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腹内的龙子,所以孝宗皇帝一出生,头上就缺了一块胎发。没想到是真的“据说是柏贤妃的杰作,孩子一出生,脑袋上通红一片,那是活血活开的,再有一点药效的话,这孩子肯定胎死腹中。”刘聚道:“多亏了贵妃娘娘识大体,劝了皇上怜惜小皇子,听说皇后娘娘已经给纪氏的份例提到了妃位上,只要小皇子能站住脚,过了周岁恐怕纪氏就该封妃了。”现在后宫就俩妃子,一个养了儿子,成了太子还死了。另一个是贵妃,二女一儿,活蹦乱跳,在没有太子之后,大家的目光又都聚到了昭德宫。结果又有皇子降生了。宫里的宫外的,现在又都犯嘀咕了。“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万通淡定的批判道:“他们就不能想想别的事情了”“万兄,不是谁都跟你们家一样平常心的。”刘聚笑道:“只是他们也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纪氏的出身也不高。”唯一比万贵妃好的就是她年岁小点,可是跟万贵妃一比,她可没圣心。“这纪氏 可许人也”万通比较好奇的是纪氏本人。能给宪宗皇帝生下儿子的可不多,这么多年公主十几个了,皇子就那么仨瓜俩枣。“纪氏说起来,身份真的太低了。“刘聚摇了摇头。纪氏甚至连姓氏都不是这个。她是瑶族人吴有为瞪大了眼睛:“什么”少数民族的人不是汉人嗯,原来叫李唐妹。“刘聚告诉了他们关于纪氏的身份。作为一个近距离伺候皇帝的宫女,按照规矩,东厂都会调查其身份和家里亲人,三代之内,五族众人。李唐妹,瑶族,自幼父母双亡,幼年被广西贺县今贺州桂岭一亲戚所收养。成化二年被明军”俘入掖庭”。“而她父亲,则是当地的土官,在叛乱中被叛瑶所杀。”刘聚摇头晃脑:“你们说,这样的身份,就算生的儿子健康,又有什么用”吴有为已经懵圈了大明上赫赫有名的弘治皇帝,是个汉瑶混血啊不过更能体会到历史的无奈了,如果不是没儿子,宪宗皇帝恐怕也不会立一个瑶女所出的儿子为太子。也怪不得弘治皇帝当太子的时候,无数的后起之秀都想搬倒他了,他的根基简直太浅薄了。正文368 好厚的家书虽然他守住了太子之位,登基称帝,自己的儿子不给力,最后还是让自己兄弟的儿子得了便宜。所以说,最后还是汉家子弟坐了龙椅么“原来 如此啊”万通想了想:“那她现在岂不是没有娘家”“土官那里已经死绝了,只能追封,加封只能是她的养父母,谁让她现在姓纪呢。”刘聚道:“不过知道这一点的人也不少,他们就算是封官,也只能是个散阶。”散阶指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类似后世的军衔。一称散官或阶官,指获有散阶的官员。明初沿元制。洪武九年定文、武官员散阶。文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将仕佐郎,共四十二阶;武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忠显校尉,共三十阶。每一品级分为初授、升授和加授。分别由吏部验封司和兵部武选司给授。宦官不从此例,洪武四年定,自中正大夫至司直郎,共十阶。钦天监监官,洪武四年设有正仪大夫至分朔大夫,共七阶。洪武十四年改从文官给授。洪武十年定,出身宦官从内官散阶给授。出身流官同文官散阶给授;出身庖人,自尚膳大夫至执膳郎,共八阶。明代文武官员均予对应品级给授,始为初授,三年初考、六年再考称职者方得升授、加授。“那也不错了。“一个偏僻之地的小民,能得个散阶,挺好了。八卦完了宫里,刘聚还给万通不少东西:“都是贵妃娘娘让我带来给你的,还有老万捎来的。他比万喜年纪小,但是比万通可是大多了,喊万喜“老万”。“吴侍读啊,这是你家人让带来的。”刘聚拿出单子给万通:“恭喜你呀,侄儿高中了。”“我侄儿考中了”吴有为大喜:“太好了”来的家信好厚一摞,吴有为本想看看的,但是人家刘聚头一次来,总不能让客人单独坐着吧幸好很快便用饭了。管家让厨子做了一桌地道的沿海菜,红烧鯴鱼,桂花肉,醉蟹,烤鹅。主食是最有名的芥菜肉馅儿的骨汤小馄饨。这让刘聚和万通十分喜欢,俩人都是武人,最喜欢吃肉了,但是不敢喝酒,因为喝酒容易误事,偏偏男人哪儿有不馋酒的这个时候,醉蟹,解馋了。虽然只是一些自家酿制的米酒。吃过了饭,万通带着吴有为跟刘聚一起去了城外。陶文书院来的二十几个学生,已经去见他们的学长们了。这是第一批派来的,而崔铁牛他们将回到京城去科举入仕。而这二十几个人,是没有资格科举的,但是可以在这里帮吴有为啊。吴有为作为本地东道主,让人给外头的人准备了红烧肉,大米饭,菠菜蛋汤。这成了上海县接待官兵的标准伙食之一。刘聚带了一百个工匠过来,包括他们的家里人都在内;又带了奋武营的一万人马,加上监军周中。周中一来就被张绅派人接走了。现在也不知道俩内宦在一起干什么呢。吃过了饭之后,暂时在外面安营扎寨,因为他们第二天就要去吴淞营那边安置了,今天就当行军了,依然住的帐篷,幸好这个时候上海县已经到夏天了。四周拢了篝火,烧了艾叶熏蚊子,众人都安置妥当了,刘聚就留在了大营里,他不能丢下大军自己在城里过夜。晚上回去县衙,吴有为跟万通俩一起看家书。万喜就说一切都好,他那府邸让二小子一家过去住了,且已经将二小子一家子过继到了万通的名下,连孙子孙女儿都有了。顺便跟万通分了一下“家”,嗯,其实就是自己分了家,将属于二小子的家产都让他带走了。万达在这里很受欢迎,因为万达看起来比较憨厚老实,别人还都怕他吃亏,原来有柏珍在,他们都护着万达,现在柏珍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袁彬大人正在让人带万达。万贵妃给万通带的东西不少,知道那里酷热难当,给他弄了不少清凉解暑的好药材。又怕万通在这里交朋好友,给送了十车的各种宫中上用的东西。从文人雅士的各种书画到茶杯茶盏等物,还有各种摆件,其中包括一车的靴子。专门给万通的,让他很是感动。因为那车靴子是家里女眷给他做的,长姐跟大嫂的针线他还是能看出来的,华丽的都是长姐的手笔,简洁的基本上都是大嫂的作品。吴有为的家书有好多。吴琼的自然是写他中了进士,如今在翰林院观政,顺便做一个抄书匠,并且说抄书这一活动,让很多翰林都喜欢,他们的日子也过的十分顺遂。再有就是自家的小子已经会喊人了,现在是自己母亲的心肝儿,谁碰一下都不行,他很怕母亲会娇惯出一个纨绔子弟,打算孩子长大到六岁就搬出后院,去前头的院子住顺便去陶文书院上学。媳妇儿也再次有了身孕,吴家又要开枝散叶了云云。吴孟氏则是跟吴有为说了说祭祖的事情,儿子考中了进士,她高兴,儿媳妇再次有了身孕,更高兴。吴俪儿也写了一封信,很想念叔父,最近学业也加重了一些,不过还是特意给吴有为做了一些小东西捎带过来,有荷包、扇套、络子等等女红手工艺品,还都挺不错的咧而林素管家给他的信更厚实。开篇就是家里被人搜过了,吴有为走的时候就怕有人找家里人麻烦,跟林素管家叮嘱过了怎么应对。不过林素管家幸灾乐祸的很,说柏家已经彻底垮了,而被损坏的御赐之物,已经全都处理了,埋在“了祖坟那里。另外,皇上还赐了莫灵山庄不少好东西,以弥补那些被损坏的御赐之物。还有,自家的姑爷说,有人在莫灵山庄周围监视了三五日,可能最后没发现什么,都撤走了。来的人是什么身份林素管家没说,毕竟是托人送信,哪怕信任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写上去,只是提了几句,说是怕有什么强人或者是师父们派来的高手什么的,免得引起误会啥的。写的含糊,但是吴有为心里知道,八成是某些势力或者是皇帝的人。毕竟灵水太过神奇,这也是他不敢大用的原因,只能在关键时刻拿来充数。然后就说家里人都好,少爷已经会淘气了,还想爬树上屋顶云云,但是都被我给压住了,上什么屋顶爬什么树老实的启蒙背书去。少爷听话会给好吃的糕糕,不听话只能给吃苦瓜炒鸡蛋了。所以少爷现在学习很不错,不过就因为很不错,学完习总会玩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还拔过自家大鹅的毛,骑过自家的吐蕃獒犬,那獒犬现在跟少爷关系好的,食物除非少爷给的,或者是它们自己出门去打猎填饱肚子,别人给的一概不吃。看到这里,吴有为心下了然,自己抱着小德明去跟两只藏獒玩过好几次,它们大概是见多了,认了小德明为主,自己不在眼前,自然是只听小德明的了。这样也好,小明德现在是那里的小主子,虽然说家里人脾性都不错,可是吴有为不得不多想。反倒是林素管家,真是通信啊,罗里吧嗦写了好多。除却少爷,便是小姐们。如今都嫁了人,只剩下二小姐了,如今也到了年岁,最近来求亲的人不少,林素管家都以“老爷不在家,不能定下”为由,给婉拒了。只是还留下了这些人的资料,让吴有为参详一番,给二小姐找个良配。吴有为算了算她的年纪,便在旁边记了下来,回信的时候说一声,等自己在这边三年期满了,以他的作为,有机会回京述职的,那个时候再定亲成亲也不迟。林素管家又说了几位小姐也偶尔回来娘家看看少爷,而且姑奶奶们都很溺爱少爷。可不是么,莫灵山庄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王姨娘对少爷管制严格,不过少爷现在全身上下的衣服依然是她亲手所做 这就是做母亲的坚持。家里的收成都好,过年的走礼按照往年的走,没耽误人情往来;该做的善事依然在继续。二房那边的侄少爷中了举人,祭祖;中了进士,大祭他做主替老爷送了侄少爷一千两银子的银票作为贺仪,送了一箱子湛湛新的一万枚铜钱给二房做打赏之用。剩下的各种礼物也都是挑好的给送去的,用得,上的笔墨纸砚更是送了一车。二房的小姐虽然还没到年岁,但是已经有人打听她了,估计是想结亲的,但是二房夫人没同意,更不让侄小姐在外人面前露面了,他已经打听过了,打听侄小姐的人,好像是吴孙氏。不过吴家村防守严密,自从不需要建设之后,非本村的人更是一个都不让进村子了。吴有为想了想,吴孙氏多长时间没她的消息了还有吴瑛,最开始跟柏家掺和在一 一起的不就是他么。没有他的提醒,柏珍怎么会知道自己过继了吴俊妾室的儿子呢这种只有自家人知道的私事,他不说,等过个十年八年的,孩子长大了,外头的人都当那是他的孩子。除此之外,厚厚的家信里头还有一个小信封,还挺厚实。打开一看吴有为就乐了,因为里头的纸张很大,字,也很大。上面有幼稚的字迹,乃是小明德写给吴有为的,开篇就是想爹爹了,先生教导的书本都会背了,就是字写的不好,爹爹将就着看吧。管家伯伯不许小宝爬树掏鸟窝,也不让下河摸鱼玩儿。娘总是让小宝多读书,听的小宝耳朵都起糨子了,爹,你什么时候回来带小宝出去玩呀小孩子的烦恼也就那些,玩具啦,背书呐,以及跟小伙伴们淘气的事儿。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小孩子却记得很清楚,还写给爹爹知道,最后,在纸上还按了一对小爪子印,旁边是两只藏獒的前爪爪印,十分可爱。吴有为看的满脸欢喜。虽然走了一年了,但是孩子还是记得他这个爹的嘛,跟他感情也没淡。然后是两个女儿的信。虽然只是比他小了十岁左右的“女儿”,却依然给他写了家书。吴佩儿说的是自家这边都好,娘家也时常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