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3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4(1 / 1)

d出,恐怕还有的挑呢。跟吴伊儿不同,吴俪儿是嫡出,按道理,是要高嫁的,起码要比庶出和认的干亲高嫁一点。可是 方红卓都是锦衣卫指挥佥事了,正四品的官职。上哪儿找这样的夫婿去呀除非是 勋贵。可勋贵人家结亲,谁不注重对方出身哪怕现在吴琼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了,那也只能说是清贵,而非勋贵。这就难为人了。“不用那么计较。”吴有为道:“虽然是同一个祖宗,但是早就分家了,而且 嫂应该是想给她找个读书人。”文臣和武将,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俩人一边聊着天,一边采杏子。一直到八月初一,那一天是吴伊儿出嫁的日子。吴有为给吴伊儿备了多年的嫁妆,按照当年吴佩儿的嫁妆,只减了一千两银子的压箱底钱。万家乐有万家大哥给张罗婚事,万家大嫂给收拾的新房,就在京城的外城边缘靠近内城的地方,那里住着的都是家境比较富裕的读书人家。看着吴伊儿一身大红嫁衣,吴有为也有点舍不得了:“女儿啊,虽然说嫁出去的就是别人家的媳妇儿了,但是在我这里不一样,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女儿,女婿有不好的就回来跟爹说,我管不了他,还有你万通伯伯。“女儿知道。”吴伊儿眼眶发热,想哭,但是不能哭,哭了会花了妆容,在屋里上妆的时候,她就哭过了。小时候的事情,她都记得,跟佩儿姐姐一样,心里感激爹爹,要是没有他,不知道自己跟姨娘会怎么样。“不哭,那小子我见过几次,不错。”吴有为想起万家乐就撇嘴,小白脸儿的样子,幸好眼神清澈,没什么算计,不然他非要揍他一顿不可。古代女子的名节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大明这个时候,简直已经是病态的了,这小子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违,跟未婚女子有了私情。要是吴有为真是一个明代人,非得将吴伊儿出家不可而不是现在这样十里红妆的出嫁不过在,见到万家乐的第一眼,吴有为就理解了吴伊儿的心思。因为万家乐长得很斯文,是那种很帅的斯文,文人,气质好,长得好,这就是资本。颜值这东西,古今通用啊虽然穿的很普通,但是在见面行礼的时候,还是不卑不亢的,不过随后就忐忑了,大概是知道自己也孟浪了,所以对吴有为很是小心翼翼,生怕吴有为不满意,不将吴伊儿许配给他。虽然最后终于抱得美人归,但是心里对老丈人还是很敬重的,还签了成亲协议,不能纳妾,他也没打算纳妾。而且学问好,吴有为敢断定,将来肯定会中进士万家乐给的聘礼,是万喜夫人帮着张罗的,都是很实用的东西,万喜也看好这个侄子,便做主,给他置办了家产。其实不多,就是宅子,和一个庄子,庄子不在京城,在通州那边,托孟家给找的一处出产丰厚的大庄子,一年有大概一千左右的出息。足够两口子花费了。而吴有为将万家给的聘礼都塞在了嫁妆里,带回去。因为万家乐没有什么家底,这些嫁妆,就是两口子以后的资本”了。万家乐来迎亲,也被狠狠地为难了一番,要不是吴有为辈分不对,早就亲自出马了。不过他没去,他指使自己的学生们去了陶文书院的那群淘小子们,让万家乐一个文科生去做什么化学实验,万家乐哪儿会啊“诸位,诸位”万家乐苦笑:“可否饶过万某万某真的对这个不擅长他在陶文书院也就读过两年,尝试着去了解那些奇怪的东西,可是真没那个天赋,在不小心弄坏了三个烧杯,两个量杯之后,不等化学老师开口,他就自己退出了化学课从此不敢再沾化学的边儿。也幸好,陶文书院是吴有为开设的,那些看着昂贵的玻璃试管并不需要掏钱,不然他觉得,就是卖了自己都赔不起“红包红包”于是这些半大小子起哄要红包。跟着万家乐一起来的万喜的儿子们冲上去 撒了好大一阵子的红包雨,终于将这群拦路虎给浇没了,万家乐在兄弟们的护送下,可是进了大门。催妆诗是万家乐亲自念的,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接到了新娘子,在大厅那里带着新娘子拜别父母。但是 厅堂上坐着的人,让万家乐愣了一下。吴有为坐在堂亲的位置上,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旁边坐着万通这不是婆家人吗另一边,坐着阿珍姨娘。虽然是妾室,但是吴有为嫁吴佩儿的时候,海娟姨娘也是这样的坐在那里,接受女儿女婿的拜别。不过随后万家乐就想明白了,他这位叔叔跟老丈人貌似 有点关系拜别的时候,吴伊儿终于忍不住哭了:“爹爹,女儿一走,您多保重。”“好了好了,不哭,你是嫁出去了,但你嫁出去也是我女儿。”吴有为道:“他敢对不起你,爹揍他”万家乐一听赶紧道:“小婿一定好好对她,请岳丈放心。”“我吴家的闺女这么好,谁得了都得好好对她。”吴有为顺了顺气:“你不错,以后好好过日子。”拜别阿珍姨娘的时候,倒是很顺利,阿珍姨娘现在对万家乐也很看好了。老爷都做主了,人都成亲了,她不满意也得藏在心里,再说了,万家乐年纪轻轻,日后前途如何,谁说得准嫁了女儿出去,吴有为正期盼着回门的日子,结果平地一声惊雷炸响秋,八月,壬成,立皇子祐樘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正文434 左春坊大学士所有人都被宪宗皇帝这一招弄了个措手不及这边刚选妃,虽然身份低了些,可马上,宪宗皇帝就强势的立了太子当天在早朝上的时候,直接宣读的圣旨。因为他发现,早朝宣读圣旨,就是既定事实,例如赐婚,知道他们不甘心,不也捏着鼻子认了么。所以他就来了这一手。别的事情,他们可以顺应宪宗皇帝的想法,但是立太子,却始终卡着,宪宗皇帝干脆来了个先斩后奏了。而且第一道圣旨就是册立太子;第二道圣旨,太子迁宫;第三道圣旨,为太子选择良师。“良师还没想好。”宪宗皇帝道:“李东阳爱卿和罗伦爱卿已经在名单里了。”这两位在名单里,大家都不奇怪,这两位年轻,又都是状元之才,除却张升外,宪宗皇帝前三届的状元,已经有两位入阁了,虽然是最末尾的阁臣。却代表着宪宗皇帝已经掌握了内阁。司礼监那就是皇帝的家奴建立的政权,帮助皇帝处理公务的私人秘书室。而最新的状元是谢迁,他还在翰林院观政。众人张嘴想反对,可宪宗皇帝不给他们反对的机会,就抛出了好处,谁反对,绝对不可能担任东宫的讲师。因近些年,宪宗皇帝强势了许多,他不想做的事情,谁逼都没用,就算立太子他们要斟酌,他不也直接下旨了么所以众人现在拿不准了,是反对还是顺应了。反对无效的话,以后都不可能凑到东宫跟前去了,等于得罪了下一代的皇帝。可是顺应的话,等于是自打嘴巴,当初他们的态度,不是反对的就是中立的,因为万家并不冒头,也没人知道他们家的态度,支持的太少了。基本上都是宪宗皇帝的死忠,才会明目张胆的支持宪宗皇帝。例如李东阳、罗伦等内阁,以及英国公等勋贵人家。只有一些人,原来是支持柏家的,现在想改换门庭也不可能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不然就是自打嘴巴了。不坚持也得坚持。偏偏宪宗皇帝最讨厌这样的人,宁愿让他们憋屈也不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两伙人拧巴上了。又有万安这样的,想着投机取巧的人,又是一方势力,虽然弱鸡一样却懒蛤蟆趴在脚面上,不咬人只恶心你。j 宪宗皇帝又不知道有他这一伙,他跟宪宗皇帝还挺聊得来,不然宪宗皇帝也不会让他又升官回来了,关键是万安是在幕后操作,小心谨慎的很,从不在人前跟宪宗皇帝顶着干。人家会装啊又有一些老顽固,觉得症结就在万贵妃身上,虽然证明前些年都是柏贤妃的原因,可他们依然猜测里头有万贵妃的参与,只是万氏狡猾,没让人抓到把柄,反倒是柏贤妃没打扫干净尾巴,被宪宗皇帝收拾了。连带着钱皇后留下的那点人手都被拔了个干净。吴有为正在家里看账本,这些年的账本,分了六个箱子装着,林素管家一定要他过目不可,还有吴晓送来的。他过目,刚好算完,万通回来了,告诉了他这个惊人的消息。吴有为的毛笔当时就无意识的掉了:“什么立了太子”“是啊”万通皱眉:“本以为还有的磨,结果突然就封了太子,还要安排东宫属官。”东宫,是一个微缩的小朝廷,明朝太子三师,即明朝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职的合称,从一品。最初负责以道德辅导皇太子,且谨身护翼,为东宫辅臣。后设为虚衔。洪武元年,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经常因事亲征,考虑皇太子监国时,再设官僚制度,会生嫌隙,於是命朝廷命臣兼顾东宫职务,但未授任何太子三师职位。后命东宫师傅止为兼官、加官及赠官。从此以後直至明末,太子三师全部为虚衔,与辅导太子的职责无关。而且东宫的辅臣,是没有定员的,你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但是詹事府是有定员的,而且一般在詹事府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下一代皇帝的近臣了。詹事府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少詹事为詹事之副贰。明太祖对太子的教育很重视,既不随便付之以重任,又特设一套较前代完备的东宫官,以训导太子。詹事府驾驭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等部门,统府、坊、局之政事,置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二人正四品,府丞二人正六品。主簿厅主簿一人从七品,录事二人正九品,通事舍人二人。左春坊:职官有大学士正五品、左庶子正五品、左谕德从五品各一人,左中允正六品、左赞善从六品、左司直郎从六品,后不常设各二人,左清纪郎一人从八品,不常设,左司谏二人从九品,不常设。右春坊的官员设置一如在春坊,是一摸一样的规格,只是两方人马,按照要求,应该是一文一武。左春坊教授的是文,右春坊则是武,且有司经局。司经局:设有洗马一人从五品、校书正九品、正字从九品各二人。明朝的司经局洗马官属詹事府,为翰林官迁转之阶,入阁拜相或者外放封疆。乃是一个标志性的职位。洗马并不是马夫,而是一个掌管东宫图书的官职,等同于东宫太子的私人秘书。詹事府的布局,相当于一个微缩的小朝廷,这是太子的班底,将来的皇帝的班底。宪宗皇帝这是打了一个巴掌,给了个甜枣,这个甜枣还是挂在树上的,你吃不到嘴里,保不齐,你儿子能吃到呢这么多官职,早逝的悼恭太子,因为还没来得及给他选属官呢,他就夭折了。而英宗时期,太子就是宪宗皇帝,在他登基之后,东宫属官当然都跟着他鸡犬升天了。结果现在东宫虽然有宫殿在,却没属官这么一下子,空出来多少官位而这又是隶属于东宫的,将来的皇帝近臣之位。可以想象的到,多少官员会眼红了。吴有为都被宪宗皇帝这无赖手段给逗笑了:“皇上这是被惹毛了啊”给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随后紧跟着便是选择题。连打带消,朝廷的官员们彻底的乱了。“皇上 怎么就立太子了呢”万通想不通:“而且还立了我大外甥。万家从来没想过,宪宗皇帝会不顾一切的立佑樘为太子。“早就有兆头了。”吴有为想了想:“怪不得皇,上当初问我办法呢朝中立了太子,万家一时被顶上了风口浪尖,万达人不在这里,举家搬走上任还没回来。万喜家里闭门谢客,谁来都不接待,自己在南镇抚司办公,家都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