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35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0(1 / 1)

d听说有葡萄酒可以喝,管他是不是一壶呢喝了再说“走,吃饭去”彭时阁老站起来,吴有为赶紧上前,但是并没有去扶着他,因为有些老人,人老心不老,不服老啊。你扶着他会觉得你在提醒他,身体不好了,老了,走不动路了。彭时也是如此,但是见吴有为没伸手,顿时舒坦了,他就说么,他虽然老了,但是还能自己走路的么。到了花厅里,就他们俩吃饭,别人没来,彭阁老没叫人过来,谁敢往他这里闯饭桌上就简简单单摆着四菜一汤。一份煎的焦黄的五香咸鱼干,吴有为带来的上海县特产之一。份是腊肉豆角干,这个就是彭府自己的菜品了。还有一份蘑菇炒肉和拍黄瓜。蘑菇是吴有为带来的干滑子蘑。一大瓷盆的鸡汤,浓郁而鲜香。鸡汤已经去了油,上面还撒着小香菜碎。旁边放着一摞发面饼,是干烙出来的,软和的很,吴有为觉得里头肯定放了鸡蛋清。一桌子饭菜,却没有一样是硬的,都是软和的饭食,适合老年人的牙口。“嗯,今天果然有酒喝啊”一个上海县出产的玻璃葡萄酒器,口小肚子大,里头放的葡萄酒可以清晰地被人看到,葡萄酒的颜色晶莹剔透,再有两个高脚杯放在那里。吴有为看了真的很想笑,他记得送了不少玻璃器皿给宪宗皇帝,结果宪宗皇帝都拿来赏赐大臣了。“这种玻璃品可贵了。”彭阁老摇头晃脑的道:“来朝贺的使臣,皇上可大方的给了他们好多,赐给臣下的就少了,老夫这里有一套葡萄酒具,还有一套冷盘餐具和果盘。吴有为赶紧给老头儿倒酒:“嗯,上海也有玻璃厂,去占城那边卖,都高价出货,还供不应求。可以说,是抢疯了奶瓷,玻璃,布匹,这三样东西,已经要掏空占城富豪们的口袋了。俩人吃起了饭,摒弃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而是谈了许多,吃过了饭,送吴有为走到正院门口,彭阁老摸着胡子道:“以后好好的当官,将来有朝一日,你也能入阁。“下官 还不怎么想入阁。”吴有为摇头。“为什么”彭时不懂了,这世上还有人不想当阁臣的么当阁臣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啊吴有为脸都皱了:“当阁臣,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吃的比 还行吧,但是一有什么事情,都要给人背锅,给下属背锅,给皇上背锅,甚至给天下人背锅,累,太累了,下官 真环想当阁臣。彭时目瞪口呆等吴有为都告辞走了,他还在感慨,这孩子是不是傻了呀正文429 觐见皇帝:述职吴有为去拜访彭阁老的事情,并没哟引得什么人注意,毕竟一个小县令太小了,他在上海县还行,可现在他不在,又是回京述职候缺的,谁注意他啊回来后还跟万通说呢,彭阁老跟小孩子似的。而他记得彭时在那个时空早就去世了,如今却老当益壮的架势,他跟商辂压得满朝文官们谁也不敢太过放肆。“彭阁老原来很严肃的,只是他要退休了,现在也不板着脸了。”万通道:“他是个很风趣的老人。”“嗯,这是要走了,便放飞自我了。”吴有为表示明白。老人一辈子兢兢业业,终于要退休了,换了是他,恐怕比彭阁老更能放飞自我。在拜访完彭阁老之后,吴有为还想回去看看莫灵山庄,他回来后就在家里呆了两三天就走了。还有闺女的事情要办呢结果第二天,没等他跟万通说要回莫灵山庄,就让人给堵门口了:“皇上口谕,宣您觐见。来人还挺熟悉,竟然是小竹子“你来,怎么不说一声”吴有为这些日子会见老朋友们都习惯了,见到小竹子更是高兴,小竹子已经长大了,看穿着打扮,成了一个有品级的传旨太监,是八品。“咱家可是抢了这个传旨的差事。”小竹子也高兴:“现在咱家的弟弟李祥,已经是广州那边的知府了,是接替的罗伦大人的人。”“是吗那太好了”其实吴有为早就知道了,他跟罗伦就没断了信。李祥是罗伦培养起来的接班人,让他读书识字,那孩子聪明,果然考中了进士,加上也不知道跟宪宗皇帝说了什么,反正他就是罗伦的接班人。现在在广州那边,混的如鱼得水。“这都要感谢您。”小竹子板起脸,弯了九十度的腰:“谢谢您”他跟义弟俩,本以为相依为命过一辈子就不错了,若不是遇到了吴有为,岂能有他们现在的前程客气了。”吴有为接受了他的感激。这让小竹子更高兴,谢过了,便坐在一起聊了聊,小竹子现在也不瘦了,不过也不胖,因为他有了品级,又是尚铭的人,还有了名字,便被人尊称一声“吉公公”,因为吴有为给他起了名字叫“李吉”,跟他义弟李祥,成了“吉祥”二字。“我回来这些日子,还没见过尚公公呢他忙什么呢”吉公公提起尚铭,吴有为就想到了这位。只是他回来才不久,不宜到处跟人碰面,尤其是内宦,那样显得他很是钻营,加上万通并没有提起尚铭,他也不知道尚铭在哪儿。“尚公公现在可了不得了。”吉公公小声道:“他现在是东厂的厂督,就在柏家倒台之后,他就回到了皇爷的身边,与王忠王公公一起在司礼监待了三年,便就任东厂了。”王忠,那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比起司礼监,东厂显然权利更大。而且东厂乃是太监们的兵权,他跟万通和吴佣交好,就是跟万家和内阁交好,谁不知道内阁俩新进成员都跟吴佣有关系锦衣卫跟东厂合作,互惠互利,万喜和万达都不是找事的那种刺儿头,而万通回来后,更是合作无间了。不过就因为他现在是东厂的厂督了,吴有为身为一个回京述职的小官,更不可能登门了。东厂再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宦官机构,平时连内阁的阁老们都不招惹呢。“这个我知道,他写信说东厂规矩不好,好一通收拾。”吴有为记得尚铭的信笺是一位他对东厂还挺好奇。这是唯一一个跟锦衣卫并驾齐驱的间谍机构,哪怕它的主事人都是内宦,但是番子们确是从锦衣亲军里调拨过来的,说起来,只是管理人员不同,论起来都是锦衣卫。这就是锦衣卫的底气。历史上记载的西厂红极一时,被商辂以及项忠这个刑部尚书联手,就给罢了。虽然说不到一个月,就又复立了。而且商辂还被迫致士,而项忠更是丢了管帽被贬为庶民。却足以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西厂的根基太浅,说立就立,说废就废。再看看锦衣卫和东厂根深蒂固,朝臣谁敢轻言废立而东厂存在的年限只比锦衣卫少了那么一点点,加上锦衣卫到底是亲军,而东厂的负责人却是内宦,更方便进出宫廷,所以无人能撼动它的地位。不过就因为年头长了,有了不少弊病,尚铭接手后,真的下了狠手收拾,现在东厂在他的手里,已经十分不错了。“不过尚公公让咱家和您说“吉公公小声道:“皇上现在十分恼怒大家对后宫盯着不放,让您多多避讳。”吴有为点头:“其实我觉得,后宫那是皇上的家事,朝臣们掺和什么呀牛不喝水强按头,真是 让人一言难尽。”吉公公竖起大拇指:“您说的太对了您是不知道,现在那些秀女们也不安守本分,一个个娇嫩的很,却整天想去御花园,还不是因为皇爷每次下朝后都会去坤宁宫看望凤阳公主么她们打的什么主意,咱家太知道了。”“真的呀”吴有为感兴趣了:“那遇到过么”后宫宫斗真人版啊“她们太天真了。”吉公公哈哈大笑:“皇爷去后宫都是有人在前头开路的,要么让她们背对着皇上跪下磕头不许抬头,要么就是赶紧送回她们的住处,找姑姑教导她们礼义廉耻,被抓了好几次,又送回家十几个,消停了,再也没人去堵皇爷的道了。”吴有为听完也哭笑不得,他还以为能听到什么浪漫的事情呢,结果就这一个啊想一想也是,皇上要是在宫里,都能被女人随便堵着见一面,那他也太没用了。俩人在一起叙旧,八卦过后,吉公公才提出告辞,吴有为让他带了一点上海县的特产回去。晚上万通回来见到吴有为第一句话:“皇上明天召见你。嗯,吉公公已经来说过了。”吴有为犯愁:“怎么这么着急啊”“皇上能忍到现在已经不错了。”万通笑着道:“早在见我的时候,就说了许多你的事情,还有你那玻璃、望远镜什么的,要不是这两天又有人旧事重提,早就宣召你了。宪宗皇帝对吴有为可真是惦念,尤其是知道吴有为带回来的税银数目之后,简直疯了他想让吴有为将全天下的县,都弄成上海县吴有为听了万桶的话,顿时哈哈大笑:“皇上还真敢想。”“皇上也想重现永乐大帝那个时候的光辉。”那个时候真的是万国来朝,现在呢每年那么三五个属国过来,甚至有的属国十年都不曾来朝贡,还是大明的属国吗哪怕是遥远的满次加,也来朝贡了。那么那些并不遥远的属国,为何没有动静这就值得让人玩味了。所以南边属国的到来,让宪宗皇帝觉得国威需要振一振了。只是还没想好怎么振威,吴有为就回来了。他觉得此事跟吴有为说比较好,跟万通只是将锦衣卫交给了他,顺便让人给袁彬办了退休的手续,虽然退休了,但是袁彬依然是有爵位的人,日子比以往过的更顺遂了。万通尊重老人,偶尔有些事情,依然会登 门请教袁彬,并非用过就丢的那种性格。所以万通才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全盘接收了锦衣卫。不管是南镇抚司还是北镇抚司,都对他服气的很。万喜依然是南镇抚司一把手,而万达则是被宪宗皇帝直接派去了北边,虽然苦了点,但是北边战事多,军功也好累计。这几日就要趁着天气好上路了,但是家眷并不全都随行,孩子们都留在这边,上学,只有夫人带着家仆跟着过去照顾。“呵呵,大明”吴有为想了想,没说什么。第二天,俩人收拾妥当了,因为不必上朝,便在临近已时的时候出了门,已时一刻到了宫门口,吴有为去觐见,万通去办公。已时中的时候,吴有为被引到御书房东暖阁,等待宪宗皇帝。引他过来的小太监他不认识,但是依然给了丰厚的荷包 个装了一百两银票的小荷包:“多谢,您辛苦了。”“您客气了。”小太监很是受宠若惊。当内宦的就爱才,他们都有一个本事,那边是一摸荷包,就知道里头装着的是金子还是银子,是多少这荷包重量轻飘飘,里头明显并非真金白银。那么只能是银票银票就是一张纸,重量没有,但是银票可是能领到真金白银的啊最少面值,也得是五十两,再少那就说不过去了,开银票的钱庄也不会开太少的面值,因为那样不够折腾费事的呢。再说他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叮嘱他了,东厂督主、吉公公等等都说了,要他好好伺候着,尤其是怀恩公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这位。“大太监们都吩咐过了,奴婢这赏钱可不敢”虽然眼馋,但是他更怕被人事后算账啊。谁的赏赐可以拿,谁的钱不能要,这很重要。犯了忌讳的人,一声不响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很平常的事情。“给你就拿着吧。”吴有为道:“只是一点小玩意儿。”一百两银子,平时吴有为并不会这么大手大脚的打赏人,但是这里是皇宫,御书房,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他可不想让人给自己在宪宗皇帝面前上眼药。要说大明的最大特色,就是宦官制度。小太监见推脱不过,高兴地收下了,并且亲自守在 口,因为宪宗皇帝还没来,吴有为只能无聊的站在那里等待。因为宪宗皇帝还没来,按照道理,应该跪在那里候着,可小太监拿了吴有为的好处,并没有让他跪候,而是站着等。并且没有人上茶和点心。不过没等太久,小太监就在门口小声的提醒他:“皇爷过来了。”随后他就跪在门口了。吴有为也麻利的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