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节阅读 24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48(1 / 1)

d上,看着烟花满天,石宏大偷偷的握住了于良吉的手。于良吉紧了紧手,前头,于兴怀正在兴致勃勃的颠着烟花,后面,贞娘正在指挥人手下饺子。“走吧,咱们去发纸。”石宏大扯着于良吉,离开了主院,出去在十字路口烧了一些纸钱。“明年清明的时候,带侄儿媳妇去认一认祖坟。”于良吉一边烧纸一边跟石宏大商量。“应该的,孩子成亲的时候,去过一次,侄媳妇还没去过呢”石宏大也给自己老娘烧了一些冥币纸钱。“开饭了,开饭了”老远的,于兴怀正在喊他们俩回去吃年夜饭。饭桌上,真正的竹子就四个人。“一愿世清平,二愿常安乐,三愿子嗣多。”于良吉第一杯同样是先敬天地后敬鬼神,第三杯才敬人,只是他这话一说出来,贞娘的脸就红了。她嫁进来也不少日子了,可一直没有好消息。“好,明年一定努力”于兴怀笑嘻嘻的在桌子下面捏了捏贞娘的手。“那就多努力,明年你可要跟着你小叔好好的学,听说明年边关那边就要开始改了,第一个就丈量土地。”石宏大跟他们干了这杯酒,吃了口菜才跟于兴怀说话。“是啊,丈量好了土地才能开始整改。”于兴怀想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特别有精神。正月初一和初二就在家过了,难得家里增加了人口,四个人颓废的玩了两天的麻将石宏大本来不会玩,但是人家手气好于良吉会玩一点,还总是出错,光诈和就诈了两次于兴怀会玩,他记牌记得可清楚了,谁打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出,都算计到了贞娘最厉害“小的时候,被奶奶抱着,看她们玩,看会的”贞娘想到小时候就特别可乐:“还没学认字呢,就知道一万二万了,可把我娘亲坏了”于兴怀听了嘻嘻的笑:“我小时候就小叔教我背书,三字经,百家姓,当时村里人可羡慕了”现在不同了,现在有了学堂,村里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出息了。初三的时候,他们一起去了张家村。如今的张家村,比起过去那是好了太多了虽然张家的老大人老实,但是认死理的啊以前被张迪村长带出来的坏习性,都硬是被改了过来张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老早就站在家里的大门口那里看着了。这第一年认新门,是很重要的,等贞娘进门给磕头拜年时,二老笑的合不拢嘴,还给了一套精致的金子头面首饰作为礼物。这在农家来说,是十分贵重的礼物了。贞娘看了看于兴怀,她不知道该不该接了。“拿着吧,外公外婆高兴。”于兴怀知道,不能不接。于良吉趁机扫了一眼,嗯,张家两个儿媳妇脸色变都没有变,这些年她们俩老实了许多,还给了贞娘一副大银手镯做礼物,也是下了血本了。这次过来,依然是全副仪仗,于良吉摆明了是不可能让孩子在这里过夜的意思,石宏大也不管他,由着他示威一样的带着这么多人走亲戚。不过张家不介意,能来就行了,来了这么多人也好,张家村的人以后更不敢跟自家起刺儿了。张老太太岁数大了,但是依然坚持给俩孩子包了一顿酸菜馅儿的饺子,没放多少油,吃着很开胃。张家的条件如今好了,房子翻新了,家具都换了新的,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接这对新人。初四晚上回了十八里铺,初五是破五,就不离开家了。往年都是曹嬷嬷带着侍女们给缝缝补补,今年有了女主人,就是贞娘带着人,找了家里破了的衣衫缝缝补补,表示自家勤俭又和睦的意思。初六就是春宴,依然是庆丰侯府一个摆的,贞娘第一次请大家吃饭,忙活的很,生怕有一点不对的地方,让人说出不好来,给侯府丢脸。不过村里人都吃得很开心,尤其是于良吉,他的银耳有了效果,并且商量了一下,让村里都种植个银耳大棚,等大家熟练了,完全可以培训别人,收个培训费,教他们怎么种植银耳。之后便是别人家春宴,贞娘每一家请客她都跟着去,跟村里人更加熟悉了,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于兴怀最开始对自己那么冷淡了,因为身份的关系,更因为他是怕她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京中的日子,贞娘都是大家闺秀,虽然不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依然有许多礼教约束,而在这里,大家都是一样的,甚至还有女人跟车姥姥商议,明年要孵多少鸡鸭鹅。贞娘也预定了一些,她想融入这里,就要跟这里的人一样,勤俭持家。回去之后,她还跟于兴怀在床帐里躺着聊天:“开了春就送去一百个鸡蛋,可以孵出起码七十只小鸡仔,到时候养在后院的山坡上,鸡鸭鹅的都有,不会啄果子,还能吃到蚂蚱。”“嗯嗯。”于兴怀困的不行,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正月过后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啃了猪头肉之后,时间飞逝到了三月,清明节,带着新婚的俩孩子去了西山,祖坟那里。“这是你公公和婆婆,那是祖父祖母。”于良吉给介绍了一下,贞娘上了供品磕了头。于兴怀却在行礼之后,拉着她去了旁边的一个孤坟:“这是石叔的娘亲,也是祖母。”贞娘二话没说就上了供品,行了大礼。石宏大无声的笑了,于良吉点了点头。三月过后,四月便是准备春耕了,于兴怀跟在于良吉身后,对耕种的每一个步骤都仔细研究,他只有一年的时间跟在叔叔身边学习,第二年就要去勘察边境了。这一日,正在大棚里忙碌的叔侄俩,被石宏大给扯了出来:“侄儿媳妇不太舒服,快去看看吧”一听媳妇不舒服,于兴怀就赶紧跑回了主院。于良吉跟石宏大后面跟着就到了,大夫已经请来了,刘大夫给号了脉,笑着恭喜于兴怀:“恭喜您了,夫人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于兴怀已经高兴的傻了幸好刘大夫见多了这样的傻爹,对于良吉和石宏大也恭喜了一番。“好好好于家有后了”于良吉也有点傻了,还是石宏大镇定一些,除却手爪子激动的抖了抖,再抖了抖。最激动的是贞娘,噗噗的掉眼泪,她可是怀孕了婆家不着急,娘家那边一个月一封信,几乎都是在问喜信什么时候能有问的她都快要哭了好么“可不哭了,不哭啊”于兴怀扎着手哄媳妇。石宏大拉着于良吉送了刘大夫出来:“可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没什么,夫人身体很好,才一个多月,不能太劳累,更不能多走动,等三个月后胎坐稳了,就没什么了,夫人想吃什么吃什么,不用太补,头一个孩子补得太大了不好生产。”刘大夫絮絮叨叨,旁边石宏大跟于良吉听的两眼冒花了,还是曹嬷嬷有经验。“可要准备一株老山参”生孩子的时候都准备一个的。“可以,生产的时候备着一些。”刘大夫最后还是跟曹嬷嬷和何管家说了,那俩即将升级为爷爷辈的人,已经光顾着傻笑了。已有了喜信,便赶紧写信给京中的亲家,于良吉亲自动笔,石宏大跑出去弄了不少本地土特产,银耳都是晒干了的,打了个大包送给亲家。亲家也很快就回信了,不止回信,还有给女儿的信,女婿的信,以及送来的老山参,和八个老嬷嬷都是曾经照顾过长公主生产的能人于良吉顿时就让何管家给安排好,这可是接生婆呢不仅安排好,吃喝都要最好的,争取让她们死心塌地的给贞娘接生“侯爷您放心,小的知道怎么做。”何管家内务府出身,那些老嬷嬷也是,大家半斤八两,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聊斋了。随后的日子里,贞娘受到了重点保护,于兴怀有了盼望,干活更加卖力气了,只是有个问题,贞娘在某一日,将身边的一个很漂亮的丫鬟,带到了于兴怀的面前逛了好几圈那丫鬟还很羞涩的给于兴怀放秋波于兴怀正在低头看东西,没注意到,于良吉一抬头就看到了,立刻板着脸:“管家何管家曹嬷嬷”这俩人如今随叫随到了。“侯爷”俩人来的飞快。“把夫人身边的这个丫鬟,给我弄走”于良吉一指那羞涩的丫鬟:“内务府的就送回去,有身契的就给我卖到大西北去”那地方地广人稀,缺女人缺的厉害,这么漂亮的丫鬟过去,肯定能嫁出去,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嫁个如意郎君了。丫鬟的脸迅速的白了起来“叔。”贞娘刚想说什么,就被打断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这是于家,不是京中的豪门大户,他们怎么过日子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家,不需要,男人管不住自己的裤裆,就阉了吧”于良吉平生最讨厌这样,什么女人要大度,哪怕圣太祖已经取消了很多的东西,也有封建糟粕留下。“是,贞娘知道了。”贞娘确实松了口气,她自己也不乐意的,但是娘亲的来信里头说了一句,再加上那丫鬟能说会道的,她就鬼迷了心窍一样于兴怀这才抬起头来,莫名其妙的看着她:“你怎么过来了是不是不舒服”“没有。”贞娘摇了摇头:“我现在无比的舒坦”于兴怀挠了挠头,这是在大棚的边上的粪堆旁边,沤肥的地方,还舒服他媳妇以前都很爱干净的,果然是怀了的关系吗连臭味都能忍了正纳闷儿的时候,贞娘一皱鼻子:“这里什么味道啊好臭”怀了的人本来就嗅觉敏感,立刻就把她给熏跑了于兴怀呲牙:这才是他平时的媳妇儿样呢“还不快去翻粪堆”于良吉踹了他一脚:“就知道看自己媳妇”“哎哎”于兴怀去干活了。正好,石宏大过来给于良吉送水:“春天干,多喝点水”饭饭小说论坛凤尾竹叶青手打,转载请注明390 番外之十“嗯”于良吉美滋滋的喝了蜂蜜水,还是觉得石宏大好,还是觉得石宏大好,实在,不玩虚的。于兴怀暗暗地翻白眼:小叔不也是看着自己的另一半么两个月后,贞娘的胎稳了,但是依然小心翼翼,第一胎很重视的,不过京里送来了不少东西,庆丰侯府也不是没有准备。时光飞逝,夏日到来,贞娘因为怀了孕,也不敢大量用冰,只能在屋里凉快的地方待着,不过贞娘这一胎怀相很好,都说是儿子,而且这孩子不折腾娘亲,贞娘好吃好睡,一点没遭罪等到了秋天,这肚子就大了一点,于兴怀每日晚间都要摸一摸媳妇的肚子,跟孩子打招呼。“要是女儿怎么办”贞娘躺在炕上突然问道。于兴怀正要睡觉呢,被问了也迷迷糊糊的回答:“女儿就女儿,咱们老于家三代都没出过一朵花了。”贞娘听了这话才放心的睡了,第二天给自己的娘家写了回信:儿子女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孩子姓于。入冬以后,就不敢放贞娘出去走动了,怕地上冰雪打滑,索性侯府的屋子够宽敞够大,就在屋里来回的溜达。一直到进了腊月,杀年猪开始了,这个时候贞娘倒是有反应了,她受不了猪肉的味道“那今年就不杀年猪了”于良吉一听,侄儿媳妇这个时候才有反应,生怕伤到肚子里的孩子,就要不杀年猪了“那怎么可以”贞娘笑着劝道:“不如我出去避避杀年猪还是要杀的嘛,村里人都要请的,每年都没断了,不能我一有孩子就断了啊”其实侯府地方够大,杀个猪而已,不用避出去,但是贞娘觉得还是出去走一走的好,天天在屋里,她也闷得慌。“也好,不杀年猪怎么过年呢”石宏大想得开:“侄儿媳妇想去哪儿避杀”“去车加入和”于兴怀提议:“当年小叔也是带着我去的车家。”他还记得,小叔带自己去避杀的时候,车太姥姥会拿很多好吃的出来,给他们吃,还会跟小叔聊天。“好啊”贞娘点头:“我也想去车家,看看车家的太爷爷和太姥姥。”“让子安陪你去。”于良吉干脆连侄子都指使出去陪着侄儿媳妇。于是,腊月初一那一天,于兴怀就陪着贞娘,低了四个嬷嬷和八个大丫鬟,去了车家。幸好如今车家也今非昔比了,盖了三进的大院子,这么多人也能容得下,尤其是车姥姥,对着贞娘那叫一个好啊贞娘没有母亲在身边,派来的嬷嬷虽然也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终究不是至亲,车姥姥趁机跟她聊了许多,车姥姥当年也是生过孩子的,但是没有成活,对孕妇的一些事情,她知道的都告诉了贞娘。一直到吃饭的时候,车家也就车达这两口子带着孩子去了侯府吃杀猪饭,而车家二老则是留在家里,跟于兴怀和贞娘吃的饭。当然,做饭的是跟来的嬷嬷。“让嬷嬷做吧,您老可别动弹了,您要是去做饭,小辈的可就待不住了。”贞娘拉着车姥姥的手不让老太太去厨房。自从车达娶了车张氏之后,除了怀孕的时候,车姥姥平日里是不下厨的,这几年更是荣养了。“那行,老婆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