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34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43(1 / 1)

d是却没说,舍不得万通。不过万通一脸“生人勿进”的态度,谁敢跟他闲话家常啊“哼“万通揉了揉吴有为的脸:“都没怎么吃好。”本来自己投喂可高兴了,可半路上那些人开始嗷嗷哭,丑死了,还舍不得,舍不得就跟去京城好了。吴有为大乐:“嗯,没吃哈,走,一起去吃碗小馄饨。”“鲜虾肉馅的“万通被吴有为拉着往花厅那里走。“嗯嗯,鲜虾肉馅的,还要香油拌海带丝。“这是他们的保留曲目。”管家也知道他们出去肯定吃不饱,所以早就准备好了,他们一说要吃,那边馄饨就下了锅。很快就做好送了上来。吃东西的时候俩人还在聊天:“这次回去,京中的事情就再也躲不开了。”“躲不开就不躲了。”万通道:“万家低调不了,就高调呗,谁不会啊”京中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王家的得瑟已经让许多人看不过眼了,比起安静的万家,好像柏家和王家都有些张扬。“那叫给点阳光就灿烂。”吴有为干掉一个小馄饨:“其实如果他们真的舍不得我,等我再到哪儿去当官,他们可以去投资嘛”万通无语了一下:“还真当自己是文财神了呀到哪儿都想到赚钱”“那叫振兴当地经济”吴有为喝了一口汤:“能赚钱谁还过苦日子呀你让现在的上海县人过一下以前的日子”肯定有人受不了。腊月过得很快,吴有为政务方面已经差不多可以等人来了就交接,而华亭县那边也是如此,崔铁牛可比他上心多了。是年,土鲁番、撒马儿罕、琉球、乌斯藏入贡。这次琉球没走。上海县,因为不让走了,他们规规矩矩的走了广州府那边,只是,明明说了两年一到就可以了,怎么今年还来了不止是朝臣们奇怪,宪宗皇帝也奇怪呢:“这是不是明目张胆的抗旨不尊”宪宗皇帝对身边的怀恩太监道:“朕是不是对附属国太好说话了”因为万通的密报随着战利品一起进宫,这些年他就没断了打小报告,上头有说,倭寇里头还掺杂了琉球人。而琉球还有脸跟大明哭诉受到了倭寇的迫害就连倭国国王都没有跟大明这么频繁地朝贡,因为两家离得太近了。“皇爷您一向心善。”怀恩太监不多嘴政务。“你就跟朕打马虎眼吧”宪宗皇帝回头继续看奏折:“怎么,撒马尔罕也来人了”这个地方,可是多少年不来往了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吴有为,也对撒马尔罕有了点好奇:“这什么地方”他对这个地方的人,真的很陌生。虽然学过历史但是并不包括某些小地方的历史。倒是万通知道的很多:“据说此地建立于西汉时期。由于地处丝绸之路,上,乃是汉朝和波斯的交界处,使当地成为两地货物的交流地,并促使当地经济繁盛。魏书称为悉万斤,隋书西域记称为康国,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康国,唐杜环经行记作康国、萨末建,新唐书称为康国、萨秣建,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寻思干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邪米思干,元史作薛迷思加。陈诚大人的西域番国志里有记载,叫那里撒马儿罕。”吴有为听的津津有味:“是吗我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在他的记忆里,还真的没有这么一个名词存在。或许后世真的有这个地方,只是现在他真的不知道。“据陈诚大人说,撒马尔罕曾经是花刺子模的首都。当年成吉思汗攻打撒马尔罕之时,八天后破城。所以在撒马尔罕陷落之后,成吉思汗下令屠城。”万通淡淡的道:“和真主教的那个教长有关系的五万人可留在城内。其他不出城的格杀勿论。最后他下令,把十万康里人处死,其他人用二十万第纳尔赎金免死。”总之,是要死人的,至于多少,全看成吉思汗的心情。这才是红果果的强盗行为呢现在想一想,那些年成吉思汗不知道赚了多少钱。比起他一个蒙古汉子,自己这点“战利品”简直赚的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好么。陈诚,字子鲁,号竹山,元至正二十五年生,江西吉水人,明洪武至永乐年间,曾出使安南、五次出使西域帖木儿帝国、鞑靼,与航海家郑和齐名。洪熙元年返回江西临川故乡,修建“奈园别墅,吟诗会友。”剩下的时间里,他写出了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历官事迹、奉使西域复命疏、狮子赋、与安南辩明丘温地界书、竹山文集等关于草原西面国度的传记,乃是不可多得的让大明参照的文献。可是万通说的那些话,让吴有为毛骨悚然:“天哪”他实在是无法想象,那么多人,都被杀死的场面。知道历史是一回事,听到古人讲历史,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他们那里的人,恨死蒙古人了。“万通道:“只是他们不远千里来大明,通过了蒙古草原,为的是什么呢”要说是仰慕大明的文化,呵呵,说给小孩子听都不信,当年陈诚出访西域,为的是跟他们联手对付北元残部,包括当时的哈烈、俺都淮、撤里畏兀儿等部族,大明那个时候对北元欲除之而后快,以至于让很多被蒙古人占据的地方得以复国。不少小国跟着收益,当年他们也惨遭蒙古人的欺凌,有了机会便很容易就对蒙古人举起了屠刀,杀得蒙古人回了他们的草原。只是自从北元灭亡,蒙古人成了一盘散沙后,他们就再也没跟大明有过联系,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附属国简直一个个无视了的大明的存在,看看朝鲜就知道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们来觐见大明。反倒是送来了一些阉人和丑女人。还不如安南呢,起码安南黎氏还知道给大明送一些金银珠宝,虽然俗气了些,可好歹人家隔三差五的来朝贡一把,自从占城变成了大明的国土,安南就年年来朝,或者二年一次,频繁的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吴有为不得不感叹:“太史公诚不欺我。”“嗯“万通想了想:“嗯”不止他们俩对撒马尔罕的来意好奇,就连朝臣们也都如此。内阁里头讨论了两天,又派人去探了一下口风,对方的回复很耐人寻味:他们就是来朝贡的没别的意思,因为自从宪宗皇帝登基之后,他们还没来过“何止是咱们皇爷就是先帝那会儿 貌似他们也没来吧“鸿胪寺的人听了这理由都撇嘴好么。但是不管你信不信,人是来了,带着不菲的礼物,你说怎么办吧只能按照使臣规格接待。这一年事情很多,大家都有些累了,在除夕夜的烟火之中,映入眼帘的是璀璨的夜空美景。吴有为跟万通俩也看着烟火升空,好不热闹。这是他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除夕了,年前许多人给他送特产,他都一一收下了,并且回赠了礼物。“也不知道小明德长什么样了。”吴有为在这边六七年,最想的就是家里那个小家伙儿了。每一年都有书信往来,还有就是各个时候有人过来就会写信,各种成长的趣事,仿佛小家伙儿就在身边没有离开一样。“有他大哥看着,长不歪。”万通道:“就是淘气了些。”万通过继的那个不需要他操心,那个连儿子都有了,他回家就是“老太爷”的待遇。吴有为那个不行,还小,不过吴琼来信说了,每旬他休息的时候,就会将小弟接到身边问一问他的功课,陪他玩一玩。就连陶文书院的张老秀才和李老秀才也给他写了信,说孩子挺好,聪慧可爱,林素管家说,二老将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儿当孙子养了,说明他们少爷人见人爱,花见花干。正文421 成化十三年成化,十三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因为王皇后有喜的关系,这一年的祭祀之时,皇后身边跟了好多人,都是照顾皇后的,宪宗皇帝对王皇后也很照顾的样子,这让朝臣们心里舒服了许多。帝后恩爱,才是万民之福嘛。而吴有为在上海县一个劲儿的跟万通打听汪直:“他现在在哪儿呢”“他不知道啊”“你怎么能不知道呢”吴有为埋怨他:“那可是个名人”汪直啊,大名鼎鼎的西厂就是他弄起来的,而且一生颇多精彩,最主要的是,据说他是万贵妃的亲信。“你说他那个西厂”万通听吴有为说过汪直的所做作为:“可是,是今年立的西厂”“是吧”吴有为想了想:“具体时间不太确定了。因为有些事情已经改变了,吴有为也不敢肯定自己知道的历史事件,会不会按时发生了。“他现在就是一个在皇爷跟前伺候的小太监,我注意他有些不妥。”万通道:“而且也没听说有成立西厂的事情啊”西厂的全县应该很大,而且成立西厂,势必要在锦衣卫里头抽调人手,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没有听闻。现在他还不知道,那就是代表西厂并没有筹建的意思。“是吗”吴有为半信半疑:“可是历史 西厂是有的。”“我知道,但是它现在没有了。”万通道:“反正我们要回去,不如到时候再看看情况”“嗯。”吴有为点了点头。事实上,历史,上的正月这个时候,的确是宪宗皇帝:置西厂,太监汪直提督官校刺事。可是事实上,却没有发生反而是来贺的使节,撒马尔罕的人不知道跟宪宗皇帝说了什么,鸿胪寺的人对他们特别客气。而吴有为他们也在二月份的时候,交接了工作,万通等到了水军的指挥使。“张仑”万通见到新来的指挥使,大吃一惊:“怎么是你”“小弟被祖父推出来历练。”张仑笑嘻嘻的道:“万兄,多多指教啊”吴有为也看到是张仑愣住了:“你 你来,英国公可 可是愿意”老张家说句不好听的,可就这么一个嫡孙。“没事,没事。”张仑摸着下巴道:“是小弟我求着祖父来的,嘿嘿嘿,皇上同意了的。皇上不同意,他也来不了这里。“你接手水军 可会游泳”万通问他:“军中可不是你那富贵公子圈儿。”一个不好,很容易压制不住下面的老兵油子。会,都练了半年了,大江大河也都游过。”谁知道”张仑还挺像那么回事的道:“跟着在广东那地方待了三个年头,现在在这边的气候也都习惯了。”南方酷热,北边寒冷。两地气候不同,张仑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学习游泳,看水战的兵书,还去了两江跟着剿匪,三年前去的广州,就是罗伦回来的那个时候,他去的,然后用了一年的时间,习惯了南方的口音,说的一嘴的广东话,又在那边跟着出海了几次,还在大海里游过泳,泡过澡,甚至跟兵丁们混在一起,大家都以为他是地道的广东人,从来不知道,他其实是英国公的嫡孙,英国公世子张锐的嫡长子。“哦”万通跟吴有为对视一眼,这么早就有所准备了那是他们第一次给宪宗皇帝运回第一批战利品之后的事情吧“不止我一个人来了,还有好几个呢”张仑笑得没心没肺的样子:“他们都想出海剿匪。”万通是他们这些热血小青年们的偶像,海盗和倭寇是他们的想要奋斗打击的敌人。所以他们就都来了。“你们 合适吗”万通皱眉:“皇上 放心”这是他们自己人在一起说话,万通才会这么问他。毕竟这些勋贵们执掌兵权,呵呵呵“陆军当然 是不可能的,但是水军 重视呢”张仑也不是真的天真无邪的人。生在勋贵世家,他们就没有一个是傻子的,早就知道的事情,不过他们也不是被动挨打的,陆军不行,水军总可以吧南边这些水军都是没有根基的,皇帝也不怕他们结党营私,加上水军每年都要出海剿匪,皇上也能多一些好处。更有一点,这勋贵一代不如一代,他们办的好了,皇帝自然封他们世子,接替长辈的爵位;办的不好,呵呵呵,不好意思,恐怕这世子啊,爵位啊,就得有待商榷了。万通听了他的刨白之后,安慰他:“只要你忠心,皇上会知道的,他是一个明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