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6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0(1 / 1)

d四宝一套,吉祥镇纸一对,黄花梨笔架一套,镶宝裁纸刀一把,免费在茶社吃茶要点心十。月 以此类推,前十名都有奖励,只是各不相同,最后一名只能得一两纹银,文房四宝一套,免费吃茶要点心一个月吴有为发现,这里从头到尾都有的东西,就是银子和文房四宝,除此之外,就是免费吃茶要点心。这倒是真照顾读书人的面子。有很多读书人其实并没有多少钱财,可能勉强够糊口,却不能每日茶水点心的享受着,这家品缘茶社果然是读书人开的么处处为读书人着想啊等茶社的人说完了规矩,很多人已经开始提笔写对联了。刚才聊天寒暄的时候,吴有为得知老翰林乃是江夏人,哦,古代叫江夏,而现代那里叫武汉。他想起了一个典故:传说梁启超去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想给梁启超一个下马威,就写了一个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梁启超从容做对: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孺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真正的读书人,讲究的是胆识和气节,“不敢在前不敢在后”体现了一种不卑不亢的精神。吴有为更改了一下里头的自称,“老夫”改成了“先生”,写完之后,众人品评,他果然得了第一,那位老翰林也笑眯眯的很,摸着胡子摇头晃脑。吴瑛也写了一副对联,却是资质平平,众人看过之后,全都被丢之脑后,他又气闷了一回。最后吴有为自然得了第一,一百两纹银都是笔锭如意样子的十两一个的银裸子,还有那些奖品悉数都搬了上来,吴有为收获颇丰。刘大夏调侃他:“你以后可省了茶钱了”“当省则省,勤俭持家才能长久。”吴有为喜滋滋的道:“你若是来这里吃茶,叫我一声,我可是有免费的茶吃哦”刘大夏不仅哈哈大笑,跟旁边的掌柜的道:“你这次可摊,上个小无赖了啊掌柜的却笑道:“如果这位吴小老爷能出一副绝对,小老儿就将门口那两个门联换下来又如何”“这有何难”吴有为略沉吟了一下:“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说完之后,挥毫泼墨,写了下来。此联并非吴有为所做,而是取自民国时期谭延岂在长沙天然居茶馆所做的一副对联,他运用了司马相如患了消渴症和苏东坡赋诗论煮茶火候两个典故。用在这里并不犯忌讳,反而有一丝丝幽幽的古意。“好对,好对”这次连刘大夏都对吴有为刮目相看了:“以前怎么没觉得你这么有才呢”“以前我也不敢跟你们多说话啊”吴有为一摊手:“你是知道的,我父亲对我十分紧张,一点事情都不想有,我一放学就往家走,大家最多在课间有个交流。”刘大夏一想,可不是么而且吴家那糟心事儿,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吴有为能这么有才却整日遮掩光芒,恐怕也是不想刺那位老夫人的眼。又有那老翰林细细品味了一番吴有为的对联,更觉唇齿留香,来跟吴有为说话,一老一少竟然难得的聊到了一起去,最后犹如忘年交一般,就差拜把子了。吴有为今日风头出的很大,比上次更加惹人眼,当然,也惹人厌了。吴瑛发现自己就不该跟他出来,整个人都成了吴有为的陪衬因为是在晚上,众人在宵禁前就都告辞离开了。回去之后,这小子直接跑去找吴老夫人告状了。吴有为不甚庄重的耸了一下肩膀,这种妈宝一般的人,是很难自己出去闯荡一下的,要出去会友还要他带着,当他是幼儿园阿姨么果然,不久,吴老夫人又来请了。吴有为去了之后一进门,又是一个茶盏子摔在了脚边,吴老夫人那声音尖利的响起:“你好样的,竟然如此折辱我大孙儿”“母亲,我怎么折辱了瑛儿”吴有为莫名其妙:“他今天不是好好的么”“好好的好好的人家老翰林能说他有辱斯文吗”吴老夫人不讲起理来那真是有一手:“好好的他能这么没精打采的回来你说,是不是你陷害他”“并没有,是他自己说有辱斯文的。”吴有为真是佩服死了老夫人,竟然这么能颠倒黑白。“若不是你不照顾他,他岂会说错话”吴老夫人没理也能辩三分的功力真不是盖的。“我再照顾他也管不住他的嘴啊”吴有为才不怕她:“再说了,那里论起来都是他的长辈,长辈都没开口,他说什么话多的什么嘴我还没说他呢母亲,这孩子的教养是不是该严一些那么多翰林学士,那么多一甲二甲的进士,还不如他一个白丁好多大人都在场,他怎么不给人磕头 ot吴有为也是有脾气的,这会让吴老夫人骂出来了,直接反问了回去,甚至质疑了吴瑛的教养。吴俊正好也过来,脚还没迈进门槛儿,就听到了弟弟的质疑声音,当时就红了脸,直接抄起了木板子,进屋就朝吴瑛挥舞过去,吴瑛看到了之后,总不能站着挨打啊撒丫子就跑吴老夫人也坐不住了:“住手你给我住手ot吴俊正在气头上,怎么可能住手他舍了脸面让庶弟带着他出去交际应酬,哪怕只有那么几次,他以后就可以自己出门了,谁知道每次出去都一 一肚子气回来,而且每次回来都要跟母亲告状。这小子不是不知道母亲对庶弟的心结,还总在旁边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他今日出门已经打听过了,当日的确是儿子的不对,庶弟带他去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他自己不把握好,还每次都告状,母亲每次都呵斥庶弟,这样以后怎么还有理由让庶白云深处有为家 正文084 有辱斯文弟带着他出门真是气死他了一点都不体谅他老子的心情当他愿意跟庶弟和声细气的说话吗还不是为了他这小子就不知道体谅体谅他么他这脸面就那么不值当儿子珍惜么吴俊越想越心酸,他在外头也受了气,这会儿气上加气,找吴瑛撒气呢后院闹了个鸡飞狗跳,女人哭声,老夫人的喊声,吴俊的骂声和吴瑛的求饶声,吴有为闲在一边看热闹。一直闹到很晚,吴有为才打着哈欠回去睡觉了。第二日,吴有为就派了阿大和阿四去找了吴二,让他将房子收拾一下,家具都赶紧擦一擦,打打蜡,炕也要收拾一番,他可能,马上,就要搬过去了。吴二兴奋异常,跟吴大俩商量了一下,直接让自家婆娘带着几个干净利索的媳妇子,去给小老爷收拾宅院去了,反正这会儿,他们已经春耕完了,有大牲口在就是方便,种地都能比旁人多种上那么几亩,而且快得很。这边,吴有为又接了帖子,吴老夫人嫌弃的撇撇嘴:“他倒是忙的很”吴瑛再次跟着去了,不过这次是在雅苑,到了地方之后,人家一听是吴佣吴有为,就放行了,但是却拦住了吴瑛“请问您是oti门子既然拦住了人,吴有为也不能自己这么进去,就解释道:“这是我大侄儿吴瑛。“可是您亲侄子”门子却皱眉,还是没放行。“正是。”吴有为道:“可否让他进去ot“不可。”门子却摇头:“谁都可以进,他不可以。“凭什么”吴瑛顿时就火了。“为什么”吴有为却淡定得很。正文085 分家“这是雅苑主,人的意思,因为吴大公子有辱斯文。”门子道:“今次品诗会,独占鳌头之人依然有百两纹银,吴大公子既然视金钱如粪士,请您另择他处。”吴瑛这是被人拉了黑名单了这可不怪他,这是他自己作出来的恶果“本少爷还不想来这破地方呢”吴瑛早就看到了雅苑大门口换了门联,上面正好是吴有为的那两句诗。吴有为叹“了口气,就这脾气,不吃亏都不行吴瑛调转马头,转身就走,吴有为是带他来的,自然也不能进去了,跟他一起回了家。第二日还有个才子聚会,吴有为带吴瑛去了,比上两次好许多,吴瑛没犯错误,但是他被雅苑拒之 i 门外的事情,还是在文人圈子里流传开来,人人都背对着他窃窃私语,也一出现就受人瞩目,打量的眼神和鄙视的动作都让吴瑛如坐针毡,如是再三之后,他再也不想跟吴有为出门去交际应酬了。可是他不去,吴俊不答应,吴瑛只好在吴老夫人跟前说了他的感受,吴老夫人听了岂能不发火将吴俊和吴佣都叫了过去。“这个家还能不能过了啊”吴老夫人直拍桌子:“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直说何必折腾孩子不着消停我吴吴老夫人长篇大论了一番,吴有为算是听出来了,这说的话里话外,是要分家的意思,早就知道了,他们见他也帮不上吴瑛什么,自然不会白白养着他了。吴孙氏也在一边帮腔:“过不好就不过,过得好还能在一个屋檐下混日子”听这话也是要分家的意思,而且她对吴有为的态度也变了许多,早先只是可有可无;现在则是憎恨了。谁让吴有为让她儿子出去丢丑了呢吴孟氏坐在旁边倒是安静得很,家里的事情也轮不到二房的孤儿寡母张嘴说什么。隐形人指的就是她这样的等俩个女人说的差不多了,吴瑛也开口说了,他就是在抱怨。抱怨完了,没词儿了,吴俊也想开口说话,却被吴有为给劫了话茬儿。“既然过不好,那就分家吧”吴有为看够了戏,主动提出“分家”这两个字。“既然要分家,那就快点”吴老夫人气鼓鼓,吴孙氏气哼哼,吴俊其实也生气,这口气还没等出去就让人给怼了回来,于是反应特别直接的口不择言,直接就话赶话的说了出来。吴俊以为吴有为会撒泼打滚不分家,毕竟吴府对吴有为不薄,谁知道吴有为一听完点头道:“好啊ot吴俊可是想了许久,还有许多话要说,只要吴有为摇头,他的后手滔滔不绝。一定要分家。结果吴有为比他更痛快,一句不想分家的话都没有说。“这么痛快”吴俊被憋的胸闷,又纳闷,要是他的话,他肯定不愿意分家。“大哥,这里就我们俩,也不说假话了,瑛儿什么性格你知道,母亲让我带他出去应酬,可是瑛儿干了什么”吴有为将这几次出去吴瑛的表现都说了,吴俊听的面红耳赤他不知道儿子竟然在外面是那样的,他一直以为儿子是温文儒雅的,没想到事实却打了他一巴掌。儿子跟大舅哥家的那两个纨绔子弟有什么两样还跟人骂架那里是骂架的地方吗怪不得雅苑不让他们吴家的人进去。吴瑛还说什么那里没意思,就不去了,都是借口原因是人家拒绝他进去,吴有为倒是想一个人进去,可是又不能丢下吴瑛不管,最后只能是他带着吴瑛走,没有吴瑛吴有为肯定能进去,有他跟着,就进去不了了。吴有为看吴俊的态度,就知道他尴尬了,于是笑道:“既然这样,不如分开的好。吴俊点了点头:“以后你们就不要在同一场合出现了,免得尴尬。”这话说的,还是欺负吴有为,不在同一场合出现,这是要吴有为避开吴瑛,还是吴瑛避开吴有为他没说,吴有为心里明白,这是让他避开吴瑛。呵呵,他都习惯了,这家人以为他还是原主,好欺负呢分家之后,看看他还给不给吴家面子,非得将他们的面子扒下来,当脚垫子不可“既然要分家,就请族里的族老们过来吧。”吴俊知道吴有为答应了,就想赶紧分家,也免得母亲再找他嘀咕。吴孙氏特意看了一眼二房,发现二房的吴孟氏还是一张死人脸,跟槁木一样,啧啧啧族老们很快就找来了,这次他们在自家的祠堂就坐,这次来了四位族老,三位族里说了算的人。这些人事先都跟吴俊通过气,吴老夫人也接见了他们的媳妇儿,说了什么没人知道,更没人知道,他们这些人家里,多了一笔钱。“各位叔伯兄弟,如今我吴家已经出孝,正所谓父母在,不分家,可是鉴于家里地方小,孩子们也渐渐的大了,父亲已经没了,母亲决定分家,让二房和三房出府另过。”吴俊说的很是那么回事:“所以有请诸位家族长者来做个见证。”“好说,好说。“七个人都频频点头。因为二房没有成年男丁,二房的吴孟氏就代表儿子和女儿,坐在了祠堂门口,用八扇屏风隔开视线,里头说话,她也能听见。要说分家最高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