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定,每一年都要这么办了。其他皇庄的人沾了光,有了便宜可占,自然对尚铭更好了。而万通却得到了一个不算好的消息:柏珍就是上次复后风波的背后主使人。正文224 复立团营对于这个结果,万通毫不保留的上报给了宪宗皇帝。“是他们家”宪宗皇帝明显意外了一下:“复后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万通想了想:“大概是现在的皇后娘娘跟着您一起罚了柏妃, 所以他们觉得,还是吴废后在的时候好”这纯粹是胡说八道吴废后在的时候,也没少收拾柏妃。据说废后之后,柏妃还经常去嘲讽废后,最后还是钱太后看不下去了,让人封了冷宫,省得废后过不消停日子。“蠢不可及。”宪宗皇帝恼羞成怒:“柏妃看着漂亮,却有个惹是生非的爹。”柏珍一开始上蹿下跳他就看不过眼,才拉的吴皇后,谁知道却伤了自己心爱的贞儿,真是不可原谅。可这柏妃也没好到哪里去。现在罚她闭门思过,就是看她能不能想明白,想不明白,那就没有再喜欢的必要了。这后宫之中,只有贞儿是无可取代的,其他的女人,宪宗皇帝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万通低头不吭声了,事关后宫妃嫔,他还是不说的好。对于万通的谨慎,宪宗皇帝是满意的,但是也有一些无奈,他是真的当万家人是自己人,因为他们是跟贞儿有着血缘关系的人,血浓于水。而且万家是真的关心贞儿,自从万家的三个男人有了能力后,就每个月都能给贞儿送来一些东西,但是万家的三个男人都很有分寸,从来不贪。该收的东西会收,但是不该要的东西他们一点都不沾,他一开始觉得是万家人小心过头了,没看还没当上皇后呢,吴家那吴俊就上蹿下跳了么柏家的柏珍自从柏香儿入宫后就整日里的天翻地覆的折腾。他更是宠爱贞儿放在了明面上,给万家人底气。但是万家人还是那个样子,他不明白了,就偷偷的问贞儿,结果贞儿却道:“这大明是皇爷的,皇爷说了,他们可以照做,但是绝对不会给皇爷抹黑,贞儿就是个宫女上来的女官,最后承蒙皇爷不弃,才成了皇妃,怎么可能飞扬跋扈呢连贞儿在宫里都不能那样,何况是外面。”他明白,贞儿的意思,他们俩相差悬殊的年龄,以及贞儿提不起来的身份,都让宪宗皇帝惋惜,不服气。所以他给万贞儿无上荣宠,没有出身没关系,别说万贞儿出身清白,就算是个宫女那又如何汉武帝的媳妇儿卫子夫还是个歌姬呢出身比贞儿还低,歌姬可是贱籍,宫女可是正经良家子。宪宗皇帝想得很多,当天又带万通去昭德宫看望万妃和公主了。公主如今正是好玩的时候,小小的小女娃娃,偏偏装大人样,却跟自己的父皇撒娇。见到万通更是娇娇的喊:“小舅舅”“嗯。”万通点点头,想了想,从兜里掏出来一个玉制九连环,吴有为给他的年礼之一,他都没成家哪儿来的孩子给谁的万通早就想好了:“给公主玩儿。“谢谢小舅舅”大公主虽然排行老大,但是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接过来就玩了起来。“这东 好玉啊”宪宗皇帝看了看那玉制九连环:“做工也好。”“在莫灵山庄的时候,吴举人家的玉匠师父打了四套出来,两套给了二房的两个孩子,一套给了他那儿子,另一套臣看着好看,就给要来了。”万通不占功劳:“想着大公主可能会喜欢。”这套玉制九连环上,雕刻着祥云纹,很适合小孩子玩儿。“这是羊脂玉吧”万贞儿摸了摸女儿的小玩具。“是羊脂玉。”吴有为那里很多羊脂玉,他还会卖一些出去呢。“这样的玉石给孩子玩”宪宗皇帝也凑了过来看了看女儿的小玩具。“据说是他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师父们送来的,臣也没见过。”万通低头道:“总归是好东西,给大公主正好。”好东西吗万贞儿低头看了看女儿玩的兴致勃勃的玉制九连环。三月一过,便是四月了,因为二月的日食风波刚刚过去,就又有事情了。夏四月,四川地屡震,自去年六月至十月。到了今年才稳定下来,但是四川那边歉收,宪宗皇帝就下令免了税。不过免税也不够,趁此机会,宪宗皇帝又有了新动作。乙巳,录囚。地龙翻身,在古代是很严重的事情,地动一直是农人最大的打击之一,这比干旱还要严重,起码干旱只是没吃的,可地动却更容易歉收之外,还危机房屋和人身安全。也有人说是天子德行有亏,于是宪宗皇帝趁此机会,便下令录囚,就是翻看有没有什么冤假错案。虽然杯水车薪,但是聊胜于无。皇爷这一年开始,再也不遮掩自己夺权拢柄的动作,简直可以说的上是光明正大了。就连吴有为在家守孝都听到了风声,有不少老臣反对,甚至阳奉阴违,万通进宫后不知道跟皇爷说了什么癸丑,复立团营。复立团营啊宪宗突然重视京师武备,让众人都吓了一跳,尤其是文臣们,最开始设立团营的时候,文官们不同意的,而十二团营是精兵中的精兵,也是宪宗的心肝宝贝,对十二营的执掌无论是内外官都是由宪宗最宠信的人在最受宠信的时期任命的,都是可以依托性命的人。宪宗刚即位的时候,把十二营,也就是自己的身家保卫托付给了两个人。一个是会昌侯孙继宗,是宣宗孙皇后的哥哥,按辈分,宪宗皇帝要管他叫舅老爷呢。孙继宗为人谨慎,无他异能,明朝外戚不干预政事,直到孙继宗时候才开始执掌兵权。因为孙继宗晚年多有恋权固位,颇被言官议论,但宪宗对孙家眷礼不衰,终得保富贵而卒,成化十五年去世,追封郯国公。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第一次解散团营,的确是有孙继宗的一些问题在里面,文官集团就是以此为借口,到底逼宪宗皇帝解散了团营。被宪宗信任托付的另一个人,就是御马监太监刘永诚。刘永诚是成祖永乐时就得重用的宦官,曾经作为偏将,多次跟随成祖朱棣北征。宣德、正统年间,又领兵征讨兀良哈,后来监军镇守甘、凉,征战沙漠,取得赫赫战功。土木堡之变后,刘永诚的侄子刘聚跟随于谦一起负责京城防务,他是个真正的武将,别看是个太监的嗣子,却勇武的很,在京城保卫战中立功,景泰末年,执掌团营。英宗复辟后,刘永诚又带兵归顺英宗,受到英宗信重,刘聚受荫蔽得拜都督。成化初年,刘永诚作为御马监太监执掌京军,而他的侄子刘聚,则为偏将,为皇帝看着十二团营。在即将推广粮种之前,宪宗皇帝再次凝聚武力在手,下令从京师武备五军、三千、神机等营中选拔出一等精兵十二万,分成十二营操练,即“十二团营”,而且亲自定下了奋武、耀武、练武、显武、敢勇、果勇、鼓勇、效勇、立威、伸威、扬威、振威的十二营名。刘聚不但能征善战,是刘永诚的骄傲,还是个大孝子。成化元年的时候,就上奏自陈叔父刘永诚年老,愿意辞去所居官职,专意侍养,宪宗于是命刘聚带俸专勹服侍叔父,只在需要的时候领命听用。可是现在刘聚被封为了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又上奏说叔父刘永诚如今总督京营,自己理应解职回避。宪宗皇帝看了后道:“刘聚既然自陈,准其回避。可是却没有撤掉刘聚在十二团营里偏将的职位。这是对刘氏父子的信任,也是让人知道,十二团营依然是皇帝绝对的武力。哪怕吴有为在家闭门不出,但是在山下路过的一队队人马也让整个山庄风声鹤唳了起来。尤其是隔壁的尚铭,他的辈分和资历最少,尽管得了皇爷的欢心,但是在老资历的刘永诚面前,简直连看都不够看所以来往的团营,都得到了尚公公的热烈欢迎,热情接待,吃食上都是大腕肉,大白馒头,熬的浓浓的蛋汤。管饱,管够,走的时候,还一人分了一斤牛肉干,十斤炒熟了的小米子,这叫行军米,炒熟了的小米子,是可以干吃的,最多喝点儿热茶就能顶饱。最后还给军士们发辛苦费,不多,一人也就一一串铜钱,一串是十二个,表示给“十二团营”的。钱不多,但是图个吉利,都是新铜钱。是以宪宗皇帝的名义发放的,一切都是皇爷的意思。这些人还没进军营,倒是都对皇爷称赞不已了。吴有为看着山下蚂蚁一样过去的军队,其实觉得大明的军队风貌还是不错的,起码一个个看起来很健壮啊后来又一想,这是精英中的精英,又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当然要挑好的组成了。万通再次来到莫灵山庄。吴有为晚上和他吃过晚饭后遛弯儿,顺便感叹了一下:“军容军貌还是不错的嘛”谁知道万通却给了他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十二万人,其实到位的也就十万人,剩下两万的空饷名额,被人瓜分了。”吴有为 ot“不能吧”吴有为咽了咽口水,很艰难的道:“这可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不是说,古代的皇帝那就是天么还敢有人阳奉阴违“已经很好了,还有十万人到位,一般都是八万人。”万通淡淡的道:“或者是七万。边关会到九万左右。“为什么”吴有为愤怒了:“这是军队都是要打仗的人到时候发兵十万,到场八万,万一对方号称十万,到场十万,这仗还怎么打ot虽然知道古代军士不容易,可是也没想到,吃空饷到这个程度啊在现代都是超编,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当兵,预备役更是年年爆满。想当职业军人还得经过筛选,层层考核之后才能当上,各种福利好得不得了。他记得他穿越前,好像军费开支又有增加了据说当了五年兵,退伍就有二十万的安家可是大明当然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但是起码也别缺员这么多啊万通沉默了一下:“不知道。吴有为气结:“不知道”嗯,整个军伍上都是这样,文官有三节两寿的孝敬,武将什么都没有,不吃空饷怎么养活一家人呢”万通幽幽的道:“打了胜仗后,论功行赏,也多半会被 扣下一些层层剥削下来,能拿到手里的微乎其微。不吃空饷,怎么养家里人不吃空饷,怎么养活手下:吴有为深深的心塞道:“就不能不吃空饷吗ot万通知道他生气了,可是他还是摇了摇头:“除非找到可以养活他们的办法。正文225 刘永诚刘聚父子“是因为缺钱吗”吴有为问他:“是吗”“我也不知道。”万通依然摇头:“人的贪婪是无限的,有了屋子想田地,有了田地想媳妇,有了媳妇想铺子,有了铺子想存钱,有了存钱想高。楼“可是广厦千间,也只是夜眠七尺而已。”吴有为明白了:“那团营现在谁在管ot“刘永诚刘公公。“万通说了刘永诚的身份和经历。吴有为听后却想到了一件事情:刘永诚在成化时候年纪多大了历史上没有记载,但从永乐时候就出征打仗,大概想象下也知道了,如果刘永诚不是太监,而是个武将,战功积那么久,连封王也够了。绝对是个猛将啊啧啧啧这也是个牛人啊他记得,成化是个御马监势力几乎能与司礼监相提并论的时期,方教授在讲明代的御马监时候居然忽略了成化,连对成化研究比较深的方志远都对这一块没有注意,看来宪宗朝真的几乎是史学研究盲点了。也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文人对它太过谨慎,或者是不想再出一个三宝太监连历史上记载都很少。不过吴有为记得这位刘永诚,是因为他留下了庞大的遗产有人说,在刘永诚生前,曾经以军功谋求过封伯爵,被内阁首辅彭时弓用成宪阻止。有人不以为然:“宋童贯尚封王,伯何足惜ot彭时反讥道:“童贯封王在徽宗末年,此何等时邪ot终究还是没能成功。宪宗皇帝给刘聚封伯,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封给刘永诚的。历史上记载,成化八年,刘永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