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2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59(1 / 1)

d时候,人差点儿就冻死了,现在还在发热,灌药呢”吴有为听了看了看万通,嘴角一 一翘:“是吗刚听您说呢。宪宗皇帝扫了一眼吴有为:“你不是有灵丹妙药么”“灵丹妙药都分完了。”吴有为想都没想:“有也不给他们家。”这真的是探花郎而不是小孩子闹脾气吗“这是毛肚吗”宪宗皇帝夹了新,上来的一盘东西:“这么大”“这就是毛肚。”吴有为道:“牛身,上的,四川巴蜀之地多民族。川东、川北都有藏民聚居区。那里畜牧业发达,藏民宰杀牛羊不食脏器多为毛肚、大小肠等,于是拋入江中。那些江边下力的码头工人和衣食无着的穷苦人,便捞来这些脏器,在江边支上一口锅,点上一把火、再放入一把辣椒,穷哥儿围坐着靠辣椒和火驱寒取暖。他们等不及熟透,趁热匆匆吞入,以解负肠。这种吃法,后来逐渐被世人接受,市井间就出现了经营毛肚火锅的摊点、饭馆。”“脚 真是长见识了。”宪宗皇帝道:“民间什么东西都能吃,鸡零狗碎的都舍不得扔。“嗯,就是鸡零狗碎的才有味道。”吴有为好奇的道:“您也吃毛肚”“多新鲜呐”宪宗皇帝举起筷子涮了一片牛的毛肚:“宫中御膳上,爆炒羊肚可好吃了。“他们也给您吃内脏么”吴有为道:“我以为您”“以为我不食人间烟火”宪宗皇帝蘸着蘸料吃掉那片毛肚:“宫中御膳什么没有猪灌肠、大小套肠、带油腰子、羊双肠、黄颡管耳等等,都是内脏,不过收拾干净了就行当年太祖皇帝规定,后世儿孙不能只贪享富贵,不知百姓疾苦,所以至今御膳菜谱上还有各种野菜做成的菜品呢。当然,是经过改良的,肯定不会让人难以下咽就是了。“臣都没吃过,下次经宴可以要吃一吃”吴有为道:“听说还有糟腌猪蹄尾耳舌到时候也赏臣尝一尝。其实都是一些民间小吃,不知道御膳的小吃是个啥味道。“我跟你说,有一道烩羊头,特别好吃”李东阳吃经宴已经吃的很多次了,所以他吃出来了。“还有三事。”尹直对此更有发言权:“味道也不错,只是一般只在过年的时候能吃到。”“三事”是由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烩成的一道热菜。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意思,这道菜天上飞的海里游的都有了。本来他们吃火锅就为了打打牙祭,并不喝酒,而是喝的热乎乎的羊肉清汤,里头放一些姜末、葱花和香菜碎。讨论了一下吃的喝的,又说起了公共图书馆,大家都有点畅所欲言的架势,宪宗皇帝很满意,这才是翰林该做的事情。吃完饭分开之后,宪宗皇帝溜溜达达往回走,身边跟着万通和吴有为:“今日朕很开心,吃了一顿好饭,还跟许多翰林一起讨论了点事情。万通不吭声,吴有为只是点头,怀恩太监跟在后面更没说话的资格了。“日子就该这么过啊”宪宗皇帝叹了口气:“你就没什么想要问朕的吗”吴有为知道他什么意思,但是他不问,他不疑皇帝,皇帝对他就越是感到愧疚。他记得有个小故事说朱元璋坐了江山后,尝尽宫中珍馐百味。有一天,他和大脚马皇后忆苦思甜,说当时穷困潦倒的时候,想吃口豆腐都没有现在不一样了咱坐了江山,要啥有啥,也该好好潇洒潇洒。大脚马皇后大家都知道比较贤淑,听了这话,觉得朱元璋有点翘尾巴了就进言说:“大明初立,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陛下当以节俭治天下”。朱元璋听后,很高兴,啊呀,马大姐还是当年的马大姐,知书达理,贤内助啊于是就下诏,给自己立了一个座右铭:崇尚俭朴、禁止奢华,从朕做起,每饭一盘豆腐足矣。他还明确规定,后世子孙也照此执行,这成为明朝自始至终的一条皇家家规。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真的每一餐都有个豆腐菜啊于是他就问了。宪宗皇帝愣了愣,然后当街哈哈大笑。万通也笑了,就连跟在他们身后的人都笑了。这一夜,万通跟吴有为送宪宗皇帝回了宫,才转道回了他们自己的家。晚上躺在被窝里,万通捏了捏吴有为:“你还真敢开口问。”“不问不行啊,这可是金口玉言。”吴有为恼怒的道:“可是皇上最后也没告诉我,到底有没有啊”万通也不知道有没有,反正每次皇上用膳,菜品都是四菜一汤,不多,只是做的精致,油水大一些,不过在吴有为跟宪宗皇帝谈论过养生之道后,现在已经是少油少盐了不然今日就不是皇,上慢慢悠悠的王宫里走,而是坐车回宫了。十二月庚成,遣使十四人分振畿辅。其实就是去查这一年的收成如何了。大明如今南边种水稻,中间种小麦,北边可全都是玉米了,因为玉米比小麦和高粱产量高,所以基本上种植的都是玉米。且玉米杆也能跟高粱杆一样作为青储饲料的原材料。十二月已经是腊月里了,进了腊月,就是腊八,今年熬粥的人不少,京畿两年内都没有流民过来逃荒了,朝中上下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宪宗皇帝,国力蒸蒸日上,最高兴的莫过于他这个皇帝了。只是今年雪有点大,吴有为在翰林院里堆了不少的雪人,以及一些雪雕,其实就是立着的“福”字等等,再复杂的他也不会。却成了翰林院的一景。随后连宫里和内阁、司礼监等等地方,都流行用雪堆个福字儿出来了。吴有为并不提倡什么冰雕雪雕,在古代,匠人的身份本就低下,你还让他们在大冬天里的雕琢冰雪,手冻伤了还能养,冻坏了可怎么办不能为了看景儿,就不顾人命啊为了不让人继续发展冰雪雕琢行业,他特意给这里起名叫“立地生福”。这下子,就连京中都开始流行“立地生福”了,冰雪带来的不便也少了许多 因为很多人都主动去扫雪做“立地生福”了过了腊八便开始预备年货了,又是一年忙碌的时候,吴有为晚上送礼白天上班,弄的好累,最后休沐的时候,赶紧跑去法海禅寺跟哪里清净了两天,还被即空大师追着要武侠话本看。“真没了大师”吴有为哭唧唧:“有也不合适您看呐”难道要他写古龙大大的经典吗小李飞刀和楚留香貌似都是以明朝为背景的吧愣是没给写,从寺里回来后,继续忙不迭的送了年礼,收年礼,忙乎到小年,他回了莫灵山庄祭灶,祭祖,然后回到京中过年。是年,琉球、哈密、乌斯藏入贡。正文321 成华七年吴有为与万通肩并肩的看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又是一年过去了。“今年会一切顺利的”吴有为握拳。“嗯嗯。“万通点头,大掌将他的拳头包裹住:“一切都会顺利的。”不顺页利,他也会让它变的顺利七年,春正月辛巳,命京官五品以上及给事中、御史各举堪州县者一人。丙戍,大祀天地于南郊。正月有元旦、立春、上元、填仓等四个年节。元旦是岁时节日中一个重要的年节活动。节令食品有椒柏酒、扁食水点心等。当时宫中所吃的食品,如叫“右事大吉盒儿”的,主要由柿饼、圆眼、栗子、熟枣等组成还要吃驴头肉,它是用小盒盛装的,名曰:“嚼鬼”,这是由于俗称驴为鬼的缘故。立春的前一日,顺天府东直门外举行“迎春”仪式,届时勋戚、内臣、达官、武士,都前赴春场进行跑马活动,比赛优劣。身为文臣,当然,吴有为是不回去跑马的,他也不会啊立春日,宫廷内无论贵贱都嚼吃萝卜,名曰“咬春”,彼此互相宴请,并吃春饼和菜。初三,回娘家的日子。出嫁的妹子和女儿都来看吴有为了,林素管家也将大少爷带来了,小明德见到吴有为就很小大人的请安问好,喜得吴有为抱着他就不撒手了。不过孩子大了,不乐意被抱着,还煞有其事的道:“孩儿已经长大了。”“哦呦”吴有为逗他:“你怎么长大了”“孩儿都开蒙了”小明德嘟着小脸儿道:“一会儿吃饭也要跟着父亲的”“哦为什么呀”万通就在旁边板着脸问他:“你父亲可是跟本大人一起用餐的。小家伙儿抬脸儿看看万通:“因为男女七岁不同席。吴有为一愣,细算算,这娃儿可不是六七岁了么只是因为生在六月,所以他这现在严格说起来是六岁半,过了六月才能算七岁。“好,好”吴有为乐不可支的摸着自己的儿砸道:“一会儿跟父亲一起坐,啊不跟那帮妇人坐一起。万通也很想笑,这才多大点儿啊就知道男女有别了啊“大哥,你可别笑了,外头都能听见了。”吴新月进来,给他们送了两盘新出锅的小麻花:“一会儿就开饭了,饿了就先吃点。吴新桂又给送来了一点牛肉干。等到吃饭的时候,满桌子自家妹子女儿做的饭菜,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当然,男女是分开的,相互恭贺了一下新春快乐,然后就开吃了。因为大哥“遭了大罪”了,妹妹们一直住到初八才回家。因为初七日是“人日”,宫内也吃春饼和菜。可能是宪宗皇帝觉得委屈了吴有为,这过年的时候,赏赐里也加了吴有为一份,以前吴有为是暗中出主意,这次乃是明面上受皇帝宠信,翰林院里的人都说吴有为是苦尽甘来了。什么“大吉盒儿”、“嚼鬼”的都有他的一份了。倒是柏家,因为柏珍如今只是个总旗,连入宫觐见的资格都没有了,只能在家干憋着。而万通则是因为一连在宫中执勤几年了,难得过年的时候轮到他放假了。所以难得俩人都在家,带着小孩儿们玩了个痛快,万喜也过来凑热闹,两家人凑在一一起,小孩儿又多,闹腾得很。吃过了初七的面条,初八人才散去,结果家里的人过来看灯了。热闹接着热闹,吴有为高兴,他就喜欢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日子,以前工作再忙,他也会在寒暑假回家,亲戚们都住在一个村里,一到年节就都热闹了。左邻右舍一招呼就能凑够一桌麻将。不过因为吴有为脑袋好用,他会算牌,曾经创下了正月里玩牌全赢的记录,赢了两千块钱从那之后,村里很少有人爱跟他玩儿了,都说跟他玩儿没意思,算来算去,最后自己被算输了。以至于吴有为最后只好跟老一辈的人看纸牌消遣了。过年,翰林院里头也清净得很,因为这一年来抄书赚钱,宪宗皇帝兜里有子儿了,还给翰林院每一位抄书的翰林五两银子的红包。只是刚过了元宵,正月十八之后,朝中就又有风声传出来了,说要在翰林院里选人下放。下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外派官员到地方任职。这可有很多讲究的,去了富裕地方的当然高兴了,可在古代,偏远的例如云南、四川等等,这地方不仅路途遥远,还有为数不少的各部族,当地的族长、酋长等等被封为士司。这可不是吃的“吐司”。士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关系错综复杂,难以治理不说,当地民风也很彪悍,从历史上就能看出,没少爆发冲突。所以最近吏部的人都很忙,其他的人到处钻营,希望自己如果被派官的话,能去一个好地方。刚过了二月二,吃完猪头肉,吴有为就接到了吏部的通知,他,要被外放了。听到这个消息,吴有为一愣,外放尹直学士已经表现的很高兴了:“我翰林院散馆后候职的人不少,为什么是吴侍读”吏部的人也没给个说法,只是通知吴有为,且外放名单已经定了。万通知道之后,立刻就去找了宪宗皇帝。宪宗皇帝自己还吃惊呢:“吴侍读还没有散馆呢”是,但是吏部还是派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