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5(1 / 1)

d的吴瑛有点脸红,他要出去交朋好友,还得祖母开口跟这个被他看不起的小叔说。吴老夫人也一愣,她有许多话可以刺儿吴有为,却没机会说出来,被噎的胸口闷疼,这么容易就答应了,她也觉得 很意外。吴夫人吃醋归吃醋,但凡对儿子有益处的事情,她都支持,便开口道:“我看小叔的马车也旧了,让管家换个新的,上最好的清漆,咱家已经出孝了,出门应酬总该顾及脸面。吴有为点头:“大嫂说的很是,麻烦大嫂了。”他的那辆专用马车,已经破旧了,古代可没现代的什么酸固化涂料、硝基涂料、聚氨酯涂料等等木料用漆,古代只有家具漆,其实特指木器、竹器家具表面专用漆,又名为“木器漆”。百姓称之为“清漆”。抹在木料上,能使木器竹器做成的东西更美观亮丽,改善木材本身带有的粗糙手感,不仅起到保护养护木器竹器的作用,还能防腐防水,车厢乃是木质的,用得上这样的清漆。只可惜,这样的清漆,须得三五年就要刷一遍,吴有为那车子,自打原主考中秀才便得了,当时是新的,老爷子安排的,色色都好。可是再好,这么多年了,也旧了,破了,色色再好也不好了。加上守孝,也不便给自己换个新车,吴有为就那么用着了,没想到自己还没掏私房钱换车,吴老夫人一句话,吴夫人立刻就主动跳出来给他换车子了。一家人坐在一起总归是要说话的,吴俊只好问了问吴瑛的学业,吴老夫人跟吴夫人就有意思了,俩人竟然说起了芊芊,吴夫人坚持只给芊芊姨娘的名头,扯二尺花布做个新衣服,分一个房间住,俩伺候的小丫头,就行了。而吴老夫人的意思则是正经摆酒纳为姨娘,派一个二等丫鬟贴身照顾,两个小丫头,两个粗使仆妇洗洗涮涮。扯皮到中午,吴有为都快要听不下去了,他倒是老实,坐在这里一句话不说,光听着了。吴老夫人看时间不短了,竟然留了他们吃午饭。吴有为也第一次在吴老夫人这里用午饭。也是头一次,见识到了吴家这位最年长的老夫人的奢侈程度。他觉得自己每日两菜一汤已经很浪费了,为了不浪费他都是跟小小一起吃的,小小的那份则是今天给大山吃,明天就给大海用,反正他们俩做力气活,吃得多,不怕剩下而老夫人这里,平时就她带着几个孙女儿用膳,吴夫人过来侍膳,偶尔吴俊带着儿子过来吃一顿。就这,吴老夫人的膳桌上,摆满了盘子碗。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唯有鸡鸭鹅下蛋,吴老夫人的膳桌,上第一道菜就是红烧鸡块要是个小公鸡还行,现在这个时候,母鸡都下蛋呢第二道菜是木耳炒肉丝,第三道菜是肉片炒干豆腐,第四道菜是炖肘子,第五道菜是凉拌小白菜,第六道菜是手撕板鸭,第七道菜肉片炒鸡蛋,第八道菜是鲫鱼豆腐汤上来的主食是北方少见的米饭,一般北方人家,主食都是面世,馒头花卷,包子面条之类的,米饭南方人爱吃,北方人吃得少。且白米饭少见,吴家要不是官宦人家,估计也吃不起白米饭。但是吴有为前世是吃米饭和面食一样多长大的,所以比起来,他比一般的北方人吃米饭要多一些。平日里厨房的人也知道,小老爷米饭一天,面食一天的吃。只是吴老夫人能让人上米饭,这是讨好吴有为,皆因吴有为答应了带吴瑛出去应酬,认一认各家才子。实在是吴家除了吴有为,也没人能打得进文人圈子,吴瑛的舅舅孙镗虽然是勋贵,却是个武将出身,孙家认识的都是武将,勋贵。吴瑛这身体也当不了武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且现在好歹也是太平日子,武将不如文臣吃的开。所以她这是给吴有为示好呢吴有为吃的满嘴流油 他发现了,厨房的人第一 一心思是伺候老夫人,第二是给大房和他做饭,第三则是顺便带着二房那孤儿寡母一口吃的而已。就说这些菜,做的都很不错,最主要的是,舍得放油且没有一个是素油的,全都是荤油唯有那个凉拌小白菜,放的是素油炸出来的花椒油,还放了香油。满桌子就这么一道素菜,他跟吴俊、吴瑛父子俩一桌,这俩人一口没动那凉拌小白菜。吴有为吃了两口,挺爽口的,吴瑛竟然偷偷鄙视他。吴有为看见了就当没看见,心说你鄙视吧,早晚我鄙视回来。吃过了一顿丰盛的午饭,吴有为才跟着吴俊一起告辞离开后院上房,吴俊大概是想早点见到芊芊姑娘,就直接跟吴有为分开了,脚步都快了两分。吴有为回到小院子,芙蓉她们已经将萱草的东西收拾好了,其实萱草在小院子里没什么东西,两身备用的衣服,女孩子用来保养脸蛋的胭脂水粉,以及擦手的杏仁羊羔脂听茉莉说,萱草的月钱基本上都花在杏仁羊羔脂上了,因为她扫地,又怕手上生糨子,拼命的保养。至于扫地的笤扫,装落叶枯枝的柳条筐,以及装灰尘土块的小簸箕等等汀扫用的工具,那都是小院子里的东西,她也带不走,再说,带走也没用。“好歹也算是 出门了。”吴有为想了想:“小小,去拿十两银子给萱草,就说算是我给她的 添妆赏钱ot“还是赏钱吧。”芙蓉劝说道:“她是奴婢,且这是去做通房丫头,并非正式嫁给谁做平头正脸的娘子。哪怕配给个小子呢,这十两银子也能说是“添妆”。给大少爷做通房丫头,“添”的哪儿门子的“妆”“好吧,那就是赏钱了,再挑两匹好看点的花布给她,裁衣服的事儿就让她自己看着办吧,想做成什么就做成什么好了。”吴有为抻了个懒腰:“我先去睡一会儿,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啊”众人都掩嘴偷笑,自家小老爷平时都是很随意的样子。吴有为睡了个午觉,起来后萱草过来给他磕头告别,他没见,萱草就对着正房大门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她之所以能爬上大少爷的床,多亏了小老爷的大方,逢年过节都没少赏她钱,虽然别人也一样,可她没把钱给家里人,反而自己攒着,拿去疏通大少爷那边的人。通房丫鬟就通房丫鬟,且通房丫鬟比一等大丫鬟还要有脸,能光明正大的贴身伺候。哪怕不是姨娘,等以后大少奶奶进门了,她这第一个通房丫鬟,就是大少爷的第一个姨娘。如果在大少奶奶进门前怀上,那就更好了。萱草走了之后,吴有为干脆让吴旭去跟管家说,升芙蓉和茉莉做一等大丫鬟,让大山和大海的婆娘进来管庭院洒扫等粗活。大山跟大海憨厚一笑,喜之不尽。谁不知道小老爷这院子只要肯干活就行,小老爷发火是很厉害,可他平时不发火,只发钱。阿大他们四对夫妻,放假七天的事情,早就传遍全府了,谁不羡慕小院子里除了吴旭,成家了的都是夫妻一对一对的,吴旭有点沉不住气了,还是芙蓉看了出来,抽了个空,跟小老爷说了管事吴旭的事情。“他想让他的媳妇儿也进来”吴有为看了看外头:“我这小院子 还有什么活儿就我一个人,派了二十个人伺候,人手都太多了,要不是因为大山跟大海都是好样的,萱草又滚蛋了,我也不可能开口调他们俩的媳妇儿进来当差。”正文079 晚辈要有晚辈的样子“要不,让他家的过来,管着阿大家的四个”芙蓉提议道:“他现在心里想着这件事情,恐怕会觉得小老爷 并不在意他。”不然粗使和常随的家人都进来了,就他的没有,仿佛不太好。“不必。”吴有为道:“等什么时候有空缺了,再让他媳妇进来好了,他都三十多了吧他媳妇就是进来了,也只能当粗使仆妇。”“人家可是管事娘子。”芙蓉提醒吴有为:“现在在外面,拿的月钱就比我们还多一吊呢管事娘子手里是有权利的,管束丫鬟们更不在话下。一等大丫鬟虽然得脸,手里的权利却不大,只能压一压同为丫鬟的二等和三等以及不入等的小丫头子,是管不了管事娘子的。而管事娘子则有可能管得了一等大丫鬟,就算管不了她,也能管二等三等,不入等的更是不在话下。“那我更请不起了。”吴有为撇嘴:“外头的事,一般都是吴旭去谈,如果他媳妇再把持住你们,我还活不活了ot芙蓉一听就愣了一下,随后就想起了往事,三年前,老爷子去世那段时间,好像这院子里的管事也是一家子,管事是三叔,一等大丫鬟是大侄女儿。那俩人就是管家的老儿子和大孙女儿。难道,他们曾经把持过小老爷的这个小院子还是把持了小老爷那个时候,听说小老爷很不好了 哪些传说,都是真的怪不得小老爷处置他们那么严重“是,奴婢找机会透露给他,让他也消停些。”芙蓉聪明,想通了立刻就明白该怎么做了。吴有为对她这一点很满意。随后,吴有为叫小小过来,吩咐了好几句,写了两封信,让他带着大山和阿四出去,给张升和杨一清分别送去一封信。又要求他不要让人知道,小小出门的时候,就跟门子说,他是去给萱草买东西“毕竟曾经照顾过我,当姐姐一样的处着,现在她 找也没啥合适的东西送给她,就买两支银簪子吧,“小小是这么跟门子说的。“行,早去早回。”门子当真了。因为都知道小小这孩子傻,却傻人有傻福。这事儿很快就让萱草知道了,她现在是大少爷的通房丫头了,枕头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显威了。所有人都讨好她,门子自然也是,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没想到小小还惦记原来的那点情分,真是个好弟弟,我要是有他这样的亲弟弟就好了。“萱草叹了口气,跟新分来的专门伺候她的两个小丫头说。两个小丫头羡慕不已的看着萱草身上的衣服,真好看啊当天下午小小就回来了,带回了两位老爷给吴有为的回话:知道了。吴有为就笑了。明儿非要让吴瑛知道知道,他这个小叔叔的厉害两天之后,吴有为要去赴约了,他这次约的是张升跟杨一清俩,这俩人都是才子,李东阳他们还在上班,白日是出不来的,要下了班才能约到。吴有为要出门会友,自然得叫上吴瑛。吴孙氏已经将吴有为的马车换了,换了一个新的,吴旭带着大山和大海以及他们俩的媳妇儿,去了车马房那边,亲自布置的马车内外,里头放了一个草编的席子,上头放了一层羊皮,然后一层厚的褥子,再放上一层锦被。四个枕头,两个靠背垫子,让人看一眼就犯困,只想躺下睡一觉。吴瑛是骑着马走的,当然,前头有给他牵马的马夫,后头跟着俩常随一一个书童,他不要坐车,觉得女人才坐车出门。吴有为可不管他,他不会骑马,最多也就在马上,让人牵着马溜达。这还是吴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教过原主,原主会了之后,根本就没几次机会是骑马出门的,都是坐车。新车坐着虽然也颠簸,但是里头铺的东西多,又是在城里,倒是好走不少,车轮辘辘,停在了一家名叫“老头鱼锅店“的大门口。吴有为下了车,后头跟着他的吴瑛也下了马,车马自然被人带去走旁边的门进了车马房暂时存放。进了屋,上了二楼的雅间,一间叫“春江水暖”的雅间,门上挂着的牌子是一个鸭子的造型,吴有为看了就笑了:“这可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吴瑛撇嘴,什么玩意儿推开门,就见到了张升,他正坐在那里喝茶,看到吴有为就笑了:“我们上次去品茶的时候还在猜,你出孝之后,第一个请谁,大家都猜是自己,最后还是我跟应宁俩占了这第一位。”应宁就是杨一清的字。杨一清在中举的时候,就有了字应宁,后来号邃庵,别号石淙。他是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他的字,取了祖籍地名中的一个字,意思是不忘祖地。吴有为他们前脚刚进屋,后脚杨一清也到了,他是骑马来的,倒是跟吴瑛一样。上了楼三个人又相互作揖打招呼,吴瑛在一边看的直皱眉。他一直没什么机会跟文人雅士们真正的交流过,靠近都难,平时跟那些所谓的“朋友”出门,都是偷偷背着家里去听个小曲,虽然还没到留宿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