啊快起来”石宏大不敢使劲儿晃悠他,知道他低血糖,就只能一直在耳边不停地喊人。“干什么啊”于良吉一个翻身,将被子拉到头顶。可惜,夏天啊被子也单薄,不隔音啊“那里长出东西来了”石宏大轻轻的扒拉他:“快起来去看看啊”当时于良吉要改良盐碱地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很惊讶,甚至老村长和车爷爷都觉得侯爷这是异想天开。但是侯爷想做的事情,就算没道理,也没人敢拦着,尤其是石宏大,哪怕于良吉的要求多么不合理,他也会支持。其实石宏大也觉得于良吉是异想天开,那地方可是盐碱地,多少年才形成的地方,怎么可能长东西连野草都长不起来的地方俗话说“一毛不拔”的地方竟然真的长了东西,虽然还不知道是啥,哪怕是野草也好,能生长野草,终有一日就能生长庄稼。“快起来去看看啊快起来”石宏大一直跟苍蝇一样嗡嗡嗡的在于良吉的床边制造噪音。“我不要”于良吉翻身,继续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春卷的架势。“你那块盐碱地,长了东西”石宏大在他耳边轻轻地告诉他。“咦”于良吉终于精神了一些,闭着眼睛坐了起来。石宏大赶紧弄了湿毛巾给他擦了擦脸:“我才发现的,那块地方长了点东西,大概五六个吧,也不知道是啥,不过是啥都无所谓,哪怕是野草也好,只要能长东西,就能种庄稼,快去看看吧”于良吉终于睁开了眼睛,穿着半截袖和七分裤,趿拉着拖鞋就往外跑。顶着盛夏初升的朝阳,五六个刚刚冒出两片细嫩叶子的植物在摇摆,清风吹过,摇曳生姿。于良吉蹲在那里,看着这几个小东西,笑眯了眼睛。于侯爷那块盐碱地真的长了东西,很多人都不信,于是七月大太阳下,很多人都去看,还真长了东西“了不得啊,了不得”车爷爷看的直稀罕:“怪不得朝廷封了人家当侯爷呢,还是庆丰侯,要是盐碱地都能长庄稼,这可真是要庆丰了”连老村长都摸着那几个不知道是啥的东西,稀奇的不得了,还真长了东西啊再下了两场雨之后,那里生长出了一层青翠的苗子,长大了才发现,都是些杂草,一个有用的能吃的都没有。不过这样也好,起码这些东西适应能力好,哪怕是头一年,这盐碱地不种东西,也能用它们试一下水。于侯爷做实验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也没瞒着的必要,石宏大也给上头报了,这次又给报了喜讯。连来家里铲二遍地的雇工都知道了随着大家口口相传,都知道庆丰侯有的是招儿,连盐碱地都能折腾的长草,还能有啥难得住他的呢不多久,上头就下了指示,请侯爷放开手实验,不必拘束,需要什么,当地没有,可以直接找上级要就可以。可见上头对于良吉研究的重视。不过于良吉没管那么多,他开始折腾自己家已经成熟了的家杏,以往没有杏子的时候,就收购别人家的,现在有了杏子,他就折腾自己家的了。除了甘草杏,他还弄了不少杏干,还有一些杏子,让他做成了花果茶需要的材料。这段时间也正好是十八里铺制作甘草杏的时候,家家都飘着香味儿。七月的骄阳很热情,晒的庄稼都发蔫儿了,一场大雨过后,又精神了起来,土豆这东西皮实的很,哪怕不怎么打理,也能生长的不错。七月太热了,学堂放了暑假,不过那八个最先考中的秀才却没能放假,他们被留在学堂,由两位老先生和两位年轻的先生,开小灶加餐。而于良吉也时不时的过去,并且决定等过了七月半,就将人直接带去府城,先熟悉一下环境。连八月节,他都不让人在家里过了。外头的天气太热了,于良吉啃着香瓜,看着报纸,上头公布了波尔多溶液的配方以及各种注意事项。这可真是刊行天下了。其中有一个专栏,是专门刊登农事的,此时,那里全都被波尔多溶液给占据了。据说,今年西边葡萄受了虫害,多亏了有这个配方,保住了葡萄园。更有朝廷的嘉奖等等,以前是朝廷的抵报上才有消息,现在已经刊登在报纸上了,就有很多人都知道了,包括一些属国。饭饭元年空。手打,转载请注明332 说好了啊七月末,十八里铺开始收春蒜,春蒜个头不大,但是蒜头虽小却很有味道,十八里铺的春蒜是种在菜棚子范围内的,那里常年施肥,蒜的个头还挺大,比一般的春蒜大,但是比秋蒜小一点。“这些大蒜你要怎么办”石宏大看着满院子的大蒜问于良吉。“晒干,保存好,留着吃啊”于良吉看着新鲜拔出来的大蒜。这些大蒜有的晒干,有的腌了糖蒜,黄大厨做了蒸茄子,然后将新蒜扒出蒜瓣,拍碎了,配上作料,铺在蒸茄子上。还煮了白切肉,让大家蘸着新蒜泥和酱油,吃个新鲜。蒜泥茄子,蒜泥白肉,蒜泥豆角,蒜泥木耳。反正那几天,大家都吃的各种蒜,甚至还挑了比较嫩的蒜苗,炒了肉丝,味道还不错。十八里铺的蒜丰收了,于良吉挑了些蒜留作种,剩下的都让大家要么留着自己吃,要么就直接卖了。这个时候,这蒜说缺也不缺,不缺也缺,价格还可以,小赚了一笔。刚到八月,于良吉就带着八个小秀才和于宝宝去了府城。第一,是让学生们习惯一下那里的环境。第二,是看看林、洪两位先生。第三,是趁着天气还好的时候,带着宝宝出去看看,孩子渐渐大了,很是需要开阔眼界。在府城里,齐五一家子对于良吉更热情了,以前还只是雇主,现在,人家已经是侯爷了而他们这边,已经是侯府的私宅。整条街上都是商户,只有这里,是当官的人家,一家子出门腰板儿都直了很多。而林、洪两位先生和家人在这里住的也不错,俩人已经上了一年的学,正想着,明年是不是去京城看看,哪怕不能科举,熟悉一下也好啊“开春过去吧,正好,到了那边,就住在骑尉府里。”于良吉一听就支持他们了。“听说,学堂里已经有人手了”这俩人是知道学堂里有了新先生的事情。“那是两位我的同窗,学堂现在是附近那些村子里,唯一的公立学堂,你们放心,你们回来了,肯定还有地方”于良吉知道他们对十八里铺的感情很深,对孩子们也很在乎:“扩招了学生,都忙不过来呢”“那就好。”这俩人才松了口气。要是学堂不需要他们了,俩人心里肯定别扭,只要还需要他们就好。于良吉趁机跟他们说了一下学堂的情况,学堂现在扩招,学生快要达到六百人了,后头原本给先生住的地方,都改成了学堂,而老宅则改成了学生宿舍,都是上下铺的那种。幸好都是小孩子,占不了多大地方。当然,于良吉到了府城,就要先去拜访府尹大人。不过没等他动身,府尹就先来了。“你现在可是侯爷,怎么能让你去我那儿怎么说,也得是我来你这儿啊”房阳成带着人到了家里,就嘻嘻哈哈的放松的不行,比起以前来可活泼多了。于良吉不解的看着石宏大:这是怎么了“他刚得了个闺女,高兴坏了。”石宏大小声跟他道:“他们家哥四个,都是儿子,这是唯一的女儿。”于良吉:“”听说过重男轻女,他们家是重女轻男。“我跟你说啊我有闺女了”果然,下一句话,房阳成就暴露了本性:“没想到我跟媳妇都人到中年还能得个千金。”然后就是自己闺女各种好,各种萌,听的于良吉目瞪口呆这是个典型的古代女儿控啊“我现在就要给她攒嫁妆,将来一定要给她挑一个好婆家”孩子出生才不到三天,这就开始攒嫁妆了,而且还想到了婆家这么遥远的问题。“出生几日了”因为没收到消息,于良吉他们来的时候,并没有带什么贺礼。“明天洗三,过去吧我家可就这么一个闺女”房阳成的开心,几乎是溢满全身。“好啊”于良吉表面上答应了,顺便哄了哄这个新任女儿控。等送走了人,于良吉才垮着脸跟石宏大道:“咱们来了啥都没带啊”他们是来陪考的,除了一些行李,就是换洗的衣服,还有复习用的书籍,也没带啥贵重礼物啊“出去走走吧”石宏大只能这么提议:“顺便带着孩子去逛一逛,然后买个什么合适的礼物。”“也好。”于良吉只能点头。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出了门,洗三是在上午十点,能一大早去的都是夫人们,而于良吉和石宏大,是结契的兄弟,家里没有女眷,只能跟男宾们一起到场。男宾们起码要到九点半到府中。他们六点半就出了门,打算在路上买贺礼,顺便带着宝宝去参加一下别人家孩子的洗三礼。“宝宝当初的洗三礼。”石宏大有点好奇的问于良吉。“没有洗三礼。”于良吉低头:“宝宝的娘亲,是难产去世的。”所以别说洗三礼了,就连满月、百日,都没有过过。“孩子都十岁了,也该给过个生日了。”石宏大提醒于良吉:“孩子是什么时候生的”“八月,二十。”于良吉想了想,原主的记忆里,的确是八月二十。“你的我记得是十月二十二。”当初交换庚帖的时候,石宏大记下的,可是这么多年了,就没见他们过过生日。“嗯,你的我也记得。”于良吉一想到石宏大的生日就想笑:“;腊月二十九呵呵哈哈哎呀”这个生日估计是那一年里生日最小的那个了,而且他还不是白天出生的,他是吃晚饭的时候出生的“是啊,我以前不知道那个人为什么那么恨我现在我发现,可能是因为我的生日不好吧谁家大过年的呵呵,现在想起来,我这生日真的不太好。”谁家大过年的死人,都不吉利,更何况,还是难产而死。“所以,咱们家平时就不过生日了,等你我都超过五十岁了,再过生日,等宝宝五十岁了,我们再给他过生日吧”于良吉指着东北府最大的银楼:“进去看看吧”“嗯,走,进去看看”石宏大顺着他的话,改变了话题。东北府最大的银楼,就是这家华亿楼,里头的首饰花样都是最新最好的,还有各种贵重的首饰,金银,玉,翡翠等等。一进去就是各种玻璃柜台,一看就是穿越前辈的作风。不过这样也不错,于良吉跟石宏大一起看中了一套专门给婴儿用的东西,小手镯子,小脚镯子,还有一个长命锁,都是银制,闪闪发亮的那种。“就这一套吧”最后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五十两银子,只不过,这五十两银子做成了花样。“看来银楼还是很赚钱的啊”整整一倍的价格啊“那是,人家这手艺,就值这些钱。”于良吉让人包好,打上红绸子,一起去了房府尹家。府尹家里已经宾客盈门了,主要是府尹大人对这个千金很看重,孩子是在后宅洗的三,洗完了之后,因为才出生没多久,所以就没给别人看,只是大家听到了孩子缭绕的哭声来的人于良吉没几个认识的,于是他就挨着石宏大,跟他坐在首位上的两个席面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